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去博物馆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经历:看到柜子里的石头,明明看上去和黄河边上的石子无异,却能待在玻璃器皿里,供人观赏。反正我有。
但是奥杜威 石制 砍砸器 (Olduvai Stone Chopping Tool)不一样。
01 奥杜威石制砍砸器
1931年,年轻的考古学家路易斯·利基在大英博物馆的赞助下,踏上了非洲探险之旅。就像在无边沙漠里看到人造的石堆一样惊喜,他在奥杜威峡谷(东非大裂谷的一部分)的岩层里找到了人手塑性的石头——奥杜威石制砍砸器。随后的地质勘探证明,砍砸器所在岩层约有200万年历史。
论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讲的是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
奥杜威石制砍砸器就是这样的“器”。
如果用几何来抽象它的话,奥杜威石制砍砸器一边是半椭圆球体,一边是不规则的锥体。其实确切来说,奥杜威石制砍砸器是一件多功能手工炊具。
人类从形体上而言是弱小的动物,在还没有长矛弓箭没有群居之前,人类只能跟在虎狮豹,这些更强大的动物后面,等他们吃完离开之后,带着炊具悄悄跟进。一般进食到这个时候,基本上大肉都被剥夺,只留下粘在骨边上肉,还有骨头里的骨髓。但是力道有限,所以只能借助器具——奥杜威石制砍砸器。
大卫·艾登堡爵士曾握着它,这样描述:
拿起它,你的第一感觉是重。这重量将使你的敲击更为有力;第二感觉到他与手掌完美贴合,它锋利的边缘正好位于我们的食指与手腕之间,毫不夸张的说,我手里攥的事一把锋利的刀,此外,石头的一处凸起也让我能够牢牢地握住它,它一定经过特殊的打磨,也很锋利。
大英博物馆也曾仿造当时的手段造出类似的砍砸器,他们的体验是:当你握在手中时,你就会明白它从动物身上剔肉时多么方便,而且只要轻轻一砸,就能砸开骨头,吸取骨髓。
200万年前的制造者很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形状的石头,也十分清楚如何能制造这样的石头。从此以后,这块石头便成了一直跟随他的生活物品。
奥杜威出产的不只有生活物品,还有旅行用品。
02 奥杜威手斧
120万~140年前的手斧,如同现在的手机,是当时最尖端技术。
石斧虽然不够精致,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品,要经过多次数、多方向的轻重锤打才能形成特定的形状。很有可能在敲打手斧的过程里,祖先们一不小心敲出了火花,于是有了熟食,有了烤肉,有了更长寿的生命,有了我们。除此之外,手斧锋利的边缘还可以帮助我们剥掉兽皮蔽体,砍下树枝生活。在发明手斧后的100万年里,我们的非洲祖先靠着它,走向了全世界。
值得注意的是,大英博物馆在扫描工匠工作时的大脑区域,发现人脑中制作石斧的部分和语言部分高度重合。由此推断会加工石斧的人,已经可以进行语言表达了。
这点结论太过粗糙,不敢苟同,现在人制作的手艺都是师父们传下来的,也许石匠制作的过程中,回想起了学习过程中,师父的耳提面命也未可知。
在随后的100万年里,在粗糙的磨练下,祖先的雕刻技术越来越好,追求越来越高,于是在公元前11000年时,有了牙雕。
03 游泳的驯鹿
大约5万年前,人脑发生巨变,全世界的人类都开始爱美,开始创作。这个猛犸象牙制作的驯鹿便是其中之一。
参照实景图:
作为大英博物馆最古老的艺术品,13000年前的象牙如今已极其脆弱,被大英博物馆收藏在恒温箱里,不敢轻易移动。
这位艺术家一定很了解这些驯鹿,无论是肢体比例还是性别体态,他(她)都进行了非常细微的雕琢。可能这位艺术家(也是屠夫、猎人)在狩猎的过程中看到这样的场景,心生喜爱,于是为了将这样的场景永恒的留下来,他(她)开始观察驯鹿,也解剖过它们,最后他(她)将驯鹿刻了下来。
这也许就是最古老的雕刻艺术。
最后这件藏品可能是祖先们遗弃的垃圾。
04 克洛维斯矛尖
它被收藏在大英博物馆北美分馆的柜子里,大小薄厚与手机一般,形如长叶,十分锋利,看上去像是某种带壳的虫子。用来捕食。
这件藏品最令人吃惊的它的出土地,美洲。据考古专家解释,在约四万年前,和我们一样的人类,从非洲迁徙到亚欧,也漂洋过海到了澳大利亚,但是嫌少有人踏足美洲。但是,在2万年前,冰河期的影响,很多水变成了冰原冰山,海平面急剧下降,俄罗斯与北美之间的白令海峡出现了路桥,于是许多野牛驯鹿跑到了北美,为了口吃,人类也尾随而至,迁徙到了美洲大陆。
从北美到南美,人们一直探索着这片新大陆。慢慢的,冰川开始融化,这条路桥也就消失了,一部分人被留在了这里。迁徙过来的动物被猎杀完之后,人们开始猎杀当地的猛犸象,用克洛维斯矛尖刺穿大象厚实的皮肤,让它们流血不止,然后人们乘虚而入,捕杀猎物。也有研究者说:“大型哺乳动物的灭绝,和克洛维斯人有极大的关系”。
看来,在13000年前,人们开始 “吃灭某个物种” 的行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