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2晨读感悟]若是人人都懂得高效沟通,律师是否要下岗了呢?

沟通好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沟通不好,无事变有事,小事变大事。

一场高效的谈话,促成一项几千万的合作案,使双方共赢的例子,是司空见惯的事儿。

因为一句话,导致了一场两败惧伤“战事”的事件也屡见不鲜。


有这样一个案例:男生R因为某件事惹得同桌L一时恼火,张口隔着三层衣服咬青了他的手臂。R的家长来到学校找L的家长理论,经过老师从中了解情况属实后,L家长同意赔偿医药费用给R。但是R却提出给自己的孩子打狂犬疫苗,要求L家长赔偿疫苗费用。L家长一听非常生气,说:“我的孩子又不是狗,凭什么要给你孩子赔偿疫苗费用。”双方家长便开始了大吵大闹,当天却未吵出结果,第二天继续相约在学校解决这件事。R家长自己经过向医生咨询明白了手臂青紫根本不需要打狂犬疫苗,便又提出要求L全家,包括L在外地工作的爸爸回来,一起到医院做乙肝两对半的检查。R家长最终同意自己带孩子两人去做检查,然后告之L家长检查结果要到下周三才能拿到。可是L家长却在自己咨询医生之后,说检查结果可以在第二天下午能拿到,认为R家长在推卸责任,决定走司法程序去解决这件事情。这件事情吵了几个星期都没有商量出结果,最后不得不由学校请律师出面解决问题。

案例中,R家长非常不通情达理,太小题大做,提出的要求也多为无理过分的要求。

如:隔着衣服咬的,L没有直接接触到R的皮肤,又没有咬破皮的情况下,为什么要去打狂犬疫苗?又为什么要求L全家做乙肝两对半检查?

大家都替L家长抱不幸,碰上这么个“奇葩”的人。

如今回过头来想想,其实L家长在与R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也存着一些问题:

1、未控制好情绪

L家长在听到对方要求打疫苗的时候,马上就生气了。这显然是导火索,引发了两人之间的战火的开始。

2、未共享关键信息

L家长去医院做乙肝两对半的检查时,只单独前往,导致了双方对于检查结果出来时间的不同认知,致使R家长认为L家长在推卸责任,使得双方谈话越来越紧张。


那么,这件事情该如何做才有可能会变得更简单,才不致于走上要靠司法程序来解决问题的地步呢?

今天听了晨读分享《关键对话》,我在想也许这件事可以更快解决。

说白了,咬青了手臂其实并不能算是一件严重的伤害事故,这些只能算是小学生之间无意识的打打闹闹。只是R家长爱子心切地严重心理,使他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受到了很大的伤害,缺乏安全感。他之所以来到学校找L家长理论,也只是希望通过这次理论,能让自己的儿子以后在学校里不再受到这样的伤害。抓住这一点心理,调节好谈话氛围很重要。

一、修复安全感

首先L真诚地向R道歉,承认自己不应该咬伤他。L家长再诚恳地向R家长表明自己一定会负责到底的意思。

二、引导对方说出观点

可以用“你希望我们如何做?”这样的句式,让对方说出他希望的解决办法。

三、创建新目标

当对方提出要L全家去做乙肝两对半检查的时候,可以这样说:“你提出去做检查的条件很合理,就是希望通过检查了解你的孩子会不会因为咬了一口而感染上细菌。不过,具体需要做哪些检查,医生应该会更加清楚。我们可以一起到医院去,让医生检查伤情,由医生来决定需要做哪些检查,我们一定全力配合。”这样一说便由被动转化为主动,使双方将争吵成功转移到“去医院由医生检查”这一目标上。相信R家长会同意这样的处理办法,一同前往医院。这样做既防止了R家长提出无理要求,又显示出了自己愿意承担责任。相信也不会再发展到需要走司法程序去解决的地步了。

只因不懂得高效沟通的艺术,结果却动用了律师才解决。若是人人都懂得高效沟通,律师是否要下岗了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0702晨读感悟]若是人人都懂得高效沟通,律师是否要下岗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