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叫做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出于生活。
往往一些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更容易触及我们的心灵。
因为电影说白了,是一门假象的艺术。
区区24格的帧数将观众置于一个刚好能进入梦境的安全区域里,看着眼前的纷乱嘈杂,心里明镜一般,这一切都是假的。
可当这种界限感消失,当观众发现银幕上的画面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时,影像带来共鸣和感慨的同时,往往更能够改编社会和国家。
被国内吹上了天的韩国电影《熔炉》,不仅引发了案件的重启,还促进了法案的诞生;
奥斯卡最佳影片《聚焦》,向人们揭露了教会的丑陋和罪行。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也是一部改编自真实事件的影片——
《死于独特》
着装上的哥特风,往往伴随着苍白的皮肤,漆黑的眼影、唇膏,各种充满宗教意味的银饰,以及主要油皮革和薄尼龙面料构成的服装。
的哥特是从最早西欧文化中,提取他们的残旧,暗雅作为元素产生的而产生的社会另一种的声音。一种思想表达方式。
这其中有对黑暗和阴郁的崇拜,但更多的,不过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
也可能是因为想体现维多利亚时代关于“苍白的皮肤是贵族的标志”这一审美,也可能是反对沙滩文化里“太阳晒出的古铜色才是美的”健康理论。
当然,无论哥特、朋克或是其他什么风格,在我国的语境下都被统称为杀马特,又叫乡村非主流。
这部影片改编自发生于2007年英国的真实事件,二十岁的苏菲和二十一岁的罗伯特因为与众不同的外表在公园里被人围殴,罗伯特重伤,苏菲不幸去世。
而这宗谋杀案的两位主犯分别只有15和16岁。
这部改编自这一事件的《死于独特》,豆瓣评分7.9,IMDB评分7.9.
影片的开头即向观众告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由一个好似窥视的视角对准了我们的男女主人公——罗伯特和苏菲。
在影片的插叙中,围观中展现了这独特而又平凡的一对情侣。
两人相识于一个喧闹的夜店,不过两人的初遇却像是纯爱小说中描写的那样,当两人对视的一瞬间,周围嘈杂的人群仿佛消失了一般,只剩下初次相见便在深情对望的男女。
苏菲是哈利波特的小说迷,她会在罗伯特的怀里为他读自己喜欢的章节。
而罗伯特则会在深夜步行走到书店,排队到午夜再步行回家,为苏菲带回一本系列新作。
罗伯特热爱画画,他会在苏菲的背上画上一对翅膀,把这个女孩比作自己的天使。
两人虽然装扮和旁人差异明显,但举手投足之间却和常人无异。
两人在收银台前一阵嬉笑打闹也和一对寻常的情侣毫无区别。
不过在旁人看来可能会被他们一身怪异的打扮吓到,不过内心里却是无比的纯净与善良。
遇到上来搭话的少年,还会跟人家开玩笑:“你再摸我可就要收钱啦”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苏菲面对数个正在殴打自己男友的“壮汉”,本可选择逃命。但她却义无反顾的扑在男友身上,挡住了致命的重击。
当调查此案的警察安慰当时拨打急救电话的男孩时说,虽然你没有救下苏菲,但至少你救下了罗伯特。
而男孩却说,你说是我救了他,我并没有,是她救的,苏菲。
生活里发生价值观的碰撞也是在所难免,用暴力强迫“异己”臣服于自己的价值观,得来的只是虚幻的统治力,这样病态的排斥行为,才应该是众矢之的。
令人感到悲哀的是,距离惨案发生已有十年的今天,这个社会还在不断发生类似的事。
在我们人类看似消弭了种族上的偏见之后,文化上的偏见似乎从来就没有消失过。
从十年前哥特风的情侣在公园被围殴致死,到如今地铁里大妈痛骂coser一路,自以为是的主流文化对于亚文化一直以来都抱着一种老大妈式的歧视。
从小我们就在被教育一种得体的文化,穿搭要得体,行为要得体,说话要得体。
但实际上这种“得体”更像是一种趋同。
别人怎样做,你就要怎样做。
前人怎样做,你就要怎样做。
所以我们的学生时代有的是不能出错的团体操,统一规范答案的议论题。
自我、独立、个性,似乎是存在于一个我们所处碰不到的空间。
这部电影名为“死于独特”,片中的男女主人公正是因为独特二字而阴阳相隔。
但这部电影讲的却不是他们为什么死于独特,它没有花大量的篇幅去解释为什么公园里的青年人要对这对情侣大打出手,也没有去分析乌合之众排斥独特的心理缘由。
而是用了大量的篇幅围观中展现了罗伯特和苏菲这对独特情侣平凡恩爱的一面。
看完全片,我相信没有一个观众会在那个昏暗的公园里选择把自己冰冷的铁拳挥向这对情侣。
当晚对他们犯下滔天罪行的人,如果了解他们真是的为人,恐怕也未必会重蹈他们当初的罪行。
整个悲剧,其实是建立在不了解的基础上。
不了解产生恐惧,恐惧产生愤怒,愤怒引发悲剧...
“他们本来不必死于独特!”
我相信这才是这部片子真正想要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