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节蝾螺为什么这么变态?

2017年农历六月初一前后的两三天正值天文大潮,趁低潮的时候,我在海陵岛雪流湾的碎石滩上采集了几十个节蝾螺。节蝾螺学名Trochus sacellum,是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蝾螺科常见的一种,他有典型的螺的陀螺形状壳体,成体大约五厘米高,约一个功夫茶杯大。

    那块恰好被一抹阳光照亮的礁石海滩就是我采集到节蝾螺的地方

这个节蝾螺为什么这么变态?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带着口盖的节蝾螺

这个节蝾螺为什么这么变态?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下面最膨大的那一层叫体螺层,螺层和螺层之间的接缝叫缝合线

图片发自App

壳底

图片发自App

壳顶

图片发自App

节蝾螺有蝾螺科的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厚实的口盖。口盖就是螺类盖着螺口上的那片东西,专业点叫做厣yan。其他螺类的口盖一般是角质层蛋白质就是指甲盖的成分构成的,而蝾螺的口盖主体是石灰质碳酸钙构成的,特别厚,中医把它入药,叫做甲香。

    节蝾螺的口盖,像不像一个宝石?

这个节蝾螺为什么这么变态?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左边是粘着肉的内面,右边是朝外的外面

图片发自App

采集到的地方基本上是在潮间带的低潮区(下潮带)和潮下带上部,用底拖捕捞法的渔民在市集上卖他们的渔获的时候,我从来没有见到节蝾螺,可以推测它们没有在更深些的浅海海床生活,所以拖网捕不到,要在最低潮的时候才能找到他们。他们一般都吸附在礁石的侧边或者礁石底部边缘的缝里,可惜采集的时候不方便带手机,没有拍下他们栖息在自然环境的照片。


这个节蝾螺为什么这么变态?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台湾对潮间带分区的叫法

这个节蝾螺为什么这么变态?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它们的壳上总是生长了其他更小型的贝类或者甲壳类生物,藤壶牡蛎蛇螺之类。没有一个的壳体外表是干干净净不附着别的生物的,甚至在壳的脐孔里也常常有着小的贝类寄居在里面。

    采集回来,水煮取肉吃了,剩下的壳和口盖洗干净,一个一个仔细看看。

    然后就发现了一个形态与众不同的螺壳。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长得真难看。

    可以明显的看到这个螺壳的壳口唇已经与体螺层游离了,留下了一个接近一厘米的大空隙,正常的像左边这个的壳口唇和体螺层是生长融合的,会形成两个螺层之间的缝合线。

这个节蝾螺为什么这么变态?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个可能性是这个螺是另一个品种。不过从采集的环境到这个螺壳的外表形态以及这个螺的口盖和内部螺肉的结构看,都可以首先排除这个可能性。


    第二个可能性是这个螺产生了基因变异,使他的壳体形态和其他节蝾螺的壳体产生了差异。


    第三个可能性是这个螺在生长过程中受到某些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它的壳体长得和别的不一样了。

    螺类壳体的螺旋形结构是在他们的生长过程中形成的,想象有一根螺旋线由一根连接壳顶和脐孔的轴的顶端绕着这根轴螺旋向下,就好像我们在寺庙里经常会见到的塔香的样子。

这个节蝾螺为什么这么变态?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个节蝾螺为什么这么变态?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然后想象有一个圆圈,它的圆心在这个螺旋线上,它的平面和螺旋线接近垂直或者有一个角度相交,这个圆圈从这个螺旋线的最顶端,顺着螺旋线保持相交的角度不变往下一层一层堆积,堆积的时候越往下的一层总是比上一层大一圈,这样,这个圆圈的边就通过堆积形成了一条螺旋的管道,而且是开口越来越大的管道。这个开口就是贝壳的壳口,螺就是这样一层一层的长大的。

    每一种螺的基因,决定了这条螺旋线的疏密、这条螺旋线放大的速率、圆圈和螺旋线相交的角度、以及圆圈每一层逐渐变大的比例等等。这几个指标,一般来说,在同一种螺中是一个较为固定的值。所以我们会看到同一种螺大的和小的,看起来只是同比例放大缩小的区别,不会有太大的形态上的差异。


    那再看回到这个变态的节蝾螺。如果它的成因是因为基因变异,那么对于他来说,这些相关的值是由基因固定的,应该在它的每一螺层之间都是相互分离的,也就是说他应该会是像蚯蚓锥螺一样长成为一个螺旋的管状。

    成体的蚯蚓锥螺,成了管状,难辨螺层,没有缝合线了。

这个节蝾螺为什么这么变态?_第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但是仔细观察会发现情况并不是这样,在这个螺的早先的几层螺层之间是相互粘合的,有缝合线,只是在壳口附近才发生了分离的现象。也就是说他还小的时候都还正常,长着长着就长咧吧了。所以至少不是他天生的基因就变异了。

    那会不会是他长着长着,突然基因变异了呢?也有可能。不过,经过进一步的观察和其他的螺壳的比较,还是第三种原因也就是外部因素造成的可能性更大。

    如果说是外部环境的原因,那么又是具体的什么原因呢?

下图可以看到这个螺的分离的螺层的上方有一块白斑,那是附生过的一个牡蛎的痕迹,不是蝾螺自己的壳体组织,而是附生的牡蛎附着在礁石上的那片壳,另一片本来作为盖子的那片壳已经丢失了。

图片发自App

推测由于这个附生的牡蛎阻挡着,使这个节蝾螺在长大的时候,它的壳口螺旋生长过来的时候无法和上一个螺层贴合,被这个附生的牡蛎垫高了,然后这个牡蛎又死亡脱落就留下了这么一个大空隙。

    翻了翻其他的壳,寻找证据和线索,果真被我找到了几个。

下图可以看到壳体的肚脐眼附近总是容易附生一个较大的贝壳。

图片发自App

是不是那个位置正好是蝾螺排便的地方?让附生生物能够吃到热翔?这个先按下不表。

    很幸运的,我发现了两个螺壳,它们壳口的生长正好开始靠近这个寄生的贝壳。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可以看到壳口唇和附生的贝壳之间产生了一条缝,从不同角度来看得更清楚点

这个节蝾螺为什么这么变态?_第10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可以看到壳口唇已经骑到了那个附生的贝壳上了

这个节蝾螺为什么这么变态?_第1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当这个壳口生长过这个附生的贝壳之后,它和上一个螺层之间就会被这个贝壳隔开,如果这个贝壳被抽走或者脱落,就会出现一个空隙。

    进一步的,如果是这个成因,那么当壳口生长过附生的贝壳后他的继续生长应当又会和上一个螺层粘合,也就是说从它的壳口看会是正常的,但是观察它之前的螺层之间的缝合线应该会找到缝隙。

    很幸运的,这个由理论推演出来的情况,也让我找到了一个符合的螺壳。

图片发自App

可以看到右边这个螺两层螺层之间有缝隙,而不是像左边这个是紧密融合的。

    要进一步验证,就要从缝隙处把这个螺壳锯开,看看里面有没有嵌着东西。会是一个附生的贝壳?还是能够发现贝壳附生的痕迹?如果只是一个干净的空隙什么也没有,那就要另找解释了。

    这些证据比较坚实,所以因为外部环境的干扰长畸形了的这个解释是比较可靠的。下图可以看到壳口唇在生长的不同阶段受到寄生贝壳影响的形态。

图片发自App


    还有一个形态变异的,是在壳口内唇形成了一个缺口。

图片发自App

开始以为是用小叉挑出螺肉时,崩缺的。可是稍稍一想,这个不可能,一是煮熟后的节蝾螺的螺肉非常容易挑出,挑出螺肉时无需在壳体上用力,第二个是这个部位是螺壳中非常坚实的一个部位,不会那么容易崩缺。

    挨个翻了翻其他的壳,又发现了几个在内唇有不同程度的缺口,更说明了是自然成因而非人为造成。

图片发自App

推测仍然是由于寄生的贝壳的阻碍,造成了这些缺口。正常情况下,脐孔长成这样:

图片发自App

深深深深的肚脐眼

    壳口内唇生长时像是一条线段围着肚脐眼旋转。

这个节蝾螺为什么这么变态?_第1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个节蝾螺为什么这么变态?_第1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但是在节蝾螺的肚脐眼里常常寄居了小小的双壳贝,这些寄居的贝壳越长越大,就会从肚脐眼里伸出来,斜躺在了肚脐眼旁边。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这样,当壳口生长推进时,内唇扫过肚脐眼的周边那个附生的贝壳,就会被截断,于是形成了一个缺口。附生贝壳的大小角度不一,形成的缺口也大小深浅不一。

这个缺口在节蝾螺继续生长的过程中,如果不再受到阻碍,应该会被掩盖掉,重新形成没有缺口的内唇,原有的缺口会被新的贝壳组织填充。


其实贝壳类因为外部的限制长出畸形的贝壳是很常见的事情。比如双壳贝,常常因为卡在石头缝里,就长成了歪歪扭扭坑坑洼洼的样子。像这几个节蝾螺这样因为自己身上的寄生物而长畸形的,应该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中文学名:节蝾螺
    界:动物界
    门:软体动物门(Mollusca)
    纲:腹足纲(Gastropoda)
    亚纲:前鳃亚纲(Prosobranchia)
    目:原始腹足目 Archaeogastropoda
    科:蝾螺科Turbinidae
    属:蝾螺属Turbo  
    种:节蝾螺Trochus sacellum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个节蝾螺为什么这么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