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史学天才自杀——天才教育之失

18岁史学天才自杀——天才教育之失_第1张图片
林嘉文

天才少年的孤独


24日凌晨,西安中学高三学生林嘉文因抑郁症跳楼自杀。

在去年年底,林嘉文出版史学专著《优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此前,林嘉文还曾出版《当道家统治中国:道家思想的政治实践与汉帝国的迅速崛起》一书,受到学界和媒体的广泛好评。

这位18岁的高中学生,被著名历史学家、宋史大家李裕民教授盛赞为“解放后如此年龄著书写宋史的第一人”,“解放以后最年轻的具有学术研究能力的作者”,并称“他的水平,一般的博士也达不到”。

然而,前程似锦、年仅18岁的他,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林嘉文事件并非孤例,天才儿童心理出现问题甚至于自杀的事件,屡屡见诸于报端。

2006年1月,黄柏吞下100多颗安眠药自杀未遂。他曾经是轰动一时的天才少年,是数学、化学奥林匹克双料奖章得主,高中成绩重点中学全年级第一。

2014年10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20岁大二学生李扬凯跳楼自杀。

在李杨凯的遗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说实话,我就是想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是也许这很难?”

这一句话不知会令多少人感到惊心动魄。我们接受的教育一直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卓越的人,优秀的人。在传统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当中,父母和老师也不断地给孩子强化这样的观念。但是,这些优秀的孩子们,他们最大的愿望却只是“做一个普通人”。

因为做为一个天才,他们是孤独的。

在林嘉文的遗书当中有这样的话:

“每次去李裕民老师家都能感受到平日很少能体会到的温馨和安慰感。”

“向我的“朋友”们致歉,抱歉我给过你们一些错觉,我曾自私地想让我尝试去适应与世界相处,努力过放下我自以为是的精神洁癖。但我天性敏感,总是善于从在貌似愉快的氛围中发生的小小分歧里窥探出自己与别人的殊途,让你们为我这么一个于你们活下去无意义的人耽误了些许时光。”

从遗书中,我们可以发现,林嘉文平日里“很少能体会到温馨和安慰感”,与同学们的关系也是比较疏离的。这种孤独感,一是家庭关系的疏离,二是与同学们截然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的同学王力提到,林嘉文曾和他探讨过自杀的问题

“他坐在教室里,常有一种感觉——高处不胜寒。他常环顾全班叹之曰:你们都只会学习,但你们不会研究。这句话听着刺耳,但必须要承认他的高度我们难以企及。”

这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往往是这些“天才少年”们自杀的诱因。

他们因为自己的高智商,能够感知到的事物往往与普通孩子不同。当普通孩子的日常只是“学习-玩耍-升学”,快乐地过日子的时候,他们往往已经开始思考宇宙甚至人生的真相,甚至会发觉人生漫长而无意义。甚至很多大人都无法想到这样的广度和深度,更不要提孩子了。这些早慧的少年,他们曲高和寡,在精神上的孤独可想而知。

而且,他们身上往往承担着比普通孩子更多的责任感和使命。在家长眼中,他们是令人骄傲的好孩子,在老师眼中,他们是令老师欣慰的好学生,这些期望有的时候会构成一种无形的压力,让他们死守巅峰,不敢有一寸的移动。他们兢兢业业地保持着自己的“别人家的孩子”的形象,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反之,一些“不那么优秀”的孩子,反而更容易保持心理的平衡。

当他们在学业或者工作中受到挫折的时候,人生大厦就会轰然坍塌。

这种孩子一般会比别的孩子更加敏感,内心世界更加丰富。他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远非其他少年所及,而又缺少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这使得他们很容易陷入孤独当中。

在中国,向来不缺少天才。但是我们欠缺的,恰恰是对这些天才儿童们的正确的教育方式。

中国古代就有《伤仲永》,一个年少时惊艳乡里的天才,在长大以后,终于“泯然众人矣”。

而现代社会中,常见的现象是,天才儿童们无法面对挫折,无法处理人际关系,最终因为只能封闭在自己的小空间里而崩溃。

更令人痛心疾首的是,某些天才少年,对自己的关注远远超过其他人,对于别人,甚至父母都显得冷漠无情。


天才少年自杀,原因何在?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固化的教育体系无法承担起教育这些“天才儿童”的使命。

在美国,早就有专门针对天才儿童的特别教育。美国立法规定,天才儿童有权利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服务。因此,美国公立学校十分重视天才儿童的甄别与特殊教育,基本上所有公立学校都设立了“天才与zy教育计划”。

被选拔进入“天才班”的孩子们,有着智商高,创造力强,思维活跃,知识面广,领导力强等特质。这些孩子到高中以后,如果有能力的话,可以提前学习部分大学课程。

而在我们国家,这种固化的教育体制,似乎并不太适合这些某些方面有特别天赋的天才儿童。无论他们对学校的课程感不感兴趣,也无论他们的思想到了一个怎么样的高度,他们必须要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按部就班地考入大学。这种“一刀切”的教育,无疑是对这些天才儿童的一种扼杀。

我们做一假设,如果林嘉文进入到一个截然不同的环境中,接受一些符合其自身特点的教育,有一些可以理解他的同学和朋友,那么他的孤独感就不会那么严重,也会有一个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二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只是一个“管教”的角色,他们不是孩子的朋友,他们从来不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他们只是告诉孩子:你要学习好,你要跟老师和同学搞好关系,你见到叔叔阿姨要有礼貌,你缺少什么东西,我会拿钱给你。

只要孩子的外在表现大致符合他们的期望,他们就会感到天下太平。他们不会想去探究孩子的心理,不会想去探究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更何况是这些在某些方面都十分突出的“天才少年”,在光环之下,家长更加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的人生道路是一帆风顺的。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容易被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对这个孩子只是溺爱,却不问他们心里所思所想,这会令这些早慧的少年们更加感到孤独,更会使得这些孩子们以自我为中心,对于父母和他人的付出心安理得。这种同理心的缺失,也不得不归咎于家庭教育。

三是心理疏导的缺失

中国教育往往重视的是“智力教育”,不论这个孩子在其他方面出现了什么严重的问题,只要是他的智力和成绩没有出现问题,就一切OK。但是,对于这些天才少年来说,他们往往因为自己的早慧和早熟,在人群中感到疏离。这个时候应当加强对这些孩子的心理疏导。而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成熟的心理疏导机制还远远未达到成熟。

在林嘉文的遗书中,我们会发现他进行过心理疏导,但是对这个心理疏导是不满的:“……而且我的心理问题太形而上了,郑皓鹏似乎比较适合解决诱因比较具有现实性的心理问题”。这大概也是我国的心理疏导机制远未成熟的一个表现。

四是过早成名,给心理带来了压力

对于这些“天才少年”,媒体总是大肆报道,外界也是一片赞誉。但是,对于这些心理还未成熟的少年来说,过早成名可能并不是件好事,一是容易洋洋自得,觉得自己与众不同,造成人际关系的疏离;二是容易令自己期望值过高,给心理带来压力。 

另外,过早成名会让他们过早体会到巅峰上的感觉,而过早登上人生巅峰,恰恰会使得他们产生人生的无意义、无价值感。当因为某些情况从巅峰上掉落下来的时候,心理会因为落差太大而无法承受。

无论是什么情况,都需要学校、社会、老师尤其是家长的帮助和疏导。因为这些脆弱的孩子,一旦人生陷入孤独,就会陷入绝望的境地。他们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一旦迷失方向,往往无法走出深谷。

这里尤其要强调原生家庭对于孩子的疏导和援助。但很显然,林嘉文的父母显然并没有做好这一点。

林嘉文的遗书当中有对父母的批评:

3、“希望我的父亲能知足,珍惜我的母亲,同时改掉自己家长制的脾气以及极差的饮食追求,认清自己实际的生活能力和状况。太爱出去跟别人骑自行车,其实是不够挂念妻子和家庭。不要再保持那种单身宅男才会有的饮食习惯了,不健康,且这种饮食习惯是对性格和责任心的投射,说明人活得浑浑噩噩。”

4、希望我的母亲能振起精神来多抓抓工作,多去挣钱。这样若我父亲先离开,至少还可以维持生活。一个志在过小日子的人,精神也会很脆弱,要学会找些东西依靠。金钱是可以依靠的,另外还有志业也可以支撑人。

这种冷静的态度令人感到惊讶。 但也可以窥见,林嘉文的家庭关系是比较淡漠和疏离的。这使得林嘉文抑郁之后,家庭关系不仅没有成为一种援助,反而加深了他的抑郁。

实际上,在我们的国家里,有80%的父母都不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非打即骂,甚至出言羞辱。他们不懂得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家庭气氛,只是一味地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然而,在孩子成长的这个阶段当中,需要别人的扶持,需要爱和友谊。关于爱的满足,在未走上社会之前,很大一部分只能是来源于家长。

对于家长来说,应当做到的是,当你的孩子陷入孤独的时候,哪怕是不能够在精神上完全理解他,也要坚定地站在他的身边,关心他的所思所想,不粗暴和蛮横:“孩子,我是你的朋友。我会用我的人生经验尽力解决你的问题,我会理解并且支持你所做出的所有决定。”

天才之失,是谁之过?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我们的教育体系都难辞其咎。对于天才儿童教育的探索之路仍然曲折而漫长。

而我们只希望,今后这样的事情少发生一点,再少发生一点。让天才少年们的才华和知识能够真正为社会带来福音,而不是折戟沉沙,令人扼腕叹息。

你可能感兴趣的:(18岁史学天才自杀——天才教育之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