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魂玉》:神神鬼鬼,生生死死,不过一场因果

《销魂玉》:神神鬼鬼,生生死死,不过一场因果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看完这部《销魂玉》之后,去找了一下拍片儿的人。“李翰祥”这个名字一出来,基本就知道为什么电影里有着一股风月无边的旖旎。

邵氏的老电影,一口十分正的普通话,精致而用心的布景,仿佛在看一场集合恐怖、风月、说理元素的舞台剧。

这部电影是特别典型的三段式,即围绕一个主题或者在一个大框架下,三个独立的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一家人。这家人做着不大不小的臭豆腐买卖,儿子在钢铁厂工作,虽然不是富裕至极,但是,也是有酒有菜有肉,乐乐呵呵的。一天,一个老朋友过来吃饭,随手拿出了一个吊坠,吊坠是个“三不猴”——一只小猴拦住嘴巴,一只小猴捂住耳朵,一只小猴遮住眼睛,据说是“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视”的意思。邵氏的一些恐怖片或者风月片,透着一股子文化人的劲道,有一个很有人生韵味的底子在那里垫着,比现在那种妄图凭借DuangDuangDuang的音效和乱七八糟的化妆哗众取宠的恐怖片高明多了。朋友说自己被这个吊坠害惨了,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个吊坠可以满足人的三个愿望,但是,愿望满足后却必定会有另外的失意和灾难。电影也交代了一下主题——“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家人只当是听个乐,并不当一回事儿。当爹的无意中许愿要两万块,说是家里的店铺还差两万。一家人嘻嘻哈哈,走去睡了。但是,第二天,儿子的工厂里来人了,遮遮掩掩、磨磨唧唧地说是送来了赔偿金。这家人的儿子在工厂掉进了硫酸里,找出来的时候尸体已经烧得不成样子了。儿子用命换来的,果然是“两万块”。

第二个故事利用倒叙的手法,一开头就直接先呈现两个男人溺水被冲上岸的场景,一个还活着,另一个却已经溺死了。随着男主的回忆,一个完整的故事慢慢晕染开来。男主的饰演者是岳华,不认识的人可以直接网上找一下,我的感觉是怎么这么像“大春儿”(《夏洛特烦恼》里大春儿的扮演者艾伦)呢?男主十分愉悦(个人感觉他还是很怀念的,毕竟女主很漂亮)地想起了那天晚上见过的裸泳的女孩子,然后就和对方聊啊聊,熟悉了之后,女孩子说想见男主的好朋友,男主想也不想地就答应了。果然是为了姑娘,兄弟乱抛。事情在男主朋友与女主见面后真相大白——一场以殉情为名义的谋杀。里面有一个场景是,最后在湛蓝的水中,化作骷髅的女主,用力掐着男主的脖子,直至他在水中停止挣扎。其实,这个故事看完的时候,我不知道,这个女孩子杀掉了曾经的恋人,到底是完全因为复仇呢?还是终究想要完成当年的殉情诺言。

第三个故事是我觉得最棒的一个。车夫的国骂,老北京的吆喝,小桥流水人家的清晨,摆着小茶点的摊子,还有,女主销魂玉身上的一袭黑色旗袍。这一段故事中最重要的一个道具,就是死去的销魂玉脖子上的一串珍珠项链,电影里面的交待是,这是慈禧太后的陪葬品,有人盗墓把这串项链给偷出来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是这一段的小主题。有两处挺明显地表现了出来,一处是销魂玉带男主去赌钱,她让他卖了谋生行当用的人力车,带着一点儿卖车换来的赌本去赌博,男主赢了一堆钱,销魂玉却对他说,这些都是身外物;还有一处是有个盗墓贼想要偷销魂玉尸体上的珍珠项链,起初,他要拿走项链的时候,尸体没有反应,哪里知道,盗墓贼见女尸貌美,竟是起了色心,至此,尸体诈起,追了盗墓贼一路。仔细瞧着,若是盗墓贼只是偷了那些财帛,想必销魂玉也不会在意。

邵氏的电影,独有的那种舞台剧的精致,山山水水,花花草草,美不胜收,恍若一个微缩的大千世界。这部电影看下来,倒不觉得鬼鬼神神触目惊心,而是那几句因果循环的人生道理颇让人茅塞顿开。鸡汤已经不新鲜了,但是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哪怕是放到现在,也是可圈可点的。最妙的是结尾部分,“青山医院”四个字一出来,又给人几分缥缈感。这些故事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不禁让人想起: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销魂玉》:神神鬼鬼,生生死死,不过一场因果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销魂玉》:神神鬼鬼,生生死死,不过一场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