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的坚持

七天的坚持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读《反本能》

这是一个七天的读书计划!

现分享读书笔记,褒奖自己七天的坚持!

本书共11章,7天读完:

第1天:自序 & 第一部分 第一、二章

第2天:第一部分 第三、四章

第3天:第一部分 第五章 & 第二部分 第一、二章

第4天:第二部分 第三、四章

第5天:第二部分 第五章 & 第三部分 第一章

第6天:第三部分 第二、三章

第7天:第三部分 第四章 & 后记

第一天

对这本书的兴趣来源于书名,更来自于改变自己的愿望。

随年龄阅历的增加,对自身的审视日益增多,更多的注重内在的涵养,而不是年轻时对外貌形体过分的在意。初初读这本书,目录部分从浅入深,从问题的根源及改变的途径进行了综合的阐述。我们的习以为常 ,我们的拖延症,我们对智能产品的过度依赖,按照作者的说法我们似乎越来越回归于本能了,即所谓的生存及享乐的本能。

开篇的两章探索了我们喜欢拖延的根源,总结一下作者在文中所说,即是我们更多的选择是出于我们的生物性,也就是说

“人为了更好地生存,制定了文明的规则,克制了厮杀的本能。 然而,生物进化的历史并没有很大程度上改变生存的基本机制”。

文中作者的一些说法有失偏颇,我并不是很赞同,在谈到环境对人的影响时,单纯举一个小吃店铺的换座率因为外在客观的环境影响就得出如此结论确实不够慎重,环境有现实的可见的环境,也有人文的历史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诸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即使影响力不同,但不能据此就忽略了其他方面对人的改变。

“β-淀粉样蛋白样物质会引起我们的记忆功能紊乱,持续时间较长会影响我们的语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上了年纪就记忆力衰退,生活不能自理。人年龄大了之后,排毒能力会有所下降。大脑内的有毒物质在大脑内经过长时间积累,达到较高的水平,就会造成影响。”

这一段的描写有点象是老中医解释老年痴呆,我们应该看到,人步入老年以后,信息通道的容量是有所减少的,注意的能力也会有所下降,相对年轻人来说,同样的记忆容量对老年人来说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从β-淀粉样蛋白样物质的增加,排毒能力下降方面来解释如同管中窥豹,太片面。

可以看出作者读了比较多的心理学方面的著作,对心理学大师也了解的相对较多,但对于心理学知识的活学活用方面还不能运用自如,对大师说法的引用暂时还停留在只是引用的层面上,不能更好的结合我们的日常来述说,比如对于本能的讲述或许从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来着手会更具吸引力,而不是单纯的解释为生存和享乐。

本书语言简洁,较通俗,可以作为一本科普的小册子来阅读!

第二天:

随着作品阅读的深入,对作者知识的丰富也是由衷的赞叹与佩服。

在这两章中,作者引用了诸多心理学家的理论,无论是实验结论或是心理学家们的经典名言,还有数量蛮多的心理学名词,如约哈里窗,蒸发冷却效应,PDCA循环等等。对这些名词的解释或许是因为限于篇幅、作品主题等因素而显得过于浅显,纯粹只是解释了一个名词,对于这个名词与我们生活的关联,这种现象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只是作了一个粗略的介绍,并没有详细说明,甚至感觉某些个名词出现的没有意义,与文章内容没有内在联系。短短两篇章节的内容,涉及的专业名词过于繁琐,给人的感觉只是显摆懂的多,似乎也在用诸多专业名词来掩盖作者在理论与实际联系方面的不足。

这两节内容衔接不够,缺乏上下文之间的和缓过度,对某些内容出现的过于突兀,在跟随作者跳跃思维的同也未留下足够的空间与时间来思考。这两章内容虽然引用大量实验结论,但内容过于碎片化。作者试图赋于这个实验以自己的结论,但这种抽离出来的片面的结论未能得到很好的支撑。如作者所说“而通过分享有效和真实的信息,则能够让我们获得尊重和信任。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们沉溺于网络社交。如果信息越少人知道,或者让我们觉得这信息更重要,分享后我们也会获得更多的愉悦感。”作者从现在比较流行的微信朋友圈来说信息有效与真实的作用,结合我们最为关心也与我们最有密切关系的身边事说起,确实能从现实来指出我们存在的问题,看的出作者是用了心的。但是,在此说法中,作者把尊重信任与有效真实的信息划上了等号,在我看来,并完全具有可等性。在现实社会中,印象管理让人们输出了自认为不错的信息,也试图因此在别人眼里留下想留下的印象,这种印象管理不完全是真实的影像,修饰过的加工过的信息不一定全部真实但不能不说是有效,当然在别人眼里也可能据此而产生尊重与信任的感觉。另外,作者说

“分享信息能够带来尊重,看八卦能够减少我们的焦虑,这些都直接导致了我们对手机和邮件等的高度依赖,”

对于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智能手机的应用越来越广,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除分享信息与看八卦外,我们的工作也是离不开手机的,邮件便于我们沟通,即时的通信大大节省了靠人力的传输,在工作之余,手机上的娱乐也在适时的调剂着我们忙碌的生活,我并不觉得是因为分享信息与看八卦导致了我们对手机的依赖,是科技的力量,我们应因时制宜,紧跟潮流,节制有效的利用即可。

第三天

    在第一部分的第五章,作者从如何更高效的学习讲起,梳理了记忆的三个过程:编码,存储和提取!从这三个过程,用电脑储存信息进行类比,浅显易懂!

我们在改进学习策略时最主要的是运用层级加工理论来提高我们的记忆水平,增加信息与我们所学知识的联系点,通过不同场景的记忆,增加信息提取的线索,从而能够在不同的场合快速提取已有的信息。同时,作者提出了建立联系主要应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对于相对较多数量的项目进行记忆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根据相似度进行分类,产生塔式的链接,这样就可以节约我们认知通道相对狭窄的弊端。在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方面,作者分析了两者的优势,集中学习在熟悉的知识和想要获得灵感时更为适合,而想到学习运动技能和知识时,分散学习则更具优势,当然,事无绝对,两者相互的结合,合理的分配学习时间,适当的重复,并加以提取应用,对我们的学习会更有帮助。当然,学习最主要是大脑对信息的加工,文中作者提到了睡眠对大脑疲劳的修复,并罗列了有助睡眠的几个方法,说明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我们克服低效率的工作状态。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除睡眠外,不同的娱乐方式有也助于缓解我们大脑对单调工作的厌烦感。文中作者提到了网络存在着虚假学习感,主要集中在信息过多增加了我们筛选的成本,另外就是媒体人对信息的简化无法培养我们深度思考的能力。为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作者认为做笔记是个有效的方法,对此我是极为赞同的。作者用大篇幅详述了体系的相关性质:多元性,相关性,统一性,非线性,秩序性,对我们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很大的帮助,应懂得筛选知识,避免低级知识对我们大脑资源的浪费。

反本能第二部分前两章讲述了高情商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的作用,毕竟现在的社会是群体的社会,我们都不可避免的与这样那样的人打交道,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让我们更好的适应群体生活,也可以避免无谓的争端。书中对社交盲区即不如意的接触进行了归因,作者将之归为控制欲,认为是我们在进化过程遗留的对周围事物控制的欲望,当这种欲望能够满足时,我们对周边环境及人有了绝对的控制,从而可以获得安全感。这种控制欲可以表现在方方面面,工作中领导对下属,家庭中父母对子女,控制过强则容易侵犯到别人的空间,从而产生了人际矛盾。作者在对如何降低或是如何有效掌控自己的控制欲时,提出了熟悉感及自我表露。我们知道,熟悉感首先表现在混个脸熟,至少给别人留下个不陌生的印象,但是我们仍应看到,混个脸熟只是我们建立 良好人际关系第一步,书中引用了心理学 家 赛 安 斯所作的一个试验,得出了纯粹接触效应的一个结论。在这段中作者用照镜子及明星增加上镜率说明这个效应,从心理学角度 来说,人们在照镜子时会自觉的对自己进行美化, 首因效应及近因效应对明星也一样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并不完全是某一个方面的影响。对于自我表露,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西尼·朱拉德认为自我表露指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真实地展示自己的行为、倾诉自己的思想,是人际交互的一个过程,确实可以缩短人与人这间的距离,对改善人际关系,拉近人们的交往增加亲密感起很大的作用。对于自我表露,总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从有关于自己事实,目前的思想感受,对别人的看法,隐私 等 方面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当然,自我表露也不是越多越好,亲密朋友间可以表露的多一些,而对泛泛之交也适当即可。作者在对90后进行分析时,提出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生理的需要到爱与尊重的需要,90后相对为温饱打拼的中年人来说,他们的需要往往体现在了尊重方面,体现在了需要更多的赞美方面。在赞美频率与效果之间呈现一个倒U型的关系,我们应把握好度。当然,真实的发自内心的赞美也是实现尊重需要所必不可少的。

第四天:

  第二部分的三四章分别从沟通与相处两个方面来分析,其实这两个方面完全可以合并在一起,沟通是为了更好的相处,而良好的相处也可以促进沟通。

在这两个章节中,作者采取了一般的文章结构形式,先分析原因,再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分享了自己在以往生活中的一些经验,这种写作方式显得文章结构更为清晰,也符合我们阅读与思考的习惯。如在分析我们为何会喜欢抬杠的时候列举了:自尊的需求,宣泄的需求,认知域交集较小等原因,也详细分析在在家庭中为什么也会发争执的原因。同时,对青春期的孩子对待老师与家长截然不同的态度也有所提及其原因,但在分析方面并未能真正结合发展心理学的知识予以更有说服力的分析。另外,作者在分析沟通与相处的艺术时仍存在拼凑零散心理学知识的感觉,作者试图通过一些心理学大家的试验结论来支撑他在分析这两个方面。但通篇读完,留给我最深印象也无非是控制欲与熟悉感及对资源的竞争这几个方面,在结合我们日常小事方面尤其是家庭生活方面并不能很好的说明在两代人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对其解决方法也自然无法做到有效。

这两章部分内容在前几章都有部分提及,从举例与作者对睡眠及对自身疲劳的缓解方面重复的相对较多,缺乏较多的事例来支持作者的观点,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是经典事例,除此外不需列举其他的。我们需要的更有说服力的与我们日常发生的小事更直接的事例来参照,也会更深入体会。或许作者适合写短篇小文章,对篇幅较长的文章就有了拼凑的感觉了。

对于社会惰化的理解,作者写的较为分散,总结起来应该也就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目标任务的具体化,对于绩效的量化考核,另一个就是增加群体凝聚力,在企业中尤其适用,但对于个人来说,对于与自己相近或比自己稍高水平的人相处才会增加动力,差别较大则不会出现促进的作用,所以,这也是倒U型关系的,作者在这个方面的解释忽略了人们普遍的心理想法。

在这两章内容中,作者提及了挫折-侵犯学说,也提及了罗森塔尔的皮利马利翁效应,还有情绪的ABC理论,这些确实是心理学方面比较著名的学说与实验,在短短两章内容中出现数量蛮多的专业知识,这样一本通俗的面向大众的书籍来说有点云里雾里的感觉,可能会出现晦涩难懂的感觉,蜻蜓点水般的罗列不利用读者对作者意图的理解,似乎与本书的主旨也相去甚远!

第五天

    第二部分的第五章,文章开始就对负面情绪进行了一番生理机制的解释,从前额皮质到扣带回到尾状核到杏仁体,再从分泌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多巴胺到我们所谓的脑锁住,从施 瓦 兹 著作《 脑 锁: 如何 摆脱 强迫 症》到 艾 丽 西亚· 威廉 姆 斯 和 米 歇 尔· 莫 尔 兹 实验,开篇的专业术语作者是闹哪样呢?确定是给普通人看的一本书?确定不是一本医学心理学的专业书籍?大脑神经层面的分析完了,社会因素导致的负面情绪作者从争取更多注意力和平均值的回归来分析,虽然一部分的负面情绪能争取到更多的注意力和资源,但是作者没有考虑到人格因素中的内外向问题。相对内向的人来说,并不喜欢有太多的关注,也不会在聚会后有失落感。相反,内向性格更多的是观向自己的内心,对外的聚会大大消耗精力,在回到家中时内向性格的人会感觉很舒适,也很安全,用作者心理摆来说就是内外向偏重的是不同,都有两极性,但是对外还是对内,不同的性格取向不同。麻辣的痛觉体验并不能说明享乐逆转的问题,麻辣作为一种味觉只是普通人的认知,心理感觉并不会因为它实际是一种痛觉而有所改变,带给我们快乐的仍只是我们认为的一种味觉。接纳自己不完美对我们控制负面情绪确实有所帮助。这种自我接纳是建立在对自我的了解基础上的,加之准确的评估,将自己置于现实的环境中,不苛求自己,在此作者以卡 罗· 德 威 克 固定心态与成长心态的理论来说明,我们的成长是个流动的过程,不是非此即彼的,接受失败才能更好更快的成长。群体的社会人与人总是互动的,相互的影响也无处不在,作者在此说明了暗示对我们的作用,正面的积极情绪的影响也是正面的,负能量也会见缝插针给我们带来负面的心理暗示。因此,我们应该与乐观情绪的人交往,当然也应该要经常的保持积极心态来消除焦虑。对朋辈间优秀人的嫉妒,作者用资源竞争的遗留说法来解释,这种压力的来源是因为资源的有限性,在彼此间存在竞争关系和对资源的占有,一个小群体中或许是因为需要对资源的占有来提高自己的生存的机率,但是在现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生存已经不是最主要的问题,对更高层次需要的渴求才更容易导致嫉妒,合理的对待嫉妒情绪是可以激发我们进取之心的。

第三部分的第一章,在讲到决策陷阱时首先提到的仍是控制感,虽然用了华生的实验来说明控制感对人心理的影响,但仍感觉有所欠缺,甚至有些理亏词穷的感觉,在前面的内容中,作者一再的提到控制感,用控制感可以来解释一切问题了。作者用斯柯林的脑成像试验,希娜的试吃试验,来说明可视化信息与信息过载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不但增加了筛选信息的成本,同时对我们思考信息延伸信息有是有弊无利的。同时,阿希著名的群体压力实验,在解释从众方面尤为出名。作者在解释影响从众的因素时,照搬了基础心理学上的说法,但对群体规模对从众的影响方面存在不甚正确的说法,群体规模越大或是越小的时候是更利于从众,适度规模才容易坚持自己,体会到的压力也越小,不易从众。这个章节从广告彩票等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入手,说明信息对决策的影响,有利于我们理解作者的意图,也更有利天我们做出改变,虽然此章作者仍是详述了几个心理实验来丰富文章内容,总也跳不出内容杂乱的感觉!

第六天

偶然的翻看一本书,查尔斯。都希格写的习惯的力量,书中部分内容如暗示,习惯在大脑层面的成因,以及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这方面与本书似有相同之处,当然 ,心理学的研究自然是包括这些基本的内容的,对于这本习惯的力量与本书反本能-对抗你的习以为常可以相对比来看,有助于我们增进对心理习惯的理解,从而更好的改变我们不良的习惯。

第三部分的第二章节,作者再一次提及自我服务偏差,认为只所以出现自我服务偏差,原因之一是对于维护自尊的需要,也因此延伸出了对自己的过高评价,在潜意识方面就会认为自己比别人优秀的多。当然,不能完全否定自我服务偏差在带来自信方面的作用。作者又从专业的错觉方面来分析我们对于专业思维迁移的影响。作为某一专业领域的人才,会更容易用自己专业 的眼光来观察分析遇到的其他一些问题,这是有些糟糕的事情。我们在这个时候往往缺足够多类型的知识来解决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作者提到

”我们 需要 涉猎 更为 广泛 的 书籍, 不应 仅 局限于 自己的 领域, 只有 这样 才能 让 自己的 思维 尽可能 多 地 跳出 自己 熟悉 的 领域 去 思考。“

这是我极为赞同的观点,长久的接触专业知识容易忽略其他专业领域的知识,也会限制我们的眼光和思维。作者用中国传统闹婚说明了我们信念固着对我们处事的影响,认为用心理学家罗德的实验场景置换来改变这种信念固着是极为有效的方法,

”一来 是 能够 感受 对方 观点 的 可能性, 二来 是 可以 发现 对方 观点 的 局限 范围。“

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同理,贝叶斯概率公式(数学家推导概率问题的一个公式,用在心理学方面主要是指人们主观概率估计的认知加工过程规律)的运用可以避免幸存者偏差,对信息推导得出结论的过程不可避免的存在的逻辑的漏洞,即我们往往忽略推导过程的数据与信息而得出我们想要的筛选过的结论。沉没成本也一再的出现,作者以此来说明我们选择的坚持与放弃问题,

“当成 本 已经 收 不回 来的 时候, 需要 果断 放弃“ 沉没 成本”。

作者没有说明何谓适当的沉没成本,而人们自然的会在此犹豫选择中增加了成本。

第三章节,作者重点提了在逻辑表达上的金字塔理论。金字塔原理是巴巴拉明托讲解写作逻辑与推理逻辑提出来的,巴巴拉在金字塔原理这本书详细解释了此原理对我们写作与思维的作用,显然,本书作者是借鉴了原作者的一些说法的。

”将 十 余 个 项目 划分 为 三个 大项, 让 自己 思维 的 抽象 程度 提高, 产生 塔式 链接, 更容易 记忆。”

同样的内容出现了多次,冗余的述说画蛇添足。本章节中提到学习的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这个是说明前后学习内容相互间的影响,并不能说明对哪一部分会记的更清楚,对概念的偷梁换柱并不能充分说明作者提出的观点。

“这也 是 为什么 部分 广告 代言人 是非 常 普通 的 小人物 或者 超市 与 家庭 聚餐 的 场景, 同时 添加 自己 想要 宣传 的 产品, 其 目的 就是 为了 增加 受 众 的 熟悉 感。”

广告代言人的选择目前来说多是明星人物,有部分是普通人代言,然并不能代表目前的主流现象,在此,明星代言在广告效应上是运用了心理学信息流传播的理论,或许可以参考美国应用心理学家斯科特专著:《广告心理学》来理解会更透彻。

第七天:

  就如同读余华的第七天,终于来到了任务结束的这一天,在感到有所折磨的同时,我也庆幸的又复习了一次几年前上的心理课。

“人生 所谓 的 意义, 是我 们 赋予 我们 行为 的 一种 支撑。 它是 我们 价值观 的 产物, 而 不是 本来 就 拥有 的。 意义 的 产生 来源于 我们 对 事物 的 认知 以及 关联 的 构建。”

就象作者所说,我们存在的意义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我们可以赋予这种存在以任何的价值,这也是我们每个人有不同人生价值观的原因。在马太效应日益明显的现在,如何能让自己突破瓶颈,进入到更高层次的圈子,作者认为我们必须有足够多的知识,足够充足的资源用以交换,提升自身的格局便成了当务之急。金融市场的泊松曲线(请恕我对此的无知),发展过程中的节点,人们在有原始积累的基础上才可能有更大的飞跃。作者用传销来说明洗脑如何产生的,对于信息的隔断及单一的无需太多思考的信息轰炸,加之人们的从众心理便容易产生洗脑的效果。即使内心再强大,对信息的封闭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如前段时间一个十年不上网的博士生被一个普通的骗局欺骗的新闻,诸如此类。信息源的筛选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容易相信我们认为是正确的东西,不需要付出努力就能得到 的东西,而对于需要提高警惕运用思维的事物却容易忽略不记,我们的大脑此时处于一种懈怠状态,按作者的说法是有助于我们能量的保存,是我们的本能。作者在文中对星座的说法有失偏颇。星座的理论部分是有道理的,只不过被人所利用,在贴上占卜迷信的标签后,人们喜爱这种不加思考据标签进行认知的行为,即使存在所谓验证性的偏差,也不能据此就认定是伪科学。作者心理学 家 罗伯特· 瓦 伦、 李· 罗 斯 和 马克· 莱 博的研究,来说明偏激言论引致的沉没的螺旋效应,赛 利 格 曼的狗试验解释了性的无助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平庸。

最后,在后记中,作者写道

“这本 书 本身 的 目的 也是 如此, 通过 对 大量 的 书籍 的 精简 和 提炼, 让 更 多的 人 更容易 看懂, 更容易 理解。 而这 本书 也是 站在 前人 的 肩膀 上 写成 的, 引用 了 大量 前人 的 研究 和 著作。”

至此,我才真的明了,原来作者也只是总结提炼拼凑前人的知识,试图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来指导我们的生活,这是不是与作者在文中所说的有所矛盾呢?因为有了对信息的筛选而让我们不能更深入的思考?也让我们放弃了对信息的延伸的探究呢?不置可否!

你可能感兴趣的:(七天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