如果不走出同温层,你会以为眼前就是全世界

引言:乔治米勒奖把最高荣誉授给了心理书籍《教养的迷思》,但引发不小争议,因为作者朱迪斯•哈里斯在挑战父母的权威。传统心理学总把父母的影响力吹到天上去,朱迪斯•哈里斯却认为同辈群体比父母的影响力更大。而我们所处的时代,真的出现了朱迪斯•哈里斯所预言的情况——同辈群体的群体迷思形成了偌大的同温层。

—1—

25岁的wendy就职于一家私企,很快就与部门的老油条打成了一片,每次部门聚会,老油条都会告诫她职场里的暗箱法则:boss的笑话一定是好笑的,boss的决策一定是对的,部门的面貌一定是团结的。在周遭同事的耳濡目染下,每次部门内部会议和公司季度会议,都是领导的个人演讲,没有人愿意做出头鸟,包括wendy。

“我的工作就是听话,我的目标就是不被孤立。”进入职场之前,wendy打算要在职场中大展拳脚,可是进入工作之后,她一开始的想法和斗劲都被抹杀。即使有时对工作项目有别的见解,她都硬生生地咽下来了,毕竟集体中最不需要的就是特别。就如同去看合唱,你本身的音色条件再好,都必须要练习得和周围人一模一样,这样听起来才是和谐的。wendy坦言,她还是害怕与同事不能处好关系,好像被集体抛弃,就是最大的失败一样。

美国的传播学教授约瑟夫认为,个体会有心理倾向性,所以个体会在群体中获取归属感。为了让群体更加巩固,我们潜意识地就会去排斥与群体不同的理念与声音。时间一长,集体就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同温层,不能吸收集体之外的新因素。如果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人的主要社会心理任务就是自我认同。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长辈的影响也渐渐退居二线,群体便成为定义自己的首要选择。但是有意思的是,在定义自己的过程中,个体会主动去迎合。也就是说,本来加入一个群体是为了只是为了获得归属感,但是进入群体之后,每个人原本的独特性与发散性都在被渐渐磨去,渐渐形成同质化的思想。这就是群体迷思的概念,为了赞同集体,而故意隐藏不同的思考角度。说是与群体共命运,但容易让整个团体做出不合理甚至是更坏的决定。

—2—

我们经常在职场中遇到群体迷思的情况,由于隔绝了外界咨询与分析,整个公司或者一个部门都会产生一种“领导说的这个方案对啊”以领导主观决定为正确的思维方向。公司内部形成一个巨大的同温层,完完全全包裹住你的思维。你不肯提出个人异议,别人也对此毫无兴趣,闭塞又停滞不前。所以要么这个公司或这个项目运营相对稳定成熟,毕竟凝聚力在那摆着,要么就是这个公司会倒闭。

没有思维碰撞的职场,是没有活力和创造力的。

马克邓克尔曼写过一本《消失的邻居》,内容就是在叙述美国分化现状。书里面有这样的内容:“科技让人们快速连接到有共同兴趣的人,但也更容易躲避不同的兴趣。”

美国《科学》杂志上有一篇针对1000万名社交媒体用户的大数据进行研究的文章,其结果指出,真正具有影响力的信息过滤器是用户自己。是我们自己选择喜欢的,规避讨厌的,于是转过一遭后发现,自己还是在原地踏步。我们看不到被删除的部分,盲点也全都变成了未知。

你认为我们每天接触的网络,给我们建立了一个专属的个性化空间,但其实是把兴趣观点高度趋近的内容呈现给我们,这是一个心理同质化的过程。

—3—

处在这个同温层当中,奇怪的很多人还会满足于当前的现状。说到底,还是心理上存在的惰性使然。

但是同质化的结果,必然是让我们盲目跟风,消耗主观独特性。长此以往,我们会失去人性中最闪光的优点。在同温层待久了的你,难道不好奇这个大千世界的真实魅力吗?

首先,尝试从依赖型人格向独立人格转变,敢于做那个唱反调的人。

其次,我们要学会思考多进行思维的碰撞,不要让喜好和讨厌束缚住你的判断能力,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用辩证的思维去判断可取之处。在维护自己的小团体之余,也尝试着扩大自己的交际圈,与不同工作的不同领域的人聊一聊,没准我们可以发现更多没见过的精彩。

写在最后

我们心中本身住着一个胆小鬼与懒惰鬼,让我们故步自封,在同温层中守着那块小天地。其实有时候,打开心里的那道门,就能看到更美的世界。毕竟如果你不出去看看,你会以为眼前的就是全部。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不走出同温层,你会以为眼前就是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