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反认他乡是故乡

佛教、佛学和佛法三者不同,佛教作为宗教,其实,佛教也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宗教,而是佛陀为学佛人所创立的仪轨、戒律,方便专心修行而已。佛学则是哲学思想,而佛法,是实践修行的方法。许多人常把三者混为一体。

从这个角度来说,最近在看的《观呼吸》是一本值得推荐阅读的个人修习的书。这是一本南传佛教教导“正念修行”的小册子。针对的是非佛家弟子,以很通俗的语言,教人如何通过正念获得解脱。

昨天看到的一节内容讲到如何应对痛苦(包括疼痛),让我深有感触。去年3月份因为摔倒,导致右手臂疼痛不已,难以提起和弯曲。那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想到了”疼痛管理“这个词。于是搜集了好些有关疼痛管理的内容来学,现在反过去看,这些内容都是西方医学中的”疼痛管理“的方法,没有任何有关佛家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从西医角度来说,疼痛是人的一项正常的保护机制,通过疼痛,告知人身体哪一部分出了问题,需要进行处理。设想如果一个人没有任何疼痛感,这个人将对任何内外的危险毫无知觉,因此也就难以存活。所以说,不应把疼痛看作是消极的现象。

然后西医把疼痛分成了多个级别,针对不同的级别,给予不同的处理,包括安抚、止痛药等等。

虽然在西医领域里,把疼痛作为科学处理的对象来做研究和应对,给了患者人性化的辅导。但是,从去年对付手臂疼痛的实践来看,能够确立正确的疼痛观,但是对于痛苦本身,没能很好的解决。

对于痛苦,佛家有另外的看法。《观呼吸》里,把疼痛和痛苦区别开来,前者是来自身体本身的感受,由神经传导的”危险“的信号;后者是内心应对这个”疼痛“信号,产生的苦和执着,中文的”痛苦“由疼痛和苦组合而成,很形象的说明了其中的问题所在。

书里教导我们,把疼痛作为我们禅修的对象。通过正念的方式,去觉知身体的疼痛本身,”完全进到疼痛里去,不要防堵这个经验,而是要去发掘这个感受。“这时候,能够将痛苦分离出两层,即躯体的疼和内心的苦。后者会因为紧张等心理因素,影响到身体,反而激发放大身体的疼痛感,这又导致心理上的”抵触“和苦。

所以,合适的方式,是放下内心的抵触,消除”苦“本身,接受疼痛。然后以正念方式去觉知疼痛,放松对应的身体部位。从我自己的经验来说,这时候痛苦减少了,甚至没有了,而且身体对应的部分好得更快。

这个经验来自国庆放假前一天,因为倒热水,左手三个手指被烫到。在涂过青草膏之后,我就尝试使用佛家应对疼痛的办法来处理。此时,被烫伤的手指只有”疼“本身,或者说,只有“强烈的神经警示刺激”本身,实际上并没有以前的“疼”的通俗意义上的心理的“痛苦”。当正面去观照手指的疼痛之后,很快,手指就不再疼痛了,而且恢复的很快,第二天就没有了烫伤的痕迹。以前类似的经历,往往会持续几天,甚至还出现水泡。

疼痛引起的痛苦的观照的方法,就是典型的正念方法。绝大多数人,无法区分真实的“内心”与内心的”感受“,往往认为那个感受就是自己的”心“。所以,他们会”执着“于正在痛苦的感受,以为心正痛苦。殊不知,这个时候,反而无视了真实的”内心“。这也是为什么这篇文章的标题”反认他乡是故乡“的意义所指。

通过正念的方法,我们可以分离出三层,对象、内心,以及内心观对象的六尘,有了清晰的层次之后,就能发现”世界“,也就是内心观对象的六尘,是个幻象。透过幻象,就能明白自我的本性,内心所在。因此也就更能应对以前所以为的各种苦。也就能明白,苦非苦。

你可能感兴趣的:(1010......反认他乡是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