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已经近乎十年了,想到历史风尘中那些黄沙古渡,剑箭缠绵,将军白发,大风云扬,常常使人感动的不觉潸然泪下。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社稷崩溃,至公元279年,司马炎水陆并进,直取建业,近百年间的乱世,风起苍涌,波诡云谲。这百年来自黄巾起义,汉庭垂危,到曹丕篡汉为帝,三家鼎立,可分为前三国,自此及后,以至邓艾取蜀,羊祜灭吴,天下归晋,又可分为后三国。
心吞三国,你也许很容易想起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曹孟德,想起唯贤唯德,仁心仁术的刘皇叔,想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关云长,羽扇纶巾,智谋近妖的诸葛亮。但是曹操的一生都活在东汉的动荡岁月里,也可以说正是由于曹操死后,曹丕以魏代汉,才结束了四百年的汉朝。
也许是罗贯中对前三国时代的英雄们太过仰慕,对后三国时代的人物们近乎到了惜墨如金的态度。后来的很多影视剧里甚至到了诸葛亮将星陨落,病逝五丈原后天下就直接归于了晋朝。
自诸葛亮234年死,到280年晋一统寰宇。半个世纪的年华里,书中尽管已经苍凉沉寂了,但是故事和人呢?
你所不知道的,其实也很精彩。
整个三国,姜维是我最喜爱的敬仰的一个人物,他也的确成了罗贯中笔下三国时代中最后的一个英雄。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人,生于公元202年。姜维出生的那一年是建安七年,官渡之战刚刚过去两年,袁绍在这一年病死。这一年东汉王朝逐步走向没落与分裂。一个动荡不安而又英雄辈出的时代已经渐渐露出端倪。史书中记载姜维少孤,在童年时因为父亲抵御羌戎叛乱身死沙场,而与母亲相依为命,是远近闻名的孝子。姜维青年时期酷爱郑玄的学说,拥有着非凡的勇略和志向。姜维因为父亲的功绩而被朝廷封赏做了中郎,参与本郡的军事议政,他同时还负责将郡中的计薄送入魏中央政府,但是姜维虽然有着经天纬地的才略,却没有用武之地,而且在当时名将辈出的时代也始终难以崭露头角。
建兴六年,诸葛亮一出祁山,领十万蜀军出秦岭,开始了第一次北伐。孔明扬声由斜谷道出兵取郿郡,再派赵云,邓芝领一支疑军据箕谷,用以吸引长安曹真执精锐大军抵挡,而武候身率大军攻取陇右,结果一出祁山陇右五郡已降三郡,唯有广魏郡和陇西郡得以保全,一时间引起曹魏朝野俱惊。
当时天水太守马遵正外出巡视,姜维以及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人随从。马遵听说蜀军将到,而各县都起来响应,便怀疑姜维等人怀有二心,于是连夜逃跑,退保上却(今甘肃省古天水市)。姜维等发现马遵逃离,立刻追赶,追到上都城门时,马遵命关闭城门,把姜维等拒之于外。姜维等人只得返回冀县,冀县也不肯让姜维进城去。此时魏国对姜维重门深锁,而城外又有蜀军压来,姜维进退维谷。他想到素来在魏军中怀才不遇,此时又遭到冷遇和猜忌,而又听闻诸葛亮求贤若渴,知人善任,于是便在彷徨中投降了蜀营。
在第一次北伐中,武侯由于没有听从先主的劝说,错用马谡,痛失街亭,而后为抚众心,挥泪斩杀了马谡,此时蜀国国力微弱,五虎大将唯有赵云硕果仅存,且已身入暮年。姜维的归降令诸葛喜出望外。而他早就听闻姜维乃凉州上士,能得此左膀右臂,岂不天助?
诸葛亮一生用人旨在德才兼备,赵云武功冠盖三国,对汉室忠心耿耿,故此和武侯结下了一生的友谊。诸葛写信给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说“伯约忠于职守,勤于政事,虑事察情精细周密,永南和季常都比不上他。(李邵和马良都是当时的良臣)此人是凉州的上士啊。”又说:“让他先教练中虎步兵士,伯约对于军事非常敏锐,有胆有义,又深深了解兵士的心意。这此心一心忠于汉室,且才识超群,等他结束军事教练后,就让他进谒宫中,朝见圣上。”可见诸葛亮对姜维的器重。当时,姜维被诸葛亮任命为仓曹掾,加授奉义将军。
后来诸葛亮兴师北伐,四出祁山,姜维都跟随左右,诸葛亮传授他兵法战策,武功术略,姜维的才智和素养更加锋芒渐露了。诸葛亮对待姜维可谓尽心竭,二人可以称是师徒,而姜维又实在是诸葛亮晚年的挚友。这也是后来为什么姜维赤心报国的原因吧。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六出祁山,终于因为积劳成疾星陨五丈原,临终前,刘禅派来特使李福询问国事,诸葛亮说蒋琬婷可以主持国事,李福又问蒋琬以后呢,诸葛说费讳可也。李福再问诸葛就不再说了。一个政治家能考虑到两代继承人,这是很少见的。在他的心目中,蒋琬方正整肃而威严,费讳宽宏大量而博爱。后世有人在提到这段时以为诸葛没有料到真正深得其心的实在是姜维,果真如此吗?以诸葛的智慧,实在不至于不知道。只是姜维初为魏将,在益州本土毫无根基,又非荆州集团人士,虽有才智韬略,若难服众,又谈何执掌蜀汉政权呢?
诸葛死后,蜀汉军政大权由蒋琬掌管操持,姜维次第被起用为左监军、辅汉将军、统率将军。延熙元年(公元238年),姜维随大将军蒋琬出镇汉中;延熙六年,姜维升为镇西大将军,并任凉州刺史,独立担当在西北边陲抗魏的重任。延熙十年姜维又升为卫将军,掌京师兵卫和边防屯警,位次上卿,与大将军费祎同时录尚书事。西汉的尚书令本为少府属官,掌管文书奏章。东汉时政归尚书,尚书令成为总理朝政的首脑。录尚书事即总揽朝政。此时的姜维已经行使相权。时值汶山郡平康县(今四川省松潘县西)少数民族反叛,姜维率领兵马平定了这次叛乱。又出兵陇西、南安、金城三郡交界地,与曹魏大将郭淮、夏侯霸等人在洮河以西地区交战。姜维本人身为古天水羌族之杰,在陇右少数民族中享有很高威望。他这时始终遵循诸葛亮的“和戎”政策,诱使胡、羌各族作为他的羽翼,以便能夺取陇山以西的地方,逐步瓦解魏国在凉州的势力,形成蜀汉与西北少数民族联合抗魏的局面。诸葛当年不辞千里,屡师北伐,有着很深的用意,他在《出师表》中指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蜀汉是三国中最小的国家,以弱小的蜀汉处在魏吴之间,必难以持久,随时有遭受攻击和被吞并的危险。诸葛亮的战略思想实际上并非如口头所宣称的要鲸吞整个魏国,而是以攻为守,在战争中保持主动,以求自保。长年跟随丞相征战的姜维深得这一要领。但是当时的大将军费祎却始终与姜维的意见相左,他劝说姜维:我们的才智和谋略比之丞相远远不如,丞相六出祁山,尚且不能克复中原,平定天下,又何况我们呢?与其兴师动众,消耗国力,不如停止兵戈,修养生息,等待后辈中的能人出现再图大事。费祎的政治主长是保守的,他希望维护偏安的局面,可是太过于墨守成规。历史上为了保全一境,不思进取却亡国亡家的例子俯拾即是。费讳多次阻止姜维的军事行动,每次姜维想兴师出征都遭到严格限制,所得到的兵力也不超过万人。可是姜维毕竟拥有着过人的智略,即使在兵力匮乏,给养不足的情况下依然取得了过人的战绩。延熙十六年(公元253年)春天,费讳去世。当年夏天,姜维率领数万人马出兵石营(今甘肃武山南),经过董亭,围攻南安。曹魏的雍州刺史陈泰率军前来解围,到达洛门,姜维因粮草断绝退回蜀地。第二年,他开始督领内外军事,再次出兵陇西。驻守狄道的魏县令李简率全城人马投降。姜维进一步出兵围攻襄武县,与曹魏将领徐质交战,斩其头,破其军。魏军败退,姜维乘胜收服了多处地方,迁徙河关、狄道、临洮三县的百姓回蜀。延熙十八年,姜维再次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一同出兵狄道,在洮西大败曹魏雍州刺史正经,王经的军队死了几万人。王经退兵保守狄道,姜维进一步追击,却逢曹魏征西将军陈泰进兵解围,不得不兵退钟题。延熙十九年春天,刘禅派人到姜维驻地,任命他为大将军。他再次整顿军马,与镇西大将军胡济相约会师上郡,胡济失期没有到达,因此姜维在段谷被曹魏大将邓艾打败,兵士零星散乱,溃不成军,死伤甚众。一时间朝廷上下及军中对姜维纷纷怨恨指责,而陇山以西地区也动荡不安。姜维谢罪,引咎自责,自请贬官削职,任后将军,同时代行大将军职事。
姜维一生戎马倥偬,十一次北伐中原,只为了完成武候六出祁山未竟的事业。公元257年,诸葛诞在淮南联合东吴起兵讨伐司马昭,姜维趁陕西兵力薄弱,兴师数万攻打,却为司马望和邓艾合兵阻拦,魏军坚守营寨不出,蜀军两月内未获丝毫战果,次年诸葛诞兵败,姜维在无奈中退兵而还。公元262年,姜维第十一次北伐,又遭遇到了一生中最为强劲的对手邓艾,这一次邓艾以逸待劳,设下伏军阻击姜维,姜维悬师远征,给养和战线都拉的太长,最终大败。蜀国自此再也无力北伐。
姜维历次北伐,具体战绩是: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总的来说依旧是胜多败少,军队损耗也是魏重蜀轻。且姜维北伐的基点已经从诸葛亮时秦岭西县和子午谷一线推进到西县以北金城和渭水南岸的芒水一线了。正是因为姜维多次挫败曹魏大将曹爽,王经,才使得魏军一直被卡制在秦岭一线。
历史当中对于姜维的北伐历来是贬多褒少,认为他连年征战,不顾国力,致使蜀国日渐衰微。在最后一次北伐进行时,廖化劝姜维休整军队,认为“连年征伐,军民不宁,兼魏有邓艾,足智多谋,非等闲之辈”,建议勿“强欲行难为之事”。事实也的确如廖化所预期,姜维的两次失败都败在了邓艾的手中。三国志陈寿评价姜维说:伯约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姜维无论如何也没有到粗通文武的地步,说他穷兵黩武,他在损耗蜀国国力的同时也兼消耗着魏国的国力,以攻为守保全蜀国是蜀汉唯一存活的策略了,以区区蕞尔抗衡强大的中原,实有几许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无奈!但是姜维一生忠于汉室,又怎么会有放弃之理?
陈寿的这番话语,可能大概只是一种曲笔,姜维本是魏臣,降魏以后又谋反,陈寿不只不敢对他有溢美之词,甚至连基本的好话都不敢说了。
要深读姜维,任然要看对手对他的解读,钟会评价姜维说:“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夏侯玄和诸葛诞都是曹魏的一时名士,尤其是后面的那位,在淮南起兵威望和声势是何等的浩大?
郭颁说:“时蜀官属皆天下英俊,无出维右。”曹奂则评价说:“蜀所恃赖,唯维而已。”其时蜀国国弱民乏,人才凋敝,能使蜀汉在诸葛亮死后又延续了三十年,且一直北伐而不止的实在是姜维的劳苦功高。倒是邓艾的评价有几分意思,“姜维,自一时雄儿也。然与某相值,故穷耳。”邓艾肯定了姜维的才智,但是认为姜维遇到了自己所以无计可施。可是当时天下虽名为三分,国力实在不对等。魏国坐拥中原九州之地,吴得三州,蜀仅一州。且姜维两次与邓艾作战,都是悬师远涉,蜀军的战线和给养都供应不上,邓艾本土作战,又是以逸待劳,更兼以守代攻,两者相距犹如日月之比。如果将姜维和邓艾放在同等环境中,又将如何呢?
无论是姜维同时代的人,还是后来的人,对待姜维的评价总是褒贬不一,倒是后来那个离经叛道的李贽,给予了姜维最高的评价“又一孔明也!”好一个“又一孔明”,诸葛武侯九泉之下也能含笑了吧?
公元263年,魏国在经历了漫长时间的准备后,在三个方向上同时发动了对蜀汉的大规模攻势,邓艾领西路军三万军士自沓中而进,目的在于牵制蜀汉的主力姜维,使其无瑕东顾。诸葛绪又领三万军士进攻阴平桥头,切断姜维回援汉中的道路,而钟会领东路军十二万分兵数路直取汉中,待攻下汉中后一举拿下西川。三路大军共十八万人,直接归司马昭指挥,钟会本人带领大军走骆谷,走当年曹爽走过的老路,东路军的其他部队则从斜谷郡等方面进入汉中。司马昭估计蜀军兵力有九万多,后来刘禅交出的册籍中记载有十二万二千人。姜维独领五万军队在沓中屯田避祸,成都与中央守备有两万多人,后来断断续续派出增援各地,守卫长江下游的部队一万多人一直不曾参战,这样汉中之地只剩下两万多人,整体上魏对蜀是二比一的优势,但在汉中一地,则形成了六比一的优势。面对魏国的大举南下,蜀汉朝廷立马派遣廖化张翼向沓中和汉中两个方向驰援。九月初,面对魏军的三路大军,蜀汉放弃了汉中的各个险要,退守汉乐两城和阳平关。魏军中路军进入汉中平原后,准备攻打阳平关,也许是上天不庇佑蜀国,阳平关的副将蒋舒因为对朝廷遣他为副将心怀恨意,率领精锐士兵出城投降。主将傅敛在绝望中战死,汉中失守,三巴门户大开。蜀汉朝廷一时人人自危,此时姜维发挥了他卓越的军师才能,佯装攻打魏军后方,诸葛绪果然移师回防,姜维于是向阴平方向突击前进,将为数不多的魏国守军冲垮后退入阴平郡。等到诸葛绪明白上当后再次回到阴平桥头时,姜维已经离开一整天了。后来钟会又诬陷诸葛绪谋反,将他的三万军队吞并,这是整个战役中蜀汉唯一的亮点。
姜维与张翼会师后,将兵力聚在一起,扼守剑阁,钟会虽然兵将如林,可是面对天险却一筹莫展。十二万东路军连带吞并的诸葛绪部队共十五万人马粮草接济困难,即将退兵回朝时,年近七十岁的老将邓艾却出奇谋要求不可撤军,率领本部三万人马直入七百里阴平小道,进入江油,而江油守将马邈突然见到魏兵从天而降后大吃一惊,手足无措之下没有抵抗而投降。这实在不能不使人感到痛心疾首。邓艾攻下江油后,修整了军马和粮草,部队得到了立足之地。
成都听闻江油失守后,后主刘禅派遣五千军队由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和黄权之子黄崇统领。诸葛武候生前智力超群绝伦,儿子却一塌糊涂,黄崇劝诸葛瞻迅速占领山川险要,以至于叩头流血,可是诸葛瞻犹豫不决,而后邓艾趁其不备长驱直入大败蜀军,诸葛瞻退守绵竹拒绝邓艾的招降战死,这也是他唯一令人钦佩之处了,自此蜀国全盘皆输,后主刘禅献国投降。
蜀汉在生死存亡关头,南方守卫长江的万余部队也曾经要求驰援,却受到了后主刘禅的拒绝,不知他是有意防备吴国,而是太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后来吴国为免唇亡齿寒,派出军队一面攻打魏国寿春,一面沿着长江逆流而上,但是还没等到军队到达,蜀国就灭亡了。
蜀汉的灭亡,其实已经成了一种定数。当时天下三分,蜀国最弱,而又最为人才凋敝,除了姜维苦苦支撑着蜀汉大局,又有何人能够独当一面和坚守一隅。后主刘禅宠信宦官,黄皓把持内政导致姜维沓中屯田避祸,次年曹魏就大举南下,这其中难道没有内在的循环联系吗?反观曹魏,屯田休养生息,国力强盛,兵员是蜀汉的数倍,除了邓艾,钟会这样的当世豪杰,又有郭淮,陈泰等等众多名将,相比之下,蜀汉亡国之际,却还要派出廖化这样的八旬老翁,又焉能不亡?
蜀汉亡了,后主领百官投降,但是姜维还统领五万大军在剑阁与姜维对峙。后主令姜维投降,姜维诈降钟会而不降邓艾,希冀借钟会之手杀邓艾而策反钟会重复蜀国。钟会看到姜维愿意投降自己,欣喜若狂,对伯约奉若上宾,以事兄长之礼事之。姜维写信给后主,称将要使“日月幽而复明,社稷危而复安”。可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虽然最终杀死了邓艾,可是司马昭早就对钟会怀有戒备之心,派出十万军队自长安而下,随时防备不测,而钟会军中魏将胡烈又发现了钟会的叛乱之心,后来钟会被叛军所杀,姜维战死。
姜维死了,他的一生事历读来使人感觉那样辛酸。姜维初为魏将,弃魏投蜀后数十年来为了蜀汉的事业征战不止,尤其在后主投降以后依然渴望着复辟蜀汉,最终身死魏军,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从前始终不能明白,姜维并非蜀人,为何要统异国之军攻打自己的母国。原因也许有两个,一是因为诸葛武侯在自己被魏国猜忌之时对他有知遇之恩,并且他当时才27岁就被委以重任,自此一心报国。二是因为昭烈皇帝继承的是汉统,当时蜀国并非为蜀,而是为汉,时人为了将之与两汉作区别,称其为季汉,只是魏国为了贬低蜀国,称其为蜀汉,而吴国一直以汉称之。姜维心中感到魏国无道,以恢复汉室为己任,努力伐之,最终亡国之后依然诈降以求复国。若这一计策真能成功,倒也真是一个奇迹,不只是三国历史上的奇迹,更是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上的奇迹。不过愿望终究是落空了,姜维放着降魏后的高官厚禄不享用,而偏行此事,其实真有些儒家思想中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意味,联想到姜维从前刻苦读郑玄的学说,深知他一生中怀揣着儒家的仁义思想。
后三国比起前三国来,人物似乎不那么惊采绝艳,但是时代终究会造就一群英雄,姜维,邓艾,钟会无愧于后三国时代的人杰,姜维一计害三贤,三人背景不同,年龄不同,没有同年同月同日生,倒一起死在了蜀国大地上,这莫不是一种宿命?
姜维的历史评价素有争议,有人说他穷兵黩武,消耗了蜀国,可是姜维在诸葛死后的前十余年中,受到蒋琬费祎的节制,后几年中又不得不防备宦官黄皓,他真正大权独揽的时间屈指可数。而且以蜀国弱小之地,对抗魏国数十年,取得了很多超越诸葛的战术胜利,足以见得姜维的智慧和谋略,他输给邓艾两次并不是一种羞耻,邓艾也是一个英雄,可谓是败得其所。邓艾出身寒微,从小是个苦孩子,屯田二十年为司马懿赏识,自此成了姜维的一生之敌。姜维因为特定的历史原因,注定要成为蜀汉灭亡的见证者,就像后世的文天祥,陆秀夫,孙承宗,史可法,谁又能否认他们的历史功绩呢?
当年,范仲淹还是寒苦低微之时,在学堂读书,皇帝路过此地,人们都出去看,唯有范仲淹不去,人们问他缘故,范仲淹只是说:“再见不迟。”
姜维的一生也是如此,他没有遇上一个好的时机,没有在蜀汉鼎盛的时候见证那一份荣耀,而是肩负了诸葛遗留给他的责任,然而姜维是何其幸运,他成了三国时代最后一个英雄,在璀璨的历史长河使自己的名字镌刻成为永恒。
伯约,再见不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