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笔记(2019.06.03)

晨读笔记(2019.06.03)

第一

乾隆二十年,京师人家生儿辄患惊风,不周岁便亡。儿病时,有一黑物如鸺鹠盘旋灯下,飞愈疾,则小儿喘声愈急,待儿气绝,黑物乃飞去。

  未几,某家儿又惊风,有侍卫鄂某者,素勇,闻之,怒,挟弓矢相待。见黑物至,射之。中弦而飞,有呼痛声,血涔涔洒地。追之,逾两重墙,至李大司马家之灶下乃灭。鄂挟矢来灶下,李府惊,争来问讯。鄂与李素有戚,道其故,大司马命往灶下觅之。见旁屋内一绿眼妪插箭于腰,血犹淋漓,形若猕猴,乃大司马官云南时带归苗女。最笃老,自云不记年岁。疑其为妖,拷问之,云:“有咒语,念之便能身化异鸟,专待二更后出食小儿脑,所伤者不下数百矣。”李公大怒,捆缚置薪火焚之。嗣后,长安小儿病惊风竟断。

——袁枚《子不语·老妪为妖》

半井简评:需要注意的是老妪是“苗女”,人类对陌生的族群总是带着惧怕式的想象,欧洲中世纪,人们将村落中不与人来往的孤身老年女子视为巫婆并加以迫害也是表现之一,同时跟着倒霉的还有这些老人豢养的黑猫。

第二

不过,我们很快就会注意到人类社会中所谓的讲究还是有许多是仪式化的,并没有明显的功能,比如穿衣和言谈举止上的讲究,这些仪式化的东西大多与社交相关。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经常需要交流大量的信息,部分信息通过语言来表达,还有许多信息要通过仪式化的形式表达。同一社会群体中的人很容易识别这样的信息,而相异的社会群体成员可能就不懂得。仪式化的过程就是增强社会认同的过程,也是确定有关个体成员信息社会信息的过程。好比一群人站在一起合影,通过每个参与者的站位、姿势以及相关的背景信息,我们很容易确定这是在什么场合,哪些成员属于“重要人物”。人类社会发展出无数的仪式化过程,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增加社会认同。

——陈胜前《人之追问》

半井简评:因为人在本质上的孤独,所以我们永远希望不孤独,怎样才不孤独?在群体中被认同就不孤独。如何被认同?两种途径:其一,你对群体有用;其二,你跟群体成员保持一致。

第三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悲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康熙字典·分四声法歌诀》

半井简评:汉语四声,千年间多有变化,然大体犹存,亦为文化认同基础之一。

第四

读图

晨读笔记(2019.06.03)_第1张图片
膝关节解剖图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认识一下。

好吧,我大概就是这里伤了。

何医生说就只有花时间养好了。

我知道最近我是太高兴了些,所以踢球时就有点放飞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晨读笔记(2019.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