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在前面的话:
文中所论及的“潮汕文化”、“潮汕男人”皆是指我所生长的潮南地区,整个潮汕地区的文化是存在文化差异的,城市和乡村也存在文化差异,我所说的地方属性、人文文化是一种普遍性,不是绝对性。
嫁人莫嫁潮汕男
有一天开车听电台,主持人说很多人听说过娶妻当娶潮汕女,但还有下半句大家知道吗?
下半句是:嫁人莫嫁潮汕男。
我下决定不选择潮汕男人之前倒没有听过这句话,它的大意是潮汕女孩贤良淑德、温柔可人、能忍能干,而潮汕男人爱面子,大男人主义,不做家务。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也不是主要原因。我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潮汕女子,因为我不懂得怎么样逆来顺受。
我出生的时候,我奶奶很失望:“怎么又是女的?”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她们轻描淡写类似开玩笑的一句话“女孩也好啊”像一根针深深的刺痛着我,我听到的声音是:你这个不受欢迎的、毫无价值的怪胎,你不该来到这个世界上,你没有生存的意义。我妈妈经常说:“你要是男孩就好了。”如果可以选择,那我选择不要来这个世界,这是我深埋在内心对妈妈的怨恨。
心理医生和我探讨了为什么她们会希望我是男的而不希望我姐姐是男的,其实喜喜之前有说过这一点,他说是我的家里人觉得我比较能干,如果是男的就能留在家里了,女儿注定要外嫁。心理医生继续深入这个话题,你怎么不觉得他们希望你是男性实际是包含了称赞你“能干”的意思呢?我说我深深的觉得不被尊重,不被认同,被否定,我讨厌自己的女性之身——“重男轻女”文化对女性最直接的影响——自我否定。
不知从何时起我就很清楚的认识到,选择对象并不是选择“他”那么简单,还要看他的“家族”,以前有一个男生追了我几年,他各方面都挺好的,那段时间我也是处于空窗状态,我为何那么坚持不愿意和他尝试一下呢?因为我知道如果我一旦和他结婚,我将更深地陷入那个我一直都想逃离的漩涡。他是在重男轻女的文化熏陶中成长的,他是一个作为整个家族承担着继承香火的重要责任的长子嫡孙。我没有可能会爱上他,因为他身上传承着我深深痛恨的毒害人的一些文化。虽然不是所有的潮汕人都一样,可能有90%的潮汕人是“重男轻女”的,有10%不是。可能90%的广州人是“不重男轻女”的,那为什么我要在这10%里面选择而不在90%里面选?所以我把潮汕人从我的择偶范围中剔除掉了。看似是喜大人令我有今天的生活,实际上这就是我所做的“对”的选择的结果。
“重男轻女”的现象依然盛行
这次去泰国旅行参观博物馆,导游介绍泰国曼谷皇朝九代世皇的历史,五世皇朱拉隆功最重大、最有决定性第一项是废除奴隶制,他有四个老婆、一百多个妃子和七十七个子女,他废除奴隶制的方法很聪明,他在生日的时候对奴隶主说我希望你们可以赦免与我同一天生日的奴隶,然后分田地给这些奴隶保证他们可以生存下去。他有那么多老婆、妃子和子女,每个人的生日就赦免一些奴隶,借此方法慢慢颁发法令废除了奴隶制。拉玛六世是泰国史上首位出国(英国)留学的国王,他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废除了一夫多妻制,最后他没有儿子,不能传位给自己唯一的女儿,就传位给了他的弟弟。
其中一位旅友听完后说:“千万不能送子女出国读书,他们回来后就不想生了。” 他是一个潮汕八零后男人。他说的可能是一种玩笑,但“无后为大”的思想显露无疑,八零后中有他这种思想的不在少数,是绝大多数人。
在21世纪的今天,虽然女孩们受到了基本和男孩子一样的待遇和教育,但这种思想已经铭刻在他们的骨子里,从根本上是没有改变的。我的小学同学只有16个女同学,其中就有5个连续生了3-4个女儿,当然她们还必须、继续生出儿子为止。实在生不到怎么办?
“无后为大”大于一切
我的一位亲戚生了五个女儿一个儿子,亲朋好友们都说一个儿子“不够”,于是领养了一个儿子。两年前这个养子偷了家里面的5万块钱,一天之后追回来才剩下3万多了,他们以为将他赶出去就完事了,白养了他16年就当是上辈子欠了他的债,但有这么简单就好了。他们也不是因为这一件事就赶他走,在这之前他已经做了很多“坏事”了。听说不久前他回来在亲戚的家门口洒血,他们送他去医院检查,啥事都没有,他编造出各种各样的故事,唯一目的就是要钱。他们把责任归咎于他不是亲生的,他的本质是“坏”的,他们现在害怕他对亲儿子不利,争夺家里的房子和财产。
你可能不能理解为何已经有一个儿子了还要再去领养一个,“无后为大”大于血缘关系,多一个“后”总是好的。他们不会说还是女儿们好,因为女儿们再好,始终是不能拜祖宗,不能接代的。有坏儿子总比没有儿子好,坏儿子总会生儿子,他们就可以继续把希望寄托在孙子身上,他们难道没有想过坏儿子的儿子也会变成坏孙子吗?也许他们并不是没有想过,而是想得过于乐观了。
我身边真的有不少夫妻已经是生了1儿1女觉得凑成一个“好”字就不想生了,然后因为身边各路人马相劝,或者就因为算命先生一句“你有儿子命,你应该再生一个儿子,你未来的儿子肯定大有作为”然后就继续生,然后就又有一些“不被欢迎的女儿们”被生出来了。
我有个朋友的妹妹前两胎都流产了,其实3年前她也才25岁,家公家婆每每见到别人家的孙子就焦虑万分,自家长子都结婚两年了,媳妇还没生出个一儿半女能不急吗,他们跟儿子交底了如果生不出来就算是要离婚都是应该的,“无后为大”比儿子的爱情、比媳妇的命还大。最后朋友妹妹通过人工受孕,拼命保胎终得一子,这个儿子挽救了她的婚姻但没有挽救她的身体,可能是长期的“传宗”压力令她得了甲亢,治疗了一年又马上在考虑二胎了。后来我还听说她流产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丈夫的精子有问题。
前阵子听说潮汕地区不仅是离婚率最低而且是申请二胎指标最低的地区,我听了呵呵,他们三胎、四胎都已经生了!!!他们怎么可以肆无忌惮地违反计划生育,这个我就不加以评论了,这是题外话。
“无后为大”的正解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孟子在评价舜结婚的事情时说的,完整的原话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意思是不孝有三种,以不守后代之责为大(没有尽到后辈的责任的意思)。舜没有告知父母就结婚了,这就是无后,但君子以为,和告知了差不多(因为舜出家在外,而且是尧要把女儿嫁给他),也就是说,孟子的原话里,并没有含有不生孩子就是不孝的含义。
那为什么后代人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曲解为现在的意思呢?“不孝有三”的另外两个是什么?这就要看汉代人赵歧所做的《十三经注》。他在注释孟子上面的话时,说:“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这里他把无后解释为了“不娶无子”,从此开始了两千多年的误解。——摘抄
“无后为大”和“传宗接代”的思想的形成和流传还有其他的社会因素,其复杂性以我目前的知识水平无法阐述清楚。
父母抚养儿女是职责,不存在抚养的“恩情”,做不到就根本不具备做父母的资格。传宗接代,是把儿女当作生育的机器,当作财产,父母把生儿育女当作投资,这本身就是值得反抗的。
站在道德高地上看到的都是“别人的偏见”
这些例子我还可以举出好多好多,但我的目的并不在于抨击“潮汕文化”。也可以这样说吧,“重男轻女”在全国各地都有,也是属于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但因为我不了解所以我不会去妄加评论,我只对我所成长的熟悉环境和我所接触的那一部分潮汕人的行为有感而发。我的潮汕男朋友们说我很偏激,对潮汕文化有偏见,他们说潮汕文化有很多好的传统比如勤劳、善良等等。我从来都没有否定过“潮汕人”,或者说潮汕人是一无是处的。勤劳、善良等这些优点我从我身边的很多人身上是有看到的,我所表达的是我反对“重男轻女”这个文化,与他们是否勤劳是否善良没有关系,我觉得这是一种对女性不公平、极具伤害性的腐朽文化,是应该被摈弃的。我在做自我修复这个文化对我的影响的同时也会做到将其毒瘤从我的体内彻底切除。
我想我们“报喜不报忧”、“只能说好的不能说坏的”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他们说我偏激、有偏见我不予以反驳,他们虽然不是对“无后为大”的偏见的始作俑者,但是他们自身带着偏见却去指责修正偏见的人,他们一旦站上道德高地,对这件事的讨论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我为什么不选择潮汕男人】系列
【我为什么不选择潮汕男人】之二:斯德哥尔摩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