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之巅》读书笔记

一、大公司成长记录

1. AT&T公司

在工业史上,一种新技术代替旧的技术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AT&T 是将一个好好的公司拆散卖掉,IBM则是将分出去的公司整合回来,打造了一个从硬件到软件到服务一条龙的航空母舰。

马歇尔计划,1948年起持续4年,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APPLE公司

1976年,乔布斯二十岁时,和斯蒂芬·沃兹尼克(Steve Wozniak)以及韦恩(Wayne)三 人在车库里办起了苹果公司,研制个人微机。
1984年,第二代苹果机麦金托什(Macintosh)诞生了,拥有交互式图形界面并且使用鼠标的个人电脑。
1985年乔布斯(30岁)被董事会赶出公司,1998年重新回到公司。

3. Intel公司

1968年创建于硅谷,1956年仙童半导体公司,70年代末16位8086处理器,1982年80286处理器,1985年继摩托罗拉后出了32位处理器80386,1989年80486处理器,1993年推出奔腾处理器。
1928年摩托罗拉成立,美军无线通讯供应商。
AMD脱胎于1956年成立的仙童半导体,比英特尔晚几年成立。

诺威格定理

当一个公司的市场份额超过 50% 以后,就不用再想去将市场份额翻番了。言下 之意,这个公司就必须去挖掘新的成长点了。

巴菲特的投资

巴菲特投资的公司都是像保 洁(P&G)和强生(Johnson & Johnson)这样生产每个人日常要用的东西。盖茨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针对全世界所有人的,这样才能达到聚沙成塔的效果。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

惠普和Dell的不同结果

惠普在和Dell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的根本原因在于,惠普的问题是资金周转不够快。Dell的资金一年大约可以周转两次以 上,而惠普只有一次。也就是说,即使 Dell 的利润率只有惠普的一半,它也可以获得和后者相同的利润。

4. 摩托罗拉公司

1928年成立 原名加尔文制造公司。
1947年改名摩托罗拉。
1946年发明汽车电话。
1963年发明第一个彩电显像管。
1967年美国第一台全晶体管彩色电视机。1974年卖给松下。

5. 3M公司

  • 坚持以创新为公司的灵魂。(强调要三分之一的营业额必须来自近几年的创新)。
  • 在适当的时候强制淘汰一些看似还在挣钱但是前景不是很好的产品。
  • 3M的发明和产品都是针对广大用户的,而且是消耗性的。

6. GE通用电气

  • 1890年爱迪生创立了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
  • 1892年与另两家公司合并并改名为通用电气。
  • 1896年道琼指数出现,GE是最早的十二家公司之一。

二、关于创业

创业者一定要有饥渴感(Hungry)

1. 创业成功的关键

关键之一,知识产权很重要;
关键之二,是否有数量级的提高是衡量一项新技术是革命性的还是革新性的关键。

有些风投公司明确不投资的有:不盈利的不投,增长不稳定的不投,公司达不到一定规模的不投。

一般前三名的市场份额是 60%、20% 和 10%

2. 好的创业题目

一个好的创业题目最要紧的是具有新颖性,同时还要具备以下条件*:

  1. 这个项目一旦做成,要有现成的市场,而且容易横向扩展(Leverage)。
    横向扩展是指产品一旦做出了,很容易低成本的复制并扩展到相关领域。
  2. 今后的商业发展在较长时间内会以几何指数增长
  3. 必须具有革命性。进化(Evolution)和革命(Revolution)两种,创业必须要有革命性的技术或者革命性的商业模式。

三、红杉风投公司

1972年,投资家唐纳德·凡伦汀在硅谷创建红杉风投。

1. 投资阶段

• 种子孵化阶段(Seed Stage)。思科
• 早期阶段(Early Stage)。Google
• 发展阶段(Growth Stage)

2. 红杉风投更喜欢投快速发展的公司

  • 第一、被投公司的技术必须有跳变(Sudden Change)即质变或者革命。
  • 第二、被投公司最好处在一个别人没有尝试过的行业。

3.红杉风投对投资公司的基本要求

  1. 公司的业务要能几句话就讲得清楚。红杉风投的投资人会给你一张名片,看你能不能在 名牌背面的一点点地方写清楚。显然,一个连创始人自己也说不清楚的业务将来很难向别人 推销。
  2. 就像我前面讲的那样,如果该公司的生意不是十亿美元的生意,就不用上门了。
  3. 公司的项目(发明、产品)带给客户的好处必须一目了然。
  4. 要有绝活,这就不用多说了。
  5. 公司的业务是花小钱就能作成大生意的。比如说当初投资思科,是因为它不需要雇几个人就能搞定路由器的设计。

4. 红杉风投对创始人的基本要求

  1. 思路开阔,脑瓜灵活,能证明自己比对手强。
  2. 公司和创始人的基因要好。红杉风投认为,一个公司的基因在成立的三个月中形成,优秀创始人才能吸引优秀的团队,优秀的团队才能奠定好的公司的 基础。
  3. 动作快,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打败现有的大公司。刚刚创办的小公司和跨国公司竞争无异于婴儿和巨人交战,要想赢必须快速灵活。

5. 找红杉风投前要准备的材料

  1. 公司目的(一句话讲清楚)。
  2. 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尤其要说清楚该方法对用户有什么好处。
  3. 要分析为什么现在创业,即证明市场已经成熟。
  4. 市场规模,再强调一遍,没有十亿美元的市场不要找红杉。
  5. 对手分析,必须知己知彼。
  6. 产品及开发计划。
  7. 商业模式,其重要性就不多讲了。 8.创始人及团队介绍,如果创始人背景不够强,可以拉上一些名人做董事。 9.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想要多少钱,为什么,怎么花。

成功的转型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融资的比例应该是公司市值的10%到25%。

四、Google公司

直接面向客户

Google服务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直接面对最终用户,在这一点上佩奇和布林的想法和投资大师巴菲特不谋而合。巴菲特有一个最简单有效的选择股票的办法,就是到大小百货店、加油站和食品店看一看老百姓都在买什么,这比听华尔街分析师瞎掰乎要准确得多。巴菲特因此而选择了可口可乐、宝洁、强生、百威啤酒、沃尔玛和卡夫食品等公司投资,都获得了极高的回报。在巴菲特看来,广大消费者才是一切商业的衣食父母。佩奇和布林也深深体会到,广大最终的用户(网民和广告商)才是为Google带来生意的人。

Google一贯的“快速向前跑,不要看两边”风格。
要保证产品品质,最好的办法就是“杀鸡用牛刀”。

没有永远的盟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而谋求那些利益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谷歌历史

  • 1998 Google成立。
    1999 美国最大的两家风险投资公司KPCB和红杉资本同时投资Google,这是这两家公司第一次同时投资一家Startup。
  • 2000雅虎采用Google的搜索引擎。
  • 2001 Google推出搜索广告系统Adwords,并于当年第4季度实现盈利;同年,埃里克•施密特成为Google正式的CEO。
  • 2002 美国在线采用Google的搜索引擎和广告系统IGoogle占到为全球搜索流量的70%。
  • 2003 Google第二个广告产品Adsense上线。
  • 2004 Google采用竟饱的方式上市;同军Google革命性的Gmail和GoogleEarth产品上线。
  • 2005 Google中国公司成立。
  • 2006 Google在线支付产品Checkout上线,效果极差,成为Google第一款失败的主要产品;同年Google收购YouTube。
  • 2007 Android联盟成立。
  • 2008 第一款基于Android的手机由HTC出厂,但是销路一般;同年Google推出Chrome浏览器。
  • 2009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Google第一次裁员.但是很快回到增长的轨迹;同年随着摩托罗拉Droid手机的上市,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获得巨大的成功。
  • 2010 Google的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市场占有量超过苹果的iPhone,浏览器Chrome也从微软手中夺得15%的市场份额,但是它在社交网络上一直输给Facebook。
  • 2011 共同创始人佩奇接替施密特成为Google新CEO。

印钞机模式

好的商业模式对于一个公司的成功是必不可少的,而最好的商业模式就是印钞机模式,它不需要多少人力,一旦运作起来便能自己生产利润,持续发展。

Google的广告系统、Ebay和亚马逊的在线商场、戴尔的虚拟工场

五、互联网2.0大事记

1998 Blogger成立,博客时代开始。
2001 维基百科成立,在线百科时代开始。
2003 Facebook成立。社交平台开始。
2006 Google收购YouTube,中国视频网站如雨后春笋般诞生。
2008 Twitter诞生,微博时代开始。
2009 Facebook流量超过Google,成为全球流量第一的网站;
第二年,中国主要门户网站均推出微博服务。
2010 高盛投资Facebook,将它定价在500亿美元;同年高中国Facebook之称的腾讯市值达到450亿美元,成为全球仅次于Google和亚马逊的第三大互联网上市公司;
同年Google旗下的YouTube实现盈利。

够用了原则

即使今天出现了一个比微软Windows好一倍的操作系统,用户也没有要换操作系统的欲望,因为微软的“够用了”。“够用了”这条很消极而枯燥的原则。

六、近二百年的技术革命

1830 电报 莫尔斯 美国
1860 电灯和电的普及 爱迪生和GE公司,西屋和西屋电气公司 美国
1880 电话 贝尔,华生,AT&T公司 美国
1870-1900 石油和化工行业 洛克菲勒,杜邦和他们的公司 美国
1900 汽车 奔驰、福特以及他们的公司 德国,美国
1900 飞机 怀特兄弟,波音公司 美国
1900 无线电 马可尼,GE公司 意大利,美国
1940 原子能 费米,爱因斯坦,奥本海默,洛斯阿莫斯实验室,GE公司,西屋电气 意大利(美国),德国,美国
1940 电子计算机 图灵,冯诺依曼,毛奇利,埃克特,IBM公司 英国、美国
1960 半导体 贝尔实验室,八叛徒 美国
1970 移动通讯 摩托罗拉公司 美国
1980 个人电脑 乔布斯,Intel公司,IBM公司,微软公司 美国
1980-2000 互联网 NSF,雅虎公司,思科公司,Google公司 美国
2000-2010 云计算 Google公司,亚马逊公司,Facebook公司 美国

你可能感兴趣的:(《浪潮之巅》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