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散记之二

              (3)广化寺内佛事盛

南行散记之二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十月六日凌晨五点半,我被朋友吵醒后起床,陪他去爬山锻炼身体。我戏称黎先生是“周扒皮”,学起了别人的半夜鸡叫。

      出了小区后,经过一林荫小道,缓缓上行不远,一条清澈的护城河道缓缓淌过。朋友介绍说这是山后的湖泊引过来的水,也是莆田市民的生活用水。我在心内暗道:原来是饮用水,难怪保存的如此之好。

        晨风习习,百鸟啼鸣,还有那连成一片的桂圆树、榕树、木棉花树,环绕着这狭长的河堤向远处延伸。此间山水不同故乡的山水之色,我饶有兴趣的观赏着这东南之地别样的风采。

        由是在故乡爬了一天的大明峰,腿肚酸痛的厉害,不能疾行之故,就和朋友不疾不徐地散着步,聊着天。

        穿过喧闹的集市,走进宁静的公园,时光在指尖掠过,太阳从东方升起。嫣红涂抹大地,明亮照耀山林。当红光渐淡、明光大盛之时,这条通道热闹了起来。

        我们步出公园,向来时相反的方向徐徐前行。道路不同,方向不同,景色亦是不同。

        蓦然间,一座高耸的佛塔出现在眼前,在光芒万丈的朝阳里夺人眼目。再极目四望,不远处有一座偌大的寺庙,风中送来轻轻的梵音,在耳边缭绕着。

        急行数步,迈进古朴的院门,一座千年古刹便在了眼前。抬头望匾,“广华寺”大书其上。但见左右香炉鼎立,粗壮的榕树遍布寺院。灰布粗衣的僧侣低眉间合十双手,虔诚的盘坐着做着早课。寺内香雾缭绕,梵音绕粱。身处此地,内心不由自主地升起一片虔诚、一片清明。

        通过搜索,才知这广化寺,又称南山广化寺,坐落在莆田市城南三公里处的凤凰山麓,创建于南朝陈朝的永定二年(公元558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光阴。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观至此处,心中更增几分肃穆。

        从寺庙的侧门转过,向刚刚老远就看见的佛塔走去。走至近处细观,更显庄重肃穆。边上立一牌子,上书:“释迦文佛塔,建于南宋乾道元年(元年1165年)。塔高约30米,五层八角形,石构。仿木楼阁式建筑,外形玲珑,古朴庄重。须弥座束腰间浮雕着观音菩萨。各层塔檐薄而长,轻巧美观。檐下两层迭涩,浮雕凤凰、双头羽人、飞仙及奇花异草等图案。塔内为八角空心室,宽敞明亮。”由此可见此佛塔之年久,历风雨之无数。广化寺几经劫难,释迦文佛塔却巍然屹立八百多年而近乎完好无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按铭牌上所叙而行至塔底,摒弃一切杂念,用最真诚的心,和众多信徒一道顺时针方向绕塔行一周。观音像前众多信徒盘腿而坐,口中念着梵文。我不懂此道,不敢打扰这些清修之士,轻轻地掠过后就拾级而上。

        南方多信佛,特别这些滨海之城。佛家教人向善,广积善缘。无论在封建旧社会,还是现代新中国,这种种善因、得善果的佛法依然教化众信徒。

        从广化寺回来了后,和几位朋友一起爬上了凤凰山余脉,随处可见一座座红墙黄瓦的寺庙在苍翠的林木间露出它的一角飞檐。而耸立在峰顶上的五龙寺更显壮观,登上寺庙的第二层阁楼后,莆田市区尽收眼底。北边是一展的平,一派现代都市蔚为壮观;南边是起伏的山,一汪清澈湖泊钟灵毓秀。造物主何以如此神奇,一山之隔便是完全不同的两副模样。

        夜半时分,正闭目养神间,广化寺的钟声远远传来响起在耳边,仿佛奏响了盛世乐章,声声不息……我亦仿佛听到了世间最美妙的乐声,其乐融融……

              (4)南少林前忆古今

南行散记之二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神往南少林已久,这只在小说、电影中出现的地方,居然在莆田市外三十公里左右的地方。得知这些消息后,说什么也要去观摩一番,了却心中那份武侠夙愿的。

        农历九月初九,中国传统的重阳佳节。朋友在莆田颇有人缘,众多的广场舞大伯大妈邀约朋友去登山望高,进行户外野炊,结束后前往南少林。黎先生邀我同去,我欣然应允。

        去往南少林的路上,有一座紫霄寺,便是今日登高的去处。沿盘山公路蜿蜒前行,道路两旁的林木郁郁葱葱。在此深秋,北方林木已然有些萧瑟;但在南方,这里林木之苍翠,一如北方林木之盛夏风采。

        行至半山腰,水泥公路戛然而止,一个偌大的停车场平铺在山腰。泊好车,和一众老人向山顶攀爬。

        一路俱是青石板铺就的阶梯,茂盛的榕树把阶梯几乎完全掩映,甚显清幽。作为年青人,当然要在前面领头,若在落在老人的身后,自己也便不好意思了。迈着酸痛的两条腿拾级而上,不一会儿便是大汗淋漓,浑身湿透。身后的人群俱是如此,还喘着粗气,我才心中稍安。坐在台阶边上的石凳上休息,但见陡峭的山坡上木瓜树、香蕉树长势正旺。大小依序而紧密排在一起的青色木瓜,像伞形一样在主干上生长;青油油的香蕉也是一排排有序的长在枝干上,低垂着的果实悠然生长。

        台阶越来越陡峭,但茂林修竹依然在这片贫脊之地争一处沃土,扎根于深处。旁边怪石嶙峋,不知名的植物生长其上,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勃勃生机。

        歇了三次之后,终于爬上山顶,在紫霄寺外的长椅上、数百年之久的榕树枝干上,坐满了呼呼直喘的人群。此时偶有一阵秋风掠过,汗津津的身体顿觉舒爽。

        歇息好了之后,人们忙碌起午饭来了。当地人的方言压根听不懂一句,他们用蹩脚的普通话和我交流着菜式。午餐准备的十分丰盛,石斑鱼、基围虾、鲍鱼、花蛤肉等等海鲜配以扁豆米、产东菜芯、糯芋头等时令蔬菜,我也稍露了一番厨艺。这别开生面的户外野餐,让身处异乡的我印象深刻。

        吃过午饭,我的心早已不在此处,时时遥想着南少林的雄壮。等他们集结完毕,我们便浩浩荡荡的向南少林出发。

        下山在山腰处驶向另一条盘山公路,路上风景不再赘述,我也无心多做细致观赏,只想赶紧到达南少林一睹为快为妙。

        当耸立的古门楼出现在面前时,我知道惦记了一路的南少林到了。

        虽然还在假期,但此处游客没有想象中的川流不息。在高大门楼南少林的牌匾下仰望,总觉少了一丝儿厚重,留影过后就向院内纵深处游行。

        前行不远,便是天王殿,左右相对对称的阁楼里供奉着各路菩萨。各殿略显冷清,香炉里的香廖廖数支,和别的寺庙里香雾缭绕大相径庭。

        穿过朱门的天王殿,威武雄壮的大雄宝殿在数株绿树环绕中、在蓝天白云笼罩下,彰显着南少林的数百年的辉煌。中轴线上的石阶笔直地通向大雄宝殿,伫立在台阶第二层平面上的古朴香炉,泛着幽幽的青铜之光。沿此台阶直上,几位善男信女正在佛像前的佛凳上虔诚的跪拜着。

        我在寺院里四下转转,只见到两位身穿僧袍带发修行的僧人,再未见到其它僧侣与事佛之人。心中有一些黯然,那传说中的南方少林寺,难道尽如此冷清?

        怀着疑问走出南少林,但心中仍然是思绪翻涌。这南少林在历史上是的确存在过的呀,为何发展成当今这番模样?难道是在明末因僧众抗击倭寇而人数逐减之故,亦或在清朝时因参与反清复明活动被清廷镇压了?旧时的寺庙是被彻底焚毁了,还是因其它因素而破败至几近毁灭了呢?我茫然四顾,不知所以。

        但现今之南少林,和曾在书中、电影里出现的场景有太多不同。今日它展现在眼前时,我是有那么一丝儿失望的。太多的现代气息,失缺了南少林应有的一份庄严、一份厚重,与想象中的样子大相径庭。那些宣扬南、北少林分庭抗礼之景象,今日在我看来,哪有什么分庭抗礼,只是北少林的一方独大、南少林的相对平淡而已。虽然心中略微失望,但在这一方庙宇,心情还是十分愉悦的。毕竟它曾经辉煌过,更为中原汉族抵御外族侵略而抛头颅、洒热血,壮我华夏声威而美名远播。

        立于古地,思绪万千。现今和平年代,寺庙只是一种信仰,是民众的精神寄托。只是希望,这知名胜地的重建,不要变成商业之地,还本色与南少林,让游客心有满足,游览之余亦在心中生出敬畏之意,方有不虚此行之感。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南行散记之二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南行散记之二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南行散记之二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南行散记之二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南行散记之二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南行散记之二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南行散记之二_第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南行散记之二_第10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南行散记之二_第1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南行散记之二_第1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南行散记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