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是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Tagore 1913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获奖理由是:“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泰戈尔一生共写了五十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飞鸟集》(stray Birds)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它包括三百二十五首清丽的无标题小诗,是一部富于哲理的英文版格言诗集。《飞鸟集》的题材选择多为极其常见的自然景物片断,例如,小草、流萤、落叶、飞鸟、山水、河流、一朵花、一颗星、一个雨滴,等等。诗人把一个或几个精选出来的典型侧面或片断精心组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首散文诗。
本文仅对《飞鸟集》的第一首诗歌加以评析。这首诗歌的中文与英文对照如下:
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着歌,又飞走了。
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飘落在那里。
Stray birds of summer come to my window to sing and fly away.
And yellow leaves of autumn, which have no songs, flutter and fall there with a sign.
一、
表面意义是写景诗,深层意义是哲理诗
《飞鸟集·一》的表面意义是写景诗。这首小诗共由两行诗句构成,前一诗句所描绘的自然景物是飞鸟式的生活状态——“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着歌,又飞走了。”(英文:Stray birds of summer come to my window to sing and fly away. )该诗句的意思是:夏天,栖身在树林枝杈上的小鸟们凭着自己的本事,即那一双扇动着的翅膀,飞来飞去,四处打食,吃饱了喝足了,时而还“飞到我的窗前唱着歌”,冲着“我”炫耀,歌词一定是:我骄傲、我自豪,因为俺小鸟虽然个儿小但本领高,志气大,有自由飞翔的翅膀,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后一诗句所描绘的自然景物是黄叶式的生活状态——“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飘落在那里。”(英文:And yellow leaves of autumn, which have no songs, flutter and fall there with a sign.)该诗句的意思是:原本依赖树根、树枝供给水分、养分生活的树叶,因为秋天到了,天气转冷了,所以树叶由原来的绿油油变得黄兮兮,死掉了,只叹息一声,飘落在地面上。它们的生命如此短暂,它们很悲哀,它们没有什么可炫耀的。
《飞鸟集·一》的深层意义是哲理诗。正如台湾著名学者李敖所说,好书,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泰戈尔这本《飞鸟集》,成书已有九十二年,现在读来,仍像是壮丽的日出,书中散发的哲思,有如醍醐灌顶,令人茅塞顿开。
《飞鸟集·一》就是这样一首诗,表面意义是写景诗,其深层意义是一首哲理诗。飞鸟式的生活状态,它象征着自立型的人生哲学。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丰衣足食,有自由有快乐,是应该被倡导的人生。黄叶式的生活状态,它象征着依赖型的人生哲学。这样的人生很悲哀很短暂,是应该被鄙视的人生。
由此可见,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泰戈尔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其实赏读《飞鸟集》中的每一首诗歌,都是那么的新鲜、亮丽,其中寓意厚重,耐人寻味。用轻松的语句却道出了深沉的哲理,这正是《飞鸟集》吸引人的原因。
二、
《飞鸟集·一》的中文翻译采用的是散文诗的文学体式
《飞鸟集·一》的中文翻译采用的是散文诗的文学体式。所谓散文诗,是指散文和诗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它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在中国新文学中,散文诗是一个引进的文学品种。1918年4卷5期的《新青年》杂志,发表了刘半农翻译的印度作品《我行雪中》的译文,文末所附的说明指出它是一篇结构精密的散文诗。“散文诗”这一名称从此开始在中国的报刊上出现。
《飞鸟集》,1916年出版(英文版)。1922年夏,郑振铎采用了散文诗的文学体式,将英文版的《飞鸟集》翻译成中文版。郑振铎之所以将《飞鸟集》译成散文诗形式,是因为散文诗不但姿态横生,不受格律和韵脚的束缚,而且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飞鸟集·一》就是如此。这首诗歌(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着歌,又飞走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飘落在那里。)它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缺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可以说它是凝练的散文,自由的诗歌。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新文化运动中,散文诗《飞鸟集》对广泛而深远地传播新思想,繁荣文学创作,推广国民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
结语
1913年泰戈尔因英译诗集《吉檀迦利》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泰戈尔得奖之前,瑞典科学院是经过一番争论的。当时瑞典诗人瓦尔纳-冯·海登斯塔姆大力推荐泰戈尔,他说:“我读了这些诗歌,深受感动。我不记得过去二十多年我是否读过如此优美的抒情诗歌,我从中真不知道得到多么久远的享受,仿佛我正在饮着一股清凉而新鲜的泉水。在它们的每一思想和感情所显示的炽热和爱的纯洁性中,心灵的清澈,风格的优美和自然的激情,所有这一切都水乳交融,揭示出一种完整的、深刻的、罕见的精神美。他的作品没有争执、尖锐的东西,没有伪善、高傲或低卑。如果任何时候诗人能够拥有这些品质,那么他就有权利得到诺贝尔奖金。他就是这位泰戈尔诗人。”
泰戈尔的诗作之所以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文坛风靡一时,主要得益于郑振铎的翻译和介绍。1922年夏,郑振铎开始了《飞鸟集》的翻译,此前他曾翻译了多首泰戈尔的诗作,也写了许多关于泰戈尔的文章,对诗人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虽然如此,但他仍用心去领会泰戈尔的思想和创作心态,力求将诗作译得精准、流畅且富诗意。当时的翻译界存在着直译和意译之争,从《飞鸟集》的翻译来看,郑振铎是倾向直译的。郑振铎的翻译准确而传神,他努力带领读者去体会泰戈尔诗歌的意境。
参考文献:
[1][印度]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飞鸟集[M].郑振铎译.上海:上海译林出版社,2011.
[2]王凯.郑振铎:《飞鸟集》中文翻译第一人[N].海南日报,2016—1—11.
[3][印度]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百度百科.
[4]朱明忠.泰戈尔的哲学思想[J].南亚研究,2011(2).
[5]张晓梅.从接受美学看郑振铎译《飞鸟集》[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