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宏村

从黄山风景区坐大巴,八十分钟的车程,到达传说中的“宏村”。

徽州宏村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徽州宏村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徽州宏村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徽州宏村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徽州宏村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徽州宏村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宏村”的“宏”原来是这个“弘”,意思是恢弘发达之意,后来,出了一个皇帝叫“弘历”,人们为了避讳,便改成了现在的“宏村”,也是宏伟辉煌之意。

宏村的人们都姓汪,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大概也是经过了数百年的积累。当然,这么恢弘繁复的建筑群落,能保存完好,首先还是要感谢那时的人们拥护党,拥护毛主席。现在,有的墙壁上还可以隐隐约约看见“毛主席万岁”的标语。

宏村四面环水,我们进村的时候,走的是一座拱形小桥。水边树荫之下,坐着一排支着画布作画的某学院的学生,大概一个班的都出动了,数数估计有一百多人。画布上面,有的画着半边拱形小桥,有的在画身边的水壶莲花,有的在画白色的房子,有的天马行空,只是各种色彩,或者几根线条------

我们去的那天是10月15日,天气晴朗,秋高气爽,游人如织,带队的带团的,导游的,讲解的,热闹异常。


徽州宏村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进村的道路人群拥挤,我们鱼贯而入,来到了村庄的中间位置:汪氏祠堂。祠堂就相当于现在的居民村委会,村长族长村民议事开会的地方,也是一个村庄的中心。

祠堂里面供奉着他们的祖先,那些逝去的贡献大的族长村长等人才有资格供奉在祠堂里面。祭祀和议事等,一般女人不能来参加。一个女人一生只有两次进祠堂的机会:一次是结婚的时候,到祠堂拜祖先;一次是去世的时候,从祠堂里面出葬。说明那个时候的男尊女卑的风气。

祠堂前面是一个大的水塘,围着水塘,是一圈的民居。这个水塘就好像一个人的心脏,包裹在村庄的中间;也好像每家每户的天井,天上飘下来雪花,人们形容为落银,天上落下来雨水,人们形容为洒金。雨水雪花,都是上天恩赐的宝物,先落到自己的村里、家里,寓意肥水不流外人田。

白墙绿顶的房子,紧密相连,这么多的房子,只有进去里面,才能一探究竟,了解真正的徽派建筑的内涵,才能知道这些建筑的了不起。

许多有名的大户人家,是此次的参观重点。一拨一拨的人进进出出,这拨人还没有走,另外一拨人已经在外面等候。还有专门的导游讲解员给我们讲解。

徽派建筑的主要特色就是四面高墙,没有一个窗户,有个小小的窗户,也是极小极小的,连一个人的脑袋都放不进去。

那么,为什么徽派建筑会一个窗子都没有呢?

因为那个时候,徽州的男人每年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外经商。一年的夫妻一月半,一辈子的夫妻三年半。就是说,结婚一年的夫妻,每年团聚的时间只有一个半月,就是一辈子的夫妻,算下来在一起的日子也只有三年半。

家里剩下老人孩子和女人,在外的男人怎么能放心?那个时候强盗多,打劫的多,为了安全,便形成了这样的建筑风格,大门一关,连一只猴子也爬不进来。

没有窗户,连一个后门也没有,家里不是黑洞洞的吗?这样的房子还能住人吗?那么,家里是怎么采光的呢?

放心,屋顶的天窗就解决了这个难题。


徽州宏村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每家每户,推开厚重的木门,抬起腿,迈过高高的门槛,一道阳光,从天上照射下来,顿时,有一种幽静中穿越时光隧道的感觉,仿佛,这道光能带领你飞越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高高的柱子,支撑起四角,亮堂的客厅,四正宽大。卧房却是很小,一步上床,三步四步撞墙。两边的阁楼,更是舒适,睡在床上可以晒太阳。夏天下雨落金,冬天飘雪落银,睡在床上就可以欣赏外面的风景。

这样的房子,冬暖夏凉,好像住在空调房里一样。

视觉上,更是雕梁画栋,雕刻,书画,门边,墙上,天花板,到处都被装饰得古朴而典雅,处处显示着主人的品味和富贵。

特别是门楣上面的木刻,有的是龙凤呈祥,有的是花开富贵,有的是多子多福,每一种奇花异草,都有各自的寓意,被人们组合起来,就是一句吉祥的成语。比如葡萄象征多子,牡丹象征富贵,还有向日葵阳光,这些都被刻在了门楣之上。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最令人欣赏的还是客厅和房门两边的对联,还有随处可见的字画。这些古人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不仅仅教育着那个时候的人们,还教育着我们今天的这些参观的人。

例如:

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
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两字箴言惟勤惟俭;两条正路日读日耕!

从这些对联可以看出来,那些经商的徽州人,最主要的还是注重读书,做个有文化的商人。就好像我们现在的生意人,虽然做生意能赚钱,但是做个有文化的生意人,能更好 的赚到更多的钱。这样的道理,古代人早就深有感触。发展到近代,却曾经有人发出读书无用论,只是因为有人目不识丁,却能乘着改革的东风扶摇直上。一旦政策改变,还是有文化有内涵的人,能走得更加的长远。

只有从穷日子中慢慢熬出来的人,才能更深刻的理解这些,让我们在教育子女的时候,让他们知道,即能吃苦耐劳,又能博学多才,只有这样才能一步一步走向辉煌。

最后参观管家住的地方,从侧门进去,又是另外一番天地。也是一个天窗,下面正对天窗是一个天井,里面养着金鱼五颜六色,游来游去。小小的回廊,旁边一个桌子,几个凳子,吃饭写帐都在这里。小小的房门小小的房间,收拾得也是称心如意。坐在桌子旁,四周虽然密不透风,但是光线充足,有一种即安全又舒心的感觉。一个管家的居室,都如此设计,这样的地方,即使是现在居住在这里,肯定也比五星级的酒店舒服。

这样的大户村落,防火和吃水,还有下雨排水,都是不小的工程。每户的天井都连接着地下排水沟,水流缓缓的流进流出。祠堂里面就供奉着一个会看风水的女人,这个女人是当时村长的老婆,这些房子之间的结构和排水通道都是她一手设计并且施工完成,一生为村民做出了许多贡献,受到人们的尊敬。

虽然那时重男轻女,但在徽州,大部分时间都是女人在家耕种养家,伺候老人,抚养小孩,可能比在外的男人更加的辛苦。这些古代建筑群落,当然少不了女人的巨大贡献。为家族的繁荣,为子女的教育,都做出了许多牺牲和奉献。所以,有一个专门供奉有杰出贡献的女性祠堂,前面提到的那个村长的老婆就是一位。

安徽徽州宏村,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恢弘辉煌的村庄,几代人的努力,几代人的创造,给自己的子孙,也给我们世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你可能感兴趣的:(徽州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