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泡芙
时隔数年,《爸爸去哪儿》再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但桃子妈万万没想到,却是以这种方式
在第六季《爸爸去哪儿》里,#杨烁的教育方式#被顶上了热搜。
邀大家一起共赏!
短短五分钟的视频里,杨烁对儿子杨雨辰的“折磨”一句套一句。
一开始,杨烁就在对孩子碎碎念:“衣服能挽好吗?所有人在等着你啊,快点!”
孩子可能是因为紧张有些内八,走起来歪歪扭扭,杨烁干脆简单粗暴,走不好就重走一遍吧:“不会走是吗?走回来跑上去!”
他们选的那栋楼是最远的那套,工作人员还特意提醒,如果杨雨辰走不动就帮帮他,父亲却说:“不管他,自己选的自己承担。”
还“讽刺”儿子:“你不是说五是你的幸运数字吗?太棒了!”
连上楼梯的时候,都要严格要求:“如果先让我踩到门槛,咱俩就从头再走一遍。”
网友们纷纷指责杨烁的军训式带娃:拜托,能不能温柔点?他还是个孩子啊。
但我更唏嘘的,是他的“刀子嘴”,把孩子越推越远。
明明可以好好说话,偏偏不,要以严肃又讽刺的话伤害孩子。
杨烁真的就像表现出来的这么“无情”吗?其实也可以从片段中感知:
他明明想和孩子拍照,偏偏要假装嫌弃,说什么“我不想和你拍”。
嘴上一边严厉威胁,可其实也在背后默默地护着孩子。
可在父亲表现出来的严厉和苛刻下,到家时孩子已经眼泛泪花,委屈又不知所措了。
唉,为什么非要以这种方式对待孩子呢?
就算是“爱之深责之切”,但对孩子的伤害,却是实打实的呀!
其实,杨烁这样的父母在平时并不少见。
不少人以为,对孩子严厉是对的,对孩子好只需要藏在心里,不需要表现出来。
嘴上越毒,越是为你好。
但真的是这样的吗?
知乎有一个问题:有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妈妈是一种什么体验?
有个答主说,因为妈妈的刀子嘴,她有什么事都不会告诉家里,否则就是被骂的狗血淋头,毫无道理,只是单纯的把刀子吐出来戳死你。
上学的时候得了重度抑郁症,很艰难地度过那段日子,后来说起,妈妈却还是骂她:
“你不就是心理压力不行,这么脆弱,结果花了家里那么多钱。”
“要是都跟你那样大家都别活了。”
“矫情脆弱!”
“你爸还说你那样是因为我,怎么可能是因为我?”
而她现在自卑、自弃,不会自爱,总是很绝望,迫切的想从这个家逃离出去。
也许,父母是奉行严管,但孩子能从密密麻麻的“刀子”中感受到爱吗?
大多数时候,孩子能接收的就是父母表达出来的最直接的信息。
父母表现出来的“责之切”,在孩子心里就是一把把刀,早与爱相离甚远了。
为什么有些时候,我们明明知道刀子嘴不好,却还是离不开这个漩涡?
很多情况下,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是遗传于原生家庭的。
还记得小时候我因为太喜欢吃糖,经常瞒着妈妈吃,还吃坏了一颗牙齿。
从那以后妈妈就不许我吃糖,如果她发现我偷偷吃,就会用很多难听的词把我狠狠骂一顿,过了几次,我就再也不敢吃糖了。
只是一直到现在,都能记得小时候看着别人吃糖时心里的艳羡。
或许是遗传了我,女儿也很喜欢吃糖,我每次只给她吃一点点,但她也会偷偷吃。
有一次我心情不好,她撞到枪口上,我没忍住说了狠话。
看到她一边答应我以后不吃,一边眼里的光慢慢熄灭的样子,像极了小时候的我。
此刻的我,也像极了从前的妈妈。
在我们未曾意识到的地方,我们正在偷偷把原生家庭的模式复制下来,让其变成孩子的原生家庭。
如果你在父母的刀子嘴下长大,就很容易用“刀子”对待自己的孩子。
又或者,我们真心觉得,“严厉”是为孩子好。
不严厉些,孩子怎么能听话?
不把话说狠些,孩子怎么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在有些父母眼里,我们的话在孩子心中的分量,直接与锋利程度挂钩。
于是越希望孩子好,说的话就越割人。
最后就变成了,父母和孩子都在“刀子嘴”的伤害中越陷越深,谁也逃不出来。
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对孩子的“甩刀子”呢?
开口之前,先冷静想想。
情绪激动,尖锐的话要破口而出的时候,先逼自己停下来。
在心里默数五秒钟冷静一下仔细想想,这句话是你的本意吗?说出口会达到你想要的效果,还是会伤害到孩子?
用这五秒把伤人的话咽下去,再重新组织好语言,把你真正想说的话说出来。
换个思路,和孩子好好说话。
和孩子说话时,怎么能用一句类似的话,说出更好的效果?
有时候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说出来,效果会相差很多。
比如和孩子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就不如“如果你能这样做就更好了”;或者“你可以这样做”就比“如果你不这么做我就怎么样”更好。
就如同杨烁对待杨雨辰,如果能换一种话术,就不会是这个样子了。
最后,如果曾经对孩子使用了“刀子嘴”,那就和孩子好好道歉。
为人父母,我们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有时会不小心伤害到孩子,也不必如临大敌。
孩子对父母的包容性,远比父母对孩子的要多。
只要我们认真和孩子沟通,告诉孩子妈妈知道这样会伤害到你,我下次一定注意。如果还有哪里让你难过了,你一定要提醒妈妈。
比起“爱之深责之切”,孩子更想要的,应该是父母更多更多的温柔对待。
父母和孩子好好说话,是孩子的成长中最和煦的阳光。
END
作者简介: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稚趣家(ID:zhiqutongxin)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换个思路,和孩子好好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