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价值观会不会是你年龄的墓碑

早晨起床读到一篇文章,是李银河对于未来婚姻观的预测和解读,通篇可以概括为,未来的女性对婚姻的理解是一种追求更深层次的精神需求和实现自我更高价值的体验,可有可无,十分具有选择性。

而未来不会有更多人再逼问,你为什么还没结婚?反而是,你为什么还要结婚?

你的价值观会不会是你年龄的墓碑_第1张图片
李银河在《奇葩说》


这种反问内容随着时间或是生活形态转变而一百八十度大反转的情况并不罕见。

比如,以前的贫困老百姓都渴望吃顿饱饭,过年是盛宴,现在的人们追求苗条健康,对健身减肥十分热衷,街边小店一个月三十斤的广告总吸引一些想快速摆脱掉赘肉的人的驻足观望。

但我在思考的是,这只是想法的转变吗?还是我们是被迫在时代的洪流里以自己认为存活的最佳方案在挣扎。

过去婚姻被认为是男权附属的女人最佳的归属程序,现在随着女人的学历和阅历的增长,各种调查数据结果的彰显,人们对婚姻的凭靠程度逐渐下降,总体来讲是伴随这些改变之下的一个观念转折。

并不是你的一意孤行,才决定出的活法,我们看似是食物链顶端的决策者,但我们放在乌合之众的整个团队里都不知不觉被主流的观念加工和鞭挞。

总能看到一些青春期萌发的男男女女在畅快地说明自己受不了一些已有的风俗习惯,并十分肯定地给出自己一辈子都不可能如何的豪言壮语。

这时候我不是下意识地根据历史发展系统思维不够缜密而直接反驳,反而是勾起我对年轻的单纯布景下没有被世界发展的无奈推搡之下的自由的回味。

那些因为时代变迁而略显发黄斑驳的豪言壮语会不会让未来的自己尴尬?

也许此刻的你,并没有想过未来的自己会变成这样。反思深刻的人敢于正视那些自我的缺陷和阴暗而了解了自我,但更多的迂回战术是通过现实里的尝试和矛盾在逐渐清晰自己的框架和世界的嵌合出现了什么问题时,或陷入迷茫,或陷入思考而改变。

了解自我是人生的一个非直接的主线骨架,反而伴随它的想法和经历的蜕变才是让它丰满立体填充它的血肉。我们的想法大多是昙花一现的此时此刻在这一阶段的一个标志,不论把标志连接起来的人生版图看起来是多么没有章法,但这都是每个人在人世一遭的独一无二的作品,它裹挟着人个体在内的时空中所有的因素,像万花筒一样色彩纷呈。

所以,当那一声声感叹自我的评价在现世错综复杂地交汇时,听者和说者都大可不必纠结它们的存在可能会激荡起来多少惊涛骇浪,事实是它在人类长河里也许一秒都不足。

在每一个时代的背后,每一种世界观更替的节点,个体渺小得如浪涛里的虾蟹,随波逐流,幸运的是也许偶然能踏上浪尖,但被风口席卷也是这世界真实的样子。

离人类越近,越感受到个体的多样化,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个体的发生发展的路途。离时间节点越近,越感受到人们在自身创造的种种进展之下又会因为个中意料之外的偏轨而洞察到可能潜在的细节漏洞,而为历史的谱写贡献一些亮点和笑谈。

再读到一些鲜明的先进的观点之时,希望你不只是被人类社会发展迅速的形态而震撼,而更应该在这样一个人性更容易被快速彰显而激烈碰撞的时代里看到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之下世界趋势转变的原理。

然后,泡一壶好茶,娓娓道来,那些你曾经的价值观啊,并不是你的,它不仅记录着你的年龄,也是时代发展的副产品。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的价值观会不会是你年龄的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