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系列丨再从晁错其人说开去

这两天正好读到易中天先生的《帝国的惆怅》中一开篇就讲述了关于晁错的故事,该篇章的标题更有意思,叫做“明月何曾照沟渠”,篇章最后一节的标题是《晁错之错》,其内容恰与我之前的一篇小文《晁错死得既冤也不冤》相重合,其中说到“七国反汉后,缺乏足够思想准备的汉景帝方寸大乱,心急如焚”,可是晁错却对此“没有什么锦囊妙计,反倒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情急之下竟然想出了两个馊主意”,直接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读史系列丨再从晁错其人说开去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这馊主意的其中之一就是“提出要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苏东坡在评论晁错这一提议时说“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意思时让皇帝到前线去冒险,而自己留在安全的大后方,是导致晁错被杀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以前,我也是一直这么认识这件事情的,包括在我自己的文章《晁错死得既冤也不冤》中也说晁错这一提议犯了三个错误:一是错估了敌军实力,竟然认为要“御驾亲征”才能搞定;二是让皇帝去送死;三是自己准备留在后方静观其变。

当时觉得自己写得还是很有道理的,包括今天在读《帝国的惆怅》一书时,一开始也觉得和自己的观点有相似之处,还颇为沾沾自喜。但读到文末再细细思考时,发现这样的推理还是颇显“幼稚”了一点。

在分析晁错之死的过程中,所有的后来者都是以“上帝”视角来观察和推理的,凭借的无非是《汉书》、《前汉纪》等一些史书的记载。在历史推理过程中,把历史中的当事人作为弱智来处理是常见的通病(包括在很多的影视作品中),总认为自己分析得头头是道,仿佛要是自己穿越到当时的话,肯定能更加完美地处理好这一事件。

然而,事实上如果真穿越到当时了,我估计有99%的人处理得不会比当事人更好。因为,在很多时候,后来者的推理都是基于史书的记载。而史书的记载一般都存在问题,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史书的真实性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高,比如《史记》的内容,很多记述上古历史的内容,其真实性真要打上问号了;

二、史书是胜利者书写,因此对于失败者的抹黑始终是不遗余力的,比如明永乐帝朱棣对建文帝及建文一朝历史不遗余力地删改,就让建文时期的历史基本不再有可信性;

三、受记录条件的限制,编写再详细的史书也不可能原原本本地还原历史事件发生的现场,比如明清两朝的《实录》,同样不能说是将皇帝的一言一行全都记录下来了;况且就算《实录》是完全记载的,那也无法避免被皇帝篡改的命运。

综上所述,就对晁错之死的推断而言,可能也存在着想当然的成分。譬如汉书中那句“上与错议出军事,错欲令上自将兵,而身居守。”仅仅只有不到二十个字,怎么可能是当时景帝和晁错“议出军事”的全部内容呢?一定是作者者凭借自己的想象力编写了这句话。正是这句话,一千多年来始终被诟病为晁错“情商低、不讲政治”。

然而,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换个角度去思考,“上与错议出军事”不能就只说了一句话,一定是在相互间反复详谈后,晁错才提出来这一意见的。说不定之所以晁错会向景帝提出“上自将兵,而身居守”的建议,不是基于对敌我双反实力的不了解,而是对于敌我双方有了一个明确的评价之后作出的呢?

或许晁错是想让皇帝带着兵去平叛,立下赫赫战功,要一举震慑各诸侯国,随后在以后的“削藩”过程中会更加顺利。因此,晁错让皇帝带兵征讨,不一定是为了置皇帝于至危之地。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七国之乱”的叛军尽管号称有数十万兵马,其实完全是不堪一击的,后来仅仅二个多月就把号称数十万叛军消灭殆尽,也证明了同样的问题。

因此,有时候读历史书籍可以反过来再反过去读,这样既可以拓展了自己观察历史的能力,也为整个学习增添了很大的乐趣。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史系列丨再从晁错其人说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