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讲堂:专栏作家和自由作者是怎样炼成的

文学讲堂:专栏作家和自由作者是怎样炼成的


专栏作家和自由作者是怎样炼成的

文/方木鱼

主人给你一块地,说,好了,这儿以后由你负责了,给我保证收成。然后随便打发你点吃的了事。

文学讲堂:专栏作家和自由作者是怎样炼成的_第1张图片

专栏作家,怎么样,是不是像《围城》?身在其中的人觉得憋屈。前《南方周末》高级记者李海鹏说过,和小说相比,专栏不算什么重要的东西。但专栏是养家糊口的好方式,无数的小写手梦寐以求,心向往之。

是不是在报纸上有个地方写专栏的人,就是专栏作家了?非也。企鹅出版社有一本600页的书叫《专栏作家》,编辑了百年来专栏作家的文集,从中见出专栏作家是挺有传统的一件事,要写出自己的趣味和风格并不容易。报纸专栏有很多,美食,体育,情感,音乐,互联网,等等。西方专栏作家安伯托·艾柯喜欢掉很多书袋,却能笑死人,罗杰·伊伯特,了解很多影史八卦。你擅长哪一种?你的风格是什么?你有什么不可替代的?到后来,读者读的可是你这个人,而不只是你的文章。凭什么报纸会给专栏作家更高的稿费?

话说回来,稀里糊涂上路的也不再少数,关键是看你是不是在路上。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是靠着自己的兴趣,又勤奋又写得好,然后不断有杂志来约稿,自己又经不起媒体的诱惑,比较容易成为专栏作家,然后就被读者看到,就有更多人来约稿,虽然之前并没有清晰定位自己为专栏作家,就比如李嘉诚在小时候卖报纸,并没有想到今后自己会成为华人首富一样,走着走着,日复一日就因有积累而变得厚重了。

作家苗炜讲过一个故事。1994年,毕熙东让他给刚创刊的中国足球报写世界杯短评,每个200字,1995年,毕大爷带他去见《足球报》严俊君严老板,严老板在天坛一宾馆里看字帖,字帖上八个大字,心中有我,眼底无他。严老板说,小苗,给我们足球报写专栏,记住了,写毛笔字,写文章,都要做到“心中有我,眼底无他”。还说,去买一个传真机,我们给报销。于是,去买了个传真机,每周三晚上写专栏传过去,周四足球报京华新村上看见自己的专栏,我初当记者时,最大的梦想就是在那上面写专栏,一年多的时间就实现了。“心中有我,眼底无他。”这句教导,苗炜多年来一直铭记于心。

有些人认为,专栏这种东西作者性情品味已占先手,再说点俏皮话,间或抖机灵卖段子,不是什么难的东西。大多是文字拼成的小点心,不充饥,不管饱,只负责饭后咂摸个味,属于可看可不看之列。这就不得不说到情感专栏。

情感专栏是报纸上很受大众青睐的一块肥地。但是很多情感专栏的作者又大多单身。个中原因,见仁见智。单身时期写风花雪月比两个人开心的时候要深刻,一个太幸福的人,很难对情感问题产生非常敏感的触觉。

再一种就是“水至清则无鱼”。单身越久,感悟越多。经历得多了,就越来越挑剔,干脆保持单身。而越单身也就越没有办法和“正常人”长时间相处,然后继续单身……久病成医,却又医者不自医,很多时候当事者迷,旁观者清,看别人的感情分析起来很容易,真到了自己身上又是另一回事,只能靠写情感专栏来维系。

孟静有篇文章叫《绝望的情感专栏作者》写得见血溅泪:记者的出路之一是去写专栏,专栏是极易把人写坏的。以前恍惚看赵赵写过:她有一阵子早上一睁眼就要坐在床上先写四个专栏,每篇千余字……在我看来,专栏中最可怕的是情感信箱……那时我常看某杂志的专栏,一男一女两个人回答情感困惑,我一直怀疑这两人是一个写手扮的,那些信也是他们自己写的……知心大哥大姐们非常可怜,面对大量的同类蠢问题,从同情到发火到麻木,为了那点稿费,东拉西扯,引经据典,一个话题多种角度。以前听说过电台主持午夜问答的主持人有自杀的,我特别能理解……

写情感专栏的人大都心思细腻,天资聪慧,以及后天养成的各种有事儿没事儿大事儿小事儿的爱刨根问底,动不动就敢问苍天的小矫情,再再以及”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为我何愁?”的小自持,活该你单身,活该你还在“男人必懂的十个道理,女人必知道的十个迷人诀窍”里晃悠,活该你给别人熬心灵鸡汤,却闻得自己想吐。

所以就有人说,本质上,情感专栏不是用来解决现实中情感问题的,而是用来显示作者本人是个机灵的家伙并满足读者窥私欲的。真正具备大智慧的人,经营得好自己的情感、家庭、幸福的人是没有时间也不屑于看或者写情感专栏的,这话有一定的道理。

精神病医院来了病人,每天活得不开心,医生建议他去看逗人发笑的小丑。结果,病人说他正是那小丑。别以为这是故事,憨豆先生演喜剧但是自己有抑郁症,评论足球的从不看国足,没有几个时尚杂志编辑能买起自己主编的书里的奢侈品。

专栏大抵如此,为了吊起你的胃口,自己要么麻木到失去了味觉,要么已经吐得不行了。所谓“杀敌八百,自损一千”是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学讲堂:专栏作家和自由作者是怎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