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胜还在继续,末日已经到来?

连胜还在继续,末日已经到来?_第1张图片

新年伊始,一个ID名为Master的神秘对弈者在围棋江湖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从12月29日起,该神秘大师先后在弈城和野狐两大在线对弈网站上血洗三国职业围棋高手,到1月4日下午止取得了令人瞠目的56连胜,Master手下的败将不乏中日韩现役的世界冠军和一流高手,更有柯洁、朴廷桓和井山裕太这样的领军人物。最为恐怖的是,到目前为止吃瓜群众看不到任何能够阻止Master连胜的迹象,连胜仍在继续!

去年3月初,当AlphaGo赢下和李世石对弈的第一局时,我认为0:1不是世界末日,最终这场五番棋人机大战以AlphaGo 4:1战胜李世石告终,人类代表赢了其中1局。那么,面对今天Master的连胜,我们是不是得哀呼,世界末日已经到来?

到目前为止,Master的真实身份仍然没有被公开。在弈城和野狐上,新用户Master被直接注册为专业九段,所以网站的主办方应该从一开始就知晓Master的真实身份和背景,但由于双方事先签署的保密协议,网站不便主动公开。

以Master目前的胜率和对弈局数来看,它应该是一款类似于AlphaGo的对弈软件。有些群众认为Master也可能是一群高手躲在屏幕后联合出招,以多对一而取胜,大家对此围棋小白言论笑笑就好。至于Master是Google出品的AlphaGo二代,或是韩国的人工智能软件(毕竟在网站上它挂着八卦旗出战),还是传说中腾迅的对弈软件,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并不重要,我们只须耐心等待最后帷幕的揭开就好。

在这里想讨论的,仍然是对弈软件的本质属性问题。去年的AlphaGo完胜小李,今年的Master血洗人类围棋众多高手,人工智能取得的出色成绩让不少人对AI的飞速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甚至因此对人类的前途产生莫名的悲观。有人哀叹,人类的智慧和自尊在AI的面前显得那么苍白和无力。大牛说:不远的将来,人类只能去喝酒赏花品茗念佛了,其它的全部不是机器的对手。我同情大牛作为一个棋迷的感受,但并不同意他的这个说法。

AlphaGo也好,Master也好,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类在有限计算复杂度下的寻优软件。不少人可能不会认同于这个说法,比如,这次Master对常见定式下出了很多惊艳的招法,这种创造力难道不应该提升到智慧的层面吗?柯洁在输给Master后表示:“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招法,围棋还能这么下?看Master的招法,等于说以前学的围棋都是错误的,原来学棋的时候要被骂的招法现在Master都下出来了。”

什么是“定式”?定式是指经过棋手们长久以来的经验累积,而形成在某些情况下双方都会依循的固定下法【1】。从这个定义上来看,首先定式是一种确定性的下法,其次它是双方都能接受的一种最优下法。Master走出了和定式不同的下法并从中获利,说明长久以来我们认同的定式并不是这种情况下的一个最优下法。难道是我们错了?我的答案是我们并没错,只是我们的寻优空间和Master相比实在太小了。

讨论最优问题,避不开寻优空间或计算复杂度。我们常说,下棋中高手和低手的区别,往往在于高手能算清后招,算清的步数越多,获胜的概率越大。用最优问题的语言来说,就是寻优空间越大,计算复杂度越高,找到最优解的概率就越大。围棋的常见定式,往往局限于棋盘的一隅,在棋手们日积月累的经验中它在局部是一个最优解,但对于全盘来说却未必是最优下法。Master逼出柯洁的感叹,无非因为它有更强大的计算力,能在棋盘更大的范围内算清更多的后招,这个后招在全盘来看比传统定式更优。所以,定式的新下法,仍然属于确定性的寻优过程,它只和计算能力相关,并不是一种“创造力”。

再来说说大局观。和定式不同,大局观并不属于确定性的寻优,更具有模糊智慧的色彩。如果要分析去年AlphaGo的弱点,包括我在内的不少人都认为人类的机会还是在开局和续盘前半段,因为随着棋局的进程,计算复杂度逐渐降低至AI的确定寻优能力之内,不会犯错的软件将不会给人类任何机会。但今年的Master给了大家一个全新的认识,古力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没看出Master有什么弱点,各个阶段都很强。”短短一年中,AI已经进一步提升了对弈中掌控大局的能力,在人类棋手面前变得无懈可击。

那么,AI强大的大局观从何而来?从技术细节上来说,大局观仍然属于寻优过程中的决策能力,只不过因为计算复杂度的限制,这一决策往往不能得到确定性的结果,而更多地依赖于棋手的经验和棋感。AI软件并没有什么棋感,它的大局观来自于对局经验。

人类棋手一生的对局数其实并不多。2008年曹薰铉达成第2500个公开对局,日本的小林光一的记录是2144局,而2013年据古力自己的统计,他的公开对局数为1185局。如果把平时的练习加上,再翻个两番,人类棋手一生的对局数应该不会超过10万局;以30年棋龄计算,这一数字相当于每天10局,对于人类来说这已经是个高负荷的任务量了。而AlphaGo呢?除了和李世石的五番棋公开赛以外,AlphaGo更多的对局是左右互搏,即自我对局。据Google工程师介绍,AlphaGo的自我对局数为每天100万局【2】。所以论经验,AI对弈软件无疑能够秒杀人类棋手。AI的棋力能够在短短一年中得到迅速提升,就一点儿也不奇怪了。

所以今天,是承认围棋这个棋类堡垒已经被人工智能所攻破的时候了,但我并不认为这是李世石的悲哀,是柯洁的悲哀或者是整个人类的悲哀。

今天,当你随意下载个中国象棋对弈软件,它的棋力丝毫不会比王天一、许银川、蒋川差,但王、许、蒋仍在为争夺全国冠军而提高棋艺。早在20年前,IBM的深蓝就战胜了当时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但这并不意味着侯逸凡的后座和中国女队的奥赛冠军就失去了一分成色。

围棋作为一个计算复杂度更高的游戏,只是把人工智能战胜人类的时间推迟到了今天而已,但人类棋手间的对弈并没有失去它存在的意义。也许下面这个比喻不够恰当,但不可否认的是,尽管人类所创造的机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人类的传统活动,但挑战人类自身能力的竞技却从未消失,比如,人类发明了汽车和高铁并不妨碍牙买加人挑战百米跑进9秒以内;又如中国古代的所有诗词都能存贮于一张小小的碟片之中,却不妨碍人们对唐诗宋词的反复吟诵。

所以,人类在围棋人机对战这个问题上完全可以、也应该做到胜固欣然,败亦坦然。纵使Master虐他千百遍,柯洁仍然是最近三年围棋世界的第一人。纵使有一天AI绝尘而去,和深蓝一样不屑于和人类对弈,喜欢围棋的人除了喝酒赏花品茗念佛以外,仍然可以约上好友杀上两局,或熬夜围观中韩高手纹枰论道。

至于人工智能是否在其他领域继续挑战人类,虽然这并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畴,但回答是肯定的。就我所知,人工智能目前已经有不少在音乐(如EMI【3】)和绘画(如Inceptionism【4】)创作上的应用,Google在这方面也有Magenta计划【5】,虽然这种模拟行为能否称之为“创作”还有待商榷,但如同我们在回顾十年前谈论围棋对弈软件的感慨一样:任何时候都不要低估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同时也应该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同样是人类智慧的一部分,“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慧”在目前来看仍然是个伪命题。

参考出处:

1.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E%9A%E5%BC%8F

2.http://news.ifeng.com/a/20160309/47758594_0.shtml

3.http://artsites.ucsc.edu/faculty/cope/software.htm

4.https://news.artnet.com/market/google-inceptionism-art-sells-big-439352

5.https://magenta.tensorflow.org/

文/Athlon_BE
2017.1.4 初稿
2018.4.7 二稿  

你可能感兴趣的:(连胜还在继续,末日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