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武夷

我的故乡是福建建阳,位于武夷山麓。我于2008年出国,此后很少回建阳。目前我的家人依然在建阳生活。

这篇文章以【大爱武夷】为题收录2012年写的几篇旧日志,记录了当时我回国探亲的一些感想。


善用网络,联线建阳,返乡青年如何变身?


BYOLIVER DING· DECEMBER 6, 2012

上周因为紧急家事回老家建阳一趟,在离开之际,联络上此前通过CAPE邮件组认识的建阳慢兮咖啡的Ronnie Li,得以见上一面,并引荐认识建阳南北望书店的同仁。

Ronnie在微博上写了一则咖啡馆的故事:

#咖啡馆的故事# 今天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OliverDing ,这位在海外一直关注中国青年的建阳老乡。一回来便来看慢兮。我们谈到小城青年交流、创意青年聚会、谈CAPE和TED。其实这个世界很大,也很小。我们共生共存,相互联接——咖啡馆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个分享平台。我们虽生活在小岛,却不是孤岛。

我们认识的故事,以及当天讨论的话题,有众多的线索,值得记录下来,分享给当天不在场的但被我们提及的一些朋友。

线索一:比六度间隔更小的的小世界


先说说我们是怎么通过CAPE联结到一起的。

Ronnie Li以前和CAPE的陈露(Action Thinker)通过我学网(开复学生网)认识。

Ronnie Li和Anlan Cai同是建阳一中的,她们是在一次参加夏令营活动在火车上认识的。Ronnie Li是学姐,Anlan Cai是学妹。

Ronnie Li后来离开建阳之后在广州工作,她认识谢昱。谢昱曾经是TEDxYUE的核心成员,后来在做OpenYUE,目前也是CAPE团队成员。

Anlan Cai后来离开建阳到了上海读大学,然后就离开中国到美国继续深造。她有丰富的经历。她在人人网用私人日记写了一组在库克群岛实习的文章,然后用email送给Ronnie Li看。接着,Ronnie Li就把这组文章和Anlan Cai推荐给了CAPE的陈露。现在可以在CAPE网站看到这个专栏《船长国琐记》。

我是CAPE团队和OpenYUE团队的顾问,偶然一次就在CAPE的邮件组里认识了Ronnie Li和Anlan Cai,才发现原来大家都是建阳老乡。

线索二:长尾城市如何善用网络


Ronnie Li有网络营销的工作经历,年中从广州回到建阳,筹备慢兮咖啡馆,目前咖啡馆已经开业3月有余。想不到的是,她居然还是这个blog的早期读者,只是她一直不知道我是建阳人。

我们聊天的第一个话题就是善用网络。我很好奇的是社交网络对于长尾城市的人们有怎么样的帮助。悲观的结论已经在青年志的报告中提及。从Ronnie Li的分享中,倒是可以看到一些积极的趋势。

总体来说,建阳的青年朋友的网络使用习惯,还是偏向娱乐为主,人们尚未将网络作为一个工具,更不用说将它作为一个社会能量加速器来使用。

从个案来说,Ronnie Li讲述她们经营慢兮咖啡馆的故事,倒是体现出社会化媒体在长尾城市的价值,尤其是新浪微博,在传播和联结上,功效甚佳。慢兮咖啡馆在开业前的30天,就通过新浪微博来进行倒计时,每天分享咖啡馆装修,筹备的各项细节。通过新浪微博上的建阳的一些微博帐号的转发,这个咖啡馆很快就在小城里建立了知名度。

Ronnie Li提及建阳青年圈子中的小世界现象,她经常发现来慢兮咖啡馆的客人,经常三三两两就全场都互相熟悉起来。这或许是小城市的特色,因为总体人口规模基数小,那么在某个细分市场的受众,就很密集,六度间隔可能就变成三度间隔。这样口耳相传就显得依然重要,降低了网络传达信息的重要性。

正是这种相对密集的小群体,造成信息视野趋同化和单一化。如果能找到合适的破冰方式,密集的小群体加上社交网络的传播,倒是可以将一些新观念更快地传播渗透到本地。

线索三:返乡青年如何变身Local Changemaker


慢兮的英文名是MERCI,这其实是法文单词【感谢】。Ronnie Li说起她们创办慢兮咖啡的理念,是希望给这个小城市的青年带来一些不同。

建阳现在的确进入海西区的规划,但是相对而言还是缺少青年文化的气氛和群体,这里的人们对文化的概念很薄弱,休闲娱乐还是占据生活的主体。年轻人空闲的时候玩的东西和中年人几乎是一样的:打牌、麻将、K歌、饭局。。咖啡馆有三四家,但是多是本土化了,做了炸扁肉鸡爪什么的,里面的气氛也因为抽烟喝酒而喧嚣。

所以对我而言,做建阳慢兮咖啡的理念就是【感恩·互助·分享】希望在这个小城市可以给年轻人们搭建一个自己的平台,除了满足自己向往的生活方式,也可以与一些有想法的同龄人有更多交流。从而促进各自的心灵成长,这个才是我们最终目标吧!

Ronnie Li曾在广州有多年工作经验,今年返回建阳,准备在武夷地区发展自己的新事业,算是典型的返乡青年。她曾有想把慢兮咖啡逐渐朝青年空间发展的念头,希望在咖啡馆里举办读书会等分享活动。在几个月的经营中,她也感觉到身边的社群压力,在固有的青年消费理念和社会观念,她成为特立独行的少数派。本地青年觉得他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定型,不能理解为何他们需要这种新鲜的东西。与本地社群的这种隔阂,也给她带来一些困惑和挑战。

我建议Ronnie给自己更多的时间,改变并非一日之功,Local Changemaker需要打持久战。返乡青年有自己的独特优势,首先可以扮演一个联结者的角色。把本地青年联结在一起,把本地青年和外地青年联结在一起。

青年空间和传统的社交空间并不相同,一个咖啡馆如果举行公众性的分享活动,演讲,交流会,那么就具有了青年空间的味道,进入到了公开分享的范畴。一个咖啡馆,只是按照传统模式经营,来得客人只是进行私下聊天,那么,它就依然是一个传统的社交场所。

要让缺乏公共分享基础的城市逐渐培育出公开分享的文化氛围,Local Changemaker需要坚持,勇气和智慧。

线索四:联线舟山与建阳


在和Ronnie见面之前,我曾在网络空间里持续关注三四线城市的青年空间和开放文化的传播。我曾在2011年底在Google+上开辟了一个page,进行“开放城市倡议”的内容集展,梳理一些关于开放数据,城市TEDx,青年空间等等领域的信息,追踪这个方向。我并没有特意把它当成一个项目来做,而是随时随手看到合适的信息,就通过这个Google+ page分享出来。一年下来,“开放城市倡议”俨然已经成长为我的一个重要的兴趣领域。这或许也是多年前我提到的《虚拟生活现实化》的另外一个版本。

在关注建阳的青年空间和开放文化之前,我倒是关注了舟山一阵子。并且推荐了舟山朋友的实践给Ronnie。这里有一些记录:

陈露探访舟山时的感言:

明天我们的活动就在一个一个二,我和Danny及店长今天还一起交流,给他出谋划策,他很好的将对青年文化的支持与其经营进行了结合, 并和各种青年社区进行结合。其实每个城市都需要一个类似的主题店。

目前很多三四线城市都还没有很好的青年文化土壤,谁先来做,其实可以做的很好的先发优势和相对竞争优势,同时可以在空间提供过程推动青年文化的发展。

我看到的感言:

对@徐先生梓瀚Wesley 说:你们在舟山运作 @一个壹一个贰 的经验,可以分享给在福建闽北小城建阳运作 #慢兮咖啡# 的朋友 Ronnie

建阳和舟山具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具有一个独特的文化基因,并且属于一个国际旅游圈的范畴,可以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年轻的朋友应该多尝试社会化媒体将这些本地的传统文化基因推广到国际上,越是本地的,越是国际的。#善用网络#

刚刚看到陈露关于这个话题的一些分享:

更多三四线城市青年在抱怨或认为自己机会不多、资源不多、文化氛围不浓的时候,可以试想如何从自己改变,如何联结本地渴望改变的青年一起聚会交流开始。都可以来学习舟山的示范案例。chuangzhoushan.com

不管是真人图书馆,还是聚会,亦或者一次TEDx,都是非常不错的实践行动。过去来讲各地的实践都感觉孤独和孤立,而现在网络方便了大家相互支撑和帮助,比如经验的分享,点子的碰撞,资源的共享,信息的快速流动,可以很便捷的连接到想要连接的人和资源,只需要的是开放的胸怀和敏锐的嗅觉,同时积极的参与到分享中来,分享自己的收获,观察,经验,你也会很快收获人脉,圈子,朋友以及更多潜在的资源和机会。

而一个城市开始了这样的示范行动(示范效应),很快会把经验扩散到周边群体,甚至更远的地方去,而下一个城市获得了灵感和经验后马上行动,再次分享自己的收获和经验,也可以对之前启发自己的城市带来积极反馈,因为他们的行动是对社会有影响的,虽然什么都没做,只是简单的分享,但是他们的示范效应带来的是,他们在小城市,他们和我们一样,他们可以这样,而且做的那么好,“我们也可以”!一次小行动获得的自信和信心,就可以带来新一轮的尝试,同时一个人会带动一帮人参与进来,这个能量就会不断的增强。

在曼兮咖啡馆里,我推荐创舟山的网站ChuangZhoushan.com给Ronnie。说起创舟山,不得不提这个“舟山创意青年聚会”背后的推手Danny Yu(余扬,@舟山dannyyu),他有多年创业者经验,有多年线上公益教育社区的创建经验,了解社区的构建模式,又对公共教育又很好的理解,在舟山也有很好的线下基础,能很好地把握节奏和细节,成功地扮演了社区集展人,社区内外双重联结者,和青年导师的三个角色。这样的Local Changemaker是 #创舟山# 模式的核心因素之一。

我特别推荐了《舟山创意青年聚会 – 聚会第9场:如何组织一场主题聚会》给Ronnie。上面那个视频正是这次聚会的演讲视频,是Danny在分享2个多月来举办9场主题聚会的一些心得。他的分享非常细致,深入浅出,富有条理。我注意他甚至会讲如何用wordpress这个开源blog软件来自行架设网站。



从爱书者同盟到新武夷人,一起来催生TEDxWuyi


BYOLIVER DING· DECEMBER 11, 2012

这是《善用网络,联线建阳,返乡青年如何变身Local Changemaker?》的续篇。讲述Ronnie Li带我去认识建阳南北望书店的同仁的故事,以及关于TEDxWuyi(TEDx武夷)的倡议。

上篇曾经提到:“Ronnie Li和Anlan Cai同是建阳一中的,她们是在一次参加夏令营活动在火车上认识的。Ronnie Li是学姐,Anlan Cai是学妹。” 这次的故事就和Anlan Cai有关。

线索五:从爱书者同盟到Anlan Cai的故事


在慢兮咖啡和Ronnie Li聊过之后,她带我去看附近的南北望书店。这家书店是由一个名为爱书者同盟的公益组织派生而来。

爱书者同盟是10年前由建阳的高中学生和老师们自发组织的一个公益社团。二零零二年元旦,建阳一中爱书者同盟正式成立于考亭书院朱文公祠。根据这里的资料显示:“爱书者同盟宗旨是 ‘爱与智慧’,口号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升盟员的思想境界、意志品质及实践能力。爱书者同盟的盟员准则是:一、有美好而远大的理想;二、真诚,有爱心;三、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基础;四、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五、勤于实践,勇于探索,富于创造;六、以知识为力量,以读书为乐趣,发奋学习,努力工作。爱书者同盟有自己民主而又科学的管理架构,每学期有明确的工作重心和周详的活动计划,同时,还定期地编辑盟刊与盟报。

爱书者同盟现有(2010年10月)盟员近二百人,其中在建阳盟员94人,在全国各地盟员87人。爱书者同盟的毕业盟员已在北京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南平师专、南平农校、福建师范大学等创办新爱书者同盟。”

Anlan Cai在高中时代就是这个爱书者同盟的活跃成员。她曾在邮件讨论组里说:“我高中期间就做了很多关于建阳乡土文化的调查,走访各地,拍照、访问,团队里还写了N万字的报告,很珍贵。虽然现在只算得上是三四线城市,但是却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与历史意义,只是在现在社会被人们遗忘了。我们曾号召要建设武夷山下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很多想法现在都放下了,但是有些人依旧在坚持着。”

这些活动延续到大学时代。Ronnie Li说起,当Anlan Cai离开建阳去上海读大学时,每当她寒暑假返回建阳,总是继续为这些乡土文化调研忙个不停。原来Anlan投身公益的初心,十年前已经种下。CAPE是这样介绍她的故事:

“卡耐基梅隆大学公共管理专业(MPA)硕士生,CAPE专栏作者。热爱旅行,曾经在印度NGO有过难忘的NGO实习经历,在马拉西亚过了一段时间的乡村生活,在库克群岛的外交部实习,去过墨西哥的贫民窟教孩子画画,为穷人提供食物。现在在匹兹堡继续自己的研究生生涯。”

线索六:从南北望书店到新武夷人


为了开辟未来的路,为了书香社会的梦想变成现实,爱书者同盟在2004年创办了属于知识分子与青少年精神家园的南北望书店。书店的理念是:提升境界、保卫诗意、鼓吹良知、讲究化育。这里有关于南北望书店的故事:“为拓展南北望的道路,彰显文化与学术的卓越,开阔盟员及盟外广大青少年的视野,提升建阳乃至闽北人民的生活品质,2006年春节期间,南北望书店创设‘南北望大讲堂’。大讲堂的内容以文化传导、学术普及、思想交流、心灵链接为主体,鼓励爱盟内外的、建阳与闽北的、以及各地的朋友参加、开讲。

书店的同仁向我简单介绍了南北望书店的由来和爱书者同盟的发展。目前的书店有一个普通开间的营业店铺大小,此前书店的营业面积比现在大很多倍,也举行各类文化交流分享活动,是建阳青年文化建设的一个标杆。

资料显示,“2007年3月31日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在南北望书店设立 ‘潭山市民讲坛’南北望书店分坛,作为其前身的‘南北望大讲堂’由此迈上新的台阶。从07年5月至今,‘潭山市民讲坛’南北望书店分坛陆续开坛讲了‘生存的智慧——林云杰读《列子》’;‘二零零八元旦,太阳族六周年生日’;‘爱书者同盟盟员董启跃的职业素质与管理思想培养’;‘在京建阳籍作家王宏甲的‘爱与智慧’观’;‘爱书者同盟盟员雷金杰的中国古代文化•文学•文字讲座’;‘建阳市文联及文艺界人士与爱盟联合举办第四届元宵诗会’;‘潭山市民讲坛——朱子理学专场’;‘潭山市民讲坛——闽北方言专场’;‘潭山市民讲坛——《易经》专场’;‘己丑年元宵诗会’等十几场重大活动。”

随着爱书者同盟的成员升学毕业,有的参加工作,有的离开建阳去外地,整个社团的活动也逐渐缓慢下来。不过,他们还在坚持自己的远景,继续做一些相关的事情。例如,他们正在筹划出版当年乡土调研的资料,将这些宝贵的成果分享给社会公众;他们也在筹建一个新的青年交流空间,带有青年旅舍和分享空间,可以接纳外地来建阳和武夷旅游的朋友,创建更多的分享交流机会。

站在书店里面,朝门外看时,会看到书店的门的顶部墙上贴着《南北望宣言》,我摘录了一段在这里:

这群人,我们,居于南方,在闽北。

这群人,我们,企图登高望远。

自然之母与历史长河曾赐予这块土地以闽越古国、建州、柳永、李纲、朱熹、程门立雪、闽学、建版、建莲、建盏、嘉禾、武夷“双遗”……

我们得意,我们决定以“血缘”的名义继承这份宝藏。

我们在积蓄力量。

我们渴望故土变成稻香、花香、果香、茶香、奶香、书香的花园;我们期待“新武夷人”的诞生振奋人心、感动世界。

新武夷人:名词。生息在得天独厚的武夷山下(闽北地区)。勤劳、朴实、善良。爱读书。人,诗意地栖居。

我们也聊起青年文化和善用网络等话题。他们说建阳本地青年还是使用一些传统的网络工具,主要是感觉没有特别的必要使用新的工具。当聊起一些外来的观念,感觉他们过于谦逊。后来我问起他们是否有爱书者同盟的网站,他们打开一个百度贴吧页面给我看。那个瞬间我的内心感到要石化的样子。也更加理解为何Danny要在如何组织一次主题聚会的分享之前,特别讲如何用wordpress这个开源blog软件来架设独立网站。后来回到福州之后,想起这个让我心痛的瞬间,我构思了一个新的创想《#开源故乡# Code for Hometown》

各地应该有很多类似爱书者同盟这样的自发组织起来的公益社团,在异乡的朋友,如何帮助这些在故乡的Local Changemaker提升技能,善用各类工具,拓展联系网络,改善运营绩效呢?

线索七:一起来催生TEDxWuyi


我在CAPE邮件组和Ronnie Li认识的时候,曾经推荐TEDxWuyi(TEDx武夷)这个构思给她。这次和她见面,又聊起同样话题。TEDx是一个很好的联结和动员Local Changemaker的平台。我提议可以组织一个团队,申请TEDxWuyi的许可,例如日期定在1年之后。如果品牌许可获得批准,就可以参考TEDxFuzhou的模式,每个月在大武夷地区各地举办月度沙龙,通过这种方式,把这个地区的有志青年联结起来。12个月之后,可以举办一个正式的演讲型的TEDxWuyi活动。可以从外地邀请演讲嘉宾,观众也可以从外地招募。然后大家都来一场特别的武夷山旅行,参加完TEDxWuyi,带着不一样的头脑风暴去武夷山旅游一下。

TEDxWuyi(TEDx武夷),这应该是一个蛮好玩的主题,有很多东西可以讨论,茶文化,理学,绿色生态,新型旅游,考古。武夷地区有很丰富的文化基因,在互联网时代,尤其值得挖掘梳理传播出来。很多TED演讲所阐述的思想,都可以在当地去实践。

除了传播TED,参与TEDx活动,还可以参与很多类似的国际性活动,很多是开放品牌的活动模式,可以在申请品牌许可之后,在当地独立组织。还有很多有趣的网站也可以去参与。

例如对自然进行标注的网站,非常合适武夷地区这样生物样本很丰富的地方。在国内致力于推动公民科研的猫头鹰工作室曾经推荐了诺亚计划(Project Noah)网站(1,2,3)

“Project Noah是一位叫Yasser Ansari的小伙子开发的,他钟情于自然以及对自然的探索,并且他想让更多普通人能够享受这样一个过程。而正好这几年间,智能手机开始遍地开花,于是 Yasser就想到要做一个手机app把他的爱好和现代资讯科技结合起来。于是才有了后来的Project Noah项目。其实说白了,Project Noah是一个更加注重让用户去观察和记录大自然的手机应用。”

我们可以和猫头鹰工作室合作,组织“诺亚x武夷”主题旅行团,从全国各地招募对于自然标注感兴趣的朋友,到武夷地区来采集生物标本,上传到Project Noah网站,来一次特别的旅行。

还有CAPE朋友经常说去的沙发冲浪网站couchsurfing.org: “沙发冲浪(英文Couchsurfing,简称CS)是一个旨在帮助旅行者与当地人建立联系的一个国际性非盈利网络。就是当你旅行时你可以住在当地会员家。”

有很多人会想去武夷旅游,其中一些人会特别有意思和有故事,很值得和他们去交流。我们可以动员一些武夷当地的青年朋友,来做沙发冲浪旅行的host,接待这些奇怪的旅行客,把他们当作了解世界的一个桥梁。

想到这些丰富的创意,我觉得TEDxWuyi都不够承载这些计划,或许我们需要一个Charity:Wuyi。用它来联结武夷地区的Local Changemaker和异乡或海外热爱武夷的朋友们。就像Charity:Water把非洲缺水的人们和纽约热衷公益的人们联结起来。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找到自己的位置。我觉得很多小城市的朋友,可以从这些角度去拓展思维,鼓励本地的青年行动起来,以这样的方式参与全球青年行动。

当Local Changemaker直接联结到海外很多国家的青年,北京,上海就没有什么值得好羡慕的。当你们能联结到海外的朋友,就会有很多创业机会和发展机会衍生。


大爱故乡+乐在此乡


“不做任何事情”和“100%返乡”是两个极端。我觉得这两者中间存在一个频谱,中间有很多路径可以选择。

其实 #大爱故乡# 和 #乐在此乡# 是普遍适用的。我的故乡是建阳,出国前此乡是福州。当我在福州生活居住时,我也乐于为福州做一些小贡献,成为一个Local Changemaker。对于留守青年来说,故乡=此乡,乐在此乡就好了。针对留守青年,返乡青年(海归青年),迁徙青年,我们需要多个方案联结彼此。

迁徙青年需要去学会乐在此乡,变身为当地的Local Changemaker,融入在地的社群。

返乡青年(海归青年)需要友善地联结世界和在地,把在外部世界学习到的智慧和技能,因地制宜地运用于在地创新。

留守青年需要开放自己的视野和心胸,乐于拥抱新观念,学习新知识,挖掘本地优势,寻找世界商机。乐在此乡,焕新此乡。

我们通过设计“大爱寒假”,Charity: Wuyi, Charity:Teochew, 开源故乡等各种方案,巧妙地联结这三类青年群体,发挥他们的各自的能量和优势,互补协作。我们也可以对传统的社群组织形式(如:校友会,乡友会,当地民间 社团等)进行创新,让这些过往服务社群的良好初衷,和当今的分享主义文化结合。



我的大爱故乡之旅


不论是过去的TEDtoChina, 现在的新四年,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Charity:Wuyi / Charity:Teochew 或者其它东西。这些都可以说是“全球思考,本地行动”的具体体现。

TEDtoChina项目带领我去深入思考“集展共用(Curation Commons)”, “开放品牌(Brand Commons)”和网桥文化(Webridge)。

新四年项目带领我去深入思考青年发展、本地创新者、创新校友会和老乡会等等的一系列相关议题,也激励我去思考从Global Freshman到Global Changemaker的路径。

JoinWEE项目带领我去深入思考学习技术、开放行动计划、以及学习部落等一些系列议题,让我得以更专注地反省自己的心智模式和学习历程。

爱因斯坦说,The significant problems we face cannot be solved at the same level of thinking we were at when we created them.

我从04年开始接触网络,这么年的网络实践经历,以及因此延展的视野,让我深切感觉到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一个根本性的变化,网络发展所激化的分享文化,整在变革传统的做事方式,小至个人职业发展,大至区域创新。


如果做【大爱武夷】,要如何做?


我的故乡是建阳处于武夷山脉。我曾在《从爱书者同盟到新武夷人,一起来催生TEDxWuyi》中提到了TEDxWuyi这个概念,我说:

想到这些丰富的创意,我觉得TEDxWuyi都不够承载这些计划,或许我们需要一个Charity:Wuyi。用它来联结武夷地区的Local Changemaker和异乡或海外热爱武夷的朋友们。就像Charity:Water把非洲缺水的人们和纽约热衷公益的人们联结起来。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找到自己的位置。我觉得很多小城市的朋友,可以从这些角度去拓展思维,鼓励本地的青年行动起来,以这样的方式参与全球青年行动。

如果真的来做 Charity:Teochew (大爱潮汕)和Charity:Wuyi(大爱武夷)这些创想,我们该采取何种行动策略?

这一阵子我在问这个问题,然后我总结了四个方向:

-开放教育
-青年发展
-文化再造
-科技扎根

这些和传统的老乡会,以及救死扶伤的慈善基金会不同,更符合青年人和现在网络发展的背景。然后这些都可以通过网络虚拟运作来执行。

TEDxWuyi和Charity:Wuyi的关系,就如我在《三四线城市本地社区的三种成长路径》所提到的那样,一个是短期的,一个是长期的。

除了做类似TEDxWuyi这样的基于社会化旅游的青年分享活动之外,可以把武夷地区的文化资产挖掘,从中找到合适国际市场的东西,或者结合传统,激励当地青年善用网络,拓展商机。

例如,我最近在看APE(Author, Publisher, Entrepreneur)这本书,作者来讨论self-publishing时代,如何借助社会化网络出版销售书籍,作者也要变成创业者。

这本书本身也是self-publishing方式出版的,署名的出版社是Nononina Press,这个Nononina是作者的两个孩子的名字组合起来的。作者是日裔美国人,Guy Kawasaki。

我在看这本书时就想到建阳的历史,想到建阳曾经是历史上的“图书之府”。接着就想到,或许可以鼓励建阳青年成立一个虚拟团队,以Jianyang Press的品牌名义,通过社会化媒体网络,来进入self-publishing这个产业,看看哪一个环节,可以有发展机会。


如何习得推动大爱武夷所需要的技能?


阅读《如何学会善用PULL的力量?》这篇帖子。读读The Power of Pull这本书。然后学会如何善用网络,变身为联网青年。

然后可以先尝试TEDxWuyi,从这个具体的项目开始建立一个本地社区。下面是更具体的行动指南。

1. 用你的名字注册一个网站,建立一个blog。开始分享你的故事和思考。

这个比linkedin.com的profile,以及传统的resume更管用。

2. 把你的ID和个人信念,项目分开。

你的社交网络ID和头像就如同现实生活中的名字和面孔。让人们方便记住你的名字,想起你的面孔。这样人们才可以更频繁地和互动和交流。让人们记住你自己,而不是记住你的信念,你的偶像,或者你的公司。人们会自然通过你发布和分享的内容来感受到你的喜怒哀乐。

社会化媒体空间的互动,可以快速地帮助你扩展社会资本。不要浪费这种潜力。

3. 如果要起到短期效果,可以借助好的社会化媒体形式来讲故事。

例如:在slideshare.net上发布一个ppt,用这个ppt来讲你自己的故事。如果你要找工作,就把你的履历梳理成几个故事,例如《12件我毕生难忘的事情》,告诉人们你的经历中的重要时刻,以及你从中学习到的东西。

几年前我的一个学营销的朋友,做了一个ppt,名字叫做《A Brand Called Jia》。然后,她就因为这个ppt,找到了一份社会化媒体实习的职位。

这个关于个人品牌的bag里收藏了这个ppt以及其它相关资讯。

http://www.bagtheweb.com/b/IcovNzE_3Mzc

4.去Build一些事情,这是有效的快速成长方法。

社会资本的扩展是基于信任。陌生人之间的信任是基于事,而不是基于人。你做了哪些事,为何做这些事情,这些事情的社会冲击效应如何,以及你从中学习到了哪些。这些就是你的故事。

做事的过程会遇到很多挑战,需要学习工具如何使用,故事如何讲述,如何驾驭成长,如何和团队沟通。这种综合性的挑战,最能帮助个人快速成长。

做公事,这样可以公开传播。即使做私事,也可以尽量分享,公开化你的历程。

5. 如果做TEDxWuyi,要如何做?

-直接向TED总部申请许可,取得TEDxWuyi品牌许可之后,才可以开始运作。他们喜欢本地化的东西,越是偏远的,他们越喜欢。

-主题可以考虑:The Cup of T.E.A. 我上次和朱颖提到这个概念, T=Taste, E=Experience, A=Art。按照TEDx活动形式,就可以分成3个部分,8-9个演讲人,1天的活动。

-时间拉长,现在申请,定位在年底举行正式大会。然后在取得品牌许可之后,可以每月举行一次小型沙龙活动。可以通过每月沙龙,来把活动品牌传播开来,告诉想来武夷旅游的朋友,来做分享。

-组建本地团队+云端团队。本地团队负责场地,本地联络,道具,设备,当地机构联络等等。云端团队负责和TED联络,网络传播,赞助商运作等等。

-压力不要太大,活动可大可小。先做起来,然后去逐渐成长。要做大的话,可以从美国这里直接邀请讲者,和国内大城市邀请讲者。要做小的话,做成本地青年分享平台也可以。

-因为武夷是旅游地点,所以,邀请美国讲者到TEDxWuyi演讲,会有新意和吸引力。当然,需要一些技巧。可能需要同步策划这些讲者的中国旅行计划。例如,武夷,上海,北京等多个地点的旅行和公开交流。这个将来可以和译言/东西来合作。当然,这些旅行计划,可以使用另外的名义,而不是TEDxWuyi。这样也可以讲者的邀请费用尽可能降到最低。

-和中国TEDx社区,以及其它青年组织联络。TEDxWuyi就是一个很好的社会化旅游平台,既去武夷旅游,又和全国各地的有志青年聚会。一举两得。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爱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