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学英语时,在McKinsey上读了篇未来产品经理的文章,用mini-ceo来描述未来时代的产品经理。里面讲,未来的产品经理不是单一的执行者,要打破边界,同BD、运营、开发、市场一起思考如何做好产品。
互联网行业分工明确,研发负责敲代码,测试负责理逻辑,数据同学负责查数据,UX同学负责设计和交互。但是产品经理,要和这些人同时打交道,协调不同的人一起做事。
产品经理既要跟需求,还要想需求,查数据,拉会,查问题。事情多得忙到飞起时,产品经理还要保持情绪和耐心、理性投入工作。所以,做好一个产品经理,不光是技能要提升,对个人的管理也要不断提升。比如管理个人的情绪,个人的工作方法,时间分配,沟通技巧等。
人生是场修行,做个合格的产品也是场修炼。
知行合一
这是最基本的,可以很好地处理那种情况:一堆事情没做,又不知该做什么,脑子里又有很多想法冒出来的时刻。这时,你要做的是,去做事,然后再去想。
今天上午,和同事一起听GooglePlayPolicy回工位的路上,被路边电视屏幕上傅盛的认知三步曲吸引,停下看了看。这文章在网络上流传许久,今天又看,对里面知行合一的观点很认同。
他说,人和人本质的区别在于认知的区别,徒有认知而不行动,就是“伪认知”。
其实这话,早在去年底时,D也给我们讲过。当时在北美洲会议室,产品研发测试运营,黑压压地坐了一屋子人,当他个理科生慢悠悠地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和卖油翁的“无他,唯手熟尔”时,别提多帅了。
这是一条最基本的准则,也是希望自己可以牢记在心的规则。那就是,无论自己懂多少道理,做,才是第一位。懂的再多而没有实践,都和不懂一样。
所以,定期总结,不要作秀,做事主动,有deadline意识,敢于下结论,都要先做再说。每天想再多的事情,都要先列出落地的方案,然后去看数据,去判断并给出结论,不要总是停留在想。
这是最基本的,可以很好地处理那种情况:一堆事情没做,又不知该做什么,脑子里又有很多想法冒出来的时刻。这时,你要做的是,去做事,然后再去想。
不要作秀
以前我很羡慕那种产品经理可以“说了算”的状态,又很怕意见不统一时大家争吵的状态,喜欢会议中自己的观点被认可的时候,又讨厌拉会理逻辑这种复杂的时刻。
也许这是我的个案,但这些时刻确实阻碍了我好好工作的状态。我好像把注意力完全放在了形式上,而不是事情上。所以后来,我想到了这些场景的共同点——两个字概括为“作秀”。
工作中,更应该关注的是客观的事实,这些事实包括:
1.做了一个需求之后的数据效果,它是升是降;
2.用户的反馈,是正面还是负面;
3.需求的逻辑,是合理、简洁还是相反;
4.流程的通畅,是人人可以各司其职相互配合,还是流程中存在断层;
5需求实现过程中的资源,是否合理,是否完备
…
而工作中的感受,比如“说了算”的感觉,“争吵”的时刻,被认可的兴奋与被质疑的痛苦,这些都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或者说,是为了实现某个目标而应该忽略的。为了说了算而去做事,为了不争吵而和平,为了被认可而拉关系,为了不被质疑而不表达自己,都是作秀。
我以前就很羡慕那种工作中被人环绕,有同事站在身边听任指导的感觉。也很期待自己有天可以带团队,去感受自己的想法被他人认可并执行的畅快。然而,后来我明白,这些都是幻觉。凡是为了作秀,不是从解决问题出发,最后都不会换来扎实的结果。要做事,不要作秀。
主动性和deadline意识
上周Q找我聊了聊天,讲到我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不够主动和deadline意识缺乏。
之前一直在带一个AB-Test,迟迟没有给出结论,一直在查数据、验埋点,和客户端、服务端、数据组各种对数据,发现数据的问题改上报,之后再去跑SQL去查。我淹没在了数据中,而忽略了“闭环”。
记得在第九课堂初次参加产品经理入门培训时,那时的老师说最重要的是做闭环。做了推广后,我才慢慢明白什么是闭环。如果接到一个需求,然后不断地走啊走,却始终没有得出结论,那就总不是一个闭环。闭环,是从一个点出发,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改进,最终再落回到提升这个点的过程。
比如,我这次做的AB-Test,我一直在验证数据。由于这个实验和尾号相关,即一部分安卓尾号用户才可以看到我的实验,而另一部分却不展示。
我当时花了很多时间验证尾号是不是对得上,却忽略了当时的总体数据己经可以得出结论,根据展示和留存的结论,己经可以得出进一步放开尾号的结论。可是我却迟迟没有做决定的魄力,原因就是缺乏主动形成闭环和deadline的意识。
所以,今天再去针对台湾用户去上线“RM”实验时,本来是客户端的需求,经过和研发的沟通(我发现请教是个好词儿),很快了解了现在的逻辑,云端修改了策略,同时查好了历史的功能和商业数据,就坐等AB-Test上线后收结论了。
所以,要主动地往结论走,每往前进一步,就离结论进一步。得出结论,就是在验证之前假设的真伪。这真是件有意义的事情。
第一次更新,先写这些,后面尽量每周更新一到两次。记录平时工作中的得失和自己的反思,有空时再回顾下自己在之前项目组的经历。
最后,关于我的文集名称“鳌拜养成计划”,是我今年初在PUSH组时想到的。想想历史上那几个小太监,跟着康熙每天练拳脚,虽然底子薄,但技能点加对了、加够了,有天也是可以撂倒鳌拜的。
希望我这个“小太监”,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点滴总结,有天也能完成这个“鳌拜”养成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