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鲲鹏友
前天,“今日聚焦”发出了一篇文章《华盛顿砍樱桃树与毛泽东买猪》。
文章引起了很多热心读者的高度关注。
他们纷纷留言:
——中国教育教材应无条件把毛泽东的作品、故事列上,让中国的后一代从小就爱国爱民!
——像毛泽东买猪这样好体裁的书籍应该列入小学生的课本。让我们下一代从小就知道毛泽东小的时候就有好的思想品格,他的人格魅力就是靠自己做的点点滴滴的事积累起来的。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
——应该将开国元勋励志报国的故事编入教材,打好基础、树立正确的三观,使红色基因代代传。
其中一条留言,尤其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记得我念小学的时候,有一篇课文是讲述毛泽东小时候做好事,帮助毛四阿婆收稻谷的。至于后来为什么被删除我就不知道了!
这位留言的“随风起舞”读者,很可能是位“70后”,甚至岁数更大一点。
因为,这篇课文是出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使用的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上的。
课文版式如下图:
全文如下:
3收稻谷
毛泽东同志从小就关心穷苦的人。有一个秋天的下午,他在山上放牛。忽然间,从山后涌来了一团团乌云,天色暗了下来,眼看就要下大雨了。他想到家里的谷子正晒在场院上,就赶着牛急急忙忙往回走。
刚走到村口,雨点儿就落下来了。他路过毛四阿婆屋前,看见阿婆正在收谷子。他连忙拴好牛,跑过去帮阿婆收谷子。有了他的帮助,阿婆家的谷子没淋着大雨。
他牵着牛,浑身湿淋淋地回到家里,大雨已经过去了。父亲责备他说:“你怎么不早点回来收谷子?”他说:“我早就回来了。”父亲问:“那我怎么没看见你?”他认真地说:“我帮毛四阿婆收谷子去了。她家里只有那么一点稻谷,还要交租,要是让雨淋坏了,生活就更困难了。”
这篇文章,学习的时候只有小学2年级,但是印象很深刻。
学习课文后,对于小时候的毛泽东,粗浅的认识有:
——小时候的毛泽东很勤劳,又放牛,又帮别人收稻谷。
——小时候的毛泽东喜欢帮助别人,并且先人后己,自己家的稻谷都不收,先收别人家的。
——小时候的毛泽东很关心穷苦人,见到穷人遇到困难,就积极帮忙。
当时因为岁数小,还不可能把对毛泽东同志的认识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比如,正是因为毛泽东同志从小关心穷苦人,长大后他才带领穷苦人闹革命,让世世代代受穷的老百姓翻身做主人。
比如,正是从小就树立的这种无私帮助别人、牺牲自己的精神,毛泽东同志在闹革命、建立新中国,乃至建立新中国后,前后牺牲了6位亲人!
其中,还包括他最爱的儿子毛岸英!
即使认识不深刻,也让小学生从小就对毛主席树立了崇敬之情,为以后逐渐深入了解这位中华民族的伟人打下情感基础。
另外,也可以教育小学生从小学习毛主席的这些优秀品质,乐于助人、关心穷苦人等。
但是,很遗憾!
正如这位读者留言所说:
这篇文章,后来被从语文教材中删除了!
“至于后来为什么被删除我就不知道了!”
首先,我翻阅目前孩子正在使用的小学课本,没有发现这篇课文。
接着,我试图用各种方式检索,检索这篇课文是不是曾经被收到过其他版本的语文教材里面。
但是,很遗憾!
能够搜到的,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用的这册教材!
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册语文。
第一课《秋天》,第二课《温暖》,第三课《收稻谷》……
这套教材,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改版停用了!
为什么新中国缔造者毛泽东小时候《收稻谷》这样优秀的故事,语文教材改版被删除了?
为什么改版后,塞进了美国缔造者《华盛顿和樱桃树》这样的虚假故事?
难道是为了语文教材“去革命化”?
难道是为了中国教育“与国际接轨”?
都有可能。
但是,教材编写者、官方没有说法,所以也无没有定论。
但是,有一点毫无疑问——
教育的方向,可千万不能偏了!
教材的编排,可千万不能错了!
看看香港的“毒教材”培养出来了什么货色,就能够看到问题的严重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