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乖,给阿姨一块饼干好不好?”
“这是我的!”孩子摇着头,快速把两只手抄到背后,又把身子往妈妈身边靠了靠,警惕地盯着对方,生怕这位陌生的阿姨过来抢。
这时孩子妈妈开口了:
“我家宝宝最大方,宝宝给阿姨吃……”
妈妈说着话,顺手从旁边童车的包装袋里拿出一块饼干,作势递给站在对面的阿姨。
宝宝大哭,大人们吓了一跳,没想到小小的身体里竟然爆发出这么惊人的能量。阿姨尴尬地站在原地,妈妈一边哄宝宝,一边叹气:
“这么点的孩子就自私成这样,长大了可咋办?”
这一幕你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孩子喜欢把什么东西都占为己有,别人一碰他就情绪激动,甚至有些行为激烈的还会大打出手。家长也很疑惑,我们做父母的都很大方,养的孩子怎么这么自私呢?
其实,小孩子自私与家庭教育的关系还真不大。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孩子在一岁以后,自我意识开始野蛮生长,对“我”的概念逐渐清晰,开始将自己和他人区分开,慢慢学会了宣示自己的主权,并逐渐将这种意识延伸到物品和玩具上。
到两岁左右,发展到什么东西都不肯和别人分享,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给别的小朋友,甚至爸爸妈妈也要不到他手里的东西。出现这些表现,就表明孩子进入了物权意识敏感期。
那么,什么是物权意识敏感期呢?
所谓敏感期是指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反复操作某一动作或反复学习某一项能力,并且学习能力特别强的时期。这些敏感期有:口腔敏感期、手的敏感期、物权敏感期、秩序、完美敏感期等。物权意识敏感期一般是从两岁开始的。
进入物权敏感期的幼儿有一些典型特征。
首先,语言上重复使用“我的”“我的”。这个时期的孩子,对于自己的玩具,即使小朋友不抢,他也反复强调,这是我的;对于自己的妈妈,别的小朋友一靠近,他也会重复说,这是我的。
其次,动作上伴随攻击行为。一旦怀疑别的小朋友想玩他的玩具,孩子就会拼力攻击对方,专家称这种攻击行为为“工具攻击行为”,也就是孩子为了获取某件物品所做出的推搡和抢夺,这类攻击通常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最后,情绪易冲动且不能自制。当孩子的物权意识出现时,情绪常常处于激动状态,而且来势强烈,不易控制。这时孩子全身心都受到不可遏制的威力支配,会通过大声喊叫或哭泣表达自己的不满。
虽然这个时期的孩子看起来很自私,很霸道,但是这是孩子在进行物权归属的练习,通过对物品归属权的确认,来认知他与物品的关系。也就是说,两岁孩子“自私”是人生必经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物权意识是幼儿阶段所有敏感期中最重要的一个敏感期,将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很多方面,比如界限感、自我的表达以及应对模式等。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保护好珍贵的物权敏感期,孩子将会拥有清晰的人际界限,懂得尊重别人,敢于表达自己。还有的专家认为,尊重宝宝的“物权意识”的好处还会让孩子减少依赖性,建立自信心和安全感。
那么,对于物权意识敏感期的孩子,家长怎么去引导呢?
第一,及时发现,正确认识。
注意观察孩子的日常表现,判断宝宝是否进入物权意识敏感期,并正确对待。在冲突出现端倪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孩子自私的表现,想着尽快改正孩子的毛病,更不能乱贴标签。
第二,侧面引导,避免正面和孩子“较真”。
当儿童物权敏感期出现时,提醒孩子回忆分享小朋友玩具时的快乐,再告诉孩子小朋友分享你的玩具也会很快乐的,并让他意识到,分享出去的玩具还可以拿回来,这玩具依旧是属于他的。如果这时候孩子没表态,千万别强迫,以后另找机会尝试,直到他主动愿意分享为止。
第三,禁止逗孩子的行为。
处在强烈的物权意识确认期的宝宝,大人千万不要去逗引宝宝,强抢宝宝手中的东西,让他哇哇大哭,然后羞他“你真小气!”
当宝宝愿意分享的时候,把东西分给家长吃,家长一定要接受,不要说“我是逗你的,我不吃,你吃吧”,这样就是拒绝孩子的分享,这么做会让孩子失望。次数多了,孩子会把分享和失望联系在一起,慢慢就不愿意分享了。
第四,针对不同情况因材施教。
当孩子对小朋友的玩具感兴趣时,一定注意不要让孩子抢夺,要引导用自己喜欢的物品和对方交换;当孩子对公共的物品产生归属意识时,引导引导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玩具,大家一起玩或排队轮着玩。
在分享的过程中,不时提醒孩子玩具的归属和分享的快乐,让孩子在一次次的分享中理解与人相处的规则。
第五,父母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爱分享,孩子也会跟着学。平时父母要有意识地把自己分享的事让孩子看,多看、多听、多感受,孩子慢慢的就有了分享的意识了。此外,父母多带着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寻找与人分享的机会,多体验与人分享的快乐,早日建立孩子社会交往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