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的护理查房

11床  彭桂华 男 78岁 136167 左侧小脑出血溃入脑室系统。

入院时间:2016.09.23

查房时间:2016.10.25

患者家属陈述,认为可靠 平车入院

主诉:头痛头昏伴口齿不清2小时。

    现病史:患者诉于2小时突发头痛头昏,伴口齿不清,当时未作特殊处理,休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间断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无血块及咖啡色液体,无晕厥抽搐,急送入我院急诊科就诊,急诊行头部CT片提示小脑出血溃入脑室系统,急诊予以“甘油果糖”脱水降颅压后,以“小脑出血”收入我科,自起病来以后,患者精神较差,无抽搐,未进食,大小便未解。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不规律服用贝那普利控制血压,血压未监测,有慢性支气管炎、血吸虫性肝病病史,否认“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输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生于原籍,否认涉足疫区,平时生活基本规律,不规律饮酒,抽烟平均3-5支/日。

    婚育史:20岁结婚,育有1子2女,家人体健。

    家族史:家中无特殊遗传疾病史可询。

体  格  检  查

T:36.8°C    P:90次/分    R:20次/分    BP193/110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嗜睡,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口齿不清,自动体位,检查合作,平车推送入院,脑膜刺激征阳性。GCS=E3V5M6=14分。各关节活动可,双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

辅助检查: 2016-09-23我院头颅CT示:左侧小脑出血溃入脑室系统。,双侧巴氏征(+)。乙肝表面抗体:37.711mIU/ml , 乙肝核心抗体:3.222PEIU/ml , 甘油三酯:7.14mmol/L , 葡萄糖:6.26mmol/L , 肌红蛋白:670.0ug/l , 同型半胱氨酸:15.60umol/l , ABO正定型:B , ABO反定型:B , Rh(D)血型:阳性 , *白细胞数目:13.07x10^9/L ,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8.61% , 淋巴细胞百分比:4.92% , 淋巴细胞数目:0.64x10^9/L ,

入院诊断:1、左侧小脑出血溃入脑室系统。

2、高血压3级很高危组

3、慢性支气管炎

4、血吸虫性肝病

5.左肾重度积水,右肾轻度积水。

简要病情发展及治疗:入院时予以重症监护护理、告病危、禁食、绝对卧床休息、持续吸氧、心电监护、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改善神经功能,甘油果糖减轻脑水肿,地儿硫卓控制血压、k1止血、奥美拉唑护胃、溴已新化痰等对症支持治疗。

09月24 日复查头部CT:左小脑血肿形态、范围较前未见明显变化,灶周轻度水肿;诸脑室内出血灶未见增多,腹部CT提示:左肾重度积水,右肾轻度积水。治疗上积极控制、监测血压,予持续心电监护及吸氧。

09月25日 查:神清,P87次/分,BP145/75mmHg,患者血压仍偏高,加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控制血。

09月26日 查:BP130/75mmHg,嗜睡,复查头部CT:左小脑血肿范围缩小,密度减低,灶周水肿大致同前;诸脑室内出血灶较前吸收减少,当前治疗有效,今停维生素k组,继续改善神经功能,营养支持治疗。

09月29日 查:BP130/75mmHg,嗜睡,患者精神较差,复查血常规、血气提示:酸碱度:7.451 , 氧分压:121mmHG , 温度校正酸碱度:7.454 , 温度校正氧分压:120mmHG , 谷草转氨酶:51.0U/L , 白球比:1.13 , 葡萄糖:9.88mmol/L , 白细胞数目:13.2710^9/L ,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7.81% , 淋巴细胞百分比:3.82% 。现患者病情稳定继续改善神经功能,营养支持治疗。

10月02日 呕吐一次,小便清亮,大便未解。查:BP133/76mmHg,嗜睡,颈稍抵抗,加用复方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患者无肺部感染今停溴已新化痰,继续营养神经治疗。

10月03日 小便失禁,予以留置导尿。会阴护理。

10月05日 患者尿液呈茶红色,尿道外口漏尿,定期膀胱功能训练,予以泌淋清胶囊口服排尿。导尿管已更换,今予以膀胱冲洗,嘱多饮水。

10月08日 患者躁动,偶有胡言乱语,予以复方氯丙嗪,地西泮镇静后现出昏睡状,三腔导尿管内引流出茶红色尿液,少量沉渣。复查血常规:白细胞数目:10.9410^9/L ,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6.94% , 淋巴细胞百分比:3.92% ,电解质正常。继续长春西汀及尼莫地平预防脑血管痉挛,继续予以庆大霉素膀胱冲洗。患者尿培养提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              。                          10月11日 患者仍有躁动,间断安静入睡,喉中有痰,双肺呼吸音粗,三腔导尿管内引流出淡黄色尿液,仍有少量沉渣。加用氨溴索化痰,继续膀胱冲洗。                                    10月12日 患者发热,体温达38.7℃尿管内存在絮状物,结合尿培养结果,考虑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成立,根据药敏实验,选用头孢唑污抗感染治疗,继续膀胱冲洗。

                                10月15日 无发热,三腔导尿管内引流出淡黄色尿液,仍有少量沉渣。血红蛋白浓度:118.00g/L ,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5.74% , 淋巴细胞百分比:5.72% ,电解质正常,继续抗感染、化痰,改善循环治疗。

                                                              10月18日 现患者已无发热,抗生素已使用5天,老年体弱病人,为防止二重感染,今考虑停用抗生素。患者皮肤弹性差,营养条件差,加强静脉营养,继续改善循环,化痰治疗。

10月22日 三腔导尿管内引流出淡黄色尿液,仍有少量沉渣。予以左氧氟沙星治疗

概述:脑出血,俗称脑溢血,属于“脑中风”的一种,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一种常见的严重脑部并发症。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故大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临床上脑出血发病十分迅速,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害。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因:大约半数是因高血压所致,以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最常见。其他病因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淀粉样血管病变、脑动脉炎、先天性血管畸形、梗死性脑出血、抗凝或溶栓治疗等。

(二)发病机制:概述:脑出血,俗称脑溢血,属于“脑中风”的一种,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一种常见的严重脑部并发症。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故大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临床上脑出血发病十分迅速,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害。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因:大约半数是因高血压所致,以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最常见。其他病因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淀粉样血管病变、脑动脉炎、先天性血管畸形、梗死性脑出血、抗凝或溶栓治疗等。

(二)发病机制:

(1)微动脉瘤破裂:因脑内小动脉壁长期受高血压引起的张力影响,使血管壁薄弱部位形成动脉瘤。其直径一般500μm 高血压患者的脑内穿通动脉上形成许多微动脉瘤,多分布在基底核的纹状动脉、脑桥、大脑白质和小脑中直径在100~300μm的动脉上,这种动脉瘤是在血管壁薄弱部位形成囊状,当血压突然升高时,这种囊性血管容易破裂造成脑出血。    (2)脂肪玻璃样变或纤维坏死:长期高血压对脑实质内直径100~300μm小穿通动脉管壁内膜起到损害作用。血浆内的脂质经损害的内膜进入内膜下,使管壁增厚和血浆细胞浸润,形成脂肪玻璃样变,最后导致管壁坏死。当血压或血流急剧变化时容易破裂出血。    (3)脑动脉粥样硬化:多数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内膜同时存在多样病变,包括局部肪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或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长和钙沉着。脑动脉粥样硬

化患者易发生脑梗死,在大块脑缺血软化区内的动脉易破裂出血,形成出血性坏死病灶。

(4)脑动脉的外膜和中层在结构上薄弱:大脑中动脉与其所发生的深穿支-豆纹动脉呈直角,这种解剖结构在用力、激动等因素使血压骤然升高的情况下,该血管容易破裂出血。

临床表现:

高血压性脑出血常发生于50~70岁,男性略多,冬春季易发,通常在活动和情绪激动时发病,出血前多无预兆。50%的病人出现头痛并很剧烈,见呕吐,出血后血压明显升高,临床症状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临床症状体征因出血部位及出血不同而异。基底节、丘脑与内囊出血引起轻偏瘫是常见的早期症状,约10%的病例出现痫性发作,常为局灶性;重症者迅速转入意识模糊或昏见临床类型及特点:

(1)基底节区出血:壳核和丘脑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两个最常见部位 。壳核或丘脑扩张血肿压迫运动和感觉纤维产生对侧运动 ,感觉功能障碍。 典型可见三偏体征(病灶对侧偏瘫 、偏身感觉缺失和偏盲等);大量出血可出现意识障碍。

①壳核出血:主要是豆纹动脉外侧支破裂, 通常引起较严重运动功能缺损 ,持续性同

向性偏盲, 可出现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不能 ,主侧半球可有失语。

②丘脑出血:由丘脑膝状体动脉和丘脑穿通动脉破裂所致 ,产生较明显感觉障碍,短暂的同向性偏盲。出血灶压迫皮质语言中枢可产生失语症;丘脑局灶性出血可出现独立的失语综合征,预后好 。丘脑出血特点是:上下肢瘫痪较均等,深感觉障碍较突出。大量出血使中脑上视中枢受损,眼球向下偏斜。如凝视鼻尖,意识障碍多见且较重,出血波及丘脑下部或破入第三脑室则昏迷加深,瞳孔缩小,出现去皮质强直等。累及丘脑底核或纹状体可见偏身舞蹈-投掷样运动,如出血量大使壳核和丘脑均受累,难以区分出血起始部位,称为基底核区出血。

③尾状核头出血:较少见, 表现头痛 、呕吐及轻度脑膜刺激征 ,无明显瘫痪 ,颇似蛛网膜下隙出血 ,有时可见对侧中枢性面舌瘫,临床常易忽略,偶因头痛在CT检查时发现。  (2)脑叶出血:常由脑动静脉畸形病、血管淀粉样变性和肿瘤等所致。常出现头痛、呕吐、失语症、视野异常及脑膜刺激征、癫痫发作较常见、昏迷较少见、顶叶出血最常见、可见偏身感觉障碍、空间构象障碍;额叶可见偏瘫、Broca失语、摸索等;颞叶可见失语、精神症状;枕叶出现对侧偏盲。

(3)脑桥出血:多由基底动脉脑桥支破裂所致,出血灶位于脑桥基底与被盖部之间,大量出血(血肿>5ml)累及脑桥双侧,常破入第四脑室或向背侧扩展至中脑,患者于数秒至数分钟内陷入昏迷,四肢瘫痪和去皮质强直发作,可见双侧针尖样瞳孔和固定于正中位,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中枢性高热,中枢性呼吸障碍和眼球浮动(双眼间隔约5s的下跳性移动)等 通常在48h内死亡 。小量出血表现交叉性瘫痪或共济失调性轻偏瘫,两眼向病灶侧凝视麻痹或核间性眼肌麻痹,可无意识障碍,可较好恢复。

(4)中脑出血罕见 轻症表现一侧或双侧动眼神经不全瘫痪或Weber综合征。 重症表现深昏迷 ,四肢弛缓性瘫痪 ,迅速死亡,可通过CT确诊。

(5)小脑出血:小脑齿状核动脉破裂所致。起病突然,数分钟内出现头痛、 眩晕 、频繁呕吐 、枕部剧烈头痛和平衡障碍等,但无肢体瘫痪,病初意识清楚或轻度意识模糊。轻症表现一侧肢体笨拙 、行动不稳、共济失调和眼球震颤。大量出血可在12~24h内陷入昏迷和脑干受压征象,如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两眼凝视病灶对侧(脑桥侧视中枢受压)、瞳孔缩小而光反应存在 ,肢体瘫痪及病理反射等。晚期瞳孔散大,中枢性呼吸障碍 ,可因枕大孔疝死亡。 暴发型发病立即出现昏迷,与脑桥出血不易鉴别。

(6)原发性脑室出血:占脑出血的3%~5% 是脑室内脉络丛动脉或室管膜下动脉破裂出血所致。多数病例是小量脑室出血,可见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及血性脑脊液,无意识障碍

及局灶性神经体征,酷似蛛网膜下隙出血,可完全恢复预后好。大量脑室出血起病急骤,迅速陷入昏迷,四肢弛缓性瘫及去皮质强直发作,频繁呕吐,针尖样瞳孔,眼球分离斜视或浮动等。病情危笃,多迅速死亡。 

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可有白细胞计数增高,重症脑出血急性期白细胞增高明显。血尿素氮和血糖增高,凝血活酶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异常提示有凝血功能障碍

2.影像学检查:

1) CT检查:是临床确诊脑出血的首选检查。发病后即可显示新鲜血肿,为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区,边界清楚,可显示血肿部位、大小、形态,是否破人脑室、血肿周围有无低密度水肿带及占位效应、脑组织移位和梗阻性脑积水等,有助于确诊及指导治疗。 2) MRI检查: 急性期幕上及小脑出血的价值不如CT,对脑干出血优于CT,病程4~5 w

后不能辨认脑出血时,MRI仍可明确分辨,故可区别陈旧性脑出血和脑梗死;可显示血管畸形的流空现象。MRI较CT 更易发现血管畸形,血管瘤及肿瘤等出血原因。 3)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怀疑脑血管畸形,Moyamaya病、血管炎等可行DSA检查,尤其是血压正常的年轻患者应考虑以查明病因,预防复发。

3.腰椎穿刺检查:脑出血不宜行腰椎穿刺,以免诱发脑疝。如需排除颅内感染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谨慎进行。 

治疗要点

急性期治疗的主要原则:防止再出血、控制脑水肿、维持生命功能和防止并发症 1、调控血压  急性期一般不应用降压药物降血压  2、控制脑水肿,预防脑疝 ,使用20%甘露醇、速尿、布瑞得等。糖皮质激素慎用。 3、应用止血药和凝血药  止血敏、立止血、止血芳酸、EACA、洛赛克等 4、维持机体需要量  经胃管鼻饲,给予相应的补液量 5、早期康复

护理诊断:

1、头痛:与血液刺激或颅内压增高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肌力下降,肢体偏瘫有关 3、自理缺陷:与肢体偏瘫有关

4、焦虑,紧张:与突然发病、缺乏自理能力及疾病相关知识有关。 5、潜在并发症:脑疝,消化道出血,尿路感染,便秘,肢体废用性萎缩 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不能自主活动,营养不良有关 7、体温过高:与肺部感染有关 8、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9、有外伤的危险 护理措施:

1、生活自理缺陷:(1)协助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卫生(2)协助喂食、翻身、被动肢体活动。

2、有外伤的危险:(1)加用床挡,防止坠床(2)嘱家属禁用热水袋,防止烫伤。    3、头痛:(1)卧床休息,头部制动(2)遵医嘱使用脱水剂,以降低颅内压,从而缓解头痛。

4、潜在并发症:脑疝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及瞳孔的变化,每1∽2小时1次,或遵医嘱监测并记录。掌握脑疝的前驱症状:头痛、呕吐、血压升高,脉搏加快,呼吸不规则,意识障碍加重,一侧瞳孔散大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师处理。如发现颅内压增高或脑疝前驱症状,及时遵嘱使用脱水剂。使用脱水剂要绝对保证快速输入,以达到脱水、降颅压的作用。脑出血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病24~48小时内避免搬动病人,病人侧卧位,头部稍抬高,防止颅内静脉回流,从而减轻脑水肿。严密监测血压,发现血压过高或过低均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5、潜在并发症:尿路感染  脑出血患者小便大多不能自理,需留置导尿。导尿操作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插尿管时要动作轻柔,选择粗细合适的尿管,避免尿道损伤。保持尿管通畅,及时观察尿色、尿量,做好会阴部护理。

6、潜在并发症:便秘(1)多食粗纤维食物,促进肠蠕动,利于排便(2)用手在脐周顺时针按摩,每晚1-2次,每次15-30分钟(3)必要时给予软便剂或缓泻剂,但禁止灌肠,以免颅内压增高诱发脑疝或再次出血。

7、体温过高:与肺部感染有关  定时巡视病人,给予翻身拍背,利于痰液排出察痰液色质量;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注意保暖;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如出现高热,及时遵医嘱给药。

8、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急性脑出血病人在发病24小时内禁食,24小时后如病情平稳可行鼻饲流质饮食。每次鼻饲前应抽吸胃液观察有无颜色改变,如发现胃液呈咖啡色,应高度重视是否有消化道出血现象并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同时鼻饲液体温度以不超过30℃为宜,每日总热量8368kJ,保证足够蛋白、维生素的摄入。根据尿量调整液体及电解质,保持体液及电解质平衡。每日控制在1500ml左右,注意静滴速度、避免肺水肿。注意口腔卫生,做好口腔护理,防止感染。

9、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不能自主活动,营养不良有关  压疮形成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加重病情,严重时可继发感染危及生命。为了预防压疮的发生,床垫应松软有弹性,保持床单清洁平整干燥,并每2-3小时协助翻身一次,避免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促进局部血循环,防止皮肤受摩擦,还可用气垫床,对预防压疮效果良好。

10、促进病人肢体功能恢复 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置,进行关节按摩及被动运动以免肢体废用。 

健康教育

1.疾病知识 向病人和家属介绍有关疾病的基本知识,告知积极治疗原发病对防止再次出血的重要性;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及过度劳累等诱发因素;教会病人家属测量血压的方法,每日定时监测血压,发现血压异常波动及时就诊。

2.合理饮食 饮食宜清淡,摄取低盐、低胆固醇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及饱餐,多吃新免刺激性食物及饱餐,多吃新

鲜蔬菜和水果,矫正不良的生活方式,戒除烟酒;指导病人自我控制情绪,避免过分喜悦、焦虑、愤怒、恐惧、悲伤等不良刺激,保持乐观心态。

3.预防保健 家属的支持对病人疾病恢复很重要,引导家属以乐观的态度接受自己亲人躯体和精神方面的改变;让病人及家属理解功能锻炼越早,其疗效越好,教会病人及家属康复功能锻炼的具体操作方法;鼓励病人增强自我照顾的意识,通过康复锻炼,尽可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告知病人坚持功能锻炼,许多症状和体征可以得到改善,日常生活可部分或完全自理。

4.病情监测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脑出血的先兆症状,如出现严重头痛、眩晕、肢体麻木、活动不灵、口齿不清时,应及时就诊,教会家属再次发生脑出血时现场急救处理措施。

你可能感兴趣的:(脑出血的护理查房)