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烘糕包裹着“乡愁”

“国庆节我回学校拍婚纱照了,还去南门外吃了蛋烘糕!”

前两天猛然得知,一位同事姑娘居然是校友。相认当时,她这样告诉我。

南门外,是我们学校广大学子心中的“圣地”。穿过马路,就可以从学校南门到达这条“步行街”。要是白天,你肯定会觉得这里平平无奇,甚至无趣——就是一条有几家店铺的小街道嘛!然而,下午五点钟以后,一场味觉的盛宴拉开帷幕。这时候,小街道之于学子和附近村民,就如同春熙路之于成都人民和过往旅人——只要你去感受过,就不能更同意我这句话了。

北京的呼啸寒风,让我记忆中那一口温暖的味道浮现出来。蛋烘糕,可以说是一种极为典型的成都小吃,离开这个地方,便难以寻觅。南门外的蛋烘糕,在一位阿姨的小摊上散发着迷人的味道。阿姨用的是小圆铜锅,薄薄地抹上一层油,再倒进不多不少一勺面糊,转一下小锅,使面糊均匀地铺满锅底,最后将小锅放在煤炉上,盖上小盖子。阿姨一般是用两个小锅,第二个刚盖上盖子,先前做的那个就已经香气四溢。揭开盖子,饼皮朝上的一面布满蜂窝小孔,加入馅料,用小夹子掀起饼皮,对折,再夹出来放在旁边的小盘子上。这时候它有点烫,你可以用盘子里准备好的小纸片,捏起来,吹一吹,咬一口下去……饼皮外壳酥脆,内里软糯,淡淡的甜味与馅料的味道融合,口感丰富,欲罢不能。

蛋烘糕的馅料也很有看头,小小的饼皮可以包容你任意大开的脑洞——估计也会使选择困难症患者发疯。阿姨一般都准备十种以上的馅料,甜咸皆有。一开始,我总是怕太甜,总是选择偏咸的,最爱青椒土豆丝加豇豆。酸,甜,咸,辣,几种味道混合,却奇异地和谐——这种对味道的包容也许只有蛋烘糕能做到了。但是,由于我的好奇心和小伙伴的极力推荐,我尝试了一次巧克力奶油馅儿……之后,我进行了深刻的自我检讨,谴责自己的胆小与不敢尝试,导致与如此美味的馅料失之交臂良久。从此,两个蛋烘糕是我的标准配置,一咸一甜,满足之至。

本科寝室的四个人,常常到南门外头寻觅美味。小巧玲珑的蛋烘糕,既可以安慰饿得慌的胃,又不会使人有很强的饱腹感。看着阿姨将饼皮对折,随之膝盖打一下弯儿,这种微妙的节奏感很有趣——学校里做煎饼的小哥也习惯性地做这样的动作。随着阿姨的节奏,温暖软糯的蛋烘糕出锅,是极好的饭前开胃菜、餐后小甜点。

除了蛋烘糕,南门外的吃食,大都很合我的胃口。夏天,我与小伙伴一到这步行街,几乎不用商量,便直奔一家小摊。这里的冷锅串串十分有滋味,煮熟的各种肉、蔬菜,用竹签串起来,泡在一盆老板“秘制”的调料汤里。入味的菜,配上米线,让我们大汗淋漓,却不忍停筷。我不爱吃羊肉,却偏爱这家小摊的羊肉汤米线,每次都把汤喝到底,胃里无比熨帖,心里十分满足。我们也常常特意到南门外采购水果,小摊多,还比学校便宜些,每次囤几天的货,然后可以在某个晚饭后,散着步再次出门扫货。

脑海里充斥着蛋烘糕的香气、南门的热闹时,我发现自己在微笑。是,南门外和成都,给了我无比美好的回忆。在成都求学七年,再加上将户口也转到学校,我常常跟别人开玩笑说自己是“四川人”“成都人”。而现在,我出了川,山高路远,隔着十几摄氏度的距离,户口也转回了老家。但是,成都,我依然将她视为我的“故乡”。除了生养我的陕西的那个小村,我还在哪个地方待过那么久呢?我还将哪个城市探索得那么详尽呢?惟有成都,我最青春,最美好的年纪,都在这里了。

七年前,我刚到成都,会想家。七年后,我离开成都,继而止不住地想念她——我的第二个故乡。从此,多了一份挂念,多了一缕乡愁。

如果你来到成都,如果锦里、宽窄巷子这些景点让你觉得太拥挤,如果你来不及寻觅深巷中的隐秘美味,那你就来西南交大南门外吧,替我再享用一次蛋烘糕,替我再感受一次成都的味道。可以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蛋烘糕包裹着“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