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叠记 (五) - 内罗毕5—室内自然

一贯以来,博物馆都是一个国家的窗口,文化的载体。肯尼亚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为中非、东非乃至全非最为著名的博物馆之一,至今已有107年历史。当年由东非自然历史协会修建,后于60年代扩建。除内罗毕总部展馆外,还有分布于16个地区的分馆和数个历史遗迹陈列馆。

东非叠记 (五) - 内罗毕5—室内自然_第1张图片
这是取自大自然母亲Mother nature之意吗?

总馆坐落内罗毕闹市区,路旁门面显得颇为低调,內进近100米才到正式大门,竟给人一种大隐于市的气魄。

东非叠记 (五) - 内罗毕5—室内自然_第2张图片
国家博物馆大门简约大气,艺术感十足又不失民风

但凡博物馆以及大部分主题公园,总离不开门口那个琳琅满目的手信馆,如果说馆内能给你留下大量的回忆,这里可以带走满满的战利品。

东非叠记 (五) - 内罗毕5—室内自然_第3张图片
总馆入口处的商店本身就是可以带走的小型博物馆

馆内设有固定和临时专题的展览,固定陈列的有人类、鸟类、海洋生物起源和地质演变等方面的展品以及古代地图等,临时的也有许多精彩的艺术雕塑、绘画等。作为一张国家名片,博物馆也是内罗毕最受欢迎的去处之一。

东非叠记 (五) - 内罗毕5—室内自然_第4张图片
还真看不出这葫芦里卖的啥药

一进大堂,迎面半个葫芦倒出无数个大小葫芦的摆设抢走了大多数的的注意力,不知与中华文化的”弱水三千,只取一勺”有否异曲同工之妙。造型就像往日对非洲表演艺术的感觉一样,随性狂野而意义悠远。

东非叠记 (五) - 内罗毕5—室内自然_第5张图片
原来这是一个水文化的图腾

后来,了解过才知道,在这水源稀缺的国家,葫芦就是水的容器和代表,有了葫芦就有了这下面众多的生命吧...作为对该国门票优惠及学生免费的科普中心,这里的中学生参观团络绎不绝,而且同学们都很大方热情地向本人——馆内唯一的华人用中文“你好”打招呼,让我实在是感动得不行,决心要学习几句当地几句常用语言了。

内罗毕博物馆以其丰富的收藏、科学的分类和多种学术活动而发展成为东非生物考古的科研机构和科普活动中心。据说从事人类起源研究的利基教授夫妇和动物行为学家珍妮.古道尔博士都曾经在该馆工作,说明该馆的重心和东非观光的主要目的相似,都在于自然生态的状况及变迁。

东非叠记 (五) - 内罗毕5—室内自然_第6张图片
鸟类展览是馆内一大主题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肯国处处注重生态保护,最不缺乏的就是广袤的未经开发的平原,树林及各种的鸟类,多达900多种的鸟类标本足以让你看得大脑内存告急,逐一扫描,你不时会发现有那么几只小鸟曾在你身旁飞过。

东非叠记 (五) - 内罗毕5—室内自然_第7张图片
看看这个,再对照下图
东非叠记 (五) - 内罗毕5—室内自然_第8张图片
这是在小象孤儿院看到的一只小鸟,能否跟上述的介绍对上号呢?

想必这里就是肯国最齐全的鸟类教育基地,也是当地人尤其是小朋友们最乐于参观的科普教育基地,没有之一了吧。

东非叠记 (五) - 内罗毕5—室内自然_第9张图片
鸟类的介绍之详尽,比人类有过之而无不及

几乎所有在肯国甚至非洲大陆看到的鸟类,在这里都能找到答案。就算你从不留意小鸟,也不可能忘记那些在市政广场上空盘旋,在雕塑、草地、车顶对路人虎视眈眈的鸛。在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会见到更多的鸛,但那时的心情当然是不一样了。

东非叠记 (五) - 内罗毕5—室内自然_第10张图片
看过前几篇的朋友一定认得经常出没在市区的那种大型鸟吧

既然到这是来参观的,讲解肯定是少不了的,说到底这里还是资金有限,无法仿照国内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介绍以让游客大开眼界,但馆内的导游倒是使出自己十八般武艺向大家展示小鸟们的习性动作乃至鸣叫声,虽然当地口音的英语实在是让人听得很捉急,不过声情并茂的“鸟语”却足以逗得各地的游客不禁捧腹。就像当年游秦始皇兵马俑一样,强调的是“三分看,七分听”呐。

东非叠记 (五) - 内罗毕5—室内自然_第11张图片
兼职动物园的博物馆

相比之下,一个庭院之隔的蛇类馆里的讲解小哥,就相形见拙了。整一圈下来,小哥就像一个紧张的应试者,双眼只会盯着那张可怜的解说,每一种蛇,都只会告诉你它躲在哪里,有毒没毒,继续问下去,他又只能盯着介绍再读出有无毒性的那部分,问他是hemotoxic还是neurotoxic(血液毒性还是神经毒性)?他就只有那句—people will die,我只能佩服,他的体育老师教得真好!

东非叠记 (五) - 内罗毕5—室内自然_第12张图片
野生动物是永恒的主题

大型陆地动物,也是此处重头戏,看到一众野兽被制作成标本永久凝固在历史的空间,不禁产生强烈的冲动,希望一睹这些丛林之王,原野之尊在壮阔无垠的昂首阔步,撒腿飞奔的令人热血沸腾的场面。

东非叠记 (五) - 内罗毕5—室内自然_第13张图片
与其说是展示,不如说是警示

不过,没机会没时间去野外大草原领略万兽奔腾的看官,只能默默感受那静止的躯体,想象有一天,这些珍稀动物被统治世界的人类彻底猎杀,草原森林悉数变身大城市,只能从历史回顾的电子载体回顾数百年前自然界的灿烂,该是多么悲哀的事情。

东非叠记 (五) - 内罗毕5—室内自然_第14张图片
人之初,原来在肯尼亚?

既然是非洲首席博物馆,当然离不开人类的历史,这里的历史比世界上多数地区都要悠久,从考古的人类起源到肯尼亚人民反殖民斗争史,总的来说,就是一本最立体而高效的国家说明书。

东非叠记 (五) - 内罗毕5—室内自然_第15张图片
馆内有许多研究人类能力的资料

在各地的考古发掘发现,人类已经在肯尼亚地区活动居住了四百五十多万年。许多科学家相信,肯尼亚确实是人类的诞生地之一。既然是人类发源地,详尽的介绍是必须的(相比之下,馆内各种工业、经济、艺术、政治方面的介绍就好像被打入冷宫一般无人关注,这里已经被更多的人当成静止的人与动物的博览园)。这里有各种资料图片和实物,其中最具说服力的就是距今320万年以上的的古人类头骨的化石(北京猿人是距今50到70万年,与此相比,国内的始祖元谋人就只能算小娃娃了),和国内的元谋人等人种起源的外形变化介绍比较,更着重于阐析该大陆的人类各种身体能力的进化,奇怪的是,这里的人类原型,竟然不大像猿猴!

东非叠记 (五) - 内罗毕5—室内自然_第16张图片
肯尼亚运动员善于奔跑,也是有根源的

读不懂厚重历史的朋友,也不妨来这里看看自然科学受点启发。肯尼亚一直以飞毛腿的田径运动员闻名世界,这里还有专题解释他们跑得跟猎豹一般快的原理,以及部分从自然动物身上得到启发的工业元素,甚至还有一些思考题留给大家,相信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们会看的兴致盎然。

东非叠记 (五) - 内罗毕5—室内自然_第17张图片
交通建设也与大自然的动物有关
东非叠记 (五) - 内罗毕5—室内自然_第18张图片
这口张得,害得之后见到河马都一直苦等它们开口...

至于社会军事历史,每个国家的独立都有过艰辛的甚至惨痛的经历,但这里的介绍却有不少战争中温暖的一面,例如下图战地记者拍摄的军人给五天大的小猴子用滴管喂奶的场景,再残酷的战争,也无法泯灭人性。

东非叠记 (五) - 内罗毕5—室内自然_第19张图片
战争中人性的一面

东非叠记 (五) - 内罗毕5—室内自然_第20张图片
王者之象艾哈迈德Ahmed 1919-1974

也许大家都没有留意,在出入展馆的休息厅旁的花园里,还有一个大明星,这是一个实际按比例制作的玻璃纤维大象模型,纪念传奇象王艾哈迈德(Ahmed)。1970年,偷猎危机四伏,据粗略估计,每天都有几乎96头非洲象被猎杀谋取象牙,这只被誉为King of Marsabit的超级巨象因雄伟的身躯和拥有傲人大小记录的象牙当时成为肯国‘行走的丰碑’,也成为了偷猎者的头号目标,肯尼亚国父Jomo Kenyatta以总统之名颁布保护令,24小时全天候严密看护,但还是于四年后失踪,被发现用那超长的象牙支撑着身体,轻轻靠在一棵树旁,以55岁高龄庄严地告别了世界(非洲象平均寿命60岁)。至于原因,至今还是一个迷,有较多的说法是腹部中了枪,但无法证实,甚至有人声称看到它从墓地里复活走出来了......还有更多的说法出现在国外的文献里。

东非叠记 (五) - 内罗毕5—室内自然_第21张图片
博物馆定期举办的临时性艺术创作展览
无论如何,我还是希望,馆内典藏的行走丰碑和传奇,凝固的不是过去的,而是未来的瞬间。但这个希望,在‘象牙工艺品’一词尚未消失在人类记忆里之前,谈何容易。
东非叠记 (五) - 内罗毕5—室内自然_第22张图片
对于乐坛,他是King of Pop,对于非洲的百姓,他是Healer of the Universe

恰逢该馆另一个展厅正举办已故乐坛巨星Michael Jackson的纪念艺术画展,惊叹于年轻作者对偶像风格和精神的透彻理解和完美再现,也似乎悟出了博物馆的主题真谛: 为了呼唤人们——Heal the world we are living, save it for our children——为了下一代,拯救我们的现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东非叠记 (五) - 内罗毕5—室内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