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我幸福了半生,为什么你们却总说我忧愁?

李清照:我幸福了半生,为什么你们却总说我忧愁?_第1张图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每当提到李清照的时候,大部分人的印象里全都是一个孤独的弱女子在无人的黄昏吟唱着“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林黛玉似的形象。


仿佛她一出生就带着“悲剧”似的命运。


殊不知,大家印象里整日“薄雾浓云愁永昼”的柔弱女子,当年也曾是个浪漫的少女。


18岁时,年轻的少女李清照嫁给了傻小子赵明诚。


二人门当户对,意趣相投,时常诗词唱和,共同研究金石书画,有说不尽的喜悦。


“卖花担上,买的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郎猜到,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教郎比比看。”


这是李清照的少女时代,言语间透着少女婚后甜蜜的幸福。


在闲暇的时光里,情投意合的小夫妻赏花赋诗,倾心而谈,好不欢乐。


当然,生活不全是诗词书画,除了这些之外他们还经常会玩一种智力游戏。


所谓“赌书消得泼茶香”便是从这两位来的。


闲暇的时候,他们斟满香茶,随意说出几个典故,猜它出自哪本书,几卷几行。猜中的话,就有茶喝,若猜不中就不得饮。每一次游戏,都是李清照赢。每当赵明诚着急忙慌地去查书找典故的出处时,李清照早已把香茶一饮而尽,看着赵明诚的样子哈哈大笑。


是赵明诚不知道典故的出处吗?人家可是太学的优秀学生,怎会不知呢。


大概是,与一杯淡茶相比,心爱的人开心的笑才是最令人沉醉的吧。


彼时的少妇李清照,有不错的家境,有一个和自己志趣相投的爱人,有自己的爱好,她实在是有好多的话想跟眼前的人说,告诉他自己有多么爱他,纵然是赵明诚外出求学的时候,李清照也忍不住抱怨几句: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新结婚的少女嘛,这刚结婚没多久丈夫就外出求学,心里难免会不好受,幽幽怨怨地抱怨两句也是难免的,别看这整首词读上去有一种凄凉无比的感觉。


其实翻译过来呢?


就是:哼,这傻小子真不知趣,家里有如花似玉才貌双全的小娘子,竟然还外出求学,一定是以此为借口跑出去玩了,哼,不理你!


谁还不曾是个芳华年少含羞脉脉的姑娘呢?


一切都很美好,优渥的家境,年轻有为的丈夫,美好的生活。


若世间的一切都如此安稳就好了,可是世事总无常。


结婚后的第二年,因为卷入党争,李清照的父亲被罢免京职不得留在京城,政治斗争你来我往波诡云谲,年轻的夫妇不得不离别京城回到青州的乡下,开始了十年屏居乡里的生活。


“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


李清照时年二十有四。


在乡下,李清照主要是帮忙丈夫赵明诚整理古代碑文《金石录》。


虽没有在京城生活时那般热闹非凡,但乡下嘛,自然有乡下的乐趣,山水之间闲云野鹤雨落屋檐青峰云霞,倒也闲散舒适惬意的很。


其实,那些物质的东西倒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和他在一起。


生活寥寥散散悠悠闲闲,转眼间李清照四十三岁了。


平淡倒也充满了幸福的前半生,马上就要结束了。


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李清照44岁,靖康之变。


金人南侵,整个北方全都陷入了乱局,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不得不举家都前往南方逃难,逃难的路注定是艰辛且苦涩的。


然而,与逃难相比,更艰苦的还在后头。


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李清照四十六岁的时候,相随半生的那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那个与她赌书消得泼茶香的人,她的丈夫赵明诚病逝了。


崩溃,巨大的崩溃。


山河破碎,国破家亡,一切的一切毫无顾忌暴风雨般地向着这个瘦弱的中年女子袭来。她病了,但她也不能好好休息正经停留,敌人正越来越近。


走吧,逃吧,谁又能怎么样呢,皇帝都不知道逃去哪儿了。


然而无论逃亡路多么艰辛,生活有多么苦涩,李清照身手不离带在身边的总有她和丈夫赵明诚一起整理的图书文物。


那里有她的努力,有她的心血,更重要的是,有他的气息。


然而,绍兴元年(1131年)三月,李清照赴越(今浙江绍兴),居土民钟氏之家时,一夕书画被盗。她悲痛不已,重立赏收赎。至此,所有图书文物大部散失。


终于,与他的联系也渐渐地没有了。


也好,就当是另一种的放下,是时候重新开始了。


斯人已逝,生活还是要继续,李清照再婚了。


然而,这却是另一个噩梦的开始。


李清照本以为这个叫张汝舟的进士能像赵明诚一样和她琴瑟和弦安安稳稳地陪她度过余生,可是,没想到的是这个婚前承诺一生的男人竟然是觊觎她的书画才和她在一起,当发现书画大都失散的时候,不仅没有对李清照表示关心还对她进行家暴。


如果宋朝有女权主义的话,那李清照绝对是领军人之一。


她忍受不了张汝舟的种种恶行,冒着坐牢的风险(大宋代法律规定,妻告夫要判处三年徒刑)向官府举报了张汝舟,历尽艰辛,还是和张汝舟离婚了。


李清照也因为状告丈夫的关系被判刑,虽然有亲友为她走动只关押了九天,但这一进一出之间,伤害的不仅仅是一颗居无定所的躯体,还有一颗无处安放的心。


本想安稳一生,谁成想到头来失落受伤的依然是自己。


算了,余生不再敢奢求他人。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买醉,买醉,仿佛只有酒才能让失意的灵魂有些许的慰藉。


我漂泊了半生,有了好多故事,却少了对酒当歌的人。


这些脍炙人口千古流传的诗句都是李清照流亡南下或者晚年的时候写的,就是这些凄凄惨惨悲悲悯悯的诗句定格了她的千古形象。


然而,谁又能记得,她七十三年的人生中,有四十三年是:


“卖花担上,买的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郎猜到,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教郎比比看。”的无忧无虑的形象。


悲情,总是这样能让人记住。


是吧,李清照。


李清照:我幸福了半生,为什么你们却总说我忧愁?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清照:我幸福了半生,为什么你们却总说我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