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竞赛经验干货
一、团队的组建
1、团队主要角色:建模者、编程者、论文撰写者。 2、应具备的素质: 负责建模的同学,应该有较好的数学或物理学功底,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较强,能够学会和使用一些建模常用算法; 负责编程的同学,要有编程的功底,能够快速学会数学软件的使用,能够灵活设计算法,数据处理能力强,能够使用Excel处理批量数据,学会使用Matlab、Lingo、Lindo等数学软件(当然这几个软件可以分工学习,比如一个同学专攻Matlab,另一个同学专攻Lingo和Lindo); 负责论文撰写的同学,应用文写作能力和逻辑表述能力要好,也要具备一些理学思维,能够参与建模、理解并表述模型。 每个队员都应该具备资料搜索的能力,能高效检索出相关资源。
另外,还要有一个文档排版能力强的同学,熟悉Word或LaTeX的排版,因为最后交上的成果是论文,所以论文的排版相当重要。 上述这些能力,团队中只要分别有人精通就行,这样团队整体就具备这样的能力了,而且最好分工学习,避免比赛时某个队员的负担太重。提到的这些软件都是大家花时间就能很快掌握的,归根结底,最重要的素质是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刻苦精神。
3、学习的过程: 不管是培训还是自行准备比赛的过程中,队员都应该多看看往届的获奖论文,但不同角色的侧重点不同,负责建模的同学主要看论文中的建模方法,最好是先自己思考,再将自己的思路和获奖论文进行比较,学习自己不足的地方;负责编程的同学主要看论文中的代码,要能够读懂,学会使用常用的方法;负责论文写作的同学要通读获奖论文,学习其中的文章结构、表述方式等。
4、一些建议: 鼓励跨专业、跨学院组队,不同学科背景的思维方式和考虑到的方面会有所不同,可以提高团队内对问题考虑的全面度,而且这种思维的碰撞更有助于维持团队内活跃思考的氛围,有利于创新。 团队内要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团队中三个成员要分别能够负责建模、编程、论文撰写这三种角色,但每个队员这三种能力也要适当具备,尽管三个人相互独立,但也要做到能够相互补充。因为毕竟一个人的思维不够全面,只有集合大家的想法才能想得更全面更完善。如果是打算参加美赛的,还应该注意英语阅读能力,至少在借助工具的情况下,每个队员都要能够看得懂外文资料,因为在比赛的时候,不可能让一个英语好的同学给你翻译文献来看。
二、团队意识
1、比赛前:
(1)每个队员都要对比赛流程和要求做一些了解,能够提前准备的提前做好准备,比如打印好承诺书、熟悉格式规范、准备好论文模板(注意:这个模板一定是自己做的,即便是从网上找到的,也要自己认真改)等,必备的软件要确保能够正常运行,准备好文档和资料存放的空间,协调好三人间资料共享的问题;
(2)对比赛起始时间要把握好,在有了几次做题经验之后,可以在赛前大致规划下比赛期间的时间安排,尤其是负责建模的同学,因为往往建模的同学是团队的核心,一定要把握好比赛节奏,比如第一天上午查找资料确定选题,下午查找资料、处理数据、讨论模型,晚上确定模型,第二天编程、验证和修改模型,同时着手开始写论文,第三天整合分析、撰写论文,在拿到题目后再适当调整,但一定要有一个时间限定,否则容易出现到最后一天时间不够的情况。
2、比赛中: 往往建模、编程、论文是同时进行的,编程需要模型建立提出的算法,模型的建立也会需要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来做修正,一些前提和假设也要在论文中记录和约定下来,以简化模型。 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对文档的收集,记录下提出的每个方案和建议(不管最后是否使用),这不但有利于最后论文的撰写,也可以在建模遇到瓶颈时,激发新的灵感。 比赛过程中每个队员要分担起自己的那一份职责,也要积极和其他队员讨论,积极协助队友。同时要以团队的利益为重,一切为了最后团队能够交上一份满意的论文,其他个人情绪应该先放下,在比赛过程中,队友之间应该相互支持相互鼓励,而不是互相埋怨推卸责任。遇到意见不合出现分歧的时候,要耐心解决,保持冷静理智,三人共同讨论,一旦确定下来,哪怕不是你所赞成的方案,只要团队确定了,就一起按那个方案努力去做,一定不要出现闹脾气、不配合、表现消极的情况影响团队合作。 比赛的作品最后就是一篇论文,因此论文的写作非常重要。负责论文写作的同学在之前要大量学习往届获奖论文的写作和排版风格,比赛中其他成员要协助论文的写作,把自己负责的要加入论文的那部分用文字描述出来,为了确保文章风格的统一连贯,最好由一个同学执笔整合。而论文最重要的是“摘要”,更是需要反复斟酌和修改。
3、比赛后: 每一次比赛之后,最好小组能够集中在一起聊聊自己的心得,说说在比赛中发现的问题,完全敞开心扉,真诚地对自己和队友在比赛中的表现作出评价,指出缺点和不足,鼓励做的好的地方,对做的不够的提出建议,这样才能够在以后的比赛中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团队精神也就是在这样的磨合中逐渐建立和稳固起来的。
4、注意调整心态: 无论如何都不要因紧张而乱了方寸,赛前要好好休息做好准备工作,比赛中要保持积极活跃的氛围,中途要适当休息,注意保持好团队的精力,提高工作效率,赛后要认真总结和反思,即使没有获奖,也要能够享受这一段特殊的经历给你带来的成长和锻炼。
三、比赛经验 按照时间顺序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各类数学建模竞赛。
1、数学中国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 分为两个阶段,三月一次,四月一次,每阶段都是三天,建议组队参赛为校赛做准备,磨合团队。
2、校赛 一般在5月中下旬,三天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大家还要上课,因此尤其要注意三个人的时间安排,在课余时间里要一起充分讨论。校赛获奖可以免费参加国赛哦~
3、国赛(“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参加比赛的队伍是由学校选拔和组织的,因此建议暑期留校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培训时间前后加起来近一个月,主要是讲解一些数学建模常用算法,往届赛题解法,还有一些数学软件的使用,老师每天都会布置任务,这些任务的完成显示了你的态度和能力,也会影响最终选拔的结果。 比赛是在9月开学后不久,3天时间,尽管有指导老师,但主要还是靠小组中的三个人合力完成。
4、数学建模亚太赛 亚太赛参与的人不多,但含金量也是有的,建议练手。但亚太赛和小美赛只建议参加一个,因为两场比赛时间很接近,都参加会很疲劳。
5、数学中国数学建模国际网络挑战赛 又称“小美赛”,作为美赛的预测和练习,参加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美赛报名费花了大把的银子,提前熟悉一下美赛的形式还是很有帮助的。为期四天的比赛可能会很辛苦,因为时间在11月中旬,临近期末,大家的课业压力都很大,三个人都要做出一部分“牺牲”。注意要提交的是英文的论文哦~
6、电工杯(“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 自由组织、网上报名、网上选题、自己找指导老师,自己提交论文的电子档,并邮寄纸质档。比赛是在11月下旬,3天时间。这是个中文的比赛~
7、美赛(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 (MCM)) 同“高教社杯”国赛一样,美赛也是由学校组织参赛的,大概在11月份就开始报名了。到比赛开始前的时间会简单的进行几次培训,主要讲解一些美赛的注意事项。 比赛是在春节前不久,一般来说是小年前一天开始,4天时间,交英文论文的电子版就可以,英文论文和摘要最好提前拿给指导老师审阅。
四、注意事项
1、赛前仔细阅读赛程要求,把握好时间;
2、注意论文摘要的撰写,摘要中要说明使用的方法、得出的结论;
3、数学建模,重在享受这个过程,尽心尽力做到最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锻炼才是我们从中最大的收获,抱着太强的功利性容易影响比赛中的情绪。
五、相关软件简介
Matlab:这是必须首推的数学软件。功能强大,可以通过编程实现复杂的计算,可以进行数据分析、图形绘制、Simulink模拟,在建模中常常要使用到,要认真学好。
Mathematica:一款功能强大而全面的软件,用的人也不少,可以适当了解下。
Excel:这个不用多说,大家都应该用过,但能要熟练操作表格,并会使用函数来处理和分析大量数据。Excel的功能其实非常强大,不可小觑。
Lingo:是用来求解线性和非线性优化问题的简易工具,程序的编写简单易学,也需要掌握,而且要能够看懂和分析显示的结果。
Lindo:用来解决线性优化问题,不允许出现非线性表达式,可以跟Lingo比较着学,如果两者选其一的话还是建议学Lingo,当然,在时间充裕的条件下,掌握的多不会有坏处。
搜索引擎:常用的比如百度、Google之类,要高效地搜索需要的文献和资料,对搜索引擎的高效搜索方式也要做一些了解。另外一定要利用好自己学校图书馆的网上资源,学校花了很多钱买各种中文和外文的文献数据库(比如知网、万方、维普、Springer之类),要学会使用,搜索资源的这种能力对以后的学习也会有很大帮助。
Word:相当重要,要排版出合格漂亮的文档还是得好好多下功夫、多练习的,建议照着格式要求或者范文自己多练练,不会的就多到网上搜搜解决办法。不过最后交论文还是建议生成PDF文件。
MathType:公式编辑器,用于在Word里编辑数学公式。
LaTeX/ctex:是一种排版系统,非常适用于生成高印刷质量的科技和数学类文档,使用一些命令来进行文档排版,可以方便地排版数学公式,可以下载到供套用的模板,也可以自己认认真真学学那些排版命令。
Eviews:一个用来进行复杂数据分析、回归及预测的工具,主要是用在统计方面,对金融分析、宏观经济预测等领域比较适用。类似软件还有SPSS、stata、R等等,时间有限,大家不用都学,精通一个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