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阅读 勤写作 勤实践——遇见更好的自己”——记武义县乡村“十百千”名班主任培育工程研修活动

      7月22日,武义县乡村名班主任“十百千”培育工程种子班主任培训开班仪式在武义县教育局举行,我作为蓝美琴班主任工作室的成员有幸参加了本次活动。这次培训让我收获颇丰,无论是钟局长、李教授、雷所的讲话,还是华师大专家们的点评,还是12位种子班主任的发言都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促使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和班主任专业化学习进程。

        一、专家引领明方向

        对于这次“十百千”培育工程种子班主任培训,武义县教育局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都很重视,钟局长和华师大的5位专家亲临会场,钟局长在讲话中对所有学员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要求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二是希望学员们处理好生活与工作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求大家积极投入实践;四是要求学员们积极学习新基础教育理论,让理论指引我们的实践。钟局的讲话强调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对于教师而言,学习应该是永恒的主旋律,学习在我们的生活中,应该是像吃饭和睡觉一样得自然,否则,我们又该如何教学生“天地人事”?曾经的我,总是肤浅地以为教师只要将学科知识和为人处世的道理教给学生就好了,殊不知我们的教育要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培育学生的生命自觉使其成人进而成事。特别是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的学习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生命高度和宽度,所以,学习刻不容缓而且要持续不断。如何处理好生活与工作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对我们班主任的一大考验,因为我们都是集多重省份于一身,既是班主任、学科教师,又是妻子、母亲和儿女,在众多的身份中,我们又该如何权衡,让自己事业、家庭两不误?关于这一点,我的做法是:在工作和生活中间划清一条界限,生活里不带入工作,工作中我就会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让自己心无杂念地思考、先理清思路再逐步完成。比如平时偶尔遇到需要加班的工作,我就喜欢待在学校的办公室里去完成。这样的划分能让我更有效地完成工作,更愉悦地陪伴家人。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又是一个重要问题,阅读了陶健美老师的培训体会,她提到关于这个问题她和学习伙伴之间还专门有过一次讨论,最终也是没有定论。我认为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我的习惯是,每当我阅读专业书籍,里面的内容或策略我认为是适合我们的班情的,那我会很愿意在班里进行实践,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认为确实有效那我会继续坚持下去,如果在实践的过程中遇到某些问题,我又会去查阅相关理论寻求答案。钟局的讲话包含了局领导对种子班主任的殷切希望,也让大家明白班主任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李教授的讲话则重申了学员“参与”和“行动”的重要性,他强调机会永远都在,但是只有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敢于行动和实践,才能牢牢抓住机会,否则就只能做一个旁观者,再好的机会都毫无意义。的确,一千次的下决心还不如一次大胆的行动,机会永远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作为蓝美琴班主任工作室的成员,我目前能做的就是进行新基础教育专业阅读,在有体会和感想的时候抓紧记录下来,让自己通过边读边思考边记录的方式提高读写水平。

        二、同伴互助促成长

        本次培训还有12名种子班主任汇报了他们近期的阅读和实践以及他们各自工作室的开展情况。我们工作室的负责人蓝老师说,阅读的本质是思考。即在他人思想的启发、帮助下,逐步改变阅读理念和思维方式,建立自己的思想。写是更促使你形成自己的专业表达和话语体系。一次资料整理唤醒了她记录的意识,和一次写的经历促发了她写的意识,于是接下来就有了持续发表的论文,并形成了坚持写作的动力。从蓝老师的个人发展经历中,我看到了行动的力量。正是行动带来的成就感使蓝老师有了持续不断的写作冲动,不知不觉间结出了累累硕果,所以蓝老师身上最值得我学习的是两个字:行动。叶斐妃老师在汇报中多次提到“学生的成长”、“老师的发展”,她说她所有班级活动的开展都是围绕着这两个目标来进行,反思我平时开展的班级活动,扪心自问我正是因为在以上两方面考虑得太少,所以在活动的方案设计上不够深入挖掘,效果也大打折扣。赵欢欢老师坚持撰写教育日志,她的坚持和毅力真是我学习的榜样,不仅如此,赵老师还是一个有心之人,是她发现了学校附近的银行图书室,从而解决了乡村孩子缺乏图书馆资源的问题,她的这一有心之举给我们的班级活动设计提供了一条新思路,那就是充分挖掘学校周边资源开展教育,比如乡村文化礼堂、社区阅览室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武川小学贺聪笑老师的蜜蜂农场(菜园)把劳动实践教育做到了新的高度,她不在停留在教学生如何辨别、种植蔬菜,或义卖蔬菜,而是把语数、科学、美术、体育甚至音乐课堂都“搬”到了农场上,真正通过田园实践课程实现了各学科的综合融通。潘宣东老师的“慢读”和陈远斌老师的“精读”阅读方法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周晓娟老师的班级活动带来的巨大成效令我佩服,她提到一次传承传统手工艺的主题活动,学生在写活动体会时其思考之深刻令人难以置信。巩淑青老师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学习,让我感受到一个年轻班主任的教育情怀。

        学员汇报完毕后,华东师范大学的四位专家分别进行了点评。朱老师提到三个关键词:“合格”、“升格”、“风格”,它们代表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跨越和突破都要进行大量的学习和实践。马博士结合自己的日本读博经验,给我们传授了三种阅读方法:一是阅读一本书,如何判断自己已经看懂了?可以把这本书写成一篇两万字的综述,然后缩减成2000字,最后压缩成200字,并进行复述,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概括能力得到了锻炼;二是根据书中的内容,提出10-15个问题;三是从不同的书中去找寻这些问题的答案。马博士还特别强调了阅读要有一个先质疑后认同的过程,这是我以前的阅读中从未想到过的,今后可以尝试。张永老师说,种子班主任首先需要阅读力和合作力,此外还需要研究力。他还建议每个工作室下一步值得探讨的问题可以是:我们的核心课题是什么?我们的主攻方向是什么?黄晨老师利用教师参加工作后的三种工作状态来解释什么是合格、升格与风格。李教授强调我们要养成读书的习惯,让读书成为我们的基本底色。

        三、自我反思求突破

        一天的培训信息量很大,我需要一些时间去好好地消化和吸收,这两天我一直在思考:接下来我该怎么做?

        一是继续进行专业化的阅读。到目前为止,和新基础教育有关的书籍我真正精读完的只有一本:李家成教授写的《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目前正在阅读的是蓝老师在工作室启动那天发的《中国班主任研究》,八月份我的计划是读完《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我的阅读习惯是慢读加精读。为了对阅读书目理解得更透彻,接下来我准备借鉴马博士推荐的三种阅读方法:一是写综述。但是综述这个词对我有些太专业了,我可以写读后感,自己有多少体会就记录多少,日积月累。二是带着问题去阅读。三是从其他书中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二是养成记录的习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随时记录下来。让我的专业性阅读和班主任工作有迹可循。同时也让自己在写作方面有所提升。

      三是投入实践。如果没有实践,那么再多的专业性阅读都是无源之水。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承,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能指导实践。对于学生而言,我们只有实践,策划并开展过活动,学生才会有所收获有所成长,正如叶斐妃老师说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教师自身的发展,如果离开了实践,我们再多的专业性阅读又有什么意义?李家成教授说我们在开展活动时可以多关注学生的健康,我们班即将在本周日组织学生到眼科医院参加爱眼护眼教育体验活动。在这个暑假,我们还计划开展一次红色走访活动。

      本次培训的最后,是雷所的小结,他强调只有真情投入才能做成一件事,我的理解是:专注。只有专注了,才会自觉地阅读、写作和实践。只有专注了,才不会把这些当成任务去看待,而是渴望自我发展的“生命自觉”。以专注二字自勉,同时也和伙伴们共勉,希望自己专注于本职工作,专注于教育初心,期待遇见更好的自己。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勤阅读 勤写作 勤实践——遇见更好的自己”——记武义县乡村“十百千”名班主任培育工程研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