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思慢想》共读活动-02

主动阅读时阅读的核心和原则。主动阅读时带有目的感和对象感的。了解书的结构、作者的观点、论据时否充分以及和你的关系是什么。目的感相当于黄金思维圈的why,就是你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它和你有什么关系,你要怎么和它产生联结转化成为武艺傍身。

永澄老师解读了检视阅读,检视阅读是在《如何阅读一本书》时我第一次知道这个概念,但是没有进行刻意训练,所以对检视阅读的认知也就停留在随便翻翻基础上,了解一下大概的目标和结构以及一些作者信息等。而实际上检视阅读是为了看这本书对你的价值以及需要采取的阅读方式是什么,并且在检视阅读中的刻意训练“三个5分钟”或者“五个3分钟”来锻炼自己打问号再解答的能力,求why是人成长的根本。

永澄老师说很多活动组织者都不看学员作业,因为大部分都是笔记。回头想想好像我的作业也是大部分都是笔记最后加入我的思考,并且思考的不是充分和深入,这可能也是自己不能从活动中收获最大的一个原因。所以文章调整为感受收获在前,再接着笔记和概念库等延伸阅读。

笔记

一、主动阅读——阅读核心和原则

主动阅读是为了理解力提升,要主动阅读,对象感和目的感。主动阅读符合边际成本递减。

一、对象感(金字塔底层):

信息处理模型——金字塔模型,信息处理模型的阶层代表心智水平的打开程度。

上:元认知。

中:决策系统。

下:你对自己的认识(黄金思维圈whw);你对对象的认识(书的构成,章节的关系,作者要表现什么样的逻辑,构成事实的落实否通用,怎么讲的,讲的部分哪个对哪个不对,对的原因是什么)。

二、目的感。

它和你到底有什么关系?把自己与这件事情有个关联,重要的不是它给你什么,而是你们有什么关联。

背后的原理是:人在学习东西的时候要和你的认知有所关系这才是有效的学习。把启发感转为认识,就是建立关联。

主动阅读方法(四个问题)

1、这本书什么类型讲的是什么?当你的目的性明确手段就会多样化。

2、这本书整体结构是什么样?它是怎么组成的?用的什么逻辑?不要一上来就注重细节、逐字读。要获得整本书的结构。不要期待做一次这辈子再也不用做。看序言+目录。

3、它说的对吗?对和错的地方在哪?信息丰富、论证、边界?

4、这本书和你的关系是什么?概念系统模型。

互动:主动阅读刚谈了什么?结构?说的对吗?和你的生活有什么关联?

二、如何检视阅读?(感知式的阅读)

1、六个标准:(不仅仅适用于阅读)

了解——理解——使用——应用——评估——创新。

不同的标准投入的时间精力不同,有的书籍泛泛阅读理解就可以,尤其是第二手甚至第三手信息的书籍。听《得到》要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习方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大概在5-7年,这样的话你才能在得到信息后知道它在什么位置放着,否则只是给你带来启发感,过段时间就会忘掉。

2、检视五步法

永澄老师的阅读5步法可以应用在一本书,一个章节,一篇文章等。

第一步:看包装,1min,初步了解作者和书的基本信息。

-看扉页(封面、腰封、书名、作者<百度搜索>、出版社、版次和印数<印数越多越经典>、策划机构<湛庐文化、逻辑思维>)

-看评论

第二步:看整体,5min,了解书的构架和作者写书的目的目标和组成部分。

-目录、序言(提炼关键词,尝试推导这本书的大概架构和内容)

第三步:看细节,10min,随手翻。

-索引,关键章节

第四步:下判断,1min

-判断第二步的结论是否正确?本书对我当下的价值?什么时候阅读比较好?采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

第五步:粗阅读,10min-30mim,随手翻。

用提问阅读法,翻三个5分钟或者五个3分钟,任意翻一页,看不懂直接打问号,延迟满足并训练打问号的能力(人的成长是因为求why),参考张五常粗读法《如何快速阅读》。

3、永澄老师决策原则

a、不要做非理性的决策

b、二边际成本递减,如果边际成本递减不关注当下的成本

c、是否在自己的能力圈

d、能否提高认知深度

e、正想黑天鹅高发

前两条是永澄老师在阅读时的决策原则。



三、延伸

1、概念库:

工作记忆窗口:5加减2,内容通常不超过3点,不超过7点。

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就是已经过去的就不要懊恼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即可。

《张五常如何快速阅读》:第一遍随便翻;第二遍看不懂的地方打问号不思考;第三遍打问号的地方搞懂。

2、扩展阅读

《学会提问》

《批判性思维》

《结构思考力》:结构思考是一种能力,如果想要学习结构化思考建议直奔逻辑学《简单逻辑学》、离散数学,把学科基础打好。

3、对我感触深的语句

-看懂的要输出,看不懂的大量输入。

-不要记性杀书头的阅读方法,一页页读,这是最大的坑。

你可能感兴趣的:(《快思慢想》共读活动-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