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的艺术

独处是个艺术活。自从 18 岁离家上大学之后,独处占据了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于是不知不觉地,我开始认真对待它了。在不同阶段,对其感受也不大一般,如果起初是由于学业原因不得已而为之,那么现如今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地欣然接纳了。

“不得已”与“主动追求”,我认为概括了大部分独处的类型。前者基本上来源于在图书馆自习的需要、失恋所致、与舍友的时间安排不一致等。庆幸的是,我那时候有吱呀呀的自行车,MP3 里的美国之音,以及学校南门小吃街的煎饼果子陪伴。静默的时空与沉默的外物相互配合出来的默契,是我这种安静者的良好出口。所以独处于我而言并非是封闭的压抑,而是一片无限的天地——它与外界的交互,与在人群堆里侃侃而谈相比,并不缺少任何信息流动。

后来我甚至开始享受一个人赶火车。在拥挤的北京站,这意味着大包小裹地在某根柱子边上坐着啃快餐,火车出发后,又倚靠着一路向北的车窗放空自己十个小时。那时候北京的天气还没如今糟糕,高铁也不大流行,手机仍然是诺基亚的天下;听音乐如果是用轻便的 MP3,就算是智能了。若在火车上发短信,常常隔几分钟就断了信号,索性放下手机听音乐、看书、吃零食。对于 20 岁左右的年纪,那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高产”阶段,路上写下来许多矫情地文字,今天看起来是“弱智”,但在时过境迁发生前,谁都没想过,原来那时候觉得过不去的坎,这么容易就被岁月冲淡。

曾经与我踏上过许多次火车的背包,也果然“跟着我腐烂”——如此独自自习、骑单车、赶火车的情形被原封不动地平行搬移到了地球的另一端。我到了美国,仍旧重复着这种自己觉得甚是强大的独处。每次与人用英语沟通了许久之后,我会找个僻静的图书馆角落沉淀几分——这才意识到独处已经成了救赎自己的避风港。它不是逃避外界的方式,也不是回避问题的毒药,而是在读书、思考过程中找寻自己,是补充能量的粮草。

也正是因此,我发现自己是因为热爱独处才独立,而非热爱独立而独处。享受独处的过程,能够让人内心充盈、对自身进行审视。它是人变得强大的一种方式。热爱独处之人,我相信大多并不是不合群,而且甚至大多都是擅长与人打交道的——因为独处给予了人们面对外界的最好状态。刘若英曾经在她的书《我敢在你怀里孤独》里谈论“独处”的意义,剖析地甚是真诚,她说——

所 幸 善 于 独 处 的 人, 不 会 很 容 易 地 感 到 寂 寞, 自 己 与 自 己 之 间, 其 实 有 很 多 事 可 以 做、 可 以 忙, 不 需 要 靠 别 人 来 知 道 自 己 的 状 态。 可 以 自 在 处 在 孤 独 里, 绝 对 是 一 种 幸 福。

这与那本书的推荐序里描述的英国精神分析师温尼科特在《独处的能力》里提到的独处概念不谋而合,它将“自在的独处”与“一般的孤独”区分开来,认为“自在的独处”并非悲伤的孤独,而是自在的孤独,特别是在他人面前还能保持自己的孤独的能力,是一种情感成熟的指标。

说到这里,似乎我是在自卖自夸——然而我并不想对自己的生活状态进行多么高尚的宣扬,我自认为并不具备这种资格来对个人风格侃侃而谈。退一步而言,每个人都应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也许它是独处里的丰富,也许它是与外界交谈里的充实,但是无论如何,应该尽力去追求有营养、有价值、能对自身的世界观得到帮助的状态,最终抛却掉狭隘的空虚。

真正做到“自在的孤独”的人,不会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我想它应该是一种对内洒脱、对外尊重的心态。曾经某综艺节目里出现过一位看似喜欢独自飘荡、以天为盖地为炉的穷游者,整日将自由与孤独放在嘴边,认为世俗对责任、义务的要求是一种道德绑架。然而我窃以为,瞧不起传统观点里的责任义务,采取逃避的方式,把热爱孤独当作幌子的,并不是真正的自由——而且这也是另一个方向的道德绑架。真正的热爱独处与真正的热爱自由,都不会对他人的生活方式评头论足。能放平心态地追求为自己量身定做的生活状态,才是情感成熟的体现。

然而“自在的孤独”其实是条很长的路:并非是某一天呆在家里独处,或者某一日与外界打成一片,就能形成这种自在的。所有最终洒脱的孤独,我相信起初都充满了心酸的寂寞。前几年有本名为《质数的孤独》的小说,里面的男女主人公分别由于家庭境况与成长遭遇而使得人生充满了悲伤寂寞。他们兜兜转转好几圈,最终还是阴差阳错、天各一方——我想这大概是“自在的孤独”的反面极端,充满了岁月里不可抗的阻力。我为此泪流满面:其实所有能够在孤独里找到自在的,都是幸运儿。还有许多为孤独而寂寞的个体,在这条漫漫长路上放弃、牺牲,以向存活者证明,渺小之人类的存在,是一种巨大的恩赐。

如今我主动追求、享受独处,因为这是慎思的过程,也是我作为一个渺小之人感受与反省自身与外界关系的方式。我尽量以它带给我的沉静而对外缓和,也以它带给我的充实而对外输出。它也因此让我看到更多爱与生活的美,从独处的空间感里意识到相处的最佳距离,从自我的反省里体谅他人的感受,从个人的孤独里领会他人的孤独。我不敢谈悲悯,但仍不想放弃它对我的召唤——每个孤独者都应找寻到自在,进而找寻到对外界的仁慈与包容。

这是互相追逐的过程——独处找到了你,你也终将找到它。

你可能感兴趣的:(独处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