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宿舍,将3000万大学生拉入深渊

集体宿舍,将3000万大学生拉入深渊_第1张图片
这是 智先生的第 42篇原创文章

1

毁掉一个人最好的两种方法,一是强迫他做毫无意义的重复性工作,另一种是让他过集体主义生活。

小明从高中开始就将这句话奉为真理,虽然他不知道这是出自哪位夫斯基的名言。他受够了整整九年的集体宿舍,憋着一股劲要考上大学,就是想摆脱这种困境,过上独居生活。

上大学后,他才发现自己住在了12人间的宿舍里,而且宿舍楼是一栋上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的文物。

空厕浴阳是铁定没有了,12个人挤在6张架子床上,过道中间摆着简陋的长桌子,丝毫挡不住天南地北的舍友齐聚一堂,享受着文化融洽的欢喜。

不能忍也只能忍着,就当做是提前体验就业的艰辛了,小明的内心逐渐意识到,毕业后,这种集体的生活状态将会继续上演。

就这样,在这种宿舍环境下生活了几年,有几大未解之谜让他困惑不已:

下铺的床为何总在摇动? 空气中为何总有沁人心脾的脚臭气味? 桌上的零食为何空空如也? 衣柜里的内裤为何离奇失窃? 深夜连环打鼾声,究竟是何人所为? 宿舍的门经常忘锁,究竟是人是鬼? 厕所门长期紧闭,背后又隐藏着什么?

这些事情,小明都能忍,但他不能忍的一点是:舍友的烟瘾。几个人在宿舍人凑在一起吞云吐雾,使得小明长期笼罩在烟雾弥漫中,每天被呛得咳嗽不停。

既然劝不了,小明只能默默忍受着二手烟,并时刻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一天,他发现自己胸口很闷,呼吸不畅,癌症的念头突然涌上心头,内心的恐慌令他如临末日。

去了医院检查后,他颤巍巍地接过检查报告,才发现自己的肺很健康,但却得了咽炎。

他垂头丧气地回到宿舍,看着舍友嘻嘻哈哈地边抽烟边玩游戏,心里就一阵悲凉。

他依靠在窗边,像极了王小波话里的场景:

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当时我是个年轻人,但我害怕这样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来,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2

小天的宿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舍友是一群游戏迷,每晚都在熬夜打游戏,和死神一起赛跑。

有的人玩游戏还会外放电音,吵闹之极,让小天的心情格外烦躁,买来的耳塞已经用完一整盒了。

他不明白学校口口声声说要建设高标准一流大学,每年花重资挖教授建新校区,却连学生宿舍的基本修缮都难以达到,更别指望在铁板烧宿舍能享受空调的待遇了。

他也不明白为何在考试的前一晚,舍友的精力会那么旺盛,丝毫不介意挂科的危险,更不明白为何监考老师会睁眼闭眼,让这群学渣堂而皇之地抄袭试卷。

小天和舍友没有什么共同话题,彼此之间陌如路人。他去看心理老师,挤出了内心话:“我很想搬离宿舍,真适应不了集体宿舍,太难受了。”

心理老师抚慰一笑,她遇到太多这类学生,早已总结出一套无懈可击的措辞来引导:

小天啊,有时候呢,要反思自己,为何融入不进集体生活呢?现在你还年轻,对宿舍条件要求不能太高,要多想想,为什么别人都能适应,而你不行呢?

是啊,为什么自己不行呢?小天浑浑噩噩地从心理室走出来,强制说服自己要勇于合群,一切的心理问题只是自己的矫情和性格缺陷所作怪,脱离集体就是在张扬个性,要不得。

这种论调就好像劝和不劝离一样,面临家暴的威胁,大家只会让女方忍忍,迁就一下,一切都会过去的。

等小天回到宿舍,发现隔壁宿舍发生了口角,辅导员在找学生谈话。

这点小事情就别烦我了,你们私下解决,互相都包容一点。”辅导员显得很不耐烦,转身就走。有个男生低声说了一句话:“当年马加爵也是私下解决的。

这句话直接惊动了校领导,找男生进行深入地谈话。

当类似“为什么别人就能适应而你就不行”的话甚嚣尘上时,社会却看不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


3

曾有一个段子说,一个女生宿舍会核裂变为十几个微信群。小美的宿舍没那么夸张,8人同住,只建了三个群,分别是8人群,7人群和3人群。

小美有两个同吃饭、同上课和同玩耍的舍友,三人组成一个群。尽管表面上相处得不错,但是小美信不过大学的友情,仅把她俩当成普通朋友,难以交心。3人会在群里经常聊各种八卦趣闻,也会讨论某个舍友的是非。

8人群也称为宿舍群,除了某个舍友过生日外,平时基本没人聊天。而宿舍还有一个7人群,一致将同宿舍的A排除在外,并在群里评论A的是非。

因为A整天在外面胡混,晚上泡吧总是夜不归宿,也不通知大家一声,导致宿舍门不敢锁上。

不锁门怕小偷进来;锁门了,半夜又会被吵醒去开门,大家为此怨声载道,A也不思悔改。

有一次,A不经舍友同意就将男朋友带回宿舍过夜。宿舍的人非常生气,小美更是一气之下把男生赶出宿舍,因此也跟A闹翻了。

自那次翻脸以后,宿舍的饮水机被闲置起来,再也没有人敢喝里面的水。


4

马基雅维利说过:“如果将兵法引入生活,无疑将生活引入地狱”。

小刚的宿舍为10人间,一切词汇都不足以形容他宿舍的破烂。但他从小在农村长大,特别能吃苦,对恶劣环境的忍耐力很强,唯独不能融入集体的生活。

在这个宿舍,有他无话不谈的朋友,也有一起打球的伙伴,相处得很好。但10个人挤在十几平方米的狭窄空间,即使相处得再好,也会有矛盾。

尽管小刚在刻意避免,也无济于事,他算是明白了,其实大家都不坏,就是合不到一起,性格上以及地域的差异,很多时候是难以融合的

小刚想找舍管换宿舍,不批准,找辅导员也不行。后来他直接找到校领导,也被拒绝了。领导觉得他不能吃苦,要学会适应,融入集体社会。

小刚当场反驳:冒昧地说,换做是当年,其实你们也吃不了苦

领导咳嗽一声,缓缓说道:自古人们就提倡男子汉四海为家,大丈夫志在四方。现在你连宿舍环境都不能忍耐,以后还怎么在社会活下去?

为何君子要慎独?当你独居就知道了,人的本性是贪婪和懒惰,独居会剥离一个人的社会属性,让人沉浸在舒适感中,难以培养好的习惯。

在集体宿舍里,大家互相鼓励,督促你奋斗、上进和坚持。你再看看那些宅男,整天只会躺在家里没有了上进心,那怎么行呢?

小刚哑口无言,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却不知道如何反驳。他看了看办公室的优良环境,突然顿悟了。

当处于社会地位顶端,并掌握着核心资源和话语权的人,一旦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倡导吃苦耐劳,那根本毫无意义。

除了点头示意,小刚别无他法。


5

阿杰每天从床上醒来,第一件事是将床上掉落的石灰扫走。他每晚睡觉已经很小心了,但是身体依然刮到墙壁,导致许多灰掉落下来。

宿舍环境一如既往地差,老鼠蟑螂横行,宿舍也被经常偷东西,他已经不想分辨到底是外人还是舍友所干的了。

此时此刻,他只想找个人好好聊天,将内心的郁闷诉说出来。在学校里,阿杰有一位华裔留学生朋友,他本想将内心的烦恼诉说出来,得到这位朋友的认可,哪知对方开始了长篇大论:

中国目前现状如此,每个高校都在扩招,导致住宿资源紧张。如果每个人都想匹配单人宿舍,需要多少无谓的资源?而且,学校的宿舍价格明显比外面租房便宜多了,就别得寸进尺。

学校宿舍最起码能看到阳光,你去看看北京的地下室,那些香港的棺材房,哪个不辛苦?

阿杰看着远处那栋陈旧不堪的宿舍楼,叹了一声:“所以高校扩招,要我们学生来背锅?

阿杰,要永远觉得祖国的土地是稳固地在你脚下,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那一天你若和集体脱离,那便是末路的开始,这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

阿杰直接反驳他的名言:“可是《死屋手记》也说了,苦役生活中,除了失掉自由、强迫劳动以外,还有一种痛苦要比其他一切痛苦都更加强烈,这就是:被迫过集体生活。

华裔留学生被阿杰的话呛到了,他皱眉道:“你要真有钱就去租房,这里没人拦着你。学校是学习的地方,是提升能力的场所,而不是生活的地方。

话语刚落,留学生转身回到自己的公寓,留下他怔在原地。阿杰忽然想起,学校给每个留学生都配了单人间,听说还带有客厅、电视以及空调等设施。


6

环境心理学曾得出一个结论,大学宿舍如果缺乏私密的空间,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小方知道自己的心理肯定出问题了,他上知乎一搜类似的问题,竟然找到许多深受其扰的答主。

他不喜欢听到“敌军还有三十秒到达战场”的声音,也不想每次出宿舍门都被当成外卖小哥,更不愿意听到下铺兄弟的各种感情纠纷。

他不想看电影或者看书的时候,总有人凑过头来打断自己的思路;也不想强制性合群,一定要和舍友同上课同吃饭;有时候舍友睡懒觉,还要帮舍友签到,为此小方还练就了左右手互换的绝招,并学会在几个椅子上腾挪,接受老师迷之异样的眼神。

他觉得这样的生活真累,他没办法接受这样的生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习惯差异,他不想试图合群,只有距离才能避免学生之间的矛盾摩擦。

最可怕的是同化,整个宿舍的氛围正在慢慢趋同,一人懒散,整个宿舍就集体睡懒觉;一人打游戏就变成整个宿舍一起开黑。最近小方的舍友还买了遮光窗帘,黑漆漆的环境让大家更适合睡眠了。

有一次,小方去别的学校,真切体会到学霸宿舍的差距:别的宿舍集体鼓励考研,而自己的宿舍却集体去挂科重修。

太多长辈教育小方要去适应大学生活,并被指责“为什么别人生活得好,只有你这么矫情”等等,让他一度怀疑是自我的要求太高。

后来他觉得错不在自己,因为独居并不是屏蔽社交,但集体宿舍却要求24小时强迫性交流,强迫被影响,这是个性被剥夺的体现。

所谓的集体生活,错不在大学生,只不过是对教育资源稀缺的妥协,让他们更早地学会如何低头忍受,如何去奉承世俗罢了。

最重要的是,小方在心里呐喊出来:睡觉的地方怎么就成了社交场所啊!

以上故事均为真人真事所改编,如有雷同,请对号入座,欢迎转发。

你可能感兴趣的:(集体宿舍,将3000万大学生拉入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