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忽略的婚姻和两性逻辑——《被劫持的私生活》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是西方哲学的三大终极问题,这么多年无数哲学家围绕这三个命题展开无数论述,试图给后辈们指条明路。但这三个问题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答案可能都不完全一样,所以至今,如果你问一个上海人这三个问题,他可能会一脸蒙逼的看着你,然后扔下一句,侬脑子瓦特了(你有病吧)。
哲学上的这三个问题是对人生意义的拷问。对于社会中的大多数人,他们其实是可以简单回答这三个问题的:我是二狗,我从娘胎里来,要到坟墓里去。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人生很简单:生命来自父母,成长来自父母和身边长辈们的教导,长大后工作、结婚、生子,然后再像父母抚养自己一样,再养育自己的孩子,最终走完这程序化的一生。
对于思想上的懒人而言,一切按部就班就是最好的生活。但如果深究下人这辈子最重要的那点事儿:婚姻、两性、爱情,许多人似乎都是被推着走向了一条既定了轨道。在古代,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就是推着你的那股力量,在当代,父母的唠叨和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就是绑架你的那个绳索,把你牢牢的捆到既定轨道的列车上,上不上车由不得你自己。不然你就是异类,虽然不至于像布鲁诺一样被火烤,但也要承受对抗固有体制的代价——异样眼光和风言风语。
某个小说里有句话说的好:人若不选择在集体中选择花好月圆,便显得形迹可疑。
抛开所有的价值论调和道德判断,回归到问题本身,关于男人和女人、关于两性关系、关于婚姻和爱情,对于这些我们每天都会面对的事物,我们真的了解清楚了么?你知道中国婚姻中的一夫一妻制的由来么?你知道男人和女人在婚姻中的欲望和诡计么?你知道道德是怎么形成以及它是怎么对你一步步挟持的么?
男人
一直以来,女人对男人有着一个很普遍且直接的看法:男人都是花心的、好色的。坦白说,女人看的没有错,男人是很花心,而且一直都是。从根本上说,男人好色是源自于骨子里、男人的花心早已经融进了血液里、男人的这种本性早已经写入了他的基因序列里。生物学上认为,生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完成基因传递,后代最多的生物个体,就是成功的个体。人类在传宗接代这件事儿上的努力是持之以恒的,从原始社会就是如此。有个有意思的数据:在所有现存的193种猴子和猿类(包括人)中,人类阴茎的绝对大小和相对于身体的大小,超过了其他192个远祖同类,荣登榜首。可以看出,男人在传宗接代和基因遗传这件事儿上的努力,已经体现到了漫长的百万年的生物体进化之中了,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能证明男人的“心机”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花心或者好色并不是男人本性,毕竟男人一开始追求的是基因遗传的最大化,再加上花心和好色的成本并不高——“播种”是一件简单到几秒钟就可以搞定的事儿,所以男人的“猴急”是可以理解的。只是,男人在漫如长河的原始社会中形成的“基因序列”突然间遇上了“女权主义”,百万年形成的“习惯”如何能在百年间说改就改掉呢?
女人
说起“心机”,百万年来,女人在这方面的表现压根儿不输男人。同样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生物一生中的各种活动的根本动机,都遵循着这样一个基本原则:将自己基因最大化的遗传下去。男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已经把“好色”写入基因序列里了,那么女人为此做了些什么呢?
农业社会前的人类,过着群居、以采集野果为食,杂交,寿命基本在40岁以下。对于原始社会的女人,因为缺乏必要的营养品,对一个初生婴儿的哺乳要4年以上,算下来,一个女人即使从15岁起开始生孩子,一生差不多只有4次生育机会。在原始社会那样恶劣的环境下,女人如果想更长久的活下去,就必须会笼络男性,让男性为母子提供安全保障和生存食物。为此,女人开始了一系列的进化:先是褪去体毛。在包括人类在内的193中猴子和无尾猿中,人是唯一没有体毛的。褪去体毛的意义说起来的有些好笑:褪毛之后人类皮肤上才有了“痒痒肉”,当然,让痒痒肉露出来的目的是为了调情——为了更好的性交。从此后人类的性交有了区别于其他动物的“节目”——调情,这让性事本身多了更多的内涵,也变得更加有趣。男人在调情的时候会有各种海誓山盟的奉承和承诺,这样的承诺越多,事后“反悔”的成本就越高,这是绝对符合女人和孩子的利益的。
在动物界,雌性只有在哺乳期才会有隆起的乳房,哺乳期过后就会恢复平坦。所以,动物界的雄性不会对有着大乳房、正处于哺乳期的雌性有兴趣,原因很简单,因为此时的雌性是没有办法受孕的。对于原始社会的女人而言,他们需要男人的帮助,为了迷惑男人,女人面临一种进化选择:在任何时候都有一个隆起的乳房,以此让男人分辨不出她是否可以受孕。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对女人的胸部保持着持久的兴趣,这也是女人在性选择当中做出的极成功的一次进化努力。
男人与女人
在母系社会中,性关系更为单纯,生物本能让人与人之间选择群交,这符合他们各自以及整个群族的利益。后来有了农业生产,便渐渐产生了财产剩余,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财产剩余为一夫一妻制度埋下了重要的伏笔,这是内因。在农业生产模式产生的同时,也有一部分人开始了游牧生活。游牧生活让单个男女之间的独处机会更多,也使得男人更加疼爱自己可以确认的自己“播种”后收获的孩子,男人开始享受“父亲”这一概念。与此同时,随着自然条件的不断变化,游牧部落的日子并不好过,所以他们不断侵犯农业部落,这种侵犯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农耕文明的男人开始接受了“父亲”这一称谓,这是外因。在原始社会,女人可以确信一个孩子到底是不是自己的,但男人却没有这样的自信。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男人更愿意把自己的财产传给一个确定是自己“播种”后收获的孩子,所以男人们之间便慢慢形成了一个潜规则:谁也别侵犯别人的女人。这便是父系专偶制度产生的原因——一切为了财产和孩子,为了一切的孩子和财产,为了孩子和财产的一切……
这种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婚配制度,其实违背了人类百万年的生物学本性。想来不由得好笑,当代的男人们长期忍受着单调的一夫一妻生活,而最初他们的祖先只是简单的想,能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留给一个有自己一半基因的孩子。
道德。婚姻。性。
有种说法是,如果你在意鬼神对你的看法,你就有了宗教感;如果你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你就有了道德感。李银河在《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书中说,中国是一个耻感的社会,而西方则是一个罪感的社会。在道德和宗教这二者中,西方人选择了宗教,而中国人选的是道德。
道德,是人类一定程度的利他倾向和恻隐之心,是群居动物的本能。现在我们经常说一个词,道德绑架,其实如果用一种稍稍腹黑的观点看,从语言的产生开始,道德绑架,就是小部分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最喜欢使用的伎俩了。最初,道德代表的是大多数的意见,语言产生后,别有用心的人就会反复说,被灌输的对象是那些沉默的大多数,慢慢的道德便不是道德最初的模式,而成为了“被建构的道德”,由此产生了“道德过度”的结果——伪善的特权阶层形成,道德成为了他们谋取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工具,他们也成了道德的“代言人”。
体现到婚姻制度上,就是男人对女人出轨行为的绑架。当代,如果一个男人婚内出轨所要承受的后果和代价,远比一个女人做同样的事要轻的多。在父权语系里,男性出轨是花心、好色,女生出轨则是浪荡、水性杨花,而且会被冠上破鞋的骂名。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男性对女性出轨的道德绑架论调。道德再上升一个层次,便是意识形态了。在这方面,中国古代统治者“表现卓越”,他们只能用意识形态手段来弥补自己在管理技术的无能。中国古代意识形态对婚姻、对两性关系极度压抑,尤其是对于女性。可以看到,无论是在文学作品还是民间,红杏出墙和戴绿帽子是人们永远津津乐道的话题。无论是在北京的胡同还是上海的弄堂,无论是出海的渔船上还是游牧的帐篷里,有流言蜚语飞过的地方,就有男女苟且这点儿破事。
婚姻。爱情。性。
在漫长的430万年的人类历史中,性是一直存在的,而一夫一妻制建立的时间大约是6000年,而将爱情视为婚姻基础的想法,从产生到现在也不过200年左右。或许是因为时间太短,人类在两性关系中对于爱情的把握并不成熟,当把爱情视为婚姻的圭臬时,结果似乎并不理想。前苏联学者拉里科夫有这样一个研究报告:在15000个被调查者中,因为爱情而结婚的100%不幸福;因为利益而结婚的70%不幸福;因为别人都结婚而自己选择不得不结婚的,幸福比例是45%。这样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说回来,婚姻最初的起因是财产和孩子,所以千百年过去了,当一对夫妻选择离婚的时候,争执最多的依然是财产和孩子的争夺,没有见过那个说要补偿爱情或是分割感情的。
爱情的最初,许是中世纪欧洲的“骑士之爱”,说到底,还是一种为了让通奸不那么容易而专门为骑士们设置的“游戏规则”,性爱这件事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之后才能得到,想想,这就是一件很有趣儿的事儿。后来资产阶级兴起,他们需要一种全新的概念来颠覆旧有的秩序。于是,自由、博爱、平等就被提了出来……如果你细细研究不难发现,政治权力的重新洗牌,一定是以道德观、价值观的重建为噱头的,不然怎么获得那些已经被旧规则浸淫的人民大众的广泛支持。所以新的观念是,不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都是耍流氓——暂且不管这样的观点是否正确,只要是跟过去不一样就对了——对于那些已经受够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满足门当户对阶层之属的人来说,这样观念无疑是一阵久违的清风。
自打父权文明形成以来,人们就进入了普遍的性压抑。弗洛伊德对此的解释是,性欲被压抑后会自动升华,升华的方向有两个,一是人对事物本质的好奇和探究——这加速了人们科技和物质文明的发展;第二个方向是艺术,无论是诗歌文学、音乐、绘画等等,任何一个艺术领域都是爱情题材居多。于是乎,极端的爱情故事在艺术中得以升华和广泛传播,使得人们被爱情感动的阈值越来越高,希望被感动的期盼也越来越强,愚蠢的人类开始变得越来越贪心且不满足。
爱情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赫拉德申克说,相爱的人本来就不是为了满足欲望,而是为了继续相爱这一状态。所以,人们要的不是爱情,而是持续的相爱感。生物学的角度解释似乎更能让人理解,爱情是性压抑的产物,是憋得满脸通红的男男女女们一起发的一个癔症。说到底,爱情还是跟性息息相关,不可剥离。
或许有人会提到说那种无性的“柏拉图式的爱情”,但其实这种感情只是古希腊时期男人与少男之爱,其本质上是古希腊同性恋的表现形式。但男同之间同样有性生活,只是与男女之间不同罢了。更深层次讲,同性之恋和同性之间的性生活,难道不是男女之间这种最普通的性关系的一种更多元的发展么?
让上帝的归上帝,让撒旦的归撒旦。人类在百万年的发展中没少变着法子“折磨”自己,在这个地球上,人类可能是所有生物中最“作”的一种生物了吧。那就让婚姻的归婚姻,爱情是归爱情,性的归性。至于未来怎么样,谁知道人类会制造出怎样的空中转体1024度的“花样作死”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