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链接:
儒家文化最大的短板和缺欠是什么?
众网友谈儒家文化的最大短板和缺欠!(上)
网友“一盖帘粘豆包”说:
儒教是按照圣人的标准要求每一个普通人,结果造就出无数伪君子,当然,也能出现寥寥数个圣人,可惜实在太少了,结果还是虚伪泛滥。
网友“wxs8522”说:
儒家文化的短板我认为并不在这里,而是在于熏陶出奴隶性格。儒家文化的核心之一是”礼”,现代人大多理解为“礼貌”或“礼仪”,即尊重他人的意思。
但是”礼”的真正含义是“等级”及建立在等级基础上的秩序,如君臣之礼、夫妻之礼、父子之礼、师生之礼。孔子的克己复礼,要恢复的是周礼,也就周的等级制度。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变迁,或可概括为等级制的建立与破坏的轮回,凡对现存等级制度不满的并发起挑战的人,都不会尊儒守礼,只有当政权在握后才尊儒重礼,目的是维护社会的有序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
这种几千年的轮回,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便塑造了一种奴隶性格:唯权唯上,唯唯诺诺,不敢越雷池,守本份等等。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平等,没有竞争,只有论资排辈。
网友“明日边缘”说:
佛教可以装大量的人,但是救不了人,也不养人。佛教也是社会,也不要失败者。
网友“唐龙”说:
还是林语堂先生说的到位,中国人得意时是儒家,失意时道家。
网友“对着电脑玩手机”说:
儒家的礼其实就是一种血统论,关系论,是有偏爱的,不平等的,造成中国人只讲关系,面子,不讲规则,法律,对家人以外的人自私又冷酷,还有儒家强调学而优则仕,这是一种官本位文化,造成中国人为了争权夺利,窝里斗厉害!
网友“漫步者”说:
只讲人伦不求格物。结果是:在人际关系中兜圈子,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升官发财;缺少科学精神,缺少对真理的追求,缺乏发明创造,拒现代文明于大门之外。
网友“李红钢”说:
儒家几千年文化使中国人成了伪君子,满口仁义道德,实质男盗女娼。它的本意是使人成为君子,结果背道而驰成了伪君子。
网友“向喷子开炮”说:
读过历史都知道,中世纪被宗教统治的欧洲,那是人活得时代么?僧侣是一等公民,利用信仰极度压迫剥削普通人,对异教徒更是没有包容,残忍迫害。
而印度的佛教把人分为四个等级,僧侣仍是一等公民。而传到中国,却要宣扬众生平等?
为什么,儒道思想中,人本观念很重要的。所谓君轻民贵。放眼世界历史,古代学术思想,你找的到比儒家更先进更完善的?
看待历史经常犯一个错误,就是以现代的标准去审核过去的时代,更有异心的去极端丑化。儒家从来没有刻意奴化任何人的思想,其不合理的思想是时代的局限性。
古代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存在两个集团,一个是皇权,一个是儒家文官集团,两个阵营既对立而有联系,随着封建统治的加强,皇权更加集中罢了。明清之前,士大夫上朝不用行大拜,到了清朝,官员都不能直视帝王,低头弯腰说话。
网友“手机用户51857039835”说:
儒家文化的最大一个欠缺是官本位。再一个礼仪的基础是严格等级制度,这个等级制度是另一个儒家最大的欠缺。
网友“足以慰红尘”说:
很好,终于有人开始思考儒家对中国科技,文化的负面影响了,发展和改革儒家文化是在当前形势下不可避免的事,终于有人走出了这一步,应鼓励,支持。
网友“万宝路”说:
缺逻辑思维,缺科学分析,缺探索精神,缺捍卫真理,缺百姓伟大,缺人文关怀……
网友“莫尼小卡的哥哥”说:
最大的危害是外儒内法。儒法合流,儒用来装,法用来做。
网友“风云际会”说:
一千多年的中世纪,人们就是在共同的信仰中相亲相爱的吗?!
儒家的核心是推己及人,由近及远,终平天下。平天下是使天下太平,不是征服世界。宗教则是信我则友,不信我则敌。哪个自私,一目了然!
网友“紫竹霄箫”说:
文化有生命,也有成住坏空,这点我个人比较认同,纵观各个宗教体系也如此!
网友“黑夜灵舞”说:
世界上也只有中国文化炒血缘,炒亲情,其实儒家文化还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自欺欺人,虚伪。不肯承认人的自私的本性和原恶,再好的亲情在利益面前都荡然无存,历史上兄弟相残,甚至父子相残的少吗?为分家财,家人可以立马翻脸。母子,母女也许好很多,但别忘了,这和动物性是相关的。
和文化其实没关系。儒家文化除了虚伪就是教人怎么去当奴才,日本思想家福泽于吉有句话,我反反复复读了儒家思想,发现里面无非有两个字是核心,就是“事君” 。
儒家文化发展到后来其实和孔子差别很大了,这样的文化也培养弱者和不愿意遵守规则的人。
中国的忠孝文化说白了就是培养弱者和奴才,个体不发达,人格不完善,处处表现母胎化的个体倾向。
网友“一泓秋水映日红”说:
儒家文化,是五千年代代不息的炎黄传人在华夏土地上,在和大自然的风雨抗争中生存繁衍发展的智慧结晶。
儒家的核心是中庸之道,先祖聪明的将大自然“中和”的因果律规律引申到人文的认识中。
中庸解决了矛盾的起源点,矛盾的交错点,矛盾的反弹点,矛盾的制衡点的认识和处理方法。当今,严重危害人类生存的生态灾难,就是大自然失去中和的因果律结果。
人类社会如失去中和,就会有战争。人的心态如失去中和,就会烦躁焦虑,肝火过炽,气血上升……
隐恶扬善,去恶扬善,以暴制暴,是中庸解决制衡矛盾的根本法则。迄今为止,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人类智慧的最高结晶。
网友“真月无光”说:
儒家文化最大的短板就是为我,极端自私,形式主义和精神鸦片。
网友“进门迈左脚” 说:
脱离现实,只说不练,只提问题,而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儒家思想。
网友“卜耐夫 ”说:
将儒家说成是“文化”的现像——这本身就是短板。而儒家“民本”思想,从来就是完整的。若要阐述孔子儒家,首先要补足自己在认识孔子思想上的短板。戴着“自我”心有色疵镜,焉不把儒家看的支离破碎。
网友“InBrand ”说:
最大的利他主义是一个人可以获得精神超越的力量同时获得最广泛的互动基础,自私只能让一个人的路越走越窄,不信可以试试。
网友“明日边缘”说:
儒教给了坏人很足的面子,以致它们大量冒险,游刃有余。
网友“虫一条”说: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但儒家除“曾子”之外就没人懂修身的。还大言不大言不惭的说“修身、治国、平天下"。虚伪华而不实,还不是为自己利益,朝延上下都是儒子儒孙把皇帝架空。
真正有学问的人是“以百姓心为心、无为而作、不见而明、不争而天下莫能以之争。像“老子、列子、庄子这些“真人”是不肖与孔子、孟子这些凡夫争的,这就像你抬着腕鱼翅是不肖与狗争那根骨头一样的。
网友“tonywang75632395 ”说:
培养出极少数清流,教出大量伪君子,两者都有害,还不如真小人。
网友“手机用户3375198674”说:
儒家文化从人性善的角度看问题,其实恶无处不在。柔性有余而刚性不足。老祖宗的东西都是无价之宝。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网友“像风一样自由”说:
东西方哪种文化没有强盛和衰落的时候?不能适应的已经被淘汰了。我们应该看到自己的长处以增强民族自信心,也应该看到短处以不断进取。而不是一味的自卑或者自大!
网友“新月中国”说:
儒教,重亲与道德;基督,举众与伦理。
网友“老洋歌”说:
儒家文化就是用一个标准伪装自己。 中国人的宗教应该就是祖先的历史,家族的历史。
网友“虎子”说:
恰恰相反,儒家注重内修,羞于侵夺。
网友“静水流深”说:
时代在进步,儒家学说也要发展,不能保守残缺,再好的理论不补充新鲜学说就会与时代脱节,就会不适应当代的需要,我们要做的是扬弃,在继承,剔除,补充,发展中将儒家文化发扬光大,从全人类的经验里汲取养分,才能让闪烁着古人智慧的引领汉文化生生不息的伟大理论万代传承,不然就会裹足不前,就会落后,就会挨打,就会一再重复历史的悲剧。所以,继承与发展儒家文化是我们始终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思想基础,理论保障。
网友“李朕大爷”说:
这个标题太大了!涉及到很多面,不是短短一两篇文章能说得清楚的!这得组织很多专家学者,对国学以及世界历史政治,人文,宗教等等很多方面有非常深的研究的人在一起探讨才能得出一个比较权威的结论!
网友“漫游65667320”说:
权力至上。
网友“天刀元气”说:
现在复兴传统文化只是想要复兴儒家的品行与人伦涵养而已。
没有为高深莫测的谋略整合正名,谋略分为阳谋、阴谋、方略、圆略;
没有整合复兴道家的洒脱与辩证;
没有整合复兴法家的变通与创新;
没有整合复兴墨家的兼爱与探索;
没有整合复兴兵家的开拓与血性;
没有整合复兴纵横家的言辞与利益论。
网友“甄成”说:
短板是:博而寡要!优点是很多的!所以我们要汲取精髓,摒弃糟粕!既不能奉为至理也不能弃如弊履 最大的精髓是什么呢?就是孝。
网友“全球之最”说:
儒家应学会把中国好的理论、观点、学说纳入儒家系统,凡孔子说归一类,凡纳入儒家系统好的称为儒说,这样儒学才能随时代升级而不腐。
佛教经印度传入中国后,生根发芽壮大用的就是这个方法,佛学吸取和占有了太多的中国元素,便宜占多了,其实道教道家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壮大的,凡老子说的归老子,凡后人说好的精华归为道说,这样道教道家也能随时代升级了。
网友“手机用户3833469284”说:
社会功能太窄,与人和社会需要离得太远,在自身价值和是非优劣问题上,缺乏自我更新升级,在发达的现代,其文化价值意义优劣问题,更是个文物类知识问题。
网友“天使和魔鬼的眼泪”说:
儒家成了中华文化的代名词?不是它只是只是个改头换面工具,既不是孔圣人的教育理念也没大同救世的初心。真成礼教害人害己的枷锁!
儒释道其实一样一共九把心锁。每家三把,都是天地人三心二意。这也是后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三形态的封建版本。所有教义都是各有侧重,服务对象不同。穿起这些不同版本的神服洞穿不同的历史马甲不停换。终不过历史的轮回。
网友“lhs1987”说:
小日本传承中华文明只是作为文化、礼义、服饰来弘扬……可以说是唐文化活化石,但是并不把儒学用来治国理政,否则立宪就毫无意义。相反小日本是用西方的宪政民主(现代文明)来治国理政。
网友“二莽”说:
不知“以直报怨”是不是奴才性格?
网友“何书男”说:
儒家思想韧性有余而刚性不足,缺乏开拓进取的精神,在世界格局中多为守势,缺少争霸天下的豪气。
一百多年来,中国的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正一点点被打破和淘汰,这是潮流!秦汉时期诸子百家的中先进的思想多元将重新启动。
任何思想都有自身的局限性,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不能再让一家思想占据社会的垄断地位。思想界就是要多家并存,齐头并进,优胜劣汰。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香满园。
网友“阳光70505434”说:
将佛道教法思想精神融入儒道是一种完美的结合,完胜于西方宗教。
网友“辣椒金龙鱼”说:
这就是对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反思,中国人为何单独成龙成风,集体就是勾心斗角一盘散沙。从历史渊源上文化上一针见血!
网友“彣彧”说:
请问一个上帝他管得了谁?法制与上帝有啥关系?如果西方只讲宗教而没有相对健全的法制你试试看。
强调亲情、强调血缘关系、讲人情都没什么错,中国诸多问题的存在,主要是长期以来法制不健全、对权力的监督不到位、违法成本太低,和儒教没多大的关系。
网友“梅川内酷”说:
儒家文化最大的短板和欠缺是对人的塑造(仁义礼智信),不是对社会架构的探讨。事实证明,好的制度让坏人从良,坏的制度会让好人行恶。
网友“在路上36623103”说:
首先他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在封建社会应该是好的多过不好的。但是在当前的时代,放眼全世界,一比较弊端尽显。
现代社会是民主社会,或者正在往民主的路上,不像以前,皇帝一人说了算,民意慢慢显示出来,儒家思想缺少的就是这块,它上对接帝王的胃口,下要求每个人做到仁义礼智信,就是中间的社会具体运行系统,我是没有感觉出来。要顺势而为,时代不一样了,当变则变。
网友“我是方程式”说:
儒家文化并非没有上帝,论语中讲“子祷于郊”,孔子去郊外祷告,向谁祷告?不就是向创造天地宇宙万物的造物主祷告吗?
网友“坚东”说:
儒家文化,处处讲仁,爱,礼等,私,恰是其反对的 !而这才是儒家没有敢于面对的问题!(王阳明已意识到此问题,然终局限于儒家未得发扬)
私,恰是人性觉醒的起点,觉醒,是创新的起点,这也正是西方掘起的根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