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硕考研复试,这一点千万别忽略了

文/ 云溪yc

0.

MTI 初试成绩陆陆续续出来了,许多同学开始准备复试。我猜,大部分同学正忙着各种提高英语水平:听力、口语、、阅读、中英翻译,轮起来就是一整天。

先给努力学习的同学点个赞。但有没有发现,很多 MTI 院校复试明明会考英译中,却很少有同学想过在复试之前,花点功夫提升中文。似乎只要读懂了英文原文,翻译成中文就差不到哪里去——毕竟中文是母语啊。

这可能是大部分同学的迷之自信了。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想法,可一定警惕了。或许中文,恰恰是你提分空间最大的地方。

1.

英专生每天沉浸在英文世界里,中文深受影响。

你可能听过这个笑话:

外企所有人英语都很好,以至于我觉得他们英语太好了,连说中文都感觉是在说英语一样。
有一次我在单位看见两个同事聊天,一个对另外一个说:“嘿,伙计。关于你的姐姐,我想和你有一个谈话。”
“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了,她又被叫作了母狗在单位里。”
“啊,这真是悲剧的,那些人是非常刻薄的。”
“我简直不能同意更多啊。”

这当然是比较极端的例子,更多时候,我们见到的中文译文是这样的:

当铃声响起的时候,他走进了教室。

寒冷的天气使我的手指都失去了灵活性。

第一句是典型受了英文 when 的影响。事实上,去掉「当…的时候」,丝毫不影响表意,反而减少了干扰:

铃声响起,他走进了教室。

第二句则更生硬,如果说成:

天冷,手指都不灵活了。

岂不更好。

余光中先生说,国人的中文不好,现代的教育制度当然是一大原因:

古人读书,经史子集,固亦浩如烟海,但究其范围,要亦不出人文学科,无论如何,总和语文息息相关。现代的中学生,除了文史之外,英文、数学、理化、生物等等,样样要读,“于学无所不窥”,俨然像个小小博士。要我现在回头去考大学,我是无论如何也考不取的。中学课程之繁,压力之大,逼得学生日与英文、数学周旋,不得不将国文贬于次要地位。所谓国文也者,人人都幻觉自己“本来就会”,有恃无恐,就算临考要抱佛脚,也是“自给自足”,无须担心。

可是,语言归根结底是一项技能,只要是技能,不花时间打磨,怎么可能好?

2.

改善中文长相的好办法,一是删字,比如前面提到的例子「手指失去灵活性」,不就是「手指不灵活」了么?加个「性」字不仅没能显得很专业,反而莫名其妙。

再比如这句:

就学习认真程度而言,他比不上他的姐姐。

真的有必要说「程度」吗?「他的姐姐」和「他姐姐」有何分别呢?删删字,整合一下,岂不更清爽:

他学习不如他姐姐认真。

再比如「他失去了自信」和「他失去了自信力」表意没有任何区别,加了个「力」,反而让句子拖泥带水,有气无力了。

3.

提升中文最好的方法,还是练。不妨从翻译入手。可以去找找名家的英译中,先自己对着原文翻译一遍,再对照名家的中文译文,认真总结。比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有这样一句话:

He was an old man who fished alone in a skiff in the Gulf Stream and he had gone eighty-four days now without taking a fish.

你可能会翻成:

他是一个独自驾着小船在墨西哥湾大海流里捕鱼的老人,而他已经八十四天没捕到一条鱼了。

这个版本没什么错,但再对比余光中先生的中文:

那老人独驾轻舟,在墨西哥湾暖流里捕鱼,如今出海已有八十四天,仍是一鱼不获。

高下立现。

但要注意的是,这样的练习方式,依然是「写作」导向,注意里的焦点,依然是:

如何用更漂亮的中文,表达特定的意思。

翻译自有原则,不加思索盲目模仿,很有可能理解出现偏差,误入歧途而不自知。

其实在考试中,中文的好坏对比,丝毫不亚于英文。复试中的英译中,同样值得重视。

别人都关注到的地方,你做得不差;别人没关注到的地方,你在领先。你不过,谁过呢?

考试的策略,不就这么回事儿吗?

祝你复试顺利呗~

你可能感兴趣的:(翻硕考研复试,这一点千万别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