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穿越过一次三叠纪

两年前的这个季节,我去了一次罗平古生物化石群,第一次知道,原来化石可以那么生动。

自此,便对那些来自三叠纪的古生物念念不忘。

我穿越过一次三叠纪_第1张图片
美丽的罗平(图?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

从一个故事说起

三叠纪中期的一天,隆隆巨响震惊了海底的众多生物,可以还来不及反应,海水便开始迅速升温。地面的“温室效应”和大量有毒气体导致海底缺氧。

很多动物们甚至来不及四散奔逃,就要面对死亡。一条幻龙正在捕食,一条中华龙企图逃跑……它们的尸体保留着最后的生活状态。

我穿越过一次三叠纪_第2张图片
中三叠纪海底复原图(图/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

直到2007年10月的一天,这一生动的三叠纪生活场景重见天日。

那一天,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的研究员张启跃和同事一起在云南省罗平县大凹子村进行地质调查,就在他们准备结束一天工作的时候,张启跃无意中发现了半片鱼类化石,大量查阅资料却仍查不出关于这条鱼的信息。

他和同事马上兴奋起来:“这可能是一个新物种!”这片化石的发现,成为了罗平古生物化石群科考工作的起点。

鲜为人知的大凹子村

经过走访,张启跃发现,大凹子村很多村民家的墙面上甚至牛棚里,常能见到那么几块有鱼形图案或植物图案的石块,有一些鱼,连鳞片都清晰可见。

村民们对此见怪不怪,有些人家觉得好看,就特意把这些带有图案的石块朝着屋里,当做装饰。那个时候,村民们并不知道,这些图案全部都是化石。

我穿越过一次三叠纪_第3张图片
云南中国龟龙(图/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

“化石是顺着岩层分布的,但是村民们建房开采石头都是自上而下截取断面。”因此,专家猜测,在这一带的民房里,可能还有更多化石,只是没有露出来罢了。

一场历时多年的开采和研究就此展开。现在的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共有3个采场,分别是1号采场上石坎刨面,因为有上万条鱼类化石,也被称为观鱼台;2号采场门前坡刨面主要发现的是鱼龙和幻龙化石及脚印,它们都是海底当之无愧的掠食者;3号采场响洞坡刨面,从编号1到189,逐层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生物链。

从生物丰富性来说,目前共发现6个动物门,84个属,100多个种,仅新属新种(只在罗平发现的)就有30多个。这些发现,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生物链,从食物链最底层的浮游生物到小鱼小虾,再到食物链最顶端的大型海洋爬行生物,每一环都紧密相扣。这也是全世界三叠纪生物群中,唯一能够形成完整生物链的一处。

我穿越过一次三叠纪_第4张图片
采石(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供图)

重返三叠纪

现代科学普遍认为,距今大约2.51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层发生过地球上最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海洋中超过95%的生物遭遇灭绝。

而罗平发现的这些生物,生活在距今2.4亿年前的中三叠纪,它们是如何在生物大灭绝中存活并繁衍下来的?

科学家们认为,两亿多年前的大凹子村一带方圆200多公里的范围内都是海洋,其地形是一个浅海凹,形状大抵类似一个盆地,盆地以外的自然环境变化对盆地内的生物影响相对较小,而且水温常年维持在29℃左右,由陆地而来的营养物质为微生物的复苏带来足够的养分,鱼类也逐渐多了起来。那些二叠纪幸存下来的生物,在这里找到了一个避风港。

经过不断地繁衍、进化,成为了另一个生命周期的开始。

我穿越过一次三叠纪_第5张图片
振宇梳齿龙及其复原图(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供图)

可以想象,两亿多年前的海底, 动物们上演着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一幕。在2号采场门前坡刨面,几对幻龙脚印化石被完好保留下来。专家经过复原发现,成年幻龙身长可以达到6米,是海底最具竞争力的掠食者之一,根据脚印的步幅,可以想象它是如何追逐鱼群的。

比幻龙更庞大的,是一种叫做蛇颈龙的海洋爬行动物,它有着细长的脖颈,成年蛇颈龙身长11-15米,是三叠纪海洋里的霸王。

化石能说话

站在响洞坡刨面的下方,从编号1向编号189攀爬,每一个编号都代表一个岩层,这些岩层,都来自2.44亿年前的三叠纪。行走在岩层间,耳边,有来自三叠纪的诉说。

我穿越过一次三叠纪_第6张图片
幻龙化石(罗平生物全国家地质公园供图)

剖面上,沉积岩的特点清晰可见,每一个岩层都有化石被挖掘出来。“这些刨面被作为科学研究和观光点来使用,但并不是只有这3个点可以开采出化石。”地质公园的办公室主任周聪喜站在3号采场的高处指指四周说:“周围这些山,都有大量的化石。”

放眼脚下繁茂的油菜花,看看身后穿越两亿多年的岩层,想象三叠纪时期的海底景观,除了沧海桑田,再没有更恰当的词汇能够形容这种古今的神秘叠加。

在大凹子村的化石陈列馆里,被清理出来的化石整齐陈列着。这些化石的完好保存让人惊叹,即使一条不足2cm的小鱼,身上的鳞片也清晰可见,尾鳍上细若蚊足的骨头每一根都看得见。很多动物化石还保留着完美的运动姿态,有嘴巴微张、身体呈挣扎状的鱼龙;也有两壳闭合的双壳化石。

最生动的,莫过于再现了大鱼吃小鱼的生动场景。专家们在生物群的数次考古中,发现了一枚大鱼口中衔着小鱼的化石,这便是海底世界的生存法则。

我穿越过一次三叠纪_第7张图片
卵胎生鱼类化石(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供图)

还有一枚母鱼腹中怀着小鱼的化石,小鱼的骨骼已经清晰可见。“这是一种卵胎生的鱼类,现在依然有它的近亲生活在海洋中。”这种鱼不同于其他鱼类,会等到鱼卵中的小鱼生长成熟后再把鱼卵排出体外,专家认为,这是为了适应恶劣自然环境,提高种群的生存能力而进化出的一种生育方式。

逃不掉的灾难

在化石采点,可以清晰看到5层火山灰,每一层之间被岩层隔开,这说明当年有过间隔性的火山喷发,也就是说,三叠纪中期文章开头描述的那一幕曾周而复始,这个曾是生物避难所的地方成为了海洋生物们的噩梦。

缺氧是导致大量生物群体性死亡的直接原因。

同样是因为缺氧,动物的尸体得以完好保留,最终形成化石,为我们了解远古生态系统提供了科考的依据。

我穿越过一次三叠纪_第8张图片
苏氏圣乔治鱼化石(图/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

在地质公园制作的宣传片结尾,一只小壁虎在露天的化石上甩尾爬行,甚是可爱。它的身边,就是几条鱼类化石,黝黑发亮。这一刻,今日的生物和三叠纪的生命,神奇交会在同一时空,用各自的语言,相互诉说。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穿越过一次三叠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