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的《这边风景》

王蒙的《这边风景》_第1张图片

【内容简介】

本书描述的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前期推行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被简称为“社教”特殊背景下一段新疆伊犁一个维吾尔族聚居村落的故事。与内地社教运动起始所不同的是,小说背景设置在刚刚经历了“5.29”事件,或称1962年“伊塔边民外逃事件”为开端,“山雨欲来风满楼”,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城市经济没有农村的支撑趋于萎缩——“为了大办农业,以农业为基础,城市职工精简”,主人公伊力哈穆在乌鲁木齐当了三年工人,现在回返公社,继续当他的农民。所有的故事便由此铺陈展开。相关链接

【作家简介】

王蒙,河北南皮人,生于北京,中国当代作家、学者,文化部原部长、中国作协原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近百部小说,其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他乐观向上、激情充沛,为当代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始终保持创作活力的作家之一。21世纪初,王蒙仍然新作不断,2012年曾发表《悬疑的荒芜》、《山中有历日》、《小胡子爱情变奏曲》等多篇小说。相关链接

【评论】

小说通过浓墨重彩的笔法,将边疆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民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地理地望、季节气候、自然景观都作了细腻的描写,于是,作品便获得了另一种不可替代的新鲜律动的活力,从中我们不仅可以获得美的享受,还可以随着作者笔端回到那个远去的年代,感受那时每一天的阳光、空气、风和云。同时,对于作者那种细致入微的生活观察和对另一个民族文化群体的日常生活细节的真实把握,由衷地感佩。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虽然身处那个特殊年代、以一种被动的身份来到边疆,但是作为一个作家,那种心境的阳光,那种对生活充满永远的敏感、好奇与热情,那种对边疆维吾尔族和各民族人民的真挚情感,对于这一方好山好水发自心底的赞叹。文化的力量才是最具亲和力的,通过作品,我们看到了不同民族的善良的人们,由心底构筑的善的桥梁,是如何抵达彼此心灵世界。当然,在阳光下同样也有邪恶的影子,但那终究是要被真诚的人们跨越。

小说运用了“小说人语”,这是一种古老章回体式的推陈出新。在寥寥数语间,既体现了作者今日的视野,又将几近淡隐了的当年时空自然衔接起来,似乎更加凸显了陌生化效果,给小说注入了别样的韵味。总之,读罢这部六十万字的作品,会令读者回味无穷,拥有新的收获。

【相关链接】

本馆馆藏

在线阅读

在线广播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蒙的《这边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