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成败转头空:关云长走麦城——论襄樊之战

是非成败转头空:关云长走麦城——论襄樊之战_第1张图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关二爷作为蜀国第一大将,后世的武圣,在我大中华可谓是妇孺皆知的人物。

后主刘禅追谥关云长为:壮缪候

"壮",威德刚武曰壮;赫围克服曰壮;死于原野曰壮;胜敌克乱曰壮;好力致勇曰壮;屡行征伐曰壮;武而不遂曰壮;武德刚毅曰壮;  

“缪”,名与实爽曰缪;伤人蔽贤曰缪;蔽仁伤善曰缪。

至于对关二爷的谥号的问题,我们略过不表,今天重点论述二爷在人生中最后一战。

荆州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关乎三国政权的生存发展。荆州毗邻曹魏统治中心许昌,是进入中原的咽喉;对于东吴来说,荆州扼守汉江,峡口,犹如一把利剑悬在其上;刘备视荆州为北伐基地,在诸葛亮的隆中设想中,荆州必不可少。

襄樊之战前,荆州七郡为三家瓜分。曹操控制着北面的南阳郡,孙权占领长沙、贵阳、江夏,刘备坐拥南郡、零陵、武陵。

襄樊之战: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关羽攻打襄樊,与曹仁、于禁对峙。同年八月,汉水暴涨,于禁却没有任何应对措施,结果连同交锋时射中关羽额头的勇将庞德,一起被洪水围困。关羽早有准备,以舟军乘势攻击。庞德虽誓死反抗,无奈只是少数行为,以于禁为首的三万曹军尽数被关羽所虏,并被押送至江陵。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也降。汉水之南的襄阳守将吕常早为关羽所围,顿失主力的曹仁,城中人马区区数千,除了死守樊城,别无他途。只好如满宠建议,沉白马以示决死之心,激励将士。但这无法改变樊城几为洪水所掩、受关羽水军重重围困下进攻、内外断绝,粮将尽的劣势。

十月,陆浑民孙狼等作乱,杀死了县主簿,向南归附关羽。关羽授给孙狼官印,给他军队,让他去扰乱曹魏。此时许都以南的梁郏、陆浑群盗,纷纷接受关羽的印号,“为之支党”,关羽的威名震动了整个中原。

吕蒙“白衣渡江”,大举偷袭,轻取公安、江陵,士仁、糜芳均很快投降。

徐晃突破关羽封锁,拨“鹿角十重”。傅方、胡修战死,关羽败退,但仍以水军隔绝襄、樊,阻击魏军。

关羽得知江陵已破,从襄樊撤围南归,欲收复江陵。

十一月,汉中王刘备设置的宜都太守樊友放弃宜都郡而走,各城的长官以及各部族的酋长都归降了陆逊。陆逊请求以金、银、铜制的官印授予刚刚归附的官吏,并进攻刘备的将领詹晏等人和世居秭归、拥兵自重的大姓,将其全部击溃,使他们归降,前后斩首、俘获以及招降数以万计。孙权任命陆逊有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为娄侯,率兵驻扎夷陵,守卫峡口。

关羽自知孤立困穷,便向西退守麦城。孙权派人诱降,关羽伪装投降,把幡旗做成人像立在城墙上,然后逃遁,士兵都跑散了。跟随他的只有十余名骑兵。孙权已事先命令朱然、潘璋切断了关羽的去路。十二月,潘璋手下的司马马忠在章乡擒获关羽及其儿子关平,予以斩首,于是,孙权占据荆州。

(襄樊之战中脍炙人口的故事很多:水淹七军、白衣渡江、单刀赴会、败走麦城等等)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时机选择:

正值汉中战役以蜀汉胜利结束,曹魏损失不小,士气也受打击,而关羽不必担心发动襄樊战役万一失败可能对汉中方面的不利影响;刘封、孟达已取上庸等地,威胁襄樊侧翼,曹仁部已成孤立突出的状态;曹魏自曹操称王后灾荒、叛乱不断,国内形势不稳;七月是汉江的丰水季节,有利于关羽水军行动;襄樊和荆州北部地区曹魏的兵力已降到关羽所历经的最低点。

也就是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时机选择在当时看来是十分恰当的。

既然如此,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关羽败亡的呢?

关羽败亡的主观因素:

得知江陵陷落后,关羽没有果断撤往尚在蜀汉手上的宜都,而是企图回师收复江陵,这才是关羽在襄樊战役中,也是他一生中所犯的最致命的错误。

其时关羽虽为徐晃击败,但主力尚在,估计仍有不下二万五千人的可作战部队,否则他也不会企图收复江陵了。但关羽的部队长期作战无果,老巢被端,不仅非常疲惫,更对胜利失去了信心,再要求他们去做收复江陵这样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是不切实际的。此时关羽的部队只能承担比较简单的任务,就是退守到某一设防坚固的据点,休整恢复,再图其他。

宜都是荆州的西大门,三峡航道东段出口处的重要据点,其时仍在蜀汉手上。关羽大军如果立即撤退到宜都是完全可行的。这样不仅保住了关羽的主力,而且保住了宜都这个重要的战略出口。将来如果蜀汉要收复荆州,也可以宜都为前进基地,而不需要再象刘备后来那样一路苦战了。可以说,关羽这个错误不仅直接导致了自己的败亡,也间接导致了蜀汉后来的夷陵大败。不过关羽犯的这个错误也并非“大意”所致,而是“刚而自矜”的性格使然。

关羽败亡的客观因素:

刘备的责任:

造成关羽败亡刘备也是有一部分责任的。刘备最大的错误是在敏感时期过早地立刘禅为王太子,造成刘封的不忿和对抗情绪,直接影响了他与关羽的配合,并造成再后来孟达奔曹,上庸失守。

刘备另一个错误是坚持用糜芳、士仁为江陵和公安的守将。关羽与糜芳、士仁早有不睦。以关羽的性格和地位是会向刘备直接反映的,只是刘备没有认真对待。

关羽的责任:

拒婚东吴,虽合理正确,但不讲究策略和技巧,加剧了孙权对自己的厌恶,加强了东吴袭取荆州的决心。

联络反曹绿林武装,虽为加大声势并转移曹魏的注意力,但使用不当,目的没有达到,反而促使曹魏下决心扑灭关羽。

襄樊之战笑道最后的人——曹魏

乍看之下,曹操消耗了大量人力、财力,给孙权做嫁衣,让其占据长江以南的荆州全境。但在宏观战略上,曹操却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第一,直接削弱了主要敌对势力刘备政权的实力。刘备丧失了东路北伐的基地,只能程序化的出兵陇右。襄樊之战后,刘备政权再也没有对曹魏造成实质性威胁。

第二,巩固了中原地区的统治。孙权占据荆州大部分后,为曹操阻断了刘备对中原地区的威胁。东吴固守荆州尚可,缺乏北伐的能力,曹操中原地区的军事压力大为减轻。(东吴缺乏北伐能力的原因如下:一是东吴擅长水战,陆战能力奇差,自守尚可,不具备北伐的能力。二是东吴军事组织依靠世家大族,顾、陆、朱、张四大家族控制着政权与军权,世袭领兵,盛行私兵。“吴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势,足以建命”。吴军战斗力与士族利益息息相关,当外敌来犯或是攻打山越等少数民族时,东吴将领为了维护家族利益、增加私人财产,积极迎战,战斗力极强;反之,北伐远离故土,家族获益不大,故消极迎战,北伐屡次失败。)

第三,孙刘联盟解体。孙权的偷袭令刘备愤恨不已,“汉主耻关 羽之没,将击孙权。”随即发动了夷陵之战,蜀汉政权再次惨败,东 吴亦有所损失,各国此消彼长,曹魏一家独大。


往期推荐:

小年读史文集

是非成败转头空:关云长走麦城——论襄樊之战_第2张图片
水平不足,能力有限,若有不足之处,敬请指教,小年顿首

你可能感兴趣的:(是非成败转头空:关云长走麦城——论襄樊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