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德·波顿在其书中自序说:我读书时总抱着非常个人的理由:为了帮我更好地生活而读书。 我读书是为了学习,是为了成为一个更好、更有自知之明、 更多才多艺的人。
他对最好的书的定义是:
能清楚地阐明你长久以来一直心有所感,却从来没办法明白表达出来的那些东西。 这些书能有效地防止我们因自觉并不完全属于人类大家族而滋生的伤感情绪:我们觉得孑然孤立,谁都不理解我们。
我喜欢他的答案。更喜欢他写书的理由:
写这些书是期望它们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人类的处境。
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处境,是一个哲学问题,它包含了如何看待世界甚至宇宙的观念,类似我们常提到的三观。而三观,是掩藏在脾气秉性血型星座之下的,人与人最深的差别,或联系。
然而三观接近还不能推导出哲学观念合。毕竟后者对智力和理性和需求并非人人能达到。只是当我们理解到哲学是为了认识和理解世界,进而理解我们自身的处境时,那些晦涩和抽象就不再与我们没有关系了。在这点上,阿拉德·波顿做了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他写了一本书叫《哲学的慰藉》,周国平作序,资中筠翻译并作序。
阿兰德为自己定位 – 随笔作家,并赋予其量身定做的含义 – 就是既能抓住人类生存的各种重大主题,又能以如话家常的亲切方式对这 些主题进行讨论的作家。他在TED有演讲视频,如果你看看有兴趣,就可以下单几本。至少这本资先生亲自翻译的作品,你不会失望。
理性世界确有它的稳定和乐趣。喝一碗鸡汤,只能饱腹两日。而建立在理性和思辨基础上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可能给我们更深更持续的慰藉。
对此,周国平的描述是:
哲学不只是慰藉,更是智慧。二者的区别也许在于, 慰藉类似于心理治疗,重在调整我们的心态,智慧调整的却是我们看世界和人生的总体眼光。
这本书介绍了西方哲学史上六位哲学家,对应六种境遇的处理 – 与世不合(苏格拉底)、缺少钱财(伊壁鸠鲁)、受到挫折(塞内加)、缺陷(蒙田)、伤心(叔本华)、困难(尼采)。
这六个人的哲学观念各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作者总结道,
他们都有个一以贯之的共同点,那就是哲学一词希腊文的原义:“爱智慧”。
尊严来自正当的说理
《哲学的慰藉》第一章是苏格拉底如何面对与世不合,阐释:
“哲学家向我们指出一条路,可以摆脱两种强有力的错觉: 应该永远听从舆论, 或是绝不听从舆论。 ”
如作者描述,社会生活充满了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和我们的实情之间的差距。我们谨慎会被指责为愚蠢,我们腼腆会被认为骄傲,我们愿与人同,却被认为谄媚。我们竭力要澄清误解,但是我们口干舌燥,词不达意。而在信息和情绪都过载的网络世界,这一切还可能被无限放大。
苏格拉底死于陪审团判决,即死于群众的意志。苏格拉底没有教会我们如何逃避死刑,但是“在不合逻辑的反对面前维持信心和清醒的立场, 他应该是我们至高无上的榜样”。
哲人说:
真正的尊严不是来自多数人的意志,而是来自正当的说理。所以我们的注意力应该由不受世人喜爱转向解释其所以然。我们应该关心的不是反对我们的人数,而是他们反对的理由有多充分。批评的价值取决于批评者的思想程序,而不是人数的多少或是他们所在的阶层。
谋求快乐的正确方案
伊壁鸠鲁一章很有趣,尤其在我们经常出现的买买买的时候:) 伊壁鸠鲁认为,哲学家的任务就是帮助我们解读自己弄不清楚的痛苦和欲望的脉搏,从而使我们免于制定错误的谋求快乐的方案。
“既然昂贵的东西不能带给我们特大的欢乐,为什么对我们还有那么强大的吸引力呢?其原因同那个偏头痛患者在头的一侧钻洞一样,对于我们不理解的需要,昂贵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是适当的解决办法。我们所需要的精神的东西在物质世界中被仿造。我们需要的是重整自己的思想,却为新的货架所引诱。我们买一件开司米毛衣代替朋友的忠告。”
阿兰德继续举例,我们买了一辆吉普车,在伊壁鸠鲁看来我们追求的是自由。我们买一瓶开胃酒,在伊壁鸠鲁看来我们寻找的是朋友。而一件精美的浴衣不能真的代替思想,给我们安宁。
那么问题来了,今天你想买什么?你想得到的又是什么呢?
你们的哲学哪里去了?
塞内加这一章可能是最传奇和震撼的了。 塞内加显赫一生,然而厄运突然。他担任了尼禄皇帝5年导师,10年忠实的副官,而尼禄为一个与他无关的阴谋而命令他自裁。
记载说,面对自裁的命令他不动声色,顺从地割了手腕。死前劝为他伤心的朋友停止哭泣,鼓起勇气。他问:
“你们的哲学哪里去了,多少年来他们互相激励的那种处变不惊的精神哪里去了?”
他了解尼禄残暴成性,也预料他弑母杀兄之后,只剩下杀师了。 他温柔地拥抱了妻子,并要她从他没有虚度的一生中得到慰藉。塞内加的著作反复表达,他也实践着:我们对有准备的、理解了的挫折承受力最强。
阿兰德的解读是:
哲学的任务是教会我们在愿望碰到现实的顽固之壁时, 以最软的方式着陆。
其实他在自裁命令到来的三年前递交辞呈。生命最后的三年里他专注研究自然。对于你可以改变的事情和不能改变的事情,塞内加早已从自然中得到启发:
“隆冬带来严寒, 我们必须颤栗。夏天带着溽暑回来,我们必须出汗。气候 反常损害健康,我们必须生病。在某些地方我们可能遭遇野兽,或者比野兽危害更大的人…… 我们无法改变事物的秩序…… 我们根据这一自然规律调整自己的灵魂,使它们顺应它,服从它…… 凡是你不能改变的,最好忍受来。”
想到柴静2012年在广州的读书会上说她2009年遭遇两件事:离开新闻调查;引领她进入央视的陈虻去世,而这两件事把她从原有秩序连根拔起,她只有从书页中寻求安全感。这时给她帮助最大的是《顾准文集》。她在描述顾准先生的命运和抵抗时说:
“一个人把自己置身于其中的现实,能够以一种阅读历史的态度来看待的时候,他就不可能发牢骚。当他明白了降临在他身上的事情是一切必然结果的时候,他就能够认识现实。”
阿兰德书中还介绍了塞内加的 “挫折词典” – 如何用智慧来降低挫折对我们的冲击。
比如“愤怒”,塞内加称之为最幼稚的冲突,阿兰德补充道“我们找不到遥控器或钥匙、 道路堵塞、 饭店客满, 于是我们摔门,拔花草,大吼大叫。塞内加劝告我们通过管理自己的期望值而不至于时刻为不如意而咆哮。 今年巴菲特股东大会上,芒格分享婚姻的秘诀,大意也就是:管理你的期望值。对于自身以外的一切人和事,我们能做的,似乎都大体如此。
我们当然会对人对事有期待,被期待有时也是荣誉。而期待落空,就考验心性了。愤怒的情绪会改变小生态。长期在高强度环境下工作,很能深切体会一个人情绪管理的能力给自己以及身边的人带来的感受差别,处于重要位置的人尤其。作为小年轻,可能更紧要的是处理自己能力不足时对自己的愤怒了。
还比如“不公正”。我很喜欢他说的
“我不允许命运之神对我作出判决”。
他认为命运女神并不掌管道德判断,那些因为意外失去孩子的母亲并没有做错什么。这让我想到老家一个老人,一生热心肠,曾多次救人性命。前些年他的孙子在他家过暑假时出了意外,从此他精神跌落谷底,终日念叨不知老天为何如此惩罚他,不久便因癌症在抑郁中去世。他是个很好的人,可惜没能理解“这是命运,不是惩罚”。
而塞内加秉持这种信念,他不将自己政治的失败解释为罪孽的报应。当然,他不只是将失败归咎于非己,也认为自己一度拥有的皇帝大臣身份与他的功劳并不相配。
从显赫到厄运,塞内加很好地注释了斯多葛主义。斯多葛主义不提倡贫穷,而是提倡不害怕也不鄙视贫穷。他可以身处显位锦衣玉食,也可以坦然地失去这一切。他们的智慧是,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贫穷。“他们会泰然离开他们的华屋和奴仆, 没有愤怒, 没有绝望。”
这一章还有个印象深刻的细节,即衡量一个人内心是否卑下(对自己是否友善)的简便方法 —— “对噪音的反应”。书中描述是:为了使自己处闹市而心静,我们必须相信,那些吵闹的人对我们全然不识。我们应该在外界噪声和内心的应受惩罚感之间筑起一道防火墙。 我们不应把对他人的动机的悲观的解释注入到本来与他们无关的场景之中。翻译成大白话,就是那句英文常用语是“Don’t take it personal(不是针对你的,不要往心里去)”。
一个不再弃绝的人
关于伤心,还有谁比叔本华更决绝呢。他至死坚信,“人的存在是一种错误”。 他说:”人惟一的先天的错误就是认为我们是生而为追求幸福的…… 只要我们坚持这一先天的错误…… 世界在我们看来就是充满了矛盾。 因为每走一步, 无论大小, 我们必然会体验到这个世界 和人生决不是为维持幸福生活而安排的。”
同样推崇悲苦的就是大家熟悉的疯子尼采了。只是他的推崇不是绝望而是进取。他早年是叔本华的信徒,在叔本华去世五年后开始读《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并深受影响 —
“哲学智慧的精髓在于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所说:审慎的人只争取摆脱痛苦而不争取欢乐”。
然后他没有步入叔本华的悲观。他视困难为磨砺而非结局,崇尚艺术和旺盛的生命力。他的语录,绝对是励志学的始祖:
“试看那些最优秀、 最完善的个人和民族的历史, 请问有哪一棵大树长到这样骄人的高度没有经过风霜雨雪;请问,厄运和外界的阻力,某种仇恨、妒忌、怀疑、顽强抵制、强硬反对、吝啬、暴力,难道不都是有利的条件,无此则任何伟大,即使是美德,也难以成长起来?”
他阐述古希腊文明为最凶险的力量的升华:他们并不排斥表现为邪恶品质的那些自然的冲动, 而是设法加以调节,包括敬之为神,每年设定节日以庆祝。这个观点很有趣,希腊人对待邪恶和欲望确有超越许多文明的自由。同样地,他认为“把痛苦的状态笼统看作应该予以消灭的对立物,是极端愚蠢的, 总的说来后果是灾难性的…… 几乎与想要消灭坏天气一样愚蠢。” 听起来很可爱。
从44岁时被塞入精神病直到11 年后去世,尼采保持着对他向往的东西的信念。阿兰德对此有一段非常优雅有力的描述:
“在难以忍受的孤独、微贱、贫困和疾病缠身之中, 尼采没有表现出任何他所指责的基督徒的行径; 他没有反对友谊, 攻击名利、 财富。 加利亚尼和歌德仍然是他的英雄。他为谋求幸福而艰苦奋斗, 即使不成功, 他也没有转而反对他曾经向往的东西。 他始终坚信在他眼里一个高贵的人最重要的特点:做一个“不再弃绝” 的人。”
如果你也喜欢阿兰德的文字和字里行间对“爱智慧”的态度,可以一起阅读他的其他作品,也欢迎分享你的体会。在理解我们的处境这条路上,我们需要阅读,需要像阿兰德这样化繁为简、娓娓道来的“随笔作家”,更需要亲身尽力去过有反思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