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在瑞金附近的一间咖啡馆,第二次体验了财富游戏。
第一次尝试是圣诞节在自贸区做医生,我们从各自为政,到合作共赢,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去摸索试探,其间信任感和逻辑性的建立每次转变都是突破,虽然合作速度并不快,但是破旧立新,让我切实感受到了信任与合作的意义。
这次游戏之前我打算突破上次的局限,勇敢说出真相做团队里的引导者。然而进入游戏的场景我又退却了,因为感受到一个个新鲜的意识在吸收着丰富着他们的经验,我贸然站出来,一是破坏了他们的独立思考(从这点看我还是更倾向于与伙伴对等的合作),二是只有他们探索后遇到问题我提出方案才更有说服力。所以我开局也是从单打独斗开始,这次积极地争取各种机会,然而真的是走狗屎运,第一轮贷款收的别人转出的房卖掉让我迅速获得第一桶金进入了内圈。
然而我长舒的这口气其实过早了,我们的团队直到最后十年的最后时刻才全部进入内圈。对于我这个最快进入内圈的人来说,没有尽早手把手带着他们进内圈而是急于独自摸索内圈规则,导致了对我自己乃至整个团队时间和体验机会的浪费。
第二次玩游戏,相同的规则,不同的伙伴,不同的身份和遭遇,又给了我更多更深的认识。
作为一个北方女孩只身到上海打拼,见识了魔都悬殊的经济差距和激烈的竞争体验,虽然有些阵痛与创伤,但我渐渐认同了经济发达社会下人与人之间更疏离的关系。我感慨着人情冷暖的同时,也慢慢将自己的心封闭,甚至都不再指望合作。其实我并没有遭受多大物质损失,可能只是把被防备解读为不被接纳而衍生出自我保护而已。我感受的到的环境是这样,我没能力做些什么,也从未相信自己能改变什么。当我们比拼着衣着光鲜亮丽与物质生活享受,并为无止境的攀比一次次自卑绝望时,我却从来没有想过这一切比拼的标准并不是自己资源范围内的,并无多大意义,比这更重要的是它与自己的终极目标(财富、健康、幸福)毫无关系。解读自我的资源不在初始的金钱,而在智慧,上进心,与韧性上。我能做的取得最大收益的事,不是取得优越感、有面子(舍本逐末),而是用智慧和行动去获得对我人生意义最大的财富、人脉和幸福的积累。看清了这些,在意别人的评价还有意义吗?那些要面子、脸皮薄、情绪漩涡、自尊心泥潭大概都只是迷茫中抓住的极其不重要的东西(当然这个面子和信誉要分开)。
一、关于面子
参加了两次活动,印象很深的是,每次桌上都会遇到一个不太清楚规则的小伙伴在盲目带队带节奏,我每每在说服无力时都充满了挫败感,不清楚他们为什么这么敢说,无凭无据的耽误了别人你能付得起责任吗?更让我挫败的是,每次大伙也都茫然地跟着他们走,却没有人站出来挺我有理有据的逻辑。但是不得不说,他们每次都能成功地获得大伙的注意力和信任感,这是我羡慕嫉妒恨都得不来的。银行家几次都指出来,我有自己的想法,却不敢出头组织大家讨论,不敢当众否定他人,不敢说出对的思路并且对别人施加压力,强迫大伙思考。这真的是戳中我薄弱领导力的痛点了,总是不敢出头发声,也许背后有怕被惩罚的恐惧。但是从结果看来,要那点面子只得到了一时的和平,可长年累月下来,还不是每一次都会后悔吗?
其实在尝试中发现,让我坚持去重申观点,一次被否定,两次被忽视,哪怕带着情绪和怒火,可能别人会有一些怀疑、不信任甚至是鄙夷,但是几次下来之后,出于礼貌和人际压力,大家就会开始听你在说什么,哪怕为了反驳,也才有机会思考判断并慢慢接受你的思想。
我感受到自己很大的阻力在于公众表达,说话不清晰流畅甚至会结巴的担忧再次被验证,无力承受这种痛苦而产生的压力让我退缩。但是从成长的视角看,通过不断地坚持丢脸练习之后,对说服力的感受和把握也才会越来越强。而反观每场上具有话语权的小伙伴,也正是有这样的力量。哪怕我在心底默默的质疑他也不敢表达出来,在这样的群体默契下,话语权也就自然落在了敢说的人身上。所以根源还在那点面子。丢一批面子,得到的却是输出观点以及表现自己靠谱的机会。
因为好面子而丢失的机会远远不止这些,在择偶上,在工作中,在日常人际交往中,这都是我惯用的模式。在别人质疑自己之前,先把自己给评判和否定了,这样就不用面对被现实否定的自尊心打击了,通过保护自尊心的风险回避防御机制,我成功地一次又一次保全了面子,但却泯然众人矣,成功地丢失了一次又一次潜在的机会。
二、关于规则
自以为玩过一次,就知道外圈的所有规则,但是在游戏结束后发现打脸了。一知半解导致我们在冲向内圈的路上耽误了很多时间与精力。在进内圈结算时,非劳务收入抵扣总支出时其实是可以减到更少的,也就是先清偿债务再清算非劳务收入。这样自以为懂的思维定势也是阻碍我们迅速提升的陷阱,重要的是要时时找到懂规则的人边走边更新确认。
现实生活中,我们对社会的适应程度其实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规则的理解程度。比如在一个讲究速度与准确的公司,你倾尽全力去展现你的创意与才艺,任你翻天也仍然得不到相称的回报和认可,只能暗自感慨怀才不遇或时运不济。真的是这样吗?我有没有花成本去找到懂规则的关键人去了解清楚,然后做出权衡是否跟随呢?对公司的领导,你是敬而远之还是找机会愿与他探讨对你事业上最重要的游戏规则来给自己参照指导呢?
所以脑子里时刻要有自己最重要的前提指标,比如弄清游戏规则、自己的资源,以及如何转化资源、利用规则达成目标。
收获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慢慢去思考,去实践检验。比如说择偶的过程,需要明白规则,对伴侣来说什么特质最重要,怎么相处才能最幸福。自己有什么资源,才智颜值身材年龄经济人品,怎样转化资源让别人了解信任从而触发合作,达成目标。而对规则的认识,也是三观和合作伙伴的分水岭,三观不合不相为谋就是这个道理。有人认为人品,聪明才智和爱的能力是幸福的保障,有人则认为美貌和金钱才是硬道理。虽然这其中有生存低保和精神高追求的不同范畴在,但总体来说对规则的理解不同,对价值的评定便不同,观点一致或相左也就很容易预测。
作为一穷二白的年轻人,我最低的成本就是脸皮和试错的成本。我的资源是信用,才智,体能,时间,和输出可见的转化能力。其中信用、输出可见的才智、不要脸的坚持精神也才是说服别人与你合作的最宝贵的能力。
我平日里沉迷于无数鸡血技术方法帖,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其实主要也就在领悟人生与职场规则,提升自身资源上,但却常常在资源转化的关键步骤放弃,比如懒得输出让别人看到并相信你,比如爱面子怕出错不去说话争取机会。看到了这些无意识行为背后的意义,我们可以有的放矢地花代价找更权威的人、事、网、书去总结方法,节省时间成本。始终保持思路清晰很难,也很重要。
玩这个游戏最大的收获或许是可以通过金融的形态,认识自己,明白人生资源的合理化配置,节省生命成本。
规则~资源~转化~合作,每一步都要落实。
在日常生活中执行的困难在于,每一次策略的决定和选择都不是拍脑袋盲目做出的。只怕是平时盲目跟随不专业的人或迫于人际压力,被日常琐碎的混乱事务占据了心智,失去了思考的耐心。磨刀不误砍柴工,从小白鼠的轨道中时不时地跑出来,才能看到整个生命的全貌。
三、关于共赢
这一点是关于分享的成本和收益权衡。因为是单打独斗进入内圈,前期也没得到他人充分的信任和无偿支持,进内圈后也并没有把帮其他人进内圈当成我自己的事情努力去做,只是尽到了口头提醒可以向我借钱的本份。然而维持这种精确的心理平衡使得最后时间拖慢了,自己的人生也只能停滞在原地。与其给命倒不如早早插手干预伙伴少走弯路摸索,与人与己都是更有利的策略。这大概是我在现实生活中的写照,长大后急于逃脱父母的影响控制,也轻易不愿意去干预别人的感受和选择。我是一个说好听了很有上进心,说不好听了很焦虑的人,会自己学很多东西,但是不怎么在朋友圈对全体分享。曾经也受到过别人的质疑与嘲笑,也或者是出于保持内心优越感的原因,并不会努力地向周围同事朋友分享新知共同成长,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会在与他们沟通合作上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丧失更多潜在机会。也许像帮助大家进入内圈后我并不是最富的一样,当我带周围的人共同成长后,我可能就不会是最优秀的了,但客观上我的财富与成长一定会比现在走得更远。怎样克服自己对于优越感的迫切渴望,建立追求更好而不是更优越的成长意识,用成全更好的自己代替竞争意识,需要我做更深的发觉。充分地发光发热而不压抑保留,从而节省自己的时间,使生命质量更上一个档次。
四、关于信任
游戏结束时,我们微信互加好友,发觉明明在游戏中已经建立了基本的信任,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是有防备和隔阂存在。大概与阅历和观念有关,不知是否有过被骗被辜负被冷漠甚至鄙视的创伤,将这种自我保护机制保留甚至代际传递下去。但离开了创伤的环境,还保持这样的人际习惯究竟划算吗?被骗的风险会大于机会的获得吗?还有这样创伤的环境真的还值得再继续呆下去吗?或许需要请教更懂规则的人。
说说在玩游戏后我自己的策略。之前几年我在工作小环境中受到了冷漠对待,于是变得严肃防备,不会与人主动交换资源,甚至对合作都开始绝望,但通过玩游戏我又发现了信任的力量和意义,于是开始想尝试验证适度的信任有容易增强合作和幸福感的规则假设。从前我会花很多精力去想为什么个别人的反应跟我不一样,这么在乎某种行为也许是触发了我曾经的创伤,想要走出这种被动反应的死局,需要开阔眼界了解规则,建立并坚定自己的价值观,有一种自信,那就是“不管别人怎么看,我是这么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