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三个错误

有很多人反对中医,也有很多人热爱中医,有人靠中医吃饭,有人通过中医解除了病痛、挽救了生命。到底中医好不好?中医疗法有没有效?中医是否科学?……反对者、爱好者、从业者、患者可能给出的答案都不一样,但在我看来都有很多问题、错误、漏洞,存在不少基本的逻辑错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里我想借用三位反对中医的大牛他们的观点,来给我们从业者、爱好者提个醒。

其实,这三位大牛所指出的问题,到底是中医本身的错误,还是我们某些学业不精的中医人易犯的错误?还是那些依靠中医捞钱的临时工(如卖药、卖仪器、出书、上电视的某些“专家”)所带来的污水。还有挑出医书上的某句话给予批判,根本就没有分清这话到底是中医的经典核心理论、还是分支理论、或是仅供参考、甚至是已经被淘汰的糟粕,这不同的人与不同的话不能分清楚,那所有反对批评中医的人与话也就太低级了,根本不屑于争辩。

第一位:查理芒格

查理芒格,是巴菲特的合伙人,是享誉世界的投资大师,他的博学、睿智倍受推崇。我这里引用他在《穷查理宝典》中批评脊椎按摩师的一句话——“手里有了锤子,就觉得什么都是钉子”。这句话在书中反复出现,芒格虽未直接说到中医,但我们知道“脊椎按摩师”实在与中医太相似了。那这句话中的“锤子、钉子”是什么意思呢?这是说我们会认为自己手里的方法和工具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回想一下,这种思维是很普遍的,当我们学习了一个新方法,我们会不会觉得廓然开朗,认为之前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至于固守成规,依然用自己以往的经验解释、解决一切问题的更是比比皆是。

脊椎按摩师,也就是美国的整脊医学,已经是美国主流医学的一部分,有执照、有医保、有大学,他们通过调整脊椎小关节的错位来治疗疾病,认为很多神经、肌肉、疼痛类问题(甚至是所有的疾病)都是脊椎位置不正导致的,于是他们就利用手里“整脊”这个锤子去解决所有的钉子。

整脊医学到底能治疗多少疾病?随着临床与研究的深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发现。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任何疗法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病因是多种多样的,影响健康的因素更是数不胜数,怎么会有一种方法能解决所有问题呢?这个世界很少有能放之四海的真理。

作为中医从业者我们要警惕,不要觉得自己学的新方法或过往的经验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在说话的时候也要谨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看情况。反过来,所有“包治百病”肯定都是骗人的,一种方法一种药的好效果(绝招、神药)一定是建立在对症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绝招、神药一定是在某些条件下才能绝能神,什么都能治,那恐怕什么效果都不会太好。

第二位:李笑来

李笑来,中国比特币首富,一年的专栏订阅费就高达三千万以上。他呢,就非常明确的批评中医,核心观点是认为中医很多概念不清,比如“上火”,什么是“火”,应该用西医的炎症替代。

虽然中医的许多概念比较抽象,如上火、肾虚、肝郁等,但看似抽象的概念也是有清晰的内涵和外延的,比如上火,就是人体的上部头面、咽喉、心肺有红,肿、热痛、溃疡、疮、痘、烦、躁、干、出血等症状和体征,可以从是否缺水的角度分为虚火和实火,可以从脏腑的角度分为肝火、心火、脾/胃火、肺火、肾火。

我的态度很清楚,支持李笑来说的概念要清晰、正确,但不支持用炎症来替代,因为上火与炎症的内涵与外延并不一致。中医与西医是两套很不相同的话语体系,在体系内部当然需要概念清晰,但并不需要用另一个体系的话语来解释,就像佛教的明心见性、基督教的洗礼,大家都知道只能用其体系内部的话语去解释,为什么在此处却不承认自己的不懂而要责怪中医的不对呢?

有些中医书和医生确实不对,说话含糊不清、逻辑错误、概念混乱、牵强附会、天马行空、妄想臆测……自己都没搞清楚,自然说不清楚,中医的很多概念急待标准化,如此才有学术交流、讨论、提高的基础,自说自话的各成一家有什么意义呢?

第三位:罗振宇

罗振宇,罗胖,可能大家更为熟知他,一档《罗辑思维》、每天早上60秒、还做了知识服务领导平台得到app。他有一期点击率很高的《罗辑思维》节目,就是黑中医的。主旨就是一个讲科学、理性的人就不应该信中医,甚至谁要是信中医,他和他朋友的公司肯定不招。论点无对错,论据更重要。罗胖提出的问题是中医不科学,因为一个科学的结论必须通过“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实验,而中医充满了片面、主观、心理暗示、安慰剂效应。

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这四个要素及其重要,且缺一不可。评估一个药物是否有效,首先要分组对照,一组吃这个药,一组不吃,对比观察效果;结果吃药的有明显效果,但这不够,还需要排除医生的选择性、可能对病人的心理暗示、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安慰剂效应等的影响,因此需要双盲、随机;最后,这个药是否只对一部分、一地区、一年龄段、一时间段的人有效吗?这需要实验的样本越大越好。

罗胖之所以拿这一点说事,正是因为无论是古代的医书、还是现代的中医在说某一药物或疗法有效的时候,通常都是个案、模糊、主观化的描述,缺乏这四要素。那缺啥补啥嘛,古代的医生是不知道这四要素,但我们现在知道后可以利用起这一工具啊。

是的,说中医缺乏这四要素所以不科学,那咱们就按照这个来呗。其实,现代已经有了很多研究是按照这个规范来的,可惜罗胖们是看不见的,他们喜欢翻出古代医书中简陋、荒谬、愚昧的地方鄙视一番。

这里需要注意一点,中医进行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实验的时候,选取疾病一定要按照中医的辩证来。比如,研究六味地黄丸的效果,就不能选取某一疾病(如慢性肾炎、耳鸣疲劳综合征等),而是要依照中医理论“六味地黄丸主治肾阴虚”,选取具有肾阴虚的病人,而这些病人的疾病名字可能千差万别。

总结一下,上面三位大牛批评中医的三个错误,一是“有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的片面化认识;二是很多概念模糊不清;三是中医缺乏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实验。我觉得他们说得很对(虽然也不全面),干一行爱一行,但有时也需要跳出来审慎思考,这些也都是中医可以改进发展的方向。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医的三个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