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27岁的短信已死?

欢度热热闹闹的农历新年,传达祝愿的方式除了递上红包之外,发送祝贺语更是少不了。

如今农历新年也已经结束了,不知道你在新年期间是否也发送祝贺语,送上2019年一整年的祝福。

在好几十年前基本没有移动通讯可言,因此家家户户都是上门拜年,因此走亲戚、探访亲朋好友的习俗蔚然成风。

所以才有了现在拜年这一说法。

但当下移动通讯技术发展至今,基本人手一台手机,无论大大小小,手机已经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东西。

所以,现在过年没有一定要登门拜访了,年味似乎也没有以前那么浓了。或许此时此刻在看文章的你,也跟小智哥是一样的想法。

哪怕是至亲的亲友,也不必逐一登门拜访互道祝福,我们动动手指通过手机就可以了。

时至今日,27岁的短信已死?_第1张图片

在往年,尤其是在2G、3G时代,使用短信和电话来拜年是十分流行的,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短信和电话的存在感正在日渐走低。

你们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触呢?

一、

就以小智哥自身的例子来说,在除夕夜也受到了不少来自亲朋友好的贺年信息,但这些信息全部都是来自某社交软件,来自短信平台或电话的少之又少。

就连小智哥的长辈们,现在过年收到短信打电话祝贺的也是微乎其微。

看来曾经风靡一时的短信祝福潮流基本已经过去,如今除了收发验证码、部分通知信息之外,已经很少有人使用短信来交流了。

短信从盛极一时到现在无人关注,确实是也有些令人唏嘘。

还记得当年超级女声时代的短信,可谓风靡一时。

2001年电话短信开始实行新的计费方式,也就是按条收费,同时解决了不同运营商之间的短信互通问题后,国内的短信业务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业务量每一年都会跨上新的层级。

更关键的是,在这一阶段,手机语音通话的资费不便宜,而且是双向收费,差不多是0.4元/分钟,不仅打电话的人要付,接听手机的人也要付,高昂的手机通话费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人们去使用短信。

在众多因素的交织、推动之下,没有图片、没有声音、没有表情包的短信成为当时最受人们欢迎的业务,也成为众多企业的“摇钱树”。

时至今日,27岁的短信已死?_第2张图片

最典型的场景发生在2004年、2005年,那时湖南卫视《超级女声》节目红遍大江南北,并开通短信投票通道与全民进行互动。

通过短信投票,粉丝能够将自己喜爱的选手“抬进”PK台上。2004年《超级女声》的短信总收入约1300万元,而在2005年《超级女声》的短信收入至少翻番。

理所当然,短信也成为了运营商第一“杀手锏”应用,带来的收入贡献作用越来越大。

对于用户来说,一个月发送十几条短信,一个月发送几百条短信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尤其是春节拜年时,手机上都会收到无数封亲朋好友发来的短信,运营商的网络甚至为此而拥堵。

二、

短信曾经也是“街上最潮的仔”,但是那都是已经是过去式了。

短信的发送量从 2012 年开始逐渐下滑,工信部表示得益于服务登陆和身份认证等企业需求,2018 年短信业务量才得以提升 14%,总量大概是 8000 亿条不到(工信部没有给出准确数字)。

也就是说从 2012 年到现在,短信的发送量是一直在下滑的,而且还得多靠企业用户发送验证码或其他服务的帮助,才能勉强保持这一成绩。

短信最大的敌人,肯定就是微信等一系列的社交软件了。

时至今日,27岁的短信已死?_第3张图片

自微信推出以来,活跃用户不断上升,如今已经达到了日活跃 10 亿级别。根据微信团队公布的春节大数据,在春节假期期间微信信息的发送量大涨了 64%。

此消彼长,消的当然就是短信和电话了。

在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崛起之初,以小智哥自身的经历来看,大家选择微信而放弃短信,主要还是因为资费。

在当时,发短信是 0.1 元钱一条(实际现在也是),即使有赠送免费短信次数,次数也不太够用。而基于互联网运作的即时通讯软件,理论上是完全免费的,而且哪怕算上流量的费用,资费也比短信便宜许多。

再到后来,我们从 2G 时代跨越到 3G 时代再到 4G 时代,流量资费越来越便宜,我们利用互联网来进行文字聊天已经成为日常活动,这时候资费成本简直可以低到忽略不计。

在资费之外,基于移动互联网运作的一众社交 App 展现了无与伦比的灵活、创新和高效,而且还诞生了语音和视频等信息交换手段,在功能性和易用性上全面击败短信。

短信在于竞争对手的比较中占不到丝毫的便宜。

三、

尽管短信在现在确实无法承担起信息交换的功能,但在社会上也确实是有一席之地的。

哪怕它的作用只剩下接收验证码,但只要仍有一天我们还是需要接收验证码,那么就得依赖短信功能。

虽然现在短信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好歹“祖上也曾阔过”,在巅峰期影响力还是非常广泛的。

和传统的通话相比,短信的特点在于灵活方便,而且不必顾虑对方是否有空,也不用管对方是否“在线”,信号正常那么对方就肯定能够收到相关内容。

更重要的是,用文字来传达感情也更符合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有一些话当面不敢说、打电话也不敢说,但用文字传达的话就比较合适。

由此可见当初短信崛起的原因是它相比电话交流更加快捷高效和一些习惯因素,但随着更高效的信息交换方式出现,短信自然就显得不合时宜。

但是,即时通讯软件虽然方便,但始终是需要基于互联网运作,万一我们去到了一个只有信号但没有网络的地方,那么就出问题了。

这时候,唯有短信能够让我们顺利和外界取得联系,如果短信功能被关闭,那么我们就凶多吉少了。

你们说是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时至今日,27岁的短信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