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作弊

2017年有一部泰国电影在中国上映,名叫《天才枪手》。电影情节梗概是,女主是一位高中学霸女生,有着超高智商和出众成绩,但家境一般,受到高报酬诱惑,时常帮一些同学作弊。和她同班的一对小情侣,为了通过剧中说的STIC考试比翼双飞到美国留学,请女主做枪手。但女主只能替小情侣中的女生考试,还需要找另一名学霸男生给女生的土豪男友代考。剧中的男主是女主的同年级学霸,原本有机会到新加坡留学,但遭到跟女主同班的小情侣中的土豪男生陷害,最后只得和女主合作,上了代考枪手这条贼船。在澳大利亚的STIC考场上,两人都被怀疑代考,其中男主还被抓了现行。电影末尾,女主选择坦白认错,而男主似乎已经沉沦其中。

说起考试,经历过中国应试教育的人,可有一大堆吐槽;说起作弊,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干过这事,尤其是大学期间。作弊,要么出于懒惰,要么出于恐惧,要么出于贪婪。惭愧,我也是有过作弊行为的人,次数还不少。小学一年级的学期末统考,我就因为不懂做数学题,抄过同桌答案;另外在小学时期,有一次作文竞赛,辅导老师也明白我有多少斤两,于是就叫我抄袭一篇作文,最后获了一个小奖,犹记得当时自己还傻呵呵地瞎开心,沉浸在这种毫无意义的虚荣之中,全然不知这种抄袭行为的卑鄙之处。大学时期,考第二外语(法语)、经济学基础等学科时,也作弊了。最让自己羞愧的是考专八时的作弊行为。有一道听力填空题,按照正确的流程,是先发草稿纸,接着播放听力考试录音,我们根据录音材料记下相关的笔记。录音播放完毕后,监考老师再发答题卡,我们根据笔记来完成答题卡上的问题。这道听力题挺有难度,因为我们记下的笔记未必是考点。然而,当时我们进入考场坐好后,监考老师先发答题卡,这就相当于把听力填空题变成了听写题,这是实打实的作弊!那一刻,我的内心有过非常短时的挣扎:要不要诚实地去考这个试,不管结果如何?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我最终昧着良心,拿起了桌面上的答题卡......

后来有一次跟朋友聊天,提到这件事,自己内心依然感到羞愧。朋友安慰我,说很多人哪怕是在这道题目上作弊,也未必能考得过专八。自己则回复道,如果这一题搞砸了,按照我的推测,极有可能会扰乱我当时的心态,导致方寸大乱,不能专心做好后面的题目,最终就是不合格。不管怎么说,作弊就是作弊,是不诚信的行为,是自己学生生涯的一个污点......想到了大学的一堂体育课,那天外面下着雨,我们在室内球场上课。体育老师在集队训话时,说了一句话:外面大雨滂沱,体育馆可以进水,我们的鞋子可以进水,但是,我们的文凭不能进水!一念之差,愧对老师的金玉良言。

毕业后,父母帮我“作弊”,托关系走后门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一开始的确很不适应,小错不断,出现了工作失误后,虚心认错而死不悔改,这也让自己吃了不少苦头和哑巴亏。或许这就是作弊者和有实力者的区别。实力不够,通过作弊走后门,短时间内别人察觉不出,然而一到了考校真才实干的严酷战场,是骡子是马人家一眼就看出来了。作弊,欺骗了别人,蒙蔽了自我,伤害的是自己面对困难的韧劲和自信。如果一直想着走捷径,就不会踏踏实实地去努力拼搏。起初的捷径,长远来看其实都是引诱我们入坑的歧途。今后,自己要坚持努力学习,不要让自己再度进水。

有一次读到了一篇公众号文章,里面提到了另一种“作弊”。人们在社会中打拼,追名逐利,无可厚非。然而一些组织中的某类人,通过钻营和溜须拍马,谋到一官半职,非但未给所在的组织带来任何益处,反而在跳槽另谋出路时,通过混来的一官半职虚名,继续骗吃骗喝贻害他人。这样的人,以为他们混到的一官半职就是他们综合能力素质的真实体现,还沾沾自喜自欺欺人,却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德不配位”,也是一种作弊。

关于作弊,历史上也有很多相关的记载。中国的科举制度存在了大约一千三百多年,从诞生的时候开始,作弊情况就层出不穷。古代科举作弊者,最严重惩罚是斩首,次一点的惩罚则是终生禁考(典型的例子便是明朝文学家和画家唐伯虎)。纵使这样,也拦不住前赴后继的作弊大军,因为一旦作弊成功,那就是鲤鱼跃龙门,至少也是咸鱼翻身,毕竟做官后,能够捞钱的地方可多了。在出现科举制之前,当时的社会中也有一些作弊情况,这类“作弊”更多是跟家世背景紧密相连,比如历史上的“举孝廉””恩荫制“。对个体来说,作弊反映了其人性中的懒惰和卑劣;对社会来说,作弊是对规则秩序的践踏侮辱。自己的确是作弊的受益者,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自取其咎的受害者。谨以此文为诫,不要一错再错。

#5745—柏宏—lbhlbh11#橙子学院码字岛第42篇作业

你可能感兴趣的:(漫谈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