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 | 迎着太平洋的风,愿你找到回家的路。

在台湾,熙熙攘攘的街头,
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的面孔,
五官轮廓鲜明、肤色黝黑,
但言行举止又那么地道的“台湾”。
他们就是:台湾原住民。


花莲 | 迎着太平洋的风,愿你找到回家的路。_第1张图片

他们离开自己的家乡和族群,
来到台北、高雄
这样五光十色的大都市打拼。
尽管在各行各业不乏杰出代表,
然而,
离乡的孤独、身份认同的迷茫,
却是他们心中的痛。

过去在台湾,
多少存在对原住民的歧视。
据说20年前张惠妹刚出道时,
唱片公司曾担心,
她的卑南族身份不被市场接受。

台湾原住民人口数有53万,
他们中很大一部分来自花莲,
台湾东部的山海之县。

花莲 | 迎着太平洋的风,愿你找到回家的路。_第2张图片

在花莲,
有着原住民第一大族——阿美族。
这是一个独特的母系族群,
个性鲜明,文化丰厚。
单看他们的服饰,
女孩子衣裙鲜红亮丽,
男孩子一身短打,赤膊上阵……
就洋溢着浓浓的热带海洋风。
花莲 | 迎着太平洋的风,愿你找到回家的路。_第3张图片
花莲 | 迎着太平洋的风,愿你找到回家的路。_第4张图片

直至今天,
以阿美族为代表的
原住民丰年祭、捕鱼祭、
海祭、马里古拉艾等节庆,
在花莲地区,
依然是每年最受瞩目的人文盛事。
花莲 | 迎着太平洋的风,愿你找到回家的路。_第5张图片

但绚丽的服饰、热烈的歌舞,
对阿美族人而言并非声色之娱,
而是与神灵沟通的方式,
他们由此表达赞美、感恩与祈求。
在敬畏自然的同时,
他们拥护族群,珍惜家庭,
由耆老传习歌谣和口述历史,
一切生生不息,
是久远的魅力与骄傲。
花莲 | 迎着太平洋的风,愿你找到回家的路。_第6张图片

可惜,与很多地方一样,
近年由于发展不平衡、商业文明冲击,
原住民部落逐渐出现“空巢”现象。
过去,曾有台湾媒体走访了
花莲的10个山区部落,
发现村子里只有老人和小孩,
原住民青年纷纷出走,
部落文化面临着断层、消亡的危险。
花莲 | 迎着太平洋的风,愿你找到回家的路。_第7张图片

近年政府开始推动,
有原住民血脉的名人,
也加入呼吁,
一些在大城市打拼的原住民青年,
不约而同踏上了返乡之路。
花莲 | 迎着太平洋的风,愿你找到回家的路。_第8张图片

有人开设传统手工作坊,
有人投入有机种植,
有人开辟部落旅行,
有人把房子改造成民宿……
花莲 | 迎着太平洋的风,愿你找到回家的路。_第9张图片

一对阿美族夫妻,
法拉与巴奈,
就回到了家乡——
花莲寿丰乡的水涟部落,
建立“吉籁猎人学校”。
在那里,
他们邀集部落老中青三代加入,
向儿童和游客传习
原住民猎人对大自然的尊重,
如何与不同生命共存。
花莲 | 迎着太平洋的风,愿你找到回家的路。_第10张图片

法拉回忆小时候,
曾在一桩山林意外中,
目睹老猎人只身带一把刀进山,
就胜过全副武装的救难队伍,
原住民世代传承的睿智和勇武,
一直牢牢印在他的心上,
多年不曾改变。

就这样,
这些原住民青年,
放弃了都市更好的发展机会,
回到家乡,面朝大海,
捋起袖子,躬身劳作。
在每一天的日出日落间,
重拾了族群的情感认同,
重建自己与家庭、亲情的连结。
花莲 | 迎着太平洋的风,愿你找到回家的路。_第11张图片

现代与传统,
都市与乡村,
是阿美族这样的原住民族群,
如今常常会遇到的纠结。
而这纠结,
与我们何其相似!
花莲 | 迎着太平洋的风,愿你找到回家的路。_第12张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公开资料)

你可能感兴趣的:(花莲 | 迎着太平洋的风,愿你找到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