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西方美术史

我心目中的西方美术史_第1张图片

我心目中的西方美术史_第2张图片

我心目中的西方美术史_第3张图片

    高更(1848~1903)年,法国后印象主义画家。

    这一位画家很有意思,用了整整七年的时间在一座孤岛上去创作他的《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的一幅大型的油画。他给自己提出了这么一个天地之间生老病死的千古难解的哲学命题,也给我们提出了这么一个人类何为灵魂超脱的永亘心头的千古难解的哲学命题。

    我想,他是画家,不是哲学家,也只能用他手中的画笔去解这么一道世界性的难题了。好在绘画的语言是活跃的,是抽象的,是神秘的,也是原始的;好在绘画的语言又是大胆的,是象征的,是自然的,也是纯朴的。他让我们跳脱出语言和文字,去通过他的色彩,他的线条,他的人物,他的背景,来感悟他的画中的寓意,画中的思考,画中的幻想,画中的体验来依次展现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时间所流逝的生命消失的全过程。他自己都说;文明逐渐地离开了我,我开始简单地思维,对周围以极少的恶意,享受自由生活的一切愉快,享受动物和人间的一切愉快,避开一切虚伪,无忧无虑地融化在自然之中。我不是哲学家,自然就不会懂得画中的大地,是代表着母亲,是孕育一切生命又是终结一切生命,使它们最终又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我又不是画家,自然也就更不会去懂得画中的色彩,是代表着情绪,是孕育一切情绪最终又结束一切情绪中的热情,勇敢,孤独的怀抱。所以我以为呀,他的绘画艺术具有一种难以理解的神秘性,一种甘愿牺牲的虔诚性。《芳香的大地》《失去童贞》《我们朝拜玛利亚》等,不就是最好的诠释吗。

    所以我又以为呀,每一个人都有两个自己,一个是内在的,本质的,真实了的自己;一个是外在的,社会的,变形了的自己。两个自己都需要去呼喊,都需要去宣泄,也都要去安慰,不然就会被异化,不然就会被撕扯,不然也就会被凋落。我不知高更在他的绘画中找到了三个问题的答案了吗?也许是我孤弱寡闻地,井底观天地,一厢情愿地,苦苦地去等待着这三个答案,也不知天下有人已经找到了答案。

    我喜欢高更的画,只是看得实在的累~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心目中的西方美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