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经卷二9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複次文殊!为知而说!不知而说,而言如来同于诸行,设使如来同诸行者,则不得言于三界中为「天中天、自在法王」。

另外,文殊!

你是因为了解而那样说,还是因为不了解而那样说,如来等同于世间法呢?

假设,如来和世间法的众生一样,那么,就不能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中称他为:天中之天,自在法王。

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如是力士,王所爱念,偏赐爵禄,封赏自然,所以得称『当千人』者,是人未必力敌于千,但以种种伎艺所能,能胜千故,故称当千。

举个例子,人间君王有个大力士,力抵千斤,没有人能降服他,因此被称为:一人可敌千人。

这样的大力士,君王很是喜欢,赏赐给他爵位俸禄,也经常封赏其它种种。

之所以被称为:一人可敌千人,并不是因为这个人能同时打败一千个人,而是因为他的种种技艺能力,胜过了一千个人,所以称为:一人可敌千人。

如来亦尔,降烦恼魔、阴魔、天魔、死魔,是故如来名『三界尊』。如彼力士,一人当千,以是因缘成就、具足种种无量真实功德,故称『如来应、正遍知』。

如来也是这样。

因为降伏了烦恼魔、阴魔、天魔、死魔,所以,如来被称为:三界至尊。

就像那个大力士,被称为:一人可敌千人。
如来也是因缘成就,具足了种种无量的真实的功德,所以被称为:如来应、正遍知。

文殊师利!汝今不应忆想分别,以如来法,同于诸行。譬如巨富,长者生子,相师占之,有短寿相,父母闻已,知其不任绍继家嗣,不复爱重,视如刍草,夫短寿者,不为沙门、婆罗门等男女、大小之所敬念,若使如来同诸行者,亦複为一切世间人、天、众生之所奉敬,如来所说不变、不异真实之法,亦无受者,是故文殊!不应说言『如来同于一切诸行』。

文殊师利!
你现在不应该想当然地,把如来之法等同于世间法。

打个比方,有一位大富长者,得了儿子,看相的人看了之后说,孩子会早夭。
父母知道这个孩子不能为家族传宗接代,便不再疼爱他,视之为草芥一般。

一个短寿的人,是不会得到沙门、婆罗门男女老少的敬重的。

如果说,如来等同于世间法的众生,那么他便不再会得到世间所有人、天、众生的尊敬了。
如来所说的,永恒不变的,无差异的真理实相之法,也不会再有人信受了。

所以呵,文殊!不应该说,如来等同于一切世间法的众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般涅槃经卷二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