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經卷第二
入漫茶羅具緣真言品第二之餘 [1]
【爾時毗盧遮那世尊。與一切諸佛同共集會。各各宣說一切聲聞緣覺菩薩三昧道。時佛入於一切如來一體速疾力三昧。於是世尊複告執金剛菩薩言
我昔坐道場 降伏於四魔以大勤勇聲 除眾生怖畏
是時梵天等 心喜共稱說 由此諸世間 號名大勤勇
我覺本不生 出過語言道諸過得解脫 遠離於因緣
知空等虛空 如實相智生已離一切暗 第一實無垢
諸趣唯想名 佛相亦複然 此第一實際 以加持力故
為度於世間 而以文字說】
这时,大毗卢遮那佛神变加持者释迦文佛与十方诸佛共同集会于金刚道场,各自宣说一切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法,各自行证可入金刚三昧道;即唯一佛乘,无有余乘。佛入于一切如来一体速疾力三昧,知见觉一切如来皆同一法界智体,即一真如法界。诸佛能于一念中,次第观察无量世界海与微尘数诸平等三昧,尽知一切众生一切业习因缘。佛又对金刚手秘密主说,佛于往昔坐菩提道场示现成佛时,即以一体速疾力三昧,于声闻现降伏五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灭生、老、病、死苦谛;证悟苦集灭道真谛,恒住常乐我净境界。于缘觉现降伏无形像、无方所、无足迹、无觉知烦恼四魔,证断诸相有因缘,恒住国土庄严境界。于菩萨现于诸天王宫宣说心地法,教授菩萨戒,教诸菩萨行,魔王受化,无魔可破。佛以大势力音声,慈光普照世间,使闻声受教众生与见光欣受众生,除去身心俱受苦恼的大怖畏,得受人天快乐及禅悦法喜。大梵天以下天众,见佛破魔成道,心喜赞叹,诸世间又出现一尊具足一切无畏的觉者。自觉佛性真常而无生灭,超过语言文字相,证自在十力得解脱,远离世间一切因缘法,清净如虚空又化妙有,坐如如不动道场,见世与出世诸法实相,自性智生出遍法界大光明,不生因缘自破无始一切无明暗,万法不离第一清净心实相本无垢,六道众生唯以假名妄想生灭而自性与佛相同。佛虽觉世与出世诸法实相,为一大因缘应现世间,随顺众生根基而以文字言说,教化戒法义理等。
五蕴魔,为众生色、受、想、行、识区宇内各有十种魔,称五十种五蕴魔;即业习根本。烦恼魔,为众生于三界中一切烦恼魔;即生身苦受。死魔,为众生夭丧陨殁失生命魔;即冥身苦受。天魔,为修行人精勤胜善超越五蕴、烦恼、生死三种魔缚时,欲界大自在天子与眷属干扰障碍,即魔王、魔子、魔众。四魔皆于一欲,众生随意贪欲,受魔所缚;若离欲清净,魔王、魔法、魔力自破。
众生愚迷,心智不开,一切皆以相见、感知、思维,不解自性真常寂灭,妄想纷飞,妄生差别,轮回六道,不能自出。虽闻法音成戏论,推求校计相对理;五蕴炽盛立因缘,苦受长夜无明暗。觉者解脱离世间,践行初发菩提愿。相度无余与有余,殊胜法缘大因缘。一日,三位僧人相互交谈;第一位僧人说,我有很多在家弟子,都是有钱人,每逢吉祥日相见时,自有大供养。第二位僧人说,我也有很多在家弟子,都是文化人;虽不能经常见面,但相见时说话总让人起欢喜心。第三位僧人说,我一位在家弟子都没有,有钱人供养种福田,文化人思善探幽玄,真心求解脱者很少见。这时,又有一位在家人欲求皈依佛门,第三位僧人对他说,这二位大德中,可选其一为皈依师;一位德高望重,另一位智慧如海。这三位僧人中有一位证果圣人,其貌不扬,衣旧行拙;这位在家人又没有选中为皈依师,未得殊胜法缘大因缘。
【爾時執金剛具德者。得未曾有開敷眼。頂禮一切智而說偈言
諸佛甚稀有 權智不思議離一切戲論 諸佛自然智
而為世間說 滿足眾希願 真言相如是 常依於二諦
若有諸眾生 知此法教者世人應供養 猶如敬制底】
这时,具足密行菩萨道庄严功德的金刚手秘密主,获得从来未曾有过的法益,心如莲花开敷,彩色华光耀人眼目;礼拜十方诸佛后,用偈语赞叹佛说,十方诸佛共同集会于金刚道场甚为稀有,一乘方便说三乘的大智慧,一切声闻、缘觉不可思议而知,远离世间一切相有戏论。十方诸佛以自然智的大方便力,再以化身示现身而为世间众生说法,满足众生的一切希望与愿求。密行菩萨道的法相也是如此,常依于出世第一义谛与世间第二义谛。世间如有人,能明了诸佛方便教法的实相,为通达第一义谛,是生身法舍利,应得世人供养,诸天人恭敬,如同敬佛一样。
制底,为与心中佛塔体同;以本经义,是第三院菩萨,依初发菩提誓愿心,示现世间。
几位弟子问师,“佛于经中说,常有菩萨示现世间,以不同身相教化众生,哪里去找呢?”师回答说,“我若知道哪里去找,早已去找,就不作你们师父啦!”几位弟子又问师,“我们有大善因缘遇见示现菩萨吗?”师又回答说,“不知谁是示现菩萨,又不知如何寻找,遇见不也是有缘无分吗!”没过几日,寺里走了一位弟子出去参访,相继又走了几位弟子出去参访。几年过后,几位弟子又相继回到寺里,有的说去了印度,有的说去了西藏,有的说去了台湾等地,拜见了很多名人,但仍不知谁是示现菩萨。至今,天天上殿拜菩萨,口里念菩萨,心中想菩萨。岂知,示现自有因缘,菩萨怎能相见;心发菩提誓愿,菩萨不见而见。
【時執金剛說此偈已。諦觀毗盧遮那。目不暫瞬默然而住。於是世尊。複告執金剛秘密主言。複次秘密主。一生補處菩薩。住佛地三昧道。離於造作知世間相。住於業地堅住佛地。複次秘密主。八地自在菩薩三昧道。不得一切諸法。離於有生。知一切幻化。是故世稱觀自在者。複次秘密主。聲聞眾住有緣地。識生滅除二邊。極觀察智。得不隨順修行因。是名聲聞三昧道。秘密主緣覺觀察因果。住無言說法。不轉無言說。於一切法證極滅語言三昧。是名緣覺三昧道。秘密主。世間因果及業。若生若滅。系屬他主。空三昧生。是名世間三昧道。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秘密主當知 此等三昧道若住佛世尊 菩薩救世者
緣覺聲聞說 摧害于諸過 若諸天世間 真言法教道
如是勤勇者 為利眾生故】
于道场中,金刚手秘密主赞叹佛后,目不转睛地瞻仰佛而一言不发,静然受教。佛又对金刚手秘密主说,一生兜率天宫转法性,次继佛位的菩萨,于一切三昧总持中,住于究竟菩提境界,远离身心造作、业立因缘所生诸法相,尽知世间自然与因缘假和合的诸法实相,正行于如来金刚道业,不动于如来坚固威仪。八地菩萨证得自在三昧,菩提道心坚固,远离于世间有为生灭法的束缚,尽知一切法相幻化而无实际的法无定法实相;虽未证得通达法界一切法藏的究竟智慧,但化身成就,能自由往来于十方世界;以此缘故,世间众生称能化身入世的菩萨为观自在者。阿罗汉,世间诸漏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背生死流,随圣道行;为远离世间因缘,住于有为法缘。声闻三昧,正观察世与出世法,都有因有缘;世间以集为因,以苦为果;出世间以道为因,以灭为果。诸法从因缘起,因缘灭而生死灭,生死灭而有无灭,有无灭而远离断常二边。极观察智生起,观察世间断灭与真常不谬不误,证得不随因缘、不顺生灭。不随顺又以正定三昧为因,以证得道果为缘。辟支佛,智慧深利,深观察十二因缘法实相,因果即是因缘,一切集法都是灭法,有佛住世与世间无佛法时而常住世间。辟支佛所入灭语言三昧境界甚深,智慧有碍于空无,而不能生起妙有;缘于观察众生一切行是空,觉于知见众生一切言如风,故常寂于独觉,口无言说法,身行有表法,心明法理而不能演说,不能转化众生。缘觉三昧住于有为心相,行道不离有为法相。世间人,不依正法因缘修定空三昧,能观察世间因果循环及众生业习有生有灭;于生灭相互对立统一中,都是自然法则发挥作用或为主宰;心我能独立存在,而无一法可入空定,必须依世间自然法则而有所证得。内有我执,外有法执,名为得世间三昧智,实为权益而无道行。
佛用偈语接着说,金刚手秘密主,你等还应知,佛、菩萨、缘觉、声闻、世间五种三昧,都为开心智法门。住世佛与救世菩萨为出世三昧,缘觉、声闻为通出世三昧,诸天人、世人为世间三昧。三昧为开心智法门;即一切智与二乘共,道种智与菩萨共,一切种智是佛不共法。缘觉、声闻三昧心智,于世间可坏诸业,达诸漏业习尽除。天人、世人三昧心智,具五神通,以善法教化世间。于世间修行定空三昧的人,都是勇猛精进于道业的人;以此缘故,都能以共法利益众生。
古德认为,“就五种三昧道中,大分为二;谓佛菩萨缘觉声闻四种,皆名出世三昧。若诸天等所说法教道,皆属世间三昧。”大分为二,为以智慧分;智慧大分为世间智与出世间智二种。缘觉、声闻,皆名出世三昧,为方便说。这里所讲缘觉、声闻为通出世三昧,与此法理相同,更为准确,以免发生疑误。由于未发菩提心的缘觉、声闻,虽证得与出世三昧相通的智慧,但智慧有碍,不能具足出世间智慧,而转为世间三昧。发菩提心的缘觉、声闻,已证得与出世三昧相通的智慧,再增长为菩萨智慧,为具足出世三昧。
共法,凡与圣可共同修行,声闻与佛也可共同修行。虽法可共同修行,但因道果不同,所生智慧境界也不同。不共法,唯佛修行,能生一切种智,于一切法界无碍,于一切众生无碍。
一日,同寺几位出家人坐在一辆出租车上,其中一位出家人不停的用手机通话。出租车司机说,“我有一事不明,想问一问,不知可以吗?”几位出家人回答说,“没有什么事不可以问的!”出租车司机说,“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类在文明,你们出家人怎么常说末法众生业重呢?”几位出家人面面相观,沉默不语。稍侯片刻,一位说话迟缓、人称呆和尚的出家人回答说,“时代前进一小步,人的欲望和贪婪前进了一大步;社会发展有限量,人类争斗和怨恨无有限量;人类文明超历史,杀盗淫妄和暴力恐怖等也史无前例。末法众生业重,既为部分人不闻、不信、不受佛法,不能依法修行,断灭自心菩提种性;又为不知节制,道德标准失衡,不善业习增长,命终多堕恶趣。还为灾难频临,全球恶疾漫延,各种危机不断,人心起伏难安。”出租车司机听的如何不得尔知,只是百般推托,免收几位出家人的车费作为供养。几位出家人,虽依共法修行,但证悟的智慧境界,各自有所差别。
【複次世尊告執金剛秘密主言。秘密主汝當諦聽。諸真言相。】
佛又对金刚手秘密主说,你等大众应当仔细听闻,密行菩萨道的法相。
【金剛手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金刚手秘密主说,我等大众都希望佛为说法,又都非常欣乐听闻!
【爾時世尊複說頌曰
等正覺真言 言名成立相如因陀羅宗 諸義利成就
有增加法句 本名行相應 若唵字吽字 及與潑磔迦
或頡唎嫓等 是佛頂名號 若揭[口*栗]佷拏 佉陀耶畔闍
訶娜摩囉也 缽吒也等類 是奉教使者 諸忿怒真言
若有納麼字 及莎縛訶等是修三摩地 寂行者標相
若有扇多字 微戍陀字等當知能滿足 一切所希願
此正覺佛子 救世者真言若聲聞所說 一一句安布
是中辟支佛 複有少差別謂三昧分異 淨除於業生】
佛说,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佛位菩萨,密行菩萨道示现世间的法相与名号及法语,如帝释自造声论,一言含有多种义理,世间众生礼拜形像、称念名号、受法教化等,都能获得法益,能速成就道业。密行菩萨道示现世间的法相与名号及法语,因所入法界不同、众生种类不同,故有增减等差别;但与诸佛法性本原、名号愿行相适应;如咒语中有唵、泼磔迦、颉唎嫓等字,应当知是大佛顶受的名号;如咒语中有揭佷拏、佉陀耶、畔阇、诃娜、摩啰也等字,应当知是诸佛使者降伏重障法句;如咒语中有纳么、莎缚诃等字,应当知是修行正定、示现清净相法句;如咒语中有扇多、微戍陀字等字,应当知是救世大菩萨能满足众生一切愿求法句。阿罗汉所说法句,因功德不具足,不能于一言中含多种义理,利益众生有缺失。辟支佛虽无言说法句,能以神通力现十二因缘寂灭法理,利益众生少有差别。佛法三乘义理,分别有所差别,都能净除众生世间漏业。
密行菩萨道示现世间的法相与名称及法语,能救度众生;如弥勒菩萨示现世间为布袋和尚,以布袋和尚形像的弥勒菩萨、名号、法语,都能利益无量众生。于世间,礼拜供养阿罗汉、辟支佛形像,修行苦集灭道与十二因缘法,都能利益无量众生;但未有称念南无阿罗汉、称念辟支佛名号的法门,故有差别。
一位老年僧人对另一位中年僧人说,“几十年来,我东参西访,没有静坐禅行,一句佛号念得心里越来越没底,几位老同修走时都未见佛光、未嗅香气等祥瑞;看来我走时,就靠助念啦!你得帮我想着点!”中年僧人说,“我若走时,是不需要助念啦!我心里越来越有底,绝对有把握往生佛净土。只要我能活一天,就不会将生死大事交给他人办,自己办好再走。”从二位僧人对话中不难听出,二位僧人拜师不同、修行法门不同、禅行证悟境界不同、即生所成就的道果等都有不同。拜一位凡夫僧为师,若能教化出往生佛净土的圣人,只有靠弟子自心修持与造化功德啦!
【複次秘密主。此真言相非一切諸佛所作。不令他作。亦不隨喜。何以故。以是諸法法如是故。若諸如來出現。若諸如來不出。諸法法爾如是住。謂諸真言。真言法爾故。秘密主。成等正覺一切知者。一切見者。出興於世。而自此法。說種種道。隨種種樂欲。種種諸眾生心。以種種句種種文。種種隨方語言。種種諸趣音聲。而以加持說真言道。秘密主雲何如來真言道。謂加持此書寫文字。秘密主。如來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積集修行真實諦語。四聖諦四念處。四神足十如來力。六波羅蜜七菩提寶。四梵住十八佛不共法。秘密主以要言之。諸如來一切智智。一切如來自福智力。自願智力。一切法界加持力。隨順眾生如其種類。開示真言教法。雲何真言教法。謂阿字門一切諸法本不生故。迦字門一切諸法離作業故。佉字門一切諸法等虛空不可得故。哦字門一切諸法一切行不可得故。伽(重聲)字門一切諸法一合不可得故。遮字門一切諸法離一切遷變故。車字門一切諸法影像不可得故。若字門一切諸法生不可得故。社字門一切諸法戰敵不可得故。吒字門一切諸法慢不可得故。吒字門一切諸法長養不可得故。拏字門一切諸法怨對不可得故。荼(重聲)字門一切諸法執持不可得故。多字門一切諸法如如不可得故。他字門一切諸法住處不可得故。娜字門一切諸法施不可得故。馱(重聲)字門一切諸法法界不可得故。波字門一切諸法第一義諦不可得故。頗字門一切諸法不堅如聚沫故。麼字門一切諸法縛不可得故。婆字門一切諸法一切有不可得故。野字門一切諸法一切乘不可得故。囉字門一切諸法離一切諸塵染故。邏字門一切諸法一切相不可得故。縛字門一切諸法語言道斷故。奢字門一切諸法本性寂故。沙字門一切諸法性鈍故。娑字門一切諸法一切諦不可得故。訶字門一切諸法因不可得故。秘密主仰若拏那麼於一切三昧。自在速能成辨諸事。所為義利皆悉成就。】
佛接着说,密行菩萨道示现世间法相,各依菩提誓愿,不是诸佛所操控,也不让他人操控;有菩萨示现世间亦不随喜。是什么缘故呢?诸法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法法平等,法住法位,法性常住,不以佛出现或不出现于世而有改变,又不以佛已说法、未说法、现说法而有改变。诸菩萨示现世间的法相也是如此,不会改变法性常住。诸佛出于世间示现菩提,以此知见觉大兴正法,自说此法,又广说种种道行;即随顺众生种种乐趣、种种欲望、种种心想,再以种种法句、种种文字、种种方言、种种音声说菩萨行;再以神力加持,行菩萨道示现世间诸法相。佛为什么以神力加持所说经书与文字义理呢?佛于无量百千阿僧祇劫中,积集无量功德,修行无量法门;如苦集灭道四圣谛;身念、受念、心念、法念四念处;欲、勤、心、观四神足;处非处智、业异熟智、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根上下智、种种胜解智、种种界智、遍趣行智、宿住随念智、死生智、漏尽智十如来力;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波罗蜜;念住、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弃七菩提宝;慈、悲、喜、舍四梵住;诸佛身无失、口无失、念无失、无异想、无不定心、无不知己舍心、欲无减、精进无减、念无减、慧无减、解脱无减、解脱知见无减、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一切意业随智慧行、智慧知见过去世无阂无障、智慧知见未来世无阂无障、智慧知见现在世无阂无障十八佛不共法。简要地说,诸佛具足通达一切法门真实义理的智慧;又以圆满的福德力、慧德力加持一切法门,周遍一切法界;并随顺不同法界众生种类,以身语意修菩萨行,开示一乘金刚教法。什么是一乘金刚教法呢?以不同文字为代表,一一字遍含无量义,一一义遍入一切法界修行法门;如用阿字代表的教法,为入一切法门之本,一切法门皆从缘生,而一切法无言说相,一切法无生灭相,众生以心缘于法相,心缘起而现诸法相。如用迦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本自寂然;因众生造作善恶而心生业习,缘于业习不同而众生法界不同、果报不同等。如用佉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等同虚空无得无失;因众生业习自召感五蕴色身,缘于五蕴浊和五蕴空而有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如用哦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空寂本无一切行为;因众生有一切行为而心生无明,缘于无明不尽而生灭法不止。如用伽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无异相故不可一合;因事物有异相而相互转化为有分有合,缘于分合而有众生心行浊合于恶、清合于善。如用遮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真实常住而无生、无作、无行、无合,故离一切迁移变易;因众生五蕴虚妄不实而念念不止,缘于念力执著差别而和合迁变故有障碍常生。如用车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唯心造而净行空身、空心、空法、空性无影像;因影像随身行有染而入心识成业习流转,缘于业习虚妄不实而禅行止观证大空三昧诸佛现全身。如用若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随缘和合生诸相而法性无变无生;因缘生缘灭毕竟空不坏法性而心性真常,缘于地水火风空自然非自然而与识性等同。如用社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以法相相对、相生、相克有假名无常而法性真常无为化有为;因世间生灭法而有佛坐道场时佛与魔战,缘于智慧军破烦恼敌而明未灭尽暗、暗未灭尽明。如用吒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无高低贵贱差别而平等普育众生;因众生相有优劣上下不同而起无量慢心,缘于无量劫识蕴所积慢习而和合三六九等。如用吒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离言说自性清净如虚空而无增减断灭;因众生自心田中落业识种子而顺财色名食睡时节,缘于无明爱水滋养生长而花果自成。如用拏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真实义毕竟无有怨对而怨对自然散坏;因以怨报怨怨相续而心无怨怨自灭息,缘于以仇对仇仇相报而行无仇仇自然消。如用荼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以平等法界长久延续的形态生长万物又无名相执著;因一切众生从无始劫来执著名相、法相而不相舍离,缘于金木水火土五行伴随鬼神力执持三界而留碍漏心。如用多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实相皆是如如不动呈解脱相而又无差别相;因众生皆有如如不动自性而心随业习流常动,缘于慧浅生知见障戏论自如涅槃相而沦为外道有情。如用他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于法性大住而遍虚空一切处又无依无住;因如来证得自性解脱不住生灭法中而现寂灭相,缘于无去无来无行无住而诸法皆空。如用娜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皆是可舍相而佛坐道场以无所得故亦无所舍;因如来净妙功德法水普门流出而遍施法界,缘于众生八识田中渴望甘露润泽而自开善心。如用驮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以法界为体而佛心界不生;因诸法以实相示现而不以有形神力示人,缘于一切法体成义有法相而无得失相。如用波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不离第一义谛而无取无舍;因第一义谛不离诸法实相而法性本空,缘于楞严三昧于法中无一切相而又不舍一大因缘愿心。如用颇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因缘聚如水成泡沫相生而本性澄清;因色身妄情动荡成波涛汹涌而心性海无风,缘于乘无底法船登彼岸而带无漏业往生。如用么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本来不生故众生离五蕴无烦恼自性亦无缚解即涅槃;因无始劫用因缘绳自缚而苦挣扎魔网中,缘于放下我法二执自解无形锁则得解脱身。如用婆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缘合诸有相而无决定不坏;因三界众生业习不同有万千相而相无常,缘于远离佛法不见三世因果则想断灭不断灭故执灭执常皆堕有中。如用野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无舟车何处有乘而又谁为乘者;因众生乘业道舟车从无始向无终而无暂舍,缘于无量乘皆入生死门而唯一佛乘出离证菩提。如用啰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离根尘有染则尘相清净是空;因见闻觉知有染转生识触受爱分别成十二因缘,缘于身心有作未证六根、六尘、六入十八界空。如用逻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皆有总相与差别相而体性皆空;因诸法有动静无常变化与空寂无我存在而性相同体,缘于修证心相无尘离一切相而正等正觉。如用缚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即相非相离言说相方见本体自性;因一切法相皆可言说而言说即相,缘于相无定相所见非相不以思念为知觉而有言说是未见非相故言语道断。如用奢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常自寂灭相无所为而又无所不为;因诸法无有差别而佛性与众生自性平等,缘于修证有差别功德而分十法界众生。如用沙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不分别、不愚痴、不智慧、不识觉、不妄见、不动静而体性圆融;因利钝相对存在是一体二用相故世人崇尊鄙贱,缘于妄见相偏执理而自我愚弄。如用娑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一切谛定相可修证不可示人而唯佛入三昧通三世境界普现法会;因于二乘人法空性不空而心智有碍不圆融,缘于借假修真而妄认假为真不知是客居。如用诃字代表的教法,为一切法因无依于缘方毕竟空而万法唯心成诸佛法界;因是缘缘又是因和合自然是法体妙用成正等正觉,缘于大毗卢遮那自体无门又遍加持一切法门。再用诸字中的五字义概括本体智慧行,为毗卢遮那法性大空,依法禅行者很快能次第成就道业,获得法益,证悟妙慧义理。
法界为诸佛法性身而常住,诸佛报身与化身,都依法性常住而如如不动,不生诸法,不坏诸法。诸菩萨示现世间,都顺从诸佛法性,常住法性又为菩萨提供了法界空间与因缘对象。一位在家人问我说,“究竟什么是法?”我对诸位讲,一切恒常不变的真实存在。又问,“世界上一切都真实存在,为什么未见一切都恒常不变呢?”我对诸位讲,一切真实不变的为法性,一切相对真实存在而又经常变化的为法相。又问,“什么是法性与法相呢?”我对诸位讲,“法性为本质,法相为表现;如地水火风空识性七大为本质存在,地水火风空为自然法,识性为因缘法。世间一切存在而又变化的现象,包含地球与其它星球,都为自然法相;世间一切众生,包含有形体与无形体,都为因缘法相。地水火风空识性,可有万变万化相而性质真实存在又恒常不变。又问,“世间尽是有为法,何存无为法呢?”我对诸位讲,世间有为法普遍存在并发挥功用,无为法也普遍存在并发挥功用。只是众生身体是有为法,只能感知有为法并受功用支配,不能感知无为法并获得功用效果,故生灭轮回于有为法中不得出离;一切法相,皆为分段生灭。只有依佛法禅行定空三味,证悟于有为法中无漏业习并从心识中拔出业习之根的智慧,身心虽在世间有为法中,却尽享出世间无为法功用效果,观十方法界而无障碍,住清净地而得自在,常以禅悦为食而法喜,身旷心怡而无为空寂,才能于世间觉知无为法。又问,“出世间还存在有为法吗?”我对诸位讲,出世间法非有为、非无为,地水火风空识性七大真实存在又恒常不变,只是一切法相为妙有,一切功用为妙力,一切众生依功德受妙乐;且一切法相变易生灭。法法平等尽入无为,门门相通尽达净土;义义教化一乘菩提,理理唤醒沉睡众生。世世菩萨有缘济度,是是自我又染漏习;仁仁禅行皈依觉性,人人迷恋戏论有为。大日字母智慧深,义理无尽遍法门;佛力加持禅行路,定空境界破五蕴。金刚道场涌祥云,大众闻受感圣恩;佛子奉行悲慧力,自增勤勇誓愿心。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真言三昧門 圓滿一切願所謂諸如來不可思議果
具足眾勝願 真言決定義超越於三世無垢同虛空
住不思議心 起作諸事業到修行地者授不思議果
是第一真實 諸佛所開示若知此法教當得諸悉地
最勝真實聲 真言真言相行者諦思惟當得不壞句】
佛接着说,修行开心智、明法门的人,一切愿求都能获得圆满。一一法门皆有佛加持力,都能成就不可思议的佛道妙果。一一法句皆具足佛殊胜愿力,都是功德成就的决定义理。一一义理清净如虚空,都能超越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时间上的限制。一一方便皆住圣心,都能于方金刚道场作佛事、法事、僧事。一一圣心庄严菩萨行,都能以自在力化度众生成就道果。一一知见是十方诸佛所开示,都能证悟出世间诸法实相。一一教相不离法藏心地,都能圆满诸地菩萨功德。一一法相表示甚深义理,都能发出最为殊胜的出世间大音声。一一行者闻思修诸法门,都能受持如此金刚法句。
有二位同修辩论如何区别法性与法相,各具法理,谁也不能让对方信服。一位说,“地坚、水湿、火热、风动、空无,既是法相又是法性。”另一位说,“坚、湿、热、动、无是法相,地、水、火、风、空是法性。”二位前来问我谁说的符合法理,或都符合法理。我对他们讲,二位辨别法性与法相,不能用有为法,应用无为法。坚、湿、热、动、无都是相对存在,处于无常变化中,自然是法相;如地磁力、水能力、火光力、风氧力、空容力,仍然是法相。地、水、火、风、空是宇宙构成元素,各星球世界不同,各种元素的物理特性既有相同又有不同;这种相同的物理特性,不因不同的星球世界而变化,普遍存在于十方世界;这种不相同的物理特性,相对存在于十方世界;各星球世界的相同与不同都为佛赐神力,又为众生业力;故地、水、火、风、空是法性为方便说;地、水、火、风、空的本质存在和物理特性及超自然力共同形成的本质特征,是自然法性。这种超自然力,既是此星球世界不存在,由彼星球世界高能量高智慧生命体的带入,或彼星球世界不存在,由此星球世界不同能量不同智慧生命体的带出;又是本星球世界不同形态不同智慧生命体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不同状态下所释放。一切众生的生命体,都由地、水、火、风、空、识、性七大所组成;生命体中可见的地、水、火、风四大和合与可知的地、水、火、风、空五大和合具足自然法性,可觉的识、性具足因缘法性;本经佛所说法性,应为自然与因缘和合的法性。人类可通过感受上或理论上见闻觉知世间法相与法性的存在,也可通过修行证悟,知见觉出世间法相与法性的存在。但是,世出世间都存在诸法实相与诸法空相及诸法实性与诸法空性。
【爾時執金剛秘密主白佛言。稀有世尊。佛說不思議真言相道法。不共一切聲聞緣覺。亦非普為一切眾生。若信此真言道者。諸功德法皆當滿足。唯願世尊。次說漫荼羅所須次第。】
金刚手秘密主向佛请法说,世间众生难值难遇的佛世尊,能于金刚道场中说此密行菩萨道示现世间的法相,不共于一切声闻、缘觉法相,也不共于一切众生法相;如有信受奉行者,所修法门的菩提愿力功德,都能快速得到满足。还请佛慈悲,继续说行菩萨道所须次第。
【如是說已。世尊複告金剛手而說偈言
持真言行者 供養諸聖尊當奉悅意花潔白黃朱色
缽頭摩青蓮 龍花奔那伽計薩囉末利 得檗藍瞻蔔
無憂底羅劍 缽吒羅娑羅是等鮮妙華 吉祥眾所樂
採集以為鬘 敬心而供養栴檀及青木 苜蓿香郁金
及余妙塗香 盡持以奉獻沉水及松香 嚩藍與龍腦
白檀膠香等 失利婆塞迦及餘焚香類 芬馥世稱美
應當隨法教 而奉於聖尊複次大眾生 依教獻諸食
奉乳糜酪飯 歡喜漫荼迦百葉甘美餅 淨妙[米*少]糖餅
布利迦間究及末塗失囉嫓諾迦無憂 播缽吒食等
如是諸肴饍 種種珍妙果蹇荼與石蜜 糖蜜生熟酥
種種諸漿飲 乳酪淨牛味又奉諸燈燭 異類新淨器
盛滿妙香油布列為照明四方繒[怡-台+番]蓋 種種色相間
門標異形類 並懸以鈴鐸或以心供養 一切皆作之
持真言行者 存意勿遺忘 次具迦羅奢 或六或十八
備足諸寶藥 盛滿眾香水枝條上垂布 間插華果實
塗香等嚴飾 結護而作淨系頸以妙衣 瓶數或增廣
上首諸尊等 各各奉兼服諸餘大有情 一一皆獻之
如是修供養次引應度者】
佛说,行菩萨道的人,应以白、黄、红等各色鲜花供养诸佛;使金刚道场吉祥如意,施于众生喜闻乐见。再以香木香花等供养诸佛;使金刚道场气息清馨,施于众生身畅神怡。再以沉水、白檀等香供养诸佛;使金刚道场芬芳盖世,施于众生称美赞奇。再以乳糜酪饭等美食供养诸佛;使金刚道场福田盈盛,施于众生饱暖健康。再以净器灯烛等供养诸佛;使金刚道场庄严明亮,施于众生破除烦恼。再以缯幡铃铎等供养诸佛;使金刚道场正法弘声,施于众生警世醒悟。再以宝药、香水、枝条、果实等供养诸佛;使金刚道场济世救苦,施于众生无量法财。再以妙衣、瓶器等供养诸佛;使金刚道场圆满无缺,施于众生护佑安稳。在广修供养的同时,还应随机为众生说法,遍洒甘露,普润有情。
金刚道场所供养物品与器具都有仪轨,所含喻义广泛深遂。对此,我们不能用现代思维去简单理解,或从表相去品评认知;应以恭敬心思维佛法中蕴藏的无尽智慧,或用醒忏心行证觉知宇宙人生真相。我们若去金刚道场参访游历,也应随喜赞叹,诚心供养,拥护道场,广结法缘。特别是修行其它法门的行人,不以本宗常识知见去思议密宗短长,更不应以地域的先进与落后等世俗知见去思议佛教场所等;应知因缘法,破有为相,礼善知识,明法义理。
密宗行人在修行法布施上,应善用法语,慎用法力;如一位长期修行净土法门的出家人,宿债业习致身有鬼秽附体,精神萎靡不振,随时随处疼痛,经常有气无力等。另一位出家人心生怜悯,恳请一位密宗行人帮助驱除。这位密宗行人在无法明说的情况下,用慧力金刚指驱除。几个月后,这位出家人身心虽恢复健康;但不理解慧力金刚指法力,误认为另一位出家人与密宗行人为外道。法法平等,是心性平等,义理相通;而不同法门,于具体修持方法上也存在差异。宗门不同,所依传承不同,具体修持方法也不同,应知恩感德,相互包容;而不应盲目妄说,相互排斥。
【灑之以淨水 授與塗香華令發菩提心 憶念諸如來
一切皆當得 生於淨佛家 結法界生印 及與法輪印
金剛有情等 而用作加護次應當自結 諸佛三昧耶
三轉加淨衣 如真言法教而用覆其首 深起悲念心
三誦三昧耶頂戴以囉字 嚴以大空點 周匝開焰鬘
字門生白光 流出如滿月現對諸救世 而散于淨華
隨其所至處 行人而尊奉漫荼羅初門 大龍廂衛處
于二門中間 安立於學人 住彼隨法教 而作眾事業
如是令弟子 遠離于諸過作寂然護摩 護摩依法住
初自中胎藏至第二之外于漫茶羅中 作無疑慮心
如其自肘量 陷作光明壇 四節為周界 中表金剛印
師位之右方 護摩具支分學人住其左 蹲踞增敬心
自敷吉祥草 藉地以安坐或布眾彩色 彤輝極嚴麗
一切繢事成 是略護摩處 周匝布祥茅 端坐互相加
右旋皆廣厚 遍灑以香水思惟火光尊 哀湣一切故
應當持滿器 而以供養之爾時善住者 當說是真語
南麼三曼多勃馱喃(一)惡揭娜(二合)曳(平二)莎訶(三)】
佛接着说,行菩萨道的人,应利用洒净、授香、送花等方便,用法语引导善根成熟的人发菩提心。并愿求发菩提心的人,所称念佛名号的功德,深植八识田中,一切善业根芽都得生长,世世生于清净的佛种姓之家,入十方法界以身心承载佛法,转佛正法,行菩萨道,救护众生。还应自求依戒摄持身心,行持诸佛净戒。还应生起慈悲护念自性众生心,以三乘清净法衣自覆身心,奉行佛教法义,身口意持佛性平等戒;并于正定中得观殊胜境界,如上方虚空出现光明宝珠,流光四射,光环围绕,清净如满月;诸佛涌现于虚空,救度世间诸苦,有天女遍散清净天花,随其住处又有行人礼拜供养等。还应至心向道场,求善知识方便教诸因缘法门,从而学会作诸佛事或办理法会的要领仪轨;并知尊重护法。还应教化弟子守护戒仪,远离犯戒过失,保持身心寂然,息灭贪嗔欲火;在息灭贪嗔欲火中应依法而住,自破五蕴魔事,胜境莫作圣解。还应教化弟子依灌顶法而受护持,尽除疑悔诸障,保持一心不乱;在如法闻思修中,用佛智慧之火,燃尽烦恼之薪。还应教化弟子住于清净处,端然禅坐像,常养增敬心;在庄严神圣的金刚道场中,用清净法水息灭世间灾厄。还应教化弟子广修福德,惠施一切众生,常住善行中;去除怠慢心,增长不坏智。佛说是真语密语心咒;咒心,为皈依十方三世佛,以正法光明炬,如实说火天咒语神力;即供养火食时,诵三、七、二十一或一百零八遍,可息灭三灾八难。
本经中一些密行法句,我尽量用通教易懂的语言浅解,让大多数人共受法益;又顺从密行法句本义,尽量增加密宗行人的智慧外延。一些密行法句喻意于心,不可言说,只有形表;虽浅解经义,不碍本行。
有人问,“古德说三心了不可得,怎么又说证道不离当下一念心呢?”我对诸位讲,当下一念心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即过去世因,现在世缘、未来世果。三心了不可得,为放下我法执著,空去见思相有。证道不离当下一念心,为一念清净佛号,心无染著境界;精进禅行时,无念入断灭,即为枯木禅;杂念生五浊,即为凡夫定。
【複以三昧手 次持諸弟子慧手大空指 略奉持護摩
每獻輒誠誦 各別至三七 當住慈湣心 依法真實言
南麼三曼多勃馱喃(一)阿(去)摩訶(引)扇底(丁以反下同)檗多(二)扇底羯囉(三)缽囉(二合)睒摩達磨儞(入)若(引)多(四)阿婆(去)嚩薩嚩(二合)婆(引)嚩(五)達麼娑麼多(引)缽囉(二合)缽多(二合六)莎訶(七)】
佛接着说,依法真实言密语心咒;咒心,为皈依十方三世佛,行菩萨道的人,还应住慈悯心,以三昧智火力加持弟子,知缘起性空义,证大空、离妄想,悟一切法平等,成菩提根苗。再诵息灾、降伏、增益咒语三、七、二十一或一百零八遍,以正法威势灭除障碍。
经中密法,应依师教诵持,不可依经自修,以防妄作自损利益;如几位修学净土的人,偷观密宗行人修持方法后,也照葫芦画瓢的修行起来。几天至几个月后,有的呕吐不食、有的遗精不止、有的整夜不眠等。分别问我是怎么回事?我说,未得师传,盲修瞎练;盗法自伤,立即停止;七天后,身体自然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