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Zongwei Zhou | 周纵苇
Weibo: @MrGiovanni
Email: [email protected]
周纵苇
- 1993年,浙江绍兴人
- 2012-2016 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 2016-2017 美国梅奥诊所研究员
- 2017-Now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物信息学博士
写在前面:适用人群是1)想在美国长期发展甚至定居的;2)想在自己的科研领域有所突破的;3)不想给家里很多负担又想出国深造的。
工科生写的东西,请见谅,话很糙,但是尽量把几个重点都拎出来...
中国的本科生是可以直接申请美国的博士的。
可能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并不知道这个事儿,其实在申请美国博士的过程中,国内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即便是国内的研究生,如果没有申请到美国的博士,那也得从美国的研究生读起。原因是美国不很认可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如果他们认为申请人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照样不管用的。研究生在申请的过程中和本科生相比的优势其实就是科研经历,即项目、论文、专利的情况,如果说研究生毕业了没有像样的论文发表(e.g. SCI,EI等检索),那么其实和本科生在申请上除了年龄以外是没有本质区别的。
本科生在申请过程中其实是比研究生更有优势的,因为国外的教授知道你是本科的学历,如果有一篇拿的出手的论文,或者都不需要发表的,一个在投的稿子,或者一段比较集中的项目经历,他们都会刮目相看的。因为他们很清楚本科生如果有这些已经很不容易了。往往比同等条件下的研究生有竞争力:年轻,潜力。
尽管如此,本科生直博非常的难。
在申请的过程中,需要把申请研究生作为保底的,如果只申请博士很有可能会落个“没书读”的下场。研究生的申请相对比较容易,抓住几个点即可拿到不错的offer:
GPA,TOEFL,GRE
这个我不做过多的说明,分数当然是越高越好。我想强调的是本科的院校也非常重要。同样的GT分数,同样的GPA,你会发现清华的哥哥和大连理工的哥哥申请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值得一提的是浙大在很多美国高校中的影响分是很高的。那么很多同学可能来自普通高校,不是985,211,那么你们的GPA可能不会被美国大学认可,这个时候GT分数就是非常重要的了,因为那个是美国承认的标准考试。所以说很多985,211学长口中很轻松的出国经验在普通高校往往是行不通的。大连理工大学是属于985的,所以在这个指标上我只能说不吃亏。
最终我申请到的研究生是1)南加州大学和2)纽约大学。
为什么要选择在国外读博士?
首先我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我有机会直博到清华、北大、港中文、港大、港科技等,我或许不会选择出国读博士。博士在哪儿读完全是要看这个实验室或者研究团队的水平,而不是一定说国外好。现在我了解到的很多国内的研究团队在人工智能方向都十分的出色。那么怎么来判断这个地方适合搞学术还是不适合呢?我就个人在美国实验室的近一年的感受,总结为一下几点:
反馈
在选择导师的时候,需要了解一下他和学生在工作上是否关系紧密。
不要小看反馈这个事情,导师给你的反馈速度可以直接影响你的项目进展和积极性。美国的教授邮箱基本上是公开的,都在主页上面放着,但是他们回复邮件的速度是有优先级的。当你以一个陌生人的身份给他写邮件的时候,回复的速度一般会控制在一到两天,不是因为他没有看见,而是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先处理。要知道他们是时刻关注着邮件的,当你成为了教授实验室的一员,那么回复邮件的速度基本上是——秒回。
以前网上有一个截屏,说是某大学的学生由于解决不了一个课堂作业,凌晨3点给教授写邮件询问问题,三分钟后就收到了回复。这就是反馈的速度。
在和国内的同学聊到这个事儿的时候,我了解到导师大多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一周也许能见面汇报上一次两次,然后就没有了其他的反馈,有了新的思路,或者遇到了新的问题需要等到那个固定时候能提出来。这个能直接导致研究效率的低下和研究积极性的丧失。
在我的实验室里,导师和学生的关系工作的非常紧密。导师的办公室和我们的工作环境是在一起的,有什么问题喊一嗓子(我一般说Do you have a moment?)就能听到,或者导师来我这儿,或者我去导师那儿。中午是一起吃饭的,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可以在中午的时候讨论,有时中午也会聊正事儿。我们的工作时间基本吻合,学生早9晚6,导师早7晚4。
我认为如果要做出好的研究,学生和导师之间的讨论是很重要的,零碎的短时间反馈比固定的长时间反馈效率高很多。每一个想法,每一个决策,每一个修改意见往往是转瞬即逝的,特别是对于有deadline的任务,学生和导师作为一个团队,需要实时的交互。否则你会发现,时间一周一周的过去,每周的meeting虽然在固定的进行着,但是进展甚微,每周都在讨论同一个问题,每个月都在绕同一个圈子。
我在本科的时候很能体会到这一点,导师理不理我,对研究影响非常大。我当时的想法是,找越牛逼的老师做项目越好,于是我就去学院主页上筛选,副教授不要,就找教授,教授也得看资历,实验室大的来。后来我进入到他们的实验室,老师很热情,上来就给我派了一个博士生带我,于是我去找博士生,博士生也很热情,上来就给我了一个硕士生带我,硕士生同样热情,上来就告诉我他什么也不懂。这样,我在牛逼老师的实验室算全剧终了。所以说,在国内的学生数目实在是太多了,一个牛逼的导师可能要管8,9个博士,几十个研究生,本科生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机会真正得到指导了,更别说及时反馈。
为什么玩游戏容易让人上瘾,本质的原因是它的反馈速度极快,你只要完成了这个任务,排名就会上升,即便是任务失败了,你也非常清楚自己需要朝什么方向努力。一般来说,反馈速度快的事物可以让人进步,让人着迷,游戏如此,科研如此。
培养
在美国读博士,相当于是一个收入在生活线水平的工作,所以基本不需要什么经济开销。
培养不同的人的代价是不同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在以往的日子里,只有有钱的家庭才可以支付的起培养一个博士的费用,原因是花销极高。在美国,PhD的社会地位是很高的,属于精英阶层,要拿到PhD也是非常困难的。现在的话,钱可能就不是一个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了,因为申请博士一般都能拿到全奖,也就是学费全免,生活费还有补助,导师会给你一个offer,里面写着RA(Research Assistant)或者TA(Teaching Assistant)。没有项目的导师会给你TA,也就是做助教,点点名,改改作业,有项目的导师会给你RA,也就是直接去做他手下的项目就可以。换句话说,在美国读博士正常情况下是可以自给自足的,但是工资也不会太高,一般就是基本工资。
那就出来一个问题了,博士这么好的福利从哪儿来呢?学费全免,学校不就黄摊子了嘛。
这个钱其实是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费里面拿的,换句话说就是用本科生和研究生来养活博士生。因此,在美国国际生读本科和研究生的费用巨高无比,而且本科生、研究生很少能拿到全奖的,基本靠自费,家庭来支撑那四年、两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因此,申请本科和研究生相对容易——这都是有原因的。
上面提到的是经济方面美国高校对博士的培养。
博士五年,比本科还多一年,前两年上课,后几年做研究,可能我说的比较玄乎,博士的这几年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的,比本科更刺激,更重要,五年的时间非常长,期间你会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去企业实习,在高校交流,去世界各地参加学术会议并旅游,在网络上变成有名的博主。博士五年是一个全面地去培养一个顶尖学者的过程。当然不排除五年还毕不了业的可能性哦。。。因为美国的博士非常难读。
定位
在选择导师的过程中,要关注导师在业内的影响力和专业的实力,好的导师会在专业上/人脉上给你非常多的帮助。
要发顶级会议和顶级期刊,我认为导师是很重要的,因为学生,特别是刚来的本科生,可能根本也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信息,也没有前沿方向的洞察力,很需要一个能引导方向的人。导师可以自己不知道怎么做,但是如果说导师不清楚要做什么,那基本没戏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要抱大腿,不是自己摊手不管了,而是抱了大腿能少走很多弯路。所以在申请的过程中,导师、实验室的实力远远比学校的排名,地理位置什么的因素要重要。
我们的实验室整合项目进度的手段是用了Asana。导师和学生一般在这个平台上面交流,有什么进展,想法,意见都是可以发到上面,这就像一个学术圈内的微博一样,实时得发布自己的动态,又不会被实验室外的人看到。
当我来到实验室的时候,是2016年9月19日,当时我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帮忙做CVPR的工作,整体的论文方向已经定下了,主要是做一下实验,然后加一点改进即可,CVPR2017的deadline是2016.11.15,刨除刚到美国的适应、报到时间,我大概还有一个半月的时间,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指导方案和高效的研究手段,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发出来一篇顶会是基本不可能的。
总结来讲就是导师给一个清晰的目标(你只要把某某做出来,就是一篇某某级别的会议论文,或者一篇某某级别的期刊论文)。这个很厉害,需要长期的业务上的积累和经验。90%的学生可能没有能遇到这样的导师,以至于天天泡在实验室,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日积月累却没有能发表出强有力的论文成果。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要在deadline前把事情搞定并且做成很能看出一个人,一个团队的实力。如果说定了deadline却总是完成不了,或者做了总是不被认可,长久以往不是可持续的良性循环。
从导师的角度看中申请人什么?
在申请博士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抓住哪几个点呢?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最好的答案还是要从对方导师的角度来看。首先导师花钱招你是有自己的算盘的,最理想的情况是招来一个什么都会的,一上来就可以不管你,你也可以高质量的完成任务,但这个就像是市场,供需总是平衡的,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也许公司中的HR会有同感,招一个合适的人真的很费劲。我常常听导师提起招人的问题,这儿有一些个人的总结:
推荐
这一块讲的是如何在茫茫的美国高校中和目标导师牵线成功。
在申请留学时,需要三个推荐人来给你写推荐信,我认为博士的申请最大的成功因素就在于推荐人的选择上。一般来讲,国内的老师写推荐信在美国的分量是比较轻的,对方的教授非常清楚,即便老师对你不熟悉,他们也是很愿意给你推荐的。因此这三封国内老师写的推荐信起到的作用并不大。
那我这儿要着重讲的就是所谓的“强推”,需要走一波技巧的。在选择推荐人的时候,不要像我当初那样职位头衔从高到低排序,然后专挑厉害的,而是要首先找有海外背景的,也就是说,至少以前在美国呆过的,而且时间越长越好。这种老师现在在国内的高校里面是越来越多了,随着回国热兴起,大量在美国的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毕业了以后会选择回来国内,原因多种多样,有的为了家庭,有的为了创业,有的不习惯国外的生活,并且中国高校对这些国外的学者的福利在提高,所以学院中每年都会有比较年轻的老师刚刚留学回来。找这些老师很靠谱的,原因是他们在美国会积累很多宝贵的学术圈人脉,这对于推荐十分的重要。
以我为例,我在做大四毕业设计的时候选择的老师是刚刚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回来的老师,在美国呆了五年。那个时候所有的申请工作已经完成了,当时我并没有申请美国的博士,全是申的研究生。所以我一开始去找他并不是出于推荐的目的,就是单纯找个牛校的老师带我一带。后来他的人脉开始发挥作用作用了,前提是1)你和导师做的工作进展还过得去,并且2)要和导师工作的很密切,至少要让他知道后续你是想出国的。然后推荐就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注意人脉的定义是不一定要认识,不一定要见过面,而是能联系到即可。举例来说和同行导师在一个QQ群/微信群中,就够了,不需要强联系。这个群不是一般人能进去的,这就很大程度上要靠群主的建设了,在这种群里面,都是业内的大佬,群里面会不时的发出某某导师实验室在招生的广告,懂我意思了吗,这种广告学生是很少有途径可以接触到的,这就相当于业内“直推”。如此你就和国外的导师建立起了联系:你-国内导师-国外导师。
有了联系以后不要走寻常的推荐申请流程,不然前面的联系就浪费掉了,最好的方法是国内的导师直接给对方导师发邮件,然后抄送你的邮箱,让你和国外导师建立起直接联系。
为什么要走这么一个路子?他有很多优点:
- 保证了研究方向的相关性;
- 根据需求申请,一个萝卜一个坑;
- 建立的关系比传统的推荐信强;
- 导师搜索范围大。
在美国,不是大牛老师一定在名校。
很多大牛老师喜欢去一些排名一般般甚至不怎么样的大学。原因有多种:安静,福利好,环境好。再强调一下:博士的申请挑导师和实验室比学校排名重要很多!这就会导致一个问题,就是大家都在顶破脑袋去挤名校的实验室,使得那儿申请非常的难,对于很多不知名的高校,牛逼的实验室却招不到好的生源。人脉,我反复说明,人脉真的很重要。
科研
这一块讲的是牵线成功了以后怎么推销自己。
牵线成功只是一个开始,录不录取是另一说,你需要把CV和PS直接发给国外导师,记住在动机上一定要主动,不要耽搁时间。
关于简历,对于博士的申请来说,什么是有用的呢?当然是学术上的干货喽,对于工科的导师,他们不会很关心设计感,还有那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如果你的学术经历很丰富,那大可以把发表的论文,申请的专利等等写上去,附上链接即可。我2015年夏天人肉出去UC Berkeley的时候和教授套瓷,我给他看了我的简历,当时我的简历是这样的:
他给我的说法是,我简历上唯一一个亮点就是Publication(一篇中文的期刊),他这么说是有道理的,因为其他的项目经历我没有成果出来,所以在别人看来是虚的,也就是说提炼我简历的干货(从工科博士申请的角度看哦),其实就一条...还有我发现的是,他们并不是特别关心英语成绩。暑假回国后我就开始在简历干货上努力,首先把项目的经历成果化,后来数论的那个经历转化成了一篇论文,尽管最后没有发表,把manuscript发给国外导师也是非常加分的。然后我就去找了那位UCLA的导师,和他做毕设,成果发表在国外的期刊(SCI检索)和浙大工学版(EI检索)了。
要申请博士的同学,记住我们的使命就是发论文,出成果,申请专利,要想尽办法让简历里面有货。对于本科生来说,我也是这么过来的,在我大四毕业的时候手头有的发表的就一篇中文期刊,我明白本科生阶段发表出来论文非常非常的难,但是至少有在投的稿子也OK的,用来申请足够了。另外,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大牛学长学姐,多帮帮忙,蹭个5678作也好啊...总之国外的教授心里很清楚国内本科生的现状,你需要做的就是稍稍超出一下他们的预期就行。
以我身边的学姐来举例,大连理工大学的本科生,工作发表在CVPR上了,最后直博录取在UCSD,非常的厉害,但是这种例子在学院一年只有一个...或者没有。
关于简历中你的工作和对方导师的相关度,我倒是觉得本科生无所谓了,只要别太不相关,像工科申请来一个人文社科类的论文,就有点过分了。众多的项目经历是很好的,但是要有成果,没有成果的话会给人一种打酱油的感觉,就像我简历中的那一堆项目经历,基本都是打酱油的。在后续的申请中真正用上的是一篇数论的手稿和一篇深度学习的毕业设计。
作为对比,我再放一下今年成功录取博士时用的简历:
接下来就是导师给你的面试,注意...简历可以有夸张的地方,但是不要太过分了,因为面试的时候导师会根据你的简历问你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一般会涉及到细节,如果没有真正参入的经历或者没有准备过,那很容易黄摊子的。面试就没什么可说的,记住这是一个双向选择,从他的角度需要人,从你的角度需要offer,所以正常聊天就可以了。由于我的英语不好,导师又是中国人,所以面试的时候我们用中文聊的天。一句话就是在交流的时候一定要保证自己属于舒适安全区域,语言,环境,节奏要能自己控制住,不要暴露太多缺点。也许我和各种老师接触的比较多,所以面试一般不会构成什么问题,我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特点
我在美国的实验室一个很大的体会就是你可以有无数的缺点和短板,但是必须有自己非常擅长的点。
这是一个分工协作的社会,公司如此,实验室如此,最终要培养的理想人才是全才的,并且有自己的拿手戏。但是对于一个刚入手的新人,你不需要表现出什么都会,而是着重表现你可以在什么地方创造最大的价值。导师可以无限包容你的缺点,也就是说不用要求自己在申请的时候说是什么都能做,完美的人,而是传递出一个信息你有强项,有一个比一般人稍稍厉害一点的地方就够了。举例来讲,完成一篇论文需要很多的技能:出思路,码代码,分析结果,写论文等等,国内的很多研究生面临的问题是自己缺了某些技能,比如说我,没思路,不会写论文,然后硬撑着去慢慢学,导致没有短时间的成果激励,最终一直在学的路上。那我们实验室就是说你把擅长的干好,剩下不会的有互补的人会帮你把它们补齐,然后迅速出成果。那在别人帮你补那些弱点的时候,你慢慢从那儿学习,然后进步就可以了。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良性的工作思路。
以CVPR2017为例,我负责的主要是做实验,分析数据,然后把分析的结果和导师讨论,然后往往是导师根据结果来出新的思路...(这里我非常遗憾,我的确点子没有导师那么多)然后我在做实验,由于我们只有一个半月的时间,我一上来就不会写论文,那我就只负责把结果给导师并象征性的写一些文字说明,然后为了deadline,导师把整篇论文写了出来,发表,录用。这就是实际我们操作的步骤。
Momentum fuels motivation. It keeps you going. It drives you. Without it, you can't go anywhere. The way you biold momentum is by getting something done and then moving on to the next thing. No one like s to be stuck on a endless project with no finish line in sight. The longer something takes, the less likely it is that you're going to finish it.
—— from Quick wins, Rework, by Jason Fried.
你不会写论文,不会出思路,慢慢学着,但是该发的论文照样发,等五年后博士毕业了,我也就具备了出思路,写论文的能力,并且拥有很多学术成果,这就是培养的艺术。缺点不是说不管它,而是不断地去缩小它带来的影响并最终克服它。这个认知的不同也许是国内很多研究生/博士生面临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很多很多的人才在国内被白白浪费,我想说的是,请不要忘了协作,在自我培养的道路上不要追求完美的全才,全才是属于一个团队的。有了擅长的点,才能跻身到团队协作中,然后才会高效的提高各方面的水平。
这就是这一部分要传达的信息,在本科阶段培养好自己一个擅长的技能,并放大到让导师看到,接下来的全才培养交给导师就行了。
关于我的实验室
尽管我走了这么多的套路,去年的博士还是被拒掉了,博士真的是太难申请了!对方导师给我的说法是“英语分数不够”。但是他给了我一个一年的访问学者机会,让我先去他们实验室弄一年,要是有成果,就可以录取为博士生,我同意了。
原因很简单:
- 不用花钱,每月还有工资,而且能学到知识;
- 如果我去了USC或者NYU,学硕一年内不一定能出成果,而且还有两年的硕士要读,出来的硕士学位要想留在美国基本没戏;
- 对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我的很吻合,国外发论文相对比国内容易;
- 访问学者一年的成果可以用在博士阶段,相当于有可能少读几年博士。
幸运的是我在这一年还是有一些成果的,然后英文成绩还是原来的那个,今年申请的时候学校很爽快的答应了,导师给我的解释是:评审委员会的成员变了。其实很明显了,这一年是试探性质的一年,完全和英文成绩关系不大,博士的录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由于博士有五年的时间,贸然录取风险很大,因此才有了这个GAP YEAR也是很正常的。
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博士被拒了很正常的,想办法先去美国,无论以研究生的身份还是访问学者的身份还是其他,在美国,申请起来能方便很多,你可以直接接触到导师,可以去实验室帮忙,可以无死角的展现能力,博士的年限弹性很大,也是取决于导师的,所以这个GAP的一年其实并不浪费,成果可以积累起来,而且性价比是很高的。
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实验室研究方向,虽然说我们是生物信息学,但是对于码代码的要求还是有的,目前在做深度学习的工作,应用在医学图像的处理,分类,识别,分割。那实验室的优势在于数据集的数目非常的充沛,和梅奥医院合作,每天都有精标签的数据源源不断地过来。从地理环境看,亚利桑那属于...沙漠,没人,天气热,是个搞研究的好地方。
导师主页:https://chs.asu.edu/jianming-liang
最后的最后,衷心祝愿各位可以找到自己学术生涯中的那位导师和那个实验室!
Last modified: May 23th, 2017 by Zong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